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71集 东北银行抢劫案(1)

90年代大案系列 第71集 东北银行抢劫案(1)

作者:幸运小溪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09:35:40 来源:小说旗

傍晚,银行的运钞车刚停在门口,四个拿着霰弹枪的经警从车上跳下来,动作麻利地打开车门,然后分散站在运钞车周围,眼睛警惕地四处扫描。

三个员工提着两箱沉甸甸的现金,急匆匆地走出来。谁也没注意到在押运车的旁边,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静静地停放在那。

几名押运员和提款员都是天天见面的熟人,客套话也不多说,提款员径直向右边开着的车门走去。

这时四名押运员和三名提款员共七人,一下子都集中在押运车的附近。

就在这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那辆自行车的后座瞬间爆炸,火光四射,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弥漫开来,白色烟雾腾空而起。

这起爆炸发生在2003年1月18日下午5点左右。

地点是沈阳商业银行辽沈支行第一储蓄所门口。

当时,沈阳已经快黑天了,银行正准备关门。

员工们刚送走最后一个客户,账目也清点好了,就等着运钞车来把钱运到总行金库。

银行有个规矩,营业款不能在分行过夜,主要是怕晚上出事。

运钞车一到,四个经警拿着长枪跳下车,银行里的三个员工也提着三袋现金出来。

结果刚走到运钞车边一米远,自行车上的炸弹就炸了。

这一炸,三个银行员工和四个经警全被炸飞了。

经警刘伟和一个员工当场被炸死,还有五个人被炸成重伤,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滚。

运钞车司机袁传友算是受伤最轻的,他顾不上额头的擦伤,赶紧从车上跳下来。

就在这时,旁边一辆红色松花江面包车上跳下四个蒙面歹徒,其中三个拿着枪——两支猎枪和一支小口径运动步枪。

司机袁传友还没反应过来,一个歹徒就抬手一枪,子弹从他眼睛射进去,后脑飞出来,他当场死了。

剩下的三个歹徒迅速捡起三袋钱,上了面包车,一溜烟跑了。

从爆炸到抢劫,再到逃走,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等银行里的人缓过神来,歹徒早就跑得不见人影。

这起“118”案件震惊全国,死了三个人,伤了五个,还抢走了220万巨款。

沈阳市和辽宁省的警察很快赶到现场,那场景惨不忍睹。

爆炸把银行的门窗都炸碎了,墙上的空调变形,附近的自行车也炸得不成样子。

周围100多米内到处都是人体组织和弹片,一块皮肤甚至被炸飞到了街对面美食城二楼餐厅的玻璃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银行抢劫案不少,但用炸药直接轰的还是头一次。

这起案件性质太恶劣了,高层得知此次爆炸案后极其震怒,中央领导立即让公安部督办挂牌侦破,要求集全国刑侦精英,务必将此案限期拿下。

很快,一组公安部的刑侦专家就坐上了去沈阳的火车。

沈阳市委市政府也是抱着除恶务尽的态度,在当时地方财力如此窘困之时,决定拿出50万悬赏线索,足可见当地政府的决心,一定要将这股穷凶极恶的歹徒缉拿归案。

根据现场分析,歹徒把自制炸弹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自己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或者车里,眼就见时机成熟,然后用无线电遥控装置在几百米外引爆。

这个匪徒很有经验,为了增加杀伤力,还专门往炸弹里放了锋利的刀片铁钉。

现场还发现了一枚猎枪子弹弹壳,但上面没有指纹,这枚弹壳就是歹徒枪杀司机时留下的。

根据目击者描述,歹徒开的是一辆红色松花江牌面包车。

不久,有人在案发现场一公里外的草仓小学附近的一个胡同里,发现了这辆面包车。

经过勘查,车上留有猎枪子弹、小口径步枪子弹、两把匕首,还有被割开的三个空钱袋子,钱被洗劫一空。

现场还发现了四瓶胡椒粉,周围也被撒了一地胡椒粉,车里还有大块血迹,很可能是歹徒抢劫车辆杀害司机所留的血迹。

经过分析,有经验的老刑警认为,罪犯在炸弹里放了许多碎铁钉刀片,其目的是有意为之,因为歹徒担心如果填充火药过量,爆炸威力太大,很容易将钱箱毁坏,钱会散落一地,于是就减少药量,用钉子杀伤或者杀死现场的人员即可。

那为什么罪犯有枪,而不直接开枪射杀经警再抢?

歹徒知道面对持枪的经警,虽然经警枪里面到底有没有子弹还不得而知,但是冒这个险实在太大,如果真有子弹,稍微慢一点被反杀也极有可能。

还有一点很关键,歹徒的火力和警警相比不够强大 ,因为歹徒只有小口径步枪和猎枪,如果对射经警手中的霰弹枪,明显会显得中气不足。

于是,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决定用遥控爆炸,即使不能全部炸死,现场的人经过爆炸和强烈的爆震之后,也会暂时失去反抗能力。

现场遗弃的车辆并不是假牌,而是一辆真实的牌照信息,车主是一名叫张晶阳的黑车司机,家住洪区翟家村,平时在农闲的空档,开面包车拉拉客,挣点外快补贴家用。

当警方找到其家人时,家人说在案发前几个小时,他将车开出去后,电话再也无法打通。

据张晶阳的家人讲,有个坐过他车的男子几天前曾给他丢了10元定金,说过两天还会用他的车。

而正好这天出去,就是上次说要用车的那个男子说用车,谁知这一去就失去了踪迹。

很显然,这名男子有很大的嫌疑,因为在这之前租他的车,很可能是在进行抢劫前的准备。

经过对血液的检验,正是面包车司机的血液,很可能他已经被打死。

抢劫现场歹徒使用胡椒粉,其目的是胡椒粉强烈的刺鼻味道,很快会使警犬失去对嗅源的追踪。

可见这个罪犯不是一个普通的亡命之徒,抢劫后为了逃避警察的抓捕,每一个可能的漏洞都想得很周到。

不过这一招看起来罪犯很精明,实际上在闹市警犬的嗅觉根本没有多大作用, 因为闹市混合着各种气味,警犬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如果歹徒逃到野外,一般是很难摆脱警犬的跟踪。

比如,海南悍匪刘进荣被警方开枪打断了手指和腰部后,继续逃窜,经过一个小河流,然后钻入一个荆棘丛中,而警犬一直追到刘进荣躲藏的地方,拼命狂吠,被追捕的公安人员发现后,乱抢将其打死 ,后被警犬从里面给拖了出来。

这说明在野外警犬的嗅觉是相当灵敏的,因为野外某种气味单一,而在市区就不一样了,从这点分析,罪犯是想当然或者道听途说,说明罪犯的文化层次比较低下。

虽然如此,这次警方遇到了一个不但凶狠而且狡猾的惯犯。

不过,现场布撒胡椒粉也使警方很快联想到2001年那一次抢劫案,当年1月10日沈阳也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歹徒也是用胡椒粉企图干扰警犬的追踪。

从作案手法上,警方推断,这两起案子应该是同一伙所为。

即使知道两起案子是同一伙人所为,也对案件的侦破,暂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为上次案子还搁在那,没有对破案有价值的任何线索。

公安部的侦破技术专家后来通过对案发时段,在案发现场出现的高频通话信号的筛选分析,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电话号码。

经过查询,这是一个用假身份证办理的号码,这条线索中断。

虽然如此,但警方还是确定了这个手机的机主经常在新城子虎石台镇活动的迹象,很可能此人就是虎石台镇或者附近的人。

虎石台镇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南部。

虎石台街道常住人口约为7.8万人,还有数万人的外来打工的,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等17个民族,居住人员复杂。

之所以警方认为歹徒是虎石台镇附近的,现场留下的爆炸装置的残片,也证明了警方判断的科学准确性。

爆炸专家通过对炸药和无线电引爆装置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属于平时小轿车遥控器上的零件,这些零件上面还有商店的名字,而这个商店正是在虎石台镇的辖区。

几名侦查员赶到虎石台的那家商店一问询,发现这个零件就是从这里销售的零件。

但当侦查员问店主能不能说一个大致的销售方向时,老板说那根本无法查清,因为这里是批发带零售,客户来自四面八方。

而且平时购买这样的零件绝大部分是男人,店员根本不可能对某一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想从销售遥控器这一条线索,来找到突破口,看来也是希望渺茫。

不过,至少能够确定了虎石台镇是一个重点,歹徒即使不是本地户口,至少也在此地有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或者说歹徒在此地有落脚点。

而那个出租车司机的居住地就是在距虎石台镇只有7、8公里的蒲河地区失联的。

确定了这一点,警方也是费了一番周折,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仅知道这一点也无法找到突破口,不可能在整个虎石台镇一家家去敲门排查。

因为没有人看见过歹徒,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团伙,没有任何歹徒的个人信息,以及面部特征啥的。即使碰到罪犯本人,侦查员也根本无法确认。

警方在没有突破口的情况下,经过研究最终还是确定决定一家家排查,希望从中发现可疑人员或者有价值的信息。

从发案起,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新年正月初一这一天,专案组全体成员都不放假,因为案件性质太恶劣了,指挥部搬到了虎石台的沈阳矿区招待所。

因为排查需要大量的警力,又从周边县市抽调了近千名警察进行挨家挨户调查,要求不漏一户,户户见人。

因为正值春节期间,没有哪家餐馆会在过年开门营业,于是,专案组要求每个人自己解决一日三餐,于是乎,虎石台镇的大小超市以及小商店的泡面被排查的民警买个精光。

几天过去,排查的人员包括本地居民都议论纷纷,这样声势浩大的登门入户查访,几天来没有任何线索反映上来,是不是瞎浪费力气?人们的质疑声很大。

可案情往往就在即将泄气的那一刻出现了转机。

排查刚进行到一周时,正月初六这一天,“街头社”的几个老大妈向民警反映了一个她们怀疑的对象。

当地有一个烧烤店,这个店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老板,是朝鲜族人,名叫朴春子。

几个老大妈一致反映,这个女老板的男朋友有点可疑。

警方问老大妈为什么觉得此人可疑,她们说这个男的平时开了一个武馆,有些拳脚功夫,平时没有看见武馆有几个学员出入,但是此人平时却骑着高档摩托,穿的衣服一看就是贵的,平时抽好烟喝好酒的,经常看见这名男子在餐馆喝得醉醺醺的,这个男人给人的印象是,好像一下子发了大财一样。

平时武馆没有多少学员,也就没有多少收入,那他在哪搞的钱呢?

排查人员问道:“大妈,这个人是啥模样?名字叫啥?”

“不知道叫啥名,平时听他们叫他“小明”啥的,中等个,皮肤有点黑,脸上看上去很凶,一看就不是善茬。”

像老大妈们这样的热心居民也有不少,但后来经过排查后都一一给否定了。

有情况就得查,很多案子的突破就在不经意间。

于是,干警暗中对这个大妈口中的“小明”进行了调查。

令侦查员怀疑的是,这名男子跟别人说过他老家黑龙江鸡西市,过年前说春节肯定要回老家鸡西,可为什么在过年期间,有人看见他并没有回鸡西,一直在虎石台镇活动。

不过仅从这一点是不能肯定这个男子就是罪犯,也有可能是因为女朋友在这做生意,临时改变回家的计划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专门办理此案的民警们来说,即使有一点疑问,也得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七,专案组决定不管是不是,先把小明抓住再说。如果不是,大不了放掉,排除一个嫌疑。

但当民警摸到其租住的地方时,此时小明早已不知去向,倒是他的姘妇朴春子还在镇上活动。

当晚,警方发现朴春子刚刚去20公里外的新城子尹家乡永丰村一个朋友家喝酒,现在已经回家。

(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