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25章 阴平暗渡破危局

楔子?古风?奇谋救国

阴平峻岭入云端,栈道悬危鸟道难。

密计暗藏千嶂里,奇兵暗度万重山。

武侯遗策传薪火,伯约孤忠护蜀川。

且看汉旌重展日,血浇故土焕新颜。

第一折 魏兵压境惊蜀地

景耀七年深秋,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如利箭般拍打在成都斑驳的城墙上。城头上的守兵蜷缩在角楼里,牙齿不住地打颤,望着北方阴云密布的天际,心中满是不安。

皇宫内,后主刘禅瘫坐在龙椅上,双手死死攥着那份加急军报,指节泛白。羊皮纸上邓艾的字迹狰狞如鬼:“已过阴平桥头,不日兵临城下。”这短短数字,仿佛重若千钧,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旁的黄皓尖着嗓子,谄媚地劝道:“陛下,依老奴看,不如早降,还能保得平安富贵……”

“住口!”一声怒喝如惊雷般在大殿炸响。只见姜维大步流星踏入殿内,玄甲上的积雪簌簌而落,在青砖上融化成水。他刚从剑阁疾驰三日赶回,赤兔马的蹄铁早已磨得发红,口中吐着白气,显是一路未曾停歇。“剑阁固若金汤,钟会寸步难进。”他展开陈旧的舆图,指尖重重戳在阴平小道的位置,“真正的危机在此!邓艾若翻越摩天岭,江油、涪城危在旦夕!”姜维的眼神中透着焦急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惨状。

丞相祠堂内,姜维跪在诸葛亮灵位前,案头摆着诸葛瞻从绵竹送来的密信。烛火在“汉贼不两立”的匾额上摇曳,光影交错间,仿佛能看到诸葛亮当年运筹帷幄的身影。“恩师,学生无能。”他轻轻抚摸着七星剑上的铭文,声音哽咽,“但学生发誓,绝不让邓艾踏入成都半步!”祠堂内弥漫着肃穆的气息,只有姜维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

此时魏军大营里,邓艾正盯着舆图冷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副将看着险峻的阴平小道,担忧道:“将军,阴平小道险过登天,粮草辎重……”“险道方能出奇!”邓艾打断他,苍老的脸上满是决然,“传令下去,裹毡滚崖,弃马步行!告诉将士们,攻下江油,重重有赏!”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成都校场,寒风呼啸,卷起姜维染血的披风。三千死士整齐列队,他们身着破旧却整齐的铠甲,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坚定。“此去阴平,九死一生!”姜维的声音穿透风雪,字字铿锵,“但我们身后是百万百姓,是丞相遗志!若我战死,阿莱娜接管指挥;若全军覆没,就用尸体堵住邓艾的路!”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击在每个士兵的心头,激起他们胸中的热血。

阿莱娜突然冲出队列,她的脸上还带着之前战斗留下的伤痕,眼神却无比坚毅:“大将军,我愿率西羌死士为先锋!”她举起弯刀,刀身上还留着江油之战的血痕,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姜维深深看了她一眼,重重地点头,将令旗交到她手中。远处传来更鼓声,这是他们最后的准备时间,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生死之战即将来临。

第二折 摩天岭上生死行

阴平小道,仿佛是一条通往地狱的路。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积雪掩盖着嶙峋怪石,寒风呼啸着卷起雪雾,能见度极低。阿莱娜带领的西羌死士用坚韧的绳索相连,小心翼翼地在峭壁上攀爬。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小心落石!”阿莱娜的话音未落,一块巨石从头顶的山崖上滚落,带着震耳欲聋的轰鸣。两名士兵躲避不及,瞬间被巨石卷入深渊,只留下两声凄厉的惨叫在山谷中回荡。阿莱娜的心猛地一紧,但她没有时间悲伤,只能强忍着泪水,继续带领大家前进。

邓艾的军队同样在死亡边缘挣扎。许多士兵的手脚被锋利的岩石划破,鲜血混着雪水,在地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痕迹。有的士兵摔断腿骨,却不敢停留,只能咬着牙,拖着伤腿继续前行。“跟上!”邓艾拄着断剑,白发上结满冰霜,大声催促着,“过了此岭,就是江油粮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胜利的渴望。

姜维的军队则抄近道疾行。他们沿着猎人踏出的隐秘路径,在荆棘丛中艰难穿行。荆棘划破了士兵们的铠甲和皮肤,鲜血染红了一片片枯叶。一名老兵突然指着悬崖下惊呼:“看!魏军!”只见数百魏军裹着毛毡,从陡峭的崖壁上滚落,惨叫声回荡山谷。他们的身体在岩石上不断碰撞,有的当场死亡,有的重伤不起,场面惨不忍睹。

“机会来了!”姜维目光如炬,果断下令,“滚木礌石,放!”霎时间,巨大的石块和粗壮的圆木如雨点般砸向魏军。山谷中响起一片惨叫声,魏军顿时死伤惨重。邓艾看着眼前的惨状,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姜维!我与你势不两立!”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重整队伍,继续艰难地前进。

江油城外,守将马邈站在城头,望着突然出现的魏军,双腿不住地颤抖。他看着魏军如潮水般涌来,心中充满了恐惧。“开城投降!”他颤抖着举起白旗,声音中充满了绝望。邓艾进城后,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仰天大笑:“天助我也!传令下去,休整三日,直取涪城!”他的笑声在空旷的粮仓中回荡,透着一股不可一世的嚣张。

姜维得知江油失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快!”他对句扶说,声音急促,“派人通知诸葛瞻,死守涪城!我们必须在魏军立足未稳前夺回江油!”此时探马来报:“阿莱娜将军已率死士抵达摩天岭北坡,正在与魏军交战!”姜维的心猛地一揪,他知道,阿莱娜此刻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必须尽快赶去支援。

第三折 涪城血战挽狂澜

涪城城墙下,邓艾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涌来,他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城头上,诸葛瞻身披沉重的铠甲,手持长枪,站在最前方。他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魏军,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坚定。“我父子受先帝厚恩,今日唯有死战!”他的声音响彻云霄,激励着城楼上的每一位士兵。城楼上的连弩发出轰鸣,箭矢如雨般射向魏军,一时间,城下惨叫声四起,魏军纷纷倒下。

邓艾望着城楼上猎猎飘扬的“汉”字大旗,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但很快,他就恢复了冷酷的神情,高声喊道:“诸葛公休,何必为昏主卖命?投降吧,保你阖家平安!”他试图用言语动摇诸葛瞻的决心。

“住口!”诸葛瞻怒喝一声,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我父子宁死不降!”他转头对儿子诸葛尚说:“你带一队人马,从侧门杀出,去接应姜维将军!”诸葛尚毫不犹豫地点头,带着一队精锐士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下城头。

激战正酣时,姜维的军队赶到了。“汉军威武!”姜维挥舞着七星剑,率先冲入敌阵。他的剑如闪电般划过,所到之处,魏军纷纷倒下。阿莱娜的西羌骑兵也从后方杀出,他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挥舞着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骑兵们如一阵狂风,迅速撕开了魏军的防线。邓艾见势不妙,连忙下令撤军。

这一战,蜀军虽胜,但伤亡惨重。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护城河。诸葛瞻看着满地的尸体,泪水夺眶而出,泣不成声:“父亲,瞻儿尽力了……”姜维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眼神中满是敬佩和安慰:“公休,你守住了蜀汉的尊严!”此时探马来报:“钟会在剑阁久攻不下,已分兵绕道白水关!”

姜维脸色骤变。剑阁是蜀地的门户,若白水关失守,剑阁将腹背受敌,整个蜀汉的局势将更加危急。“公休,你继续守涪城。”他对诸葛瞻说,语气坚定,“我带主力回援剑阁。记住,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能放弃!”诸葛瞻重重地点头,望着姜维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守住涪城,为蜀汉尽最后一份力。

第四折 剑阁智破钟会军

剑阁关前,钟会望着高耸入云的城墙,气得暴跳如雷。“给我用冲车!用投石机!”他声嘶力竭地嘶吼着,眼中满是愤怒和不甘。魏军士兵们拼尽全力,将巨大的冲车推向城门,投石机也不断将巨石投向城头。但无论魏军如何进攻,都被蜀军的滚木礌石和强弩击退。城头上,蜀军士兵们高喊着口号,奋勇抵抗,每一块滚木落下,都能带走数名魏军的生命。

“将军,粮草只够十日了。”副将小心翼翼地凑到钟会身边,低声说道。钟会正欲发火,忽有士兵来报:“姜维主力回援,距此不过三十里!”钟会眼珠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嘴角勾起一抹狞笑,下令:“全军后撤,设下埋伏!等姜维进入包围圈,一举歼灭!”他看着地图上的山谷,仿佛已经看到了姜维落入陷阱的场景。

然而,姜维却早已识破了他的计谋。他深知钟会生性多疑且急于求成,一定会设下埋伏。于是,他让句扶率一万人虚张声势,大张旗鼓地向剑阁前进,自己则带着精锐从山间小路迂回。“钟会以为我会正面救援,却不知我早已料到他的埋伏。”他对阿莱娜说,眼神中透着自信,“我们从后方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呼啸。蜀军如鬼魅般接近魏军营地。“放火!”姜维一声令下,火箭如流星般齐发,划破漆黑的夜空。魏军营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整个山谷。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自相践踏。钟会见大势已去,只得无奈下令撤军。

剑阁关上,姜维看着败退的魏军,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邓艾虽败,但仍有实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钟会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寻找机会再次进攻。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国力已到极限,长期的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必须想出长远之计,才能保住蜀汉的根基。

第五折 屯田养兵图复兴

成都皇宫内,刘禅看着堆积如山的战报,满脸愁容,一筹莫展。黄皓又在旁进谗:“陛下,不如与魏国议和,割让南中三郡……”“住口!”姜维大步而入,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南中是丞相苦心经营之地,绝不能拱手相让!”他向刘禅呈上奏折,神情严肃而坚定,“臣恳请陛下下令,在汉中、剑阁一带屯田养兵。我们一边防守,一边发展生产,等待时机。”

刘禅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就依将军所言。”他望着姜维疲惫的面容,心中涌起一丝愧疚,“姜将军,这些年辛苦你了。”姜维拜谢后,转身离开了皇宫,他知道,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但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此后数月,姜维亲自带领士兵开垦荒地。他挽起衣袖,拿起锄头,与士兵们一起在田间劳作。他教百姓使用新的农具,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在他的努力下,一片片荒地逐渐变成了良田。阿莱娜则负责训练新军,她将西羌的骑射之术融入蜀军训练,每天亲自指导士兵们练习。

剑阁关下,曾经的战场如今变成了一片繁忙的景象。白天,士兵们在田间辛勤耕种,田野里回荡着欢快的劳作声;晚上,他们在营地中刻苦操练,喊杀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编了歌谣:“姜将军,赛诸葛,屯田练兵保家园。盼得汉家旌旗展,重整山河笑开颜。”

邓艾得知蜀军的举动后,对司马昭说:“姜维此人,不可小觑。他这是要与我们打持久战。”司马昭却笑道:“蜀地狭小,资源匮乏,能撑几时?我们只需按兵不动,坐等其变。”然而,他们低估了姜维的决心和毅力。

姜维站在剑阁城头,望着远处的屯田,心中充满了希望。七星剑在腰间微微发烫,仿佛感受到主人的壮志。他知道,复兴汉室的道路还很长,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只要他还活着,就绝不会放弃。因为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那团不灭的汉魂之火,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