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128章 春耕,子中你要帮咱治河

那确实是快。

刘基在浙东才子之间的名声太大,要是再加上教导过太子的宋濂声援,还真的会有一批热血青年,扔下手里的书本,就扛起医箱去尝百草。

但!

这种功劳和往太医院塞人的事,怎么能够交给刘基去负责?

那些考得了科举又考得了医考的才子,在浙东一带如过江之鲫,到时候他们改行,摇身一变就从御医变成了御史,久而久之,朝堂之上的浙东文官越来越多,那他这个丞相在朝堂上说话,还有人听吗?

哪怕自己得不到,也绝不能让刘基得到这个泼天的富贵!

“陛下,臣不累!臣能者多劳!”

胡惟庸当众给自己标榜成了能臣。

这让朱元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手指着胡惟庸,对着百官不停地称赞。

“大家都跟子中学学,这才是咱大明的好丞相啊!咱看不光要给清廉的官员发养廉银,咱得专门给子中另开一个奖赏,就叫——”

朱元璋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名字,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乖孙对他的评价。

“劳模奖!”

劳模奖?

百官们第一次听到新鲜的词语,知道它是什么用意,但猜不出它的出处。

还是工部尚书薛祥,听到这三个字,顿时一拍双手,大赞一声“妙啊”。

朱元璋见薛祥居然知道这个词,立即揣着糊涂装明白,笑呵呵的试探道:“薛爱卿,你知道这劳模奖是什么吗?”

“回陛下,劳,即劳动,模,就是模子,结合起来就是丞相大人是劳动的模子,工部烧铸的模子比人还要耐用,一个好的模子能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说明丞相大人不光能够为朝廷做实事,还经久耐用。”

原本胡惟庸听到陛下把自己比喻成工部浇铸的模子,还觉得这是在贬损自己,以为没人能够听得懂。

等薛祥解释完,他这才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

陛下这些年换了好几任丞相,连李善长在这个位置上,都放不开手脚,生怕今天还统领百官,明天就回乡下养老,人人来踩一脚。

陛下直接夸他是“劳模”,说他像工部的模具一样,既好用又耐用,那真是莫大的殊荣啊!

“陛下,臣才担任丞相不足三个月,虽然整顿下官让他们尽全力为陛下办事,但还是有不足的地方,这劳模奖,还是等年末再发给臣吧。”

得知劳模原来是这种夸人话的朱元璋,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给个鸡窝就下蛋的胡惟庸,嘴角噙起一抹狡黠的笑意。

想跟咱一样当劳模是吧?

成全你!

“不足就好好弥补,说起来,你接手左丞相一职确实时间不长,难保有官员不熟悉你办事的方法,光是让你查清各部官员的往来账目,给他们评判等级,不做实事的话,有些人只怕不服你啊。”

胡惟庸以为陛下是在感念他统治百官的辛苦,感动得直点头。

对!

像浙东文官,还有淮西武将,不服我这个丞相大人的可多了。

陛下你得让我多做一些有实权的事,好好打压一下他们才行啊!

朱元璋仿佛听到了胡惟庸心里的呐喊,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春耕在即,去年秋时京郊附近发大水,导致在下游河堤堆积了大量的泥沙,万一来了梅雨季节,把抽穗的稻谷给淹了,收成就没了,所以这治河的事,就由子中负责,让那些不服你的人,看看你做实事的真本事!”

治河,劳苦功不高。

哪怕胡惟庸只担着一个治河的名目,派手下去处理此事,也得每日听从汇报,及时做出调整。

清理泥沙看上去很简单,但有些地段涉及到漕运问题,哪家的商船也不愿意因为官府在清除泥沙,在河道里多漂几天。

这些都得上下调停,磨破不少嘴皮子不说,有时候还得仗势压人才能行得通,是一个既得罪人又受累不讨好的事。

“臣……”

胡惟庸有心想婉拒,可自己都被架到了这里来,拒绝了,不就证明自己无能吗?

还领什么劳模奖,只怕之前陛下交给他的差事都得另寻他人去办!

“陛下,臣认为丞相大人一定能够带领我们工部官员,尽快办理好此事!”

不等胡惟庸开口,薛祥先替其答应下来。

薛祥虽不知道陛下这么安排的用意,但他知道,让丞相大人去干这件事,原本往年三个月才能清除的泥沙,有丞相大人的人脉与威势,一个月就能清理完!

提前清理完,水流顺畅,灌溉时少等候几天,京郊种地的百姓,一亩地就能多收几斤粮食。

作为工部尚书的薛祥,一直是独善其身,当众表明了对新任丞相的认同,这让胡惟庸大喜过望。

要是能够借机拿下薛祥,那么六部的工部就会听他的调令,还能插手农耕的国本大事,苦些累些被埋怨又如何?

“臣一定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出京郊的河道,让陛下和不服臣的官员,知道臣的真本事!”

胡惟庸还故意冲着刘基挑衅一笑。

陛下给自己这么多的差事办,而刘基只能眼巴巴地盯着。

谁叫你个老不死的,敢忤逆陛下的意思,放什么撤销养廉银的屁!

活该你刚当上御史中丞就变成没有用武之地的摆设!

朝中的大臣们,看到胡惟庸不仅没受涂节牵连,反倒比以前更加得到重用,心里都打起了算盘。

尤其是浙东的一些官员,忍不住在心里对比起来,想着要不要趁胡惟庸大干的时机,给丞相大人出出力,去增强一下存在感,免得刘基再被清算,他们连朝堂的一席之地都要被裁撤掉。

“丞相大人,但有吩咐,下官万死不辞。”

“我也一样。”

朱元璋扫量着下面那些不断恭维胡惟庸的官员,心里冷哼一声:一个个只知道做表面功夫的庸官,回头跟着胡惟庸掉沟里,可别说是咱推的,那是你们自己一脑门子扎进去的!

“哈哈哈!咱就知道,这些事只有交给子中你来处理,咱最放心,还有一件事……”

眼见陛下还要追回任务,胡惟庸这回真是咬牙也撑不住了,立即拱手一拜。

“陛下,臣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独揽朝廷所有大事,刘中丞新官上任,不如给刘中丞一个表现的机会。”

胡惟庸可不是好心举荐刘基。

就凭他在朝中如日中天的地位,只要他想,陛下交给刘基的差事,不管与六部或是其他哪个衙司有关联,他打个招呼,就能让刘基办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