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 第59章 新厂立,龙抬头!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第59章 新厂立,龙抬头!

作者:花若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4 22:05:59 来源:小说旗

路过的老乡伸长了脖子,满眼不敢置信。

只见一排排崭新的钢结构厂房,像是挺拔的巨人,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特有的光泽。

那新铺的彩钢瓦屋顶,在阳光底下,晃得人眼花。

旁边,原料仓和成品仓也拔地而起,高大得像两个小山包。

孟远拍着水泥墙,心里估摸着,这容量,应付接下来几年的大生产都绰绰有余!

那栋三层小楼,简洁气派,已经封顶。

这就是未来的神经中枢——办公楼兼研发中心。

孟远甚至能想象到,不久之后,一个个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在这里捣鼓出更值钱的玩意儿。

更让懂行的人暗暗点头的是,连污水处理池、废气处理塔这些“良心”设施的地基,都挖得差不多了。

这年头,肯在环保上花大钱的私人工厂,可不多见。

整个厂区,道路是新铺的水泥路,平整宽敞,绿化带也预留了出来,就等开春种树。

虽然里面还没刷墙铺地,设备也空空如也,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架子,已经威风凛凛地立在那儿了!

每次孟远开着那辆颠簸的吉普车来到工地,看着眼前这片从图纸变成现实的景象,心里就像揣了个小火炉,热乎乎的。

“这,才像点样子嘛!”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这才是他孟远想要的舞台!一个能让他把脑子里那些超越时代的东西,一样样捣鼓出来的根据地!

厂房的框架刚落定,孟远的心思,已经飞到了下一关——设备!

“老赵,这次咱可不能再捡破烂了。”

孟远把烟头在鞋底碾灭,对满头大汗的赵建国说道,“咱要搞的是现代化工厂,家伙事儿必须跟上!”

赵建国抹了把脸上的灰,嘿嘿一笑:“孟总,我懂!鸟枪换炮嘛!”

以前是没办法,只能淘换些二手旧货,修修补补凑合用。

现在,孟远的目标是更先进、更高效、更自动化的生产线!

当然,兜里的票子还是得省着花。

电池厂那边虽然贷了款,厂子自身也在盈利,但摊子铺得太大,处处都要钱,资金链绷得紧紧的。

孟远心里早有盘算,他管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

“核心的,比如以后搞贵金属精炼,还有那个……嗯,锂盐提纯的关键设备,”

孟远点了点图纸上的某个位置,“这些,必须是好东西!想办法从香港那边弄”

“或者直接找国外的二三线牌子,二手的也行,但性能必须过硬!实在不行,国内要是有顶尖的,砸锅卖铁也得拿下!”

这部分,是技术命根子,不能含糊。

“至于那些常规的,像破碎、筛选、清洗,还有炼铜炼铝的电解槽,”

孟远话锋一转,“就用国产全新的,皮实耐用,维修方便,关键是便宜!性价比给咱拉满!”

“还有些辅助的,比如传送带、包装机什么的,能自己改的就自己改,让孙师傅他们带人琢磨,省一分是一分!”

赵建国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对孟远的规划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思路,简直是把每一分钱都算计到了骨子里,又高瞻远瞩。

说干就干!

孟远亲自挂帅,带着赵建国、钱敏,还有技术大拿孙师傅,几个人组成“采购突击队”,开始了全国大巡回。

沪市的繁华,沈阳重工业的底蕴,江城九省通衢的便利……

他们像一群寻宝的猎人,在各种设备展销会上转悠,跟厂家代表磨嘴皮子,为了一个百分点的折扣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过程是苦,夏天挤绿皮火车,汗臭味能把人熏晕过去;

冬天住小旅馆,被子薄得跟纸片似的。

但收获也是实打实的。

“孟总,沪市那家厂的破碎机,我看行!价格也实在!”

钱敏拿着一沓资料,兴奋地汇报。

“嗯,沈阳那边的电解槽技术也成熟,可以作为备选。”赵建国补充道。

孟远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勾勾画画,

不仅锁定了大部分设备的型号和供应商,脑子里对国内外工业装备的水平,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设备的事儿刚理出点头绪,孟远又开始琢磨另一个更让他头疼的问题——人!

厂房是骨架,设备是血肉,那人,就是灵魂!

他手底下这帮从“猪圈”里跟着他杀出来的老兄弟,忠诚没得说,也能吃苦,干活也算麻利。

可要让他们去摆弄那些精密的自动化设备,去看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化工图纸,去执行严格的像军令的质量管理……

孟远摇了摇头,不是他瞧不起自家兄弟,实在是文化底子薄了点。

要从草台班子进化成正规军,就得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

“必须提前储备人才!”

孟远狠狠地吸了口烟,烟雾缭绕中,眼神却异常坚定。

可这年头,大学生金贵着呢!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毕业国家包分配,是各个单位抢着要的香饽饽。

谁愿意到他这个名声在外的“收破烂”公司来?

“难,也得办!”孟远把烟蒂摁进烟灰缸。

他孟某人,什么时候怕过难?

他的招数,还是老一套,但更狠:

“内部的,像老赵、钱敏,你们俩大学生,担子要主动挑起来!以后厂子做大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股份都给你们留着!”

孟远拍着两人的肩膀,语气恳切。

“孙师傅、老李、马小军这些老人,有上进心的,想学技术的,厂里出钱送去培训!学出名堂来,技术员、车间主任,位置有的是!”

这叫内部挖潜,给老人希望。

更绝的是对外——“抢人!”

孟远直接把目光瞄准了高校。

他托了苏教授的关系,又联系了省里那所重点大学的材料学院,准备搞一场“校园纳贤”。

他开出的条件,在当时,足以让一群眼高于顶的大学生们晃瞎眼:

孟远伸出一根手指,语气笃定:

“第一,高薪!”

“起步就比国营单位高一截!干得好,奖金拿到手软!”

他接着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房子!”

“新厂区那边,我预留了地,给核心技术人才盖周转房!

以后效益好了,帮你们解决住房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九十年代初,

房子,那可是压在无数人头上的大山!

孟远又亮出第三根手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