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天地玄门 > 第188章 人参广告

天地玄门 第188章 人参广告

作者:远行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3 23:26:21 来源:小说旗

男子笑道:“故事的主角还在生,只怕已超过九十岁了吧,嘿,他就住在离这里不远,是着名的豪富,他的名字是方一甲,不过那一定是假名字,是‘富甲一方’这句话的后三个字,掉转来而成的!”女子扬眉问:“他为什么要隐去原来的名字?”

男子摊手:“谁知道,在兵荒马乱的劫乱岁月中,什么事都可以发生,他把所有人的财产都据为己有,这种事就不是很光采!”女子在年轻人的怀中,挣了开去,拍着手叫:“看,你的故事不可能成立!假如他当年做过这种不光采的事,不会让人知道,可知你的故事是虚构的!”看来他们经常这样“唇枪舌剑”,争论一番,在他们来说,那是十分有情趣的事。

男子当下说道:“你错了,当日那些人全曝尸荒野,身边的财物,自然也成了无主之物,他取了也不怕人知。而且那些人全死了,无法向他讨还财宝,他很喜欢向人提起这段经历,以证明他的机智!”女子仍然不服气:“那故事要成立,先得肯定会变小孩的人参真的能支持人的生命,不饮不食十多天。”

男子挥着手:“方一甲十分相信人参的能力,所以他一直在服食上好的野山参,或许这就是他那么大年纪了,身体还如此健康的原因!人参和生命之间,确然有着某种十分神秘的联系。”说着,那男子细看着广告:“说不定,征求人参的,就是方一甲!”女子斜睨着年轻人,不出声,可是有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态。

男子补充道:“方一甲对上佳的人参需求量很大,他不但自己要用,也拿来送礼,送给生意上有来往的人,由于人参确有功效,所以他的人际关系极好,他有一家人参经销的店铺,掌握着人参收购网──”男子到这里,女子又笑了起来:“又自相矛盾了,他既然有一个人参收购网,又何必以这种方式征求人参?以他的财势而论,长白山出产的野参,应该绝大多数都在他手中!”

这几句话,驳得男子哑口无言,无话可说。他的那种神情,又惹得女子娇笑不已。那男子有些尴尬,转移话题道:“要是他在这广告上留下黑水白山四个字,就是方一甲在求购人参了。”女子奇道:“黑水白山’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呵呵笑了起来,解释道:“黑水,指黑龙江,白山,指长白山,黑水白山,就是指东北的那一大片上地。”女子“哦”地一声:“方一甲是东北人?”男子侧着头,想了一想:“他……好像是山东人,早年,由于天灾**,很多山东人出关到东北去谋生,这种行动,称之为‘闯关东’,很多在东北生了根,就变成了东北人。”女子皱着眉,用心听着,忽然又问:“好像你对方一甲很熟悉?”男子的回答是:“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个少年人的时候,见过他一次。”女子扬了扬眉,不等她再问,男子已经说道:“是我的叔叔,带我去见他的。”

女子问:“叔叔和你一起去见方一甲,有什么目的?”男子摇头:“没有目的,叔叔带着我漫游各地,经过这里,叔叔就对我说,带你去见一个人!”说着慢慢讲了起来。

那年,这个男子,当时还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十五岁,他叔叔的话,他至今记得,叔叔说:“世界上有许多不平常的人,如果有机会认识他们的话,都不要放过机会。就算不能认识,见上一面,也是好的。今天我带你去见的一个人,十分奇特,难以分类,你可以自己去下一个判断!”少年的年轻人十分好奇:“那是什么人?”

叔叔说出了“方一甲”的名字,那时,年轻人的见识已十分广博,他立即说道:“是那个大富豪,叔叔是怎么认识他的?”叔叔想了一会,才说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他和关东的一帮胡子有了纠葛,我恰好在关东,又认识那帮胡子,就居间替他们调解了,双方都很感激我,送了我礼物。胡子首领送的是一柄极好的马刀──”年轻人插了一句口:“哪,我见过那柄刀,真是锋利之极的好刀!”

那柄略呈新月型的马刀,年轻人确然见过,而且把玩过,叔叔还教了他一套刀法,直到这时,年轻人才知道刀是一个胡子的首领送的。“胡子”,就是马贼,是策着马队,打家劫合,胡作非为的强盗,在强盗堆中,也间或有些豪侠式的人物。

叔叔停了一下:“方一甲送我的,是一支罕见的成形野山参,这支参,后来我转送了别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干成了一件大事。”年轻人当时并没有问“干成的大事”是什么,因为叔叔做过的事太多了。

年轻人也没有问方一甲和马贼之间的是非是什么,因为那可能是一个极长的故事。叔叔忽然叹了一声:“这个人十分有头脑,他知道在江湖上混下去,刀头上舐血的日子,终归不免刀下身亡,所以他挟资南下,做起生意来,后来成了富豪,他最喜欢人参──真正的长白山野山参,常说人参救过他一命,所以一直在高价收买人参。”

叔叔又说:“采参客有了上佳的货色,都会卖给他,因为他出得起好的价钱。不论时局怎么变化,钱总是要的!”年轻人的叔叔说着,忽然感叹起时局来了,年轻人只好听着。那天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方园”的大门口,花园和建筑物,又大又有气派,年轻人叔叔是老派人,先送名片,一送进去不久,就看到一个老人,健步如飞,在花园的碎石路上,走了过来,来的自然是方一甲了。

年轻人在向方一甲行过礼之后,打量这个传奇性人物,只见他身材并不高,可是看了他之后,才知道“短小精悍”是什么意思。方一甲那年,只怕也有七十开外了,可是全身精力弥漫,举手投足之间,都极其有力,几乎没有伴随着“呼呼”的风声!他有一双凸眼,头颅也不大,后来叔叔告诉年轻人:“方一甲的这种相貌,称作豹头环眼,有这种相的人,都机智过人。”

方一甲把他们带到了书斋,年轻人就是在这时看到了那块题着“黑水白山”的匾额的──方一甲曾在东北混过很久,那自然是为了怀念那一段日子的了。在书斋之中,方一甲打开了一个柜子,年轻人记得方一甲打开柜门时那种郑而重之的神情,也记得他叔叔问:“你那支人参王还在?”

方一甲眨丁眨眼,拍下拍肚子:“自己送给自己七十岁生日,进了身子哩,不过,有一支,比你见过的人参王还要大!”方一甲双手捧出锦盒,打开盒盖,年轻人凑过去看,看到的是一支粗细约有一寸的人参,相当短,真的看来大具人形。

方一甲十分神秘地说道:“这棒槌,是晚上出来走,被人系了红线,一队人在山中足足找了三个来月,才算是把它找了出来!”叔叔呵呵笑着,啧啧称羡,年轻人当时对这番话不是很明白,后来才得到了叔叔的解释,原来是成年的人参,化成小孩,晚上出来玩,人知道它是人参化的,就和它玩,然后在它的手腕上或足踝上,绑上红丝绳子,作为记号,再进行寻找,人参埋在土中,不易发觉,可是红绳会露在土外,暴露它的藏身之所,所以就被人发掘了出来。

年轻人当时自然不相信这种“神话”,但到了年纪大了,见识多了之后,他反而对一切都抱怀疑的态度,不会一概否定了。方一甲又说道:“这是我替自己八十岁生日准备的。”年轻人很清楚地记得,方一甲在这样说了之后,竟然叹了一声:“唉!九十生日,不知是不是能找得到比它更好的?”

叔叔说道:“人参是活的,可遇不可求,听其自然,不必强求!”方一甲又叹了声,把“不必强求”四字,反复念了几遍,点了点头,神情十分感慨。接下来的情形,年轻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方一甲和他的叔叔,都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沉默,两人显然是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叔叔和方一甲沉默了很久,方一甲才问:“那把刀还在吗?”叔叔点头:“还在,真是好刀。”方一甲又叹了一声:“那两个……人不知还在不在?”叔叔向年轻人望了一眼:“我们说些往事,你不会沉闷吧?”年轻人忙说道:“当然不会!”他知道“说些往事”,一说可能好几个小时,所以他找了一张舒服的椅子,坐了下来。

说到这里,这男子突然发现徐霞客立在一边在听,心中大为不满,对女子笑道:“咱们也找一个舒服无人的地方坐着,我给你慢慢讲吧。”他特别加重了“无人”二字。

徐霞客的脸上一红,急忙走开,他找了一家旅店,洗了脸,躺在床上,心里却仍想着那个传奇的方一甲。

他的手无意识的抚摸着胸口的五雷令牌,口里却轻轻念着:“方一甲,年青人的叔叔。。。。。。”

不知不觉,他双眼合上,睡着了。他自然不会在梦里看到,那五雷令牌突然透出一股红光。

徐霞客又一次入梦,这一次,其实是五雷令牌在他的意念之下引他入了梦。他好象回到了年轻人讲述的故事之中,清清楚楚的看到方一甲和年轻人的叔叔坐在那里,正在闲谈。

方一甲和叔叔在开口之前,又长叹了几声,神情不胜唏嘘,由此可见,往事也有可供缅怀之处。往事中的往事,和如今不知相隔多少年,可是还是可以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世事的奇妙之处。又过了一会,方一甲才说道:“我在南下之际,皆劝他们一起走,可是他们都不肯,开始还有些联系,后来就音讯全无了!”

叔叔却说道:“那时候,他们再走,只怕也迟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那么多……”说到这里,叔叔迟疑了一下,方一甲摇头:“人在江湖,哪个身上没有三五条人命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什么好说的!”年轻人忍不住说道:“叔叔,你们在说什么啊?”

叔叔的回答是:“一帮马匪──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对你说说,这是一个很传奇的故事。”年轻人这时点头,叔叔和方一甲,于是就说了那帮马匪的故事。

马匪的首领姓焦,单名一个田字。他这个名字也有一个来历,像这种在江湖上混,混了几十年,终于混出了大名堂的人,有的是根本来历不明,不知身世的人。也有的,多少还有点羞耻之心,怕真姓真名地干,罪孽多了,难免众人口中咒骂,祸延祖宗,所以也多有把真姓隐去了的。焦田是属于哪一种,无由得知,但是他这个名字不是真姓名,却可以肯定。

原来他早年拉了队马匪,只得三五个和他一样的亡命之徒,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成得了大气候,于是,和他一开始就在一起当马匪,后来成了他的大军师的那一位,就想出了一个可以大壮声势的办法来。

草莽之中,每多聪明机智之士,混沌之内,也每多勇猛艺高之人,这种人,被天地间的灵气或是戾气孕育出来,踏上正途,便是将军主帅,踏上邪途,便是马匪贼子,其间似乎是冥冥之中命运的主宰,由不得每个人自作主的。

那个军师根本没有名字,一开始就人人叫他军师,他想出来的办法是“烧田”──每当马队掠劫了一处地方之后,就放火烧经过之处的庄稼。这本来是一种伤天害理之极的事,民以食为天,东北沃野千里,种的多是高梁、大豆,前者成熟时,一丈来高,放眼望去,一望无际,是着名的“青纱帐”,后者成熟时,豆荚自动会爆裂开来,而且大豆多油,更加容易燃烧。所以一旦放起火来,救火的设备又差,哪里有什么灭火剂,无非是用树枝拍打而已。

所以,山林间忌火,庄稼到了快成熟或成熟等待收割时,也特别忌火,大火一发不可收拾,往往绵延数百里,使上千上万亩土地上的庄稼,变成飞灰,土地变成一片焦黑,使成百个屯子,数以万计的农民,欲哭无泪,一年的生计,全无着落,受尽万千的诅咒,自然也会遭到严厉之极的群众报复。

所以,有作奸犯科,十恶不赦的人,也不敢轻易放火烧庄稼的。可是,军师就赫然提了出来。当时,一共是五个人,在一所破旧的窝棚之中,窝棚内什么也没有,窝棚之外,是五匹马,马倒是好马,集上偷来的,而沃野之上,有的是牧草,都吃得健马油光水滑,神骏非凡。窝棚之中的五个人,也全都无精打采,拉队成匪已有一个半月了,超过十次,想侵犯一些小屯子,也全都叫人给击得落荒而逃。

东北地广人稀,有人聚居的村落,都称“屯子”,村落中姓郑的多,这个屯就叫郑家屯。每一个屯子,都有类似自卫队的组织,也叫民团。屯子的周围,垒土为墙,和城墙差不许多,坚实的木栅,墙角有了望台,可以老远就看到来犯的人。这种自卫队,不但防马匪,也防俄罗斯强盗──边界那边的俄罗斯人,仗着马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抢劫一番,自然,也会有没出息的民族败类,勾引了俄国土匪来抢掠的。

所以,屯子规模不论大小,都有自保之策,大屯子花得起钱,不但请了专人来训练民团,连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大炮”都有,当然可以大收阻吓之效。像这种大屯子,五六个土匪小队,正眼也不敢瞧,常言说道:柿子拣软的捏,他们找一些小屯子下手,也落得个落荒而逃,这就令得这几个才落草为寇的人,又气又恨,全身的劲都无处去使,自去抡了半天刀──他们的刀,倒全是精光铮亮,挥起来风声呼呼,锋利之极,保证可以一刀把一个人从头到胯,齐中剖成两半!

就在这时候,军师用十分肯定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放火烧庄稼!”军师的话一出口,窝棚之中,一片寂静。虽然落草为寇,为的是他们都各自在血液之中,流动着一股桀骜不驯,不肯安份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他们血液中奔腾的那种不甘平平淡淡过一生的质素,令他们总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可是在别的方面,他们和千千万万在这幅大地上勤劳耕种的农民,也没有多大的分别。所以一听到要烧庄稼,没有人说话。军师不理会别人,目光落在焦田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