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野史! > 第11章 阴煞围孤城义气驰援 魔戟战濮阳霸主遇劫

第十一回 阴煞围孤城义气驰援 魔戟战濮阳霸主遇劫

徐州城内,空气沉重得仿佛凝结了血痂。城外曹军如黑潮般涌动,其散发出的庞大军阵煞气与怨毒之意,混合着不久前被屠戮生灵所化的稀薄“怨煞”,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威压,无声地侵蚀着守城军民的意志。陶谦府衙之内,灯火昏黄,映照着一众文武官员焦虑而疲惫的面容。

此时,献计之人排众而出。此人乃东海朐县糜竺,字子仲。糜氏乃当地豪富,但他并非寻常商贾。传闻糜竺早年商旅归途中,曾遇一异象。一绝色女子于荒野求载,竺以礼相待,下车让妇人独坐,自己步行相随。妇人感其诚,复请同车,竺虽应允,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其内蕴的纯净“正气”隐隐外放。行数里,妇人临别时,竟告之:“吾乃南天离火之灵,奉玄冥之谕,当以灾厄焚汝家宅,以应此地积怨。然感君子之风,气纯意正,特此示警。速归,散尽家财,或可免祸。”言毕,其身影竟如青烟般融入暮色。

糜竺大骇,飞奔归家,当夜不顾族人惊疑,强令将家财尽数搬出,散于贫苦乡邻。果然当晚,府中无端燃起大火,火势诡异,竟难以扑灭,最终只余焦土。自此,糜竺更笃信天地间有无形之力,善恶因果,气运流转皆非虚言。他广施钱粮,济危扶困,不仅为积累善缘,更似在有意维持自身那份纯净的“正气”,以期抵御这乱世越发浓重的阴煞。陶谦感其名,亦察其气清意正,非凡俗富户,遂聘为别驾从事。

此刻,糜竺拱手,其意坚定:“府君,徐州危殆,皆因曹操势大且怨毒之意炽盛。然强梁必有破绽,仅凭我等残存之‘气’,难以久持。某不才,愿冒死前往北海郡,说服孔文举太守。孔公乃圣人之后,胸怀‘正气’,虽力有不逮,然其名望可为号召。再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往青州联络田楷将军。田将军麾下兵精将猛,若得此两路外援,分其军势,内外夹击,曹操怨气再重,亦难兼顾,或有一线生机!”

陶谦眼中掠过一丝希冀,这乱世之中,所谓的“正气”往往脆弱不堪,但他此刻别无选择。他看向堂下:“谁愿往青州,面见田楷将军,陈说利害?”

一人应声而出,身形挺拔,目光锐利,显是“凝意”有成之士。众人视之,乃广陵陈登,字元龙。陈登接下令箭,略作准备,便携书信,趁夜色掩护,凭借其敏锐的“意”感知避开曹军斥候,悄然出城,往青州而去。糜竺亦整理行装,在陶谦殷切目光中,向北海方向疾驰。城中,陶谦强打精神,调动残存兵力,凝聚起微弱的守城气意,准备迎接曹操更猛烈的攻势。

再说北海郡,太守孔融,孔文举,身为孔圣二十世孙,泰山都尉之子,自幼便以才智闻名。他试图在这浊世中维系一丝圣贤教化与汉室的“正气”,然其“意”偏于文弱,于这铁血杀伐、煞气横行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他好客,常言:“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仿佛想用这种方式,冲淡弥漫天地的血腥与戾气。

当日,孔融正与几位幕僚清谈,忽闻徐州糜竺求见。糜竺入内,呈上陶谦血书,泣陈曹操屠戮之惨状与徐州危局,恳请孔融发“大义”之兵相救。

孔融闻言,面露悲悯,叹道:“陶恭祖仁厚君子,竟遭此横祸!曹孟德昔日亦有义举,何以今日戾气如此之重,怨毒如此之深!子仲远来求援,吾岂能坐视?然曹操势大,其麾下煞气凝结,非同小可。我当先修书一封,以理劝之,探其‘意’向。若其执迷不悟,再动兵不迟。”他体内那份源自儒家传承的“正气”,让他本能地倾向于先礼后兵。

糜竺急道:“明公,曹操此刻已被父仇点燃心头魔障,怨毒煞气充斥肺腑,其‘霸者之意’已然扭曲,绝非言语可以劝解!恳请速发救兵,迟则晚矣!”

孔融沉吟,一面命人检点兵马,聚拢北海军那并不算强盛的兵家煞气,一面撰写书信。正议间,警报突至!黄巾余孽管亥,裹挟数万流寇,挟带着当年黄天覆灭残留的怨念与疯狂煞气,杀奔北海而来!

孔融大惊失色!他这点维持秩序的“正气”,如何抵挡这等数量庞大、混乱污秽的煞气洪流?他急忙点起本部兵马出城迎战。

管亥策马阵前,面目狰狞,周身缠绕着肉眼可见的灰黑色煞气,大喝道:“孔融老儿!吾知你北海粮多,速献万石军粮,某家自退!否则,待我攻破城池,定叫你这圣人之后与满城老幼,神魂俱灭,化为我黄巾怨煞的一部分!”

孔融怒斥:“吾乃汉臣,守汉土,岂能资粮与贼!”其声虽正,然“气”弱“意”虚,在管亥狂暴的煞气前,如同风中残烛。

管亥狞笑,拍马舞刀,直取孔融。其刀法粗鄙,全凭一股煞气催动,却也威势惊人。孔融部将宗宝挺枪迎上,枪尖凝聚的微弱军阵煞气试图抵挡。然“铛”的一声巨响,宗宝的长枪竟被管亥蛮横的刀势直接劈断!下一瞬,刀光闪过,宗宝头颅飞起,鲜血与消散的煞气一同喷洒!

北海军阵脚大乱,残余的“正气”被恐惧瞬间冲垮,士兵们惊叫着逃回城内。管亥挥兵围城,黄巾贼寇的呼喝与他们身上散发的污秽煞气,将北海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城内人心惶惶,孔融面如死灰,几近绝望。糜竺更是心急如焚,暗骂自己来得不巧,竟陷入这般绝境。

次日,孔融登城,只见城外黄巾贼寇如蚁附膻,黑压压一片,煞气冲天,隐隐扭曲了光线。他正忧虑间,忽见西南方向,一骑如电,冲入贼阵!那骑士枪出如龙,身形矫健,周身竟散发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意”,所过之处,贼寇人仰马翻,仿佛狂涛中的礁石!那骑士竟硬生生杀穿重围,直抵城下,大喝:“开门!”

孔融惊疑不定,不敢贸然开门。贼众已追至护城河边,那骑士回身,长枪连刺,寒星点点,瞬间又有十数名贼寇惨叫落马,其枪尖蕴含的“穿透之意”竟能轻易破开贼寇粗浅的护体煞气!贼众被其凶威所慑,稍稍后退。孔融见状,急命开门。

那骑士入城,弃枪下马,大步流星登城拜见。孔融问其名姓,答曰:“某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字子义!家母常受府君恩惠。某昨从辽东归家省亲,方知贼寇围城。家母言:‘太守仁德,屡有照拂,汝当往救,以报恩义!’某感母训与府君之德,故单骑前来,愿效死力!”

孔融大喜!他虽不识太史慈,却久闻其名,知是本地豪杰。只因太史慈常年在外,其母居于城外,孔融常遣人送粮帛照料,以示敬贤。未曾想,这份无心之举的“正气”投入,竟在危难之际换来如此强援!

孔融当即厚待太史慈,赠予精良的铠甲与战马。太史慈却道:“某愿借精兵一千,即刻出城,冲杀贼寇!”其“意”锐利,战意昂扬。

孔融忙道:“子义将军虽勇,然贼势数万,煞气滔天,非一人可敌,不可轻出。”

太史慈慨然道:“慈奉母命而来,若不能解府君之围,何颜归见家母!此战,慈已抱必死之心!死战,尚有一线生机!”他接着说:“府君,吾闻平原刘玄德,乃当世豪杰,其人凝聚‘仁德之气’,声名远播,若能请得他来援,此围或可自解。只是不知遣何人能冲出重围,往平原求救?”

孔融闻言,眼中一亮:“刘玄德!确是当世英雄!只是这万军围困,煞气笼罩,谁能突围而去?”

太史慈慨然道:“府君只管修书,某愿再闯一次!此去若成,则北海得救;若败,也全了某报恩之‘意’!”

孔融大喜,立刻亲笔修书。太史慈披挂整齐,饱食之后,擐甲上马,腰悬弓箭,手提铁枪,其“意”已锁定突围方向。城门开启,他如离弦之箭,再度冲出!

近壕处,贼将率众截杀。太史慈长枪挥舞,荡开刀斧,枪尖寒芒闪烁,瞬间又杀数人。他纵马飞驰,硬生生再次凿穿包围圈!管亥得知有人闯出,料定是去搬救兵,勃然大怒,亲率数百骑精锐追击,试图以众人的煞气将其困杀。

太史慈见追兵合围,却毫不慌乱。他勒马回身,拈弓搭箭,其“意”灌注箭矢,瞄准处皆是追骑煞气流转的薄弱节点。“嗖嗖嗖!”箭无虚发,应弦落马者竟有数十人!黄巾骑兵被其神射所慑,不敢再追。太史慈这才拨马,向平原方向绝尘而去。

平原县,刘备正与关羽、张飞议事,并悉心引导、汇聚此地逐渐归附民心所产生的“仁德之气”。忽闻太史慈求见,刘备讶异。太史慈入内,呈上孔融书信,并慨然陈词:“……北海被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府君久慕将军仁义之名,知将军能救人于危难,故特遣慈冒死突围,前来求救!望将军念同为汉臣,发慈悲心,救北海于水火!”

刘备看完书信,又听太史慈一番话,尤其感受到其言语中那份急切而真诚的“气”意,不禁动容,肃然道:“孔北海竟知世间有刘备耶?仁人有难,备岂能坐视!”他转向关张:“二弟三弟,整点兵马,随我走一趟北海!”即刻点起本部精兵三千,又带上关、张二将,随太史慈出发。

管亥见一支兵马来到,旗号“刘”,观其人数不多,军容却整齐,隐隐有股不同于寻常军队的清正之“气”流淌,不以为意,亲自引兵迎战。

刘备与关、张、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见状,怒吼一声,拍马舞刀,再度冲来,其煞气比之前更盛。太史慈正欲上前,关羽却已凤目圆睁,胯下赤兔马嘶鸣一声,化作一道红影冲出!

“匹夫,受死!”关羽声如洪钟,其“义绝之意”凝聚于青龙偃月刀之上,刀锋周围空气都仿佛凝滞!

两马相交,管亥只觉一股无法抗拒的恐怖威压袭来,那是远超他认知的“意”的力量!他奋力举刀抵挡,但青龙刀落下,刀锋轻易破开他混乱的护体煞气,“噗嗤”一声,管亥连人带马被劈为两半!狂暴的煞气瞬间消散!

“杀!”张飞的丈八蛇矛紧随其后,其“勇”之“意”爆发,如猛虎下山,杀入贼阵!太史慈亦双枪并举,锐意冲霄!刘备指挥本部兵马,军阵运转,那股“仁德之气”虽不直接杀伤,却仿佛能中和、驱散黄巾贼寇的污秽煞气,让他们心生胆寒!

城上孔融见关羽神威,张飞、太史慈勇猛,如虎入羊群,杀得贼寇溃不成军,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开城追杀。两下夹击,黄巾贼寇彻底崩溃,降者无数,余者四散奔逃,北海之围遂解。

孔融将刘备迎入城中,设宴款待,席间千恩万谢。又引糜竺拜见,说明徐州危局,以及曹操屠戮百姓、怨煞滔天的惨状。

刘备听罢,面色凝重:“陶恭祖仁德长者,竟遭此无妄之灾!曹孟德此举,杀戮太重,怨煞缠身,恐非社稷之福。”

孔融道:“将军乃汉室宗亲,身负匡扶之责。今曹操残暴不仁,以强凌弱,滥杀无辜,天理难容!何不与融一同,发大义之师,共救徐州?”

刘备沉吟:“备非推辞,只是兵微将寡,曹操势大,麾下煞气惊人,贸然前往,恐难成功。”

孔融急道:“融救陶恭祖,固为旧谊,更为天下大义!将军难道无仗义之心,任凭徐州生灵涂炭?”其言辞恳切,引动“正气”。

刘备感受到孔融及糜竺的期盼,以及那冥冥中与自己“仁德之意”相呼应的求救信号,终下决心:“既如此,备岂能袖手!请文举先行一步,容备往公孙伯圭处,借些兵马,定随后赶到!”

孔融大喜:“将军一诺千金,切勿失信!”

刘备正色道:“文举以备为何人?圣人云:人无信不立!备纵是借不得兵,亦必亲往!”

孔融遂教糜竺先回徐州报信,自己整顿兵马出发。太史慈也来拜别,言要去扬州投刘繇。孔融赠金帛,太史慈不受,拜谢而去。

刘备则赶往公孙瓒处,说明欲救徐州之事。公孙瓒性格现实,不以为然:“曹操与你无冤无仇,何苦为了他人之事,去招惹那煞星?”

刘备道:“备已应诺,事关信义,不敢不往。”他并未提及自己隐隐感觉到的,这是凝聚自身“仁德之气”,扩展影响力的机会。

公孙瓒见他坚持,且刘备近年来声望渐涨,麾下关张二人皆是“显圣”级数的猛将,值得投资,便道:“也罢,我便借你马步军两千。你还想要谁同行?”

刘备道:“若能得子龙相助,则大事可成!”他看重赵云不仅是武艺,更是其沉稳冷静,与自身“仁德之气”颇为契合的特质。

公孙瓒应允。于是,刘备自带本部三千人为先导,赵云引两千精骑随后,浩浩荡荡杀向徐州。

此时,徐州城内,陶谦已接到糜竺、陈登回报,得知北海孔融、青州田楷,以及声名鹊起的刘备三路援军将至,总算稍稍心安。

然而孔融、田楷二人兵力有限,慑于曹军凶威和那令人不安的怨煞气息,只敢远远扎营,遥相呼应,未敢主动进攻。曹操得知援军已至,也分出部分兵力警戒,暂停了猛攻。

刘备大军赶到,先与孔融、田楷会面。孔融道:“玄德,曹军势大,其首领曹操用兵诡诈,兼之煞气冲天,不可轻敌。我等宜静观其变。”

刘备眉头微蹙:“城中粮草恐难久持。备愿亲率一军,冲阵而入,先与陶使君会面,共商破敌之策。云长、子龙可各领一军,助孔、田二公,成掎角之势,在外策应。”

孔融等皆赞同。

次日,刘备与张飞引一千精锐,绕开正面,直扑曹营侧翼,试图突入徐州城。行至半途,曹营中鼓声大作,一队兵马如猛虎出闸,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正是于禁!他勒马横枪,厉喝:“来者何人!胆敢闯我曹营!”其军阵煞气森然。

张飞见了,怒吼一声,根本不答话,挺矛直取于禁!两马相交,矛枪碰撞,煞气激荡!战不数合,刘备掣出双股剑,指挥麾下士兵结阵冲击!他军中那股特殊的“仁德之气”,虽非直接攻击手段,却能在混乱的战场上稳定军心,抵御煞气侵蚀。于禁不敌张飞勇猛,加上刘备军阵的奇异压力,只得败退。张飞杀得性起,一路追杀,竟硬生生冲开一条血路,直抵徐州城下!

城上守军望见“平原刘玄德”的旗号,又见张飞神威,欢声雷动。陶谦急忙下令开门迎接。

府衙之内,陶谦见到刘备,观其仪表非凡,气度雍容,言谈间“仁德之意”流露,如沐春风,与曹操那阴冷的霸气和怨毒煞气截然不同,心中大喜过望。他竟直接命糜竺取来徐州官印,要让与刘备!

刘备愕然:“使君何出此言?”

陶谦老泪纵横:“今王纲颓废,天下大乱,非英雄不能济世。公乃汉室宗亲,仁德播于四海,正当匡扶社稷。老夫年迈力衰,二子不肖,实难当此重任。愿将徐州奉让,公万勿推辞!”

刘备离席拜谢:“备虽为宗室后裔,然功微德薄,忝为平原相已是勉强。今为大义而来相助,岂敢存觊觎之心?使君此言,莫非疑备有吞并之意?若存此念,皇天后土共弃之!”他言辞恳切,“意”真“气”诚。

陶谦再三相让,情真意切,甚至以死相逼。刘备坚辞不受。糜竺、陈登等也纷纷劝进。

刘备环顾众人,朗声道:“诸位,徐州疲敝,强敌在侧,非是议论归属之时!备当先修书一封与曹操,晓以利害,劝其退兵。若其不从,再决一死战不迟!”他决定先礼后兵,同时也是在观察各方反应和徐州内部的真实情况。

曹操军帐之内,正与郭嘉等谋士商议军情。忽报刘备遣使送来书信。曹操接过,展开一看,只见书曰:

“……尊父不幸,实乃张闿匹夫之恶,非陶恭祖本意。今黄巾余孽未靖,董卓余党尚存,朝纲待扶,国难当头。明公胸怀大志,岂不闻先忧天下,后报私仇?若能暂息雷霆之怒,撤徐州之围,以天下苍生为念,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完,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怨毒煞气迸发,震得帐内灯火摇曳!“刘备匹夫!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竟敢以大义教训我!言语间还暗藏讥讽!来人!将此使者拖出去斩了!传令三军,全力攻城,片甲不留!”

郭嘉连忙劝阻,他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意”如冰泉般试图冷却曹操的怒火:“主公息怒!刘备此来,名为救援,实为扬名。他先礼后兵,正可利用。主公不妨好言回复,言辞稍缓,以麻痹其心,使其不与孔、田合力进逼。我等则趁机加紧攻城,或可一鼓而下!”

曹操强压怒火,觉得郭嘉言之有理,遂依言款待来使,准备回复书信。

就在此时,帐外马蹄声急,一骑斥候滚鞍下马,连滚带爬冲入帐中,声音嘶哑:“急报!主公!兖州失守!吕布袭破濮阳!”

“什么?!”曹操如遭雷击,猛地站起,周身煞气不受控制地外放!“细细说来!”

原来,吕布自长安败逃,投袁术被拒,投袁绍遭忌,辗转至张杨处,后又得旧部陈宫、张邈暗中接应。陈宫深知吕布勇则勇矣,其“意”却易受煽动且无远谋,但其“显圣”级别的武力与恐怖的煞气,正是此刻搅乱天下格局的最佳利器。他利用曹操主力东征、兖州空虚之机,劝说张邈引吕布入兖州。吕布得此良机,凭借其近乎“通玄”的个人武力,以及方天画戟那魔器般的凶威,如狂飙过境,迅速攻占兖州大部,直取濮阳!唯有荀彧、程昱凭借超凡的智谋,以及坚固的城防,死守住了鄄城、东阿、范县三处,但也危在旦夕!曹仁屡次组织反击,皆在吕布那近乎无敌的武力面前惨败。

曹操听完,眼前发黑,一口逆血差点喷出!兖州是他的根基,若失,则如丧家之犬!他心中的怨毒煞气瞬间转移了目标。“吕布!!陈宫!张邈!安敢如此欺我!!”

郭嘉眼神锐利,迅速判断:“主公,兖州乃根本之地,不可不救!眼下徐州攻坚不下,刘备等援军已至,不如顺水推舟,卖刘备一个人情,即刻撤军,回师光复兖州!吕布虽勇,但其‘意’狂暴而少谋,陈宫智略虽高,却未必能完全驾驭吕布。我军回师,尚有可为!”

曹操当机立断,采纳郭嘉之策。立刻修书回复刘备,言辞变得异常“恳切”,声称感念刘备仁德之言,愿暂息干戈,以国事为重。随即下令,全军拔营,火速撤离徐州,杀回兖州!

徐州城内,陶谦接到曹军撤退的消息和曹操的“回信”,喜出望外,立刻大开城门,迎接孔融、田楷、刘备等入城,大摆筵席庆贺。

宴后,陶谦再次将刘备请至上座,当众拱手道:“老夫病躯沉重,二子无能,实难支撑徐州。刘公乃帝室之胄,德才兼备,仁义布于四海,正可承此重任,抚恤黎民。老夫愿将徐州托付,乞骸骨归乡养老。”

刘备依旧坚辞:“备为大义而来,岂能趁人之危,夺取州郡?若如此,天下英雄将视备为何等无义之人!”

糜竺、陈登等再次苦劝。连关羽也开口:“兄长,陶公诚心相让,且徐州不可一日无主,权领州事,待日后再议,亦无不可。”张飞更是直言:“哥哥!又不是咱强抢他的,他好意送你,推三阻四作甚!”

刘备沉声道:“三弟休得无礼!取州之事,万万不可!”他深知此刻接手徐州,名不正言不顺,且根基未稳,恐引来更多觊觎和攻讦。

见刘备意志坚决,陶谦无奈,只得退一步:“既玄德公高义,不肯受此重托。城外小沛,亦是兵家要地,尚可屯驻数千兵马。请公暂驻小沛,以为徐州屏障,互为犄角,如何?”

众人皆劝。刘备见此是两全之策,既能驻兵立足,又不失信义,便答应下来。

劳军之后,各路援军相继告辞。赵云因是公孙瓒部将,亦须返回复命,刘备执其手依依惜别,深感失去一臂助。孔融、田楷也各自引兵回归。刘备遂与关、张率领本部兵马,开赴小沛,修缮城防,安抚民众,正式在徐州地界扎下了根基。

却说曹操怒气冲冲,率领大军兼程返回兖州。曹仁前来接应,汇报军情,言吕布军势极盛,其本人武力已臻“显圣”大成,近乎非人,又有陈宫运筹帷幄,兖、濮失陷,我军屡战屡败。

曹操冷哼一声,强压下翻腾的煞气,恢复了枭雄本色:“奉先匹夫,有勇无谋!其‘意’虽强,却易被骄傲蒙蔽。陈宫虽智,但吕布未必肯听!不足为虑!传令!安营扎寨,从长计议!”他并未被仇恨冲昏头脑,开始冷静分析敌我态势。

吕布得知曹操回兵,已过滕县,立刻召集副将薛兰、李封:“曹贼回兵,正是我立威之时!汝二人引军一万,替我守好兖州。吾亲自率主力,前去濮阳,一战击溃曹操!”他言语间充满了绝对的自信,其“显圣”境界带来的力量感,让他觉得天下无人可敌。

陈宫闻言,急忙入见,其“意”带着一丝忧虑:“将军!兖州乃我军根基,薛兰、李封二人未必能挡住曹军精锐。且曹操用兵如神,极善奇袭。将军何不弃濮阳,先固守兖州?或于泰山险要,设下伏兵,待曹军疲惫,一举击溃其主力?”

吕布傲然道:“哼!吾纵横天下,何惧曹操?凭我手中方天画戟,自有破敌良策!汝安心守城便是!”方天画戟在他手中微微震颤,散发出一股嗜血的渴望,似乎也在影响着他的判断。他根本听不进陈宫的建议,依旧决定分兵,自率主力前往濮阳迎战。

曹操大军行至泰山险要处,郭嘉目光锐利,其“意”扫过周围山林,提醒道:“主公,此处地势险峻,乃伏兵之地,需小心防备。”

曹操却放声大笑:“奉孝多虑了!以吾观之,吕布此獠,‘意’狂‘气’傲,必然轻敌冒进,急于在濮阳与我决战,岂会在此设伏?传令!曹仁率一军继续佯攻兖州,吸引薛兰注意。大军全速前进,直扑濮阳!我要亲手斩下吕布的头颅!”他的“霸者之意”已完全锁定吕布。

曹军兵临濮阳城下。次日,曹操引诸将列阵于野。阵前,曹操立马门旗之下,遥望远处烟尘滚滚,吕布大军已到。

阵列排开,吕布一身兽面吞天铠,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神骏异常,威风凛凛立于阵中。其“显圣”强者的恐怖气场与方天画戟的魔性“器蕴”交织,竟令天地间风云变色!两旁排开八员健将:张辽、臧霸为首,其后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一字排开,皆是煞气逼人的悍将。五万大军鼓声震天,煞气汇聚成云!

曹操强自镇定,指着吕布厉声道:“吕奉先!我与你素无仇怨,何故夺我州郡!”

吕布长戟一指,狂笑道:“汉家天下,能者居之!岂是你曹阿瞒一人独占?少说废话,谁敢上来送死!”他身后臧霸早已按捺不住,拍马而出,直取曹阵。

曹军中,乐进挺枪迎战。两马相交,枪来枪往,煞气碰撞,激起阵阵劲风。战至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惇按捺不住,拍马出阵助战。吕布阵上,张辽截住厮杀!

眼见手下大将缠斗,吕布不耐烦起来,喉咙里发出一声低吼,体内狂暴的煞气轰然爆发!他双腿一夹赤兔,整个人化作一道黑红色的闪电,方天画戟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直冲曹军本阵!

那股近乎“通玄”的力量,无可匹敌!夏侯惇、乐进只觉一股毁灭性的“意”碾压而来,护身煞气瞬间濒临破碎,吓得魂飞魄散,拨马便逃!

吕布如入无人之境,长戟挥舞,所过之处,曹军人仰马翻,阵型大乱!曹操骇然后退,指挥大军撤退。吕布率军掩杀,曹军大败,狼狈逃出三四十里才稳住阵脚。吕布这才鸣金收兵,濮阳城头爆发出震天欢呼。

曹操败回营寨,面色铁青,召集众将商议。于禁献策:“某今日登高远望,见濮阳西侧吕布尚有一座营寨,看守军不多。今夜彼军新胜,必有懈怠。我等可精选锐卒,夜袭其寨。若得手,必能动摇吕布军心,此乃上策。”

曹操点头应允,当即点齐曹洪、李典、毛玠、吕虔、于禁、典韦六员大将,精选马步军两万,趁夜色掩护,悄然出发。

吕布寨中,正大摆筵席犒赏三军,得意忘形。陈宫忧心忡忡地进言:“将军,西寨乃我军侧翼要地,倘若曹操趁夜来袭,如之奈何?”

吕布醉眼朦胧,大笑道:“哈哈!曹贼今日损兵折将,吓破了胆,安敢再来送死!”

陈宫皱眉:“曹操用兵,虚实难测,最擅出奇制胜。不可不防其攻我不备。”他的“意”感知到一丝不安。

吕布虽有不耐,但终究还是拨了高顺并魏续、侯成,领一部分兵马,往西寨加强防御。

黄昏时分,曹操大军已摸至西寨附近。一声令下,四面喊杀声起,曹军如潮水般涌入!西寨守军本就不多,又未料到曹军去而复返如此之快,仓促间难以抵挡,四散奔逃。曹操顺利夺下西寨。

然而,好景不长。将近四更,高顺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立刻发起猛攻!曹操亲自率军迎战,与高顺部混战一处。

战至天明,忽然正西方向鼓声大作,喊杀震天!斥候飞报:“吕布亲自率大军来援!”

曹操大惊!他没料到吕布反应如此之快,而且竟是倾巢而出!他急忙下令放弃刚夺下的西寨,全军撤退!

但为时已晚!背后高顺、魏续、侯成紧追不舍;前方,吕布如同魔神降世,亲率大军截住去路!其“显圣”威压与方天画戟的凶煞之气,笼罩四野!

于禁、乐进双战吕布,竟被逼得连连后退,险象环生!曹操见状,指挥大军往北突围。

刚冲过一处山坳,两侧又是杀声四起!左有张辽,右有臧霸,各率精锐杀出!曹操急命吕虔、曹洪抵挡,却渐渐不支。

曹操只得再转往西逃窜。前方再次喊声震天,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率领弓弩手拦住去路!

“梆梆梆!”梆子声响处,箭矢如蝗,遮天蔽日!曹军被攒射,死伤惨重,阵型彻底混乱,无法前进一步!

四面皆敌,曹操陷入绝境,众将各自为战,人人自危。曹操环顾四周,只见敌军越围越紧,自己那引以为傲的“霸者之意”在吕布这绝对的力量面前似乎也失去了效用。他不禁心胆俱裂,绝望中嘶声大叫:“谁能救我——!!!”

话音未落,人群中响起一声如野兽般的咆哮!只见典韦怒目圆睁,浑身煞气沸腾,竟隐隐有凝成实质的趋势!

“主公勿忧!有俺在此!”典韦大吼一声,竟直接从马背上跳下!他将那一对八十斤的铁戟猛地插在地上,从背后取下十余支小巧的短戟,握于手中,对身旁的亲兵喝道:“贼兵近我十步,便报!”

说罢,他迈开大步,无视如雨的箭矢,竟朝着敌军最密集处,反冲过去!

吕布军中数十骑见他如此狂妄,立刻围拢上来。

亲兵急喊:“十步了!”

典韦头也不回,低吼:“五步再报!”他体内那股原始而狂暴的“气”正在疯狂积聚!

亲兵声嘶力竭:“五步了!!”

“着!”典韦猛然回身,手中短戟如电光般飞出!“噗噗噗!”一戟毙命,绝无虚发!顷刻间,冲在最前的十数名骑兵纷纷惨叫落马!后续骑兵见状,无不骇然,竟被他一人之威逼退!

典韦掷完短戟,猛地拔起地上那对沉重的大铁戟,再次飞身跃上马背!他双戟挥舞,卷起腥风血雨,如同一尊从地狱杀出的恶神,硬生生杀向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

那四将虽也是悍勇之辈,但在典韦这近乎蛮不讲理、纯粹以“炼体”和“煞气”催发的恐怖力量面前,竟也感到心悸!数合之间,四将皆被逼退,阵脚大乱,各自奔逃!

典韦一人一骑,竟真的杀散了拦截的敌军!曹操趁此机会,急忙率领残部冲出重围!众将也纷纷聚拢过来,护着曹操,辨明方向,向营寨逃去。

看看天色将晚,正当众人以为逃出生天之时,身后再次响起令人头皮发麻的喊杀声!只见吕布亲自策动赤兔马,手提方天画戟,如鬼魅般追来,声震四野:“曹贼休走!留下命来!”

此时曹军人困马乏,“气”衰“意”竭,看着后方那如魔神般追近的身影,无不面如土色,肝胆欲裂。

正是:虽能暂凭恶来脱重围,难挡魔戟怒焰焚长空。

不知曹操此番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