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算长安 > 第113章 星陨余波漾

天算长安 第113章 星陨余波漾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4 22:29:39 来源:小说旗

长安三年春,终南山下的村落里,老人们围坐在槐树底下,望着东南方天际两颗明亮的星星。 后脑勺梳一个小辫子的孩童指着星空喊:“那是老神仙和红姐姐!他们又来巡夜啦!”话音未落,春风卷着花瓣掠过发间,竟有淡淡星芒随花瓣飘落,在掌心凝成细小的“寿”字——这是双生星护佑的兆头。

长安钦天监旧址的废墟上,一株并蒂紫薇破土而出。明远真人拂开晨露,看见两朵花萼上分别映着“天枢”“天璇”的星象,不禁想起袁天罡坐化前攥着他的手腕说:“观星人最不该信的是天命,最该信的是人心。”此刻紫微花影摇曳,竟与推背图第六十象的双星纹别无二致。

“真人,太平公主有请。”小宦官的声音打断思绪。明远转身时,道袍扫过瓦砾中半块龟甲,上面“利永贞”三字被苔藓覆了半边。他想起三年前星陨之夜,李昭抱着太平公主的衣角跪在祭坛前,而他在终南山拾到这龟甲时,裂缝里还嵌着阿月的红发。

太极宫的甘露殿里,太平公主正对着《推背图》残卷蹙眉。她已褪去华服,只着素色襦裙,腕间戴着阿月留下的双星铃。自武则天封她为“镇国公主”以来,这殿里的烛火就没熄过,案头堆着《兆民本业诏》的修订稿,朱砂批注里混着星陨砂的暗红。

“真人可知,民间流传的《推背图》已多出三象?”她推开窗,让晨雾漫进殿中,“第四十二象的‘西方女子’被画成胡商模样,第六十象的双星旁多了持锄农夫。”明远凑近细看,残页边缘果然有民间画师添的涂鸦,锄头与纺锤交叉成“丰”字,正是新政重农桑的写照。

李昭抱剑立于廊下,听见这话忽然开口:“百姓们说得明白,‘凤凰衔来星陨种,播在田间变米粮’。”他铠甲上的牡丹纹已换成简朴的云纹,唯有剑柄青丝依旧。太平公主转头看他,发现他鬓角竟添了星霜——自星渊之变后,这员虎将便常对着剑柄发呆。

“昭将军可知,第四十二象的‘美人自西来’?”明远展开星图,指节敲过“天市垣”方位,“李淳风批注‘胡商遍天下’,陛下用市舶司抽成之法充盈国库,正是应了此象。”李昭挑眉:“当年武三思私通突厥时,可想不到这‘西来’指的是通商。”

太平公主轻笑,指尖抚过第五十九象“水火相战”的残图。当年星渊秘境中碎裂的石砖,竟被民间匠人拼成了“鱼跃龙门”的图案,水火交融处多了条衔星陨的锦鲤。她忽然想起母皇说过的话:“民心就像流水,宜疏不宜堵。”如今新政推行,商户可纳粮捐官,不正是治水之道?

午时三刻,宫外突然传来喧哗。三人赶到承天门,只见五辆粮车停在朱雀大街中央,车斗里堆着金晃晃的粟米,每粒米上都映着双生星的光斑。为首的老汉捧着陶罐跪地:“启禀公主!终南山下的稻田昨夜忽然泛光,每株稻穗上都凝着星芒!”

明远真人接过陶罐,星陨砂的暗红中混着稻花香。他忽然想起袁天罡的《星陨手记》:“星陨落地,百里禾生。”四十年前突厥人抢来的天石碎末,竟在终南山下默默滋养了土地。太平公主望着百姓们眼中的敬畏,忽然想起母皇在含元殿说的:“所谓天命,不过是人心所向的倒影。”

当晚,钦天监旧址的并蒂紫薇突然盛开。明远真人设坛祭星,发现紫薇花的纹路竟与推背图第三象“日月当空”完全重合——当年武则天以女主之身称帝,被民间讹传为“弥勒转世”,如今看来,不过是星象与民心的共振。

“公主请看。”他指着花蕊,两朵花分别映着“贞观”“垂拱”的年号,“双生星不仅是袁真人与阿月,更是武周与李唐的和光同尘。”太平公主轻轻触碰花瓣,露珠滚落,在地面映出第六十象的双星轨迹,而轨迹交汇处,赫然是“武周”“李唐”四字的叠加。

后半夜,李昭独自来到玄武门。月光洒在他新铸的剑鞘上,“星陨”二字与凤血纹交相辉映。他想起阿月曾说想看看长安的花灯,便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揉皱的胡饼油纸——那是她最后一次偷跑出观星台时塞给他的。

“看什么呢?”太平公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卸去了钗环,长发用星陨碎末编成的头绳束起,竟有几分阿月的飒爽。李昭转身时,油纸包不慎滑落,月光下可见上面用炭笔涂的歪扭星图。

“是阿月画的北斗七星。”他弯腰捡起,油纸发出细碎的响,“她说终南山的星星比长安亮,想带我们去看。”太平公主接过油纸,看见斗柄末端多了个小叉——那是阿月独创的“追星座”,据说能指引迷途的旅人。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二人登上城楼。明远真人早已候在那里,捧着新抄的《推背图》注疏:“公主,第六十象的‘一阴一阳’不是指男女,是说新政需刚柔并济。”他翻开内页,治水图与农桑图用星线连在一起,正是袁天罡“以民为星”的遗训。

太平公主望向终南山方向,双生星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她忽然想起母皇的《臣轨》扉页:“夫欲构大厦者,必藉众材;欲理天下者,必用群才。”如今市舶司有胡商坐镇,农科院有老农献策,不正是“群材”“群才”的应象?

正午时分,钦天监传来消息:并蒂紫薇结出了连理枝,枝头挂着两颗晶莹的果实,形如星陨。明远真人将果实供在袁天罡牌位前,发现果核上天然生着“和光”二字——正是武则天新政的核心理念。

长安的童谣又变了调子:“双生星,照万方,男耕女织谷满仓。凤凰不落无宝地,只栖人间烟火乡。”孩子们唱着歌在街头奔跑,发间别着用紫薇花瓣做的双星符。李昭路过西市时,看见胡商们正用波斯语念诵推背图歌谣,手里的粟米袋子上印着“星陨护农”的戳记。

暮色四合时,太平公主独坐甘露殿,展开母亲的遗诏。“武周非天命所归,乃民心所建”几字被朱砂圈了又圈,末尾还有行小字:“终章不在图中,在百姓笑貌里。”她摸出阿月的追星短刃,刃身映出自己的眉眼,竟与母皇十四岁时的画像有几分相似。

明远真人在庭院中点燃星陨砂,幽蓝的火焰中浮现出袁天罡的笑脸。他对着虚空拱手:“师父,您瞧这盛世长安,双生星的光芒,终究是照进了百姓的米缸里。”夜风拂过,火焰化作点点流萤,飞向千家万户的窗棂。

李昭站在宫墙上,望着市井灯火渐次亮起。某扇窗子里传来母亲哄孩子的声音:“睡吧,双生星会守着咱们的麦田呢。”他摸了摸剑柄的红发,忽然明白袁天罡最后那卦的真意——所谓“利永贞”,从来不是占卜吉凶,而是守住这人间烟火,便是永恒的吉兆。

紫薇花的香气漫过宫墙,太平公主将《推背图》残页折好,收入案头的《兆民本业诏》里。她知道,真正的终章不在预言里,而在明远真人新刻的观星台石碑上:“天垂象,圣人制,不如百姓一日三餐事。”

星光渐盛时,终南山的观星台废墟上,红蓝两道光又出现了。老人们说,那是袁天罡和阿月在教星星种地,所以每年春分,终南山下的麦田都会泛起星芒。至于推背图的奥秘,早就在百姓的锄头与织机间,化作了岁岁丰年的歌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