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流转,虚空破碎。
常威只觉眼前一黑,身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撕扯,四肢百骸传来剧烈的疼痛。诸天鉴在他怀中剧烈震颤,镜面上的光芒忽明忽暗,似乎在与某种更高层次的力量抗衡。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意识终于渐渐清晰。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陌生的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悠悠,与武朝北京城的苍穹截然不同。他缓缓坐起身,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座青翠山峰的崖边,四周古木参天,山风拂面,带着一丝清冽的草木香气。
“这是何处?”常威低语,声音却让他自己一怔——清亮而年轻,仿佛回到了二十岁的年纪。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皮肤光滑紧致,指节分明,再无岁月留下的痕迹。他立刻运转真气,内视己身,发现丹田内的先天造化真气仍在,但总量却减少了大半,修为竟从外景初境跌落至先天境。
“诸天鉴……”常威眉头微皱,从怀中取出铜镜。镜面依旧古朴,但原本璀璨的星光已然暗淡,镜背上的纹路也多了几道裂痕,显然在穿梭虚空时消耗了太多能量。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既来之,则安之,当务之急是弄清楚自己身在何地。
站起身来,常威环顾四周。这座山峰地势险峻,远处云雾缭绕,隐约可见群山连绵,峰峦叠嶂。他目光一凝,发现不远处有一条蜿蜒的山路,似乎通向山顶。
“先上去看看。”
他身形一动,脚步轻盈如燕,虽修为跌落,但轻功依旧卓绝。不过片刻,他便登上了山顶。
山顶平坦开阔,一座古朴的道观静静矗立在那里。观门紧闭,匾额上空无一字,显然是一座无名道观。观前石阶上落满枯叶,似乎久无人至。
常威走上前,轻轻推开观门。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响,灰尘簌簌落下。观内陈设简单,正中是一尊模糊不清的道尊像,香炉中积满香灰,供桌上摆放着几本泛黄的经书。
“看来已荒废多年。”常威自语。
他走到供桌前,随手拿起一本经书,拂去灰尘,发现是一本《道德经》,书页已经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翻到最后一页时,一行小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无量山中,玄机暗藏;有缘者至,可得真传。”
常威目光一凝,心中微动:“无量山?莫非这里是……”
他猛然想起,无量山乃是天龙八部中无量剑派的驻地,也是李秋水琅嬛福地的地址。
“难道诸天鉴将我送到了数百年前的天龙八部世界?”常威心中震撼,但很快冷静下来。既已至此,纠结无益,不如先安顿下来,再作打算。
他环顾道观,虽破败,但结构完好,稍加修缮便可居住。况且此地清幽僻静,正适合他恢复修为。
“从今日起,此观便名‘玄真观’。”常威抬手一挥,一道真气凌空划过,观门匾额上顿时浮现出“玄真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接下来的几日,常威开始修缮道观。他在射雕世界中虽贵为武帝,但早年闯荡江湖时,也曾亲力亲为,这些琐事难不倒他。砍伐木材、修补屋顶、清扫庭院,不过三日,玄真观便焕然一新。
这一日清晨,常威正在观前练功。他双掌缓缓推出,赤金二气在掌心流转,虽不及巅峰时的威力,但依旧气势磅礴。掌风过处,三丈外的巨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掌印。
“修为跌落,但根基仍在,恢复只是时间问题。”常威收掌而立,心中稍安。
就在这时,他耳根一动,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那脚步厚重无序,显然脚步之人就是个普通人,并没有高深武功,此时他正朝着山顶而来。
“有人来了?”常威目光一凝,身形一闪,隐入观旁的树林中。
不多时,一名青衫少年出现在山路上。那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眉清目秀,腰间悬着一枚卖相不错的玉佩,步伐无序,呼吸散漫,显然是个不会武功之人。他走到观前,抬头看到匾额上的“玄真观”三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咦?这山上何时多了一座道观?”少年自语道。
常威在暗处观察,发现这少年眉清目秀,面容俊朗,穿着雍容华贵,但是体内毫无内力,显然是个富家公子上山游玩。
少年犹豫片刻,上前叩响观门:“请问有人在吗?”
常威沉吟一瞬,从林中走出,淡淡道:“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少年闻声回头,见常威一袭素袍,气度不凡,连忙抱拳行礼:“在下段誉,误入此山,见此处有座道观,特来拜访,打扰道长清修了。”
“段誉?”常威心中一震,段誉,大理段氏子弟,后成为大理国君,未来的二挂之一,最后身负“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两大绝学。
“原来是他!”常威心中恍然,面上却不露声色,微微颔首道:“原来是段公子,贫道玄真,初至此地,暂居此观。”
段誉见常威气度超然,心生敬意,笑道:“道长客气了。我本在山下游玩,见此处风景秀丽,便想登高一览,没想到竟遇到道长。”
常威点头:“段公子既然来了,不妨入观一叙。”
段誉欣然答应,随常威进入观中。两人在院中石桌旁坐下,常威沏了一壶清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道长这茶好生清香!”段誉赞叹道。
常威淡笑:“山野粗茶,不值一提。”
段誉抿了一口茶,好奇地问道:“道长看起来年纪轻轻,却隐居深山,想必是位世外高人。”
常威摇头:“贫道不过一介散人,谈不上高人。倒是段公子年纪轻轻,就敢独自一人出门游玩,想必身怀绝艺。”
段誉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道长过奖了,我这身功夫……其实稀松平常。”
常威看出他似有难言之隐,也不多问,转而道:“段公子可曾习武?”
段誉叹了口气:“说来惭愧,我虽出身大理段氏,却对武功兴趣寥寥,只是家父逼迫,才勉强学了一些。”
常威点头:“习武一道,讲究缘法,强求不得。”
段誉见常威言语温和,心生好感,忍不住多聊了几句。两人从武功谈到诗词歌赋,段誉惊讶地发现,这位道长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丝毫不逊于他见过的任何一位大儒。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段誉起身告辞:“今日与道长畅谈,受益匪浅。天色已晚,我该下山了。”
常威也不挽留,送他到观门口。段誉忽然想起什么,回头问道:“道长初来乍到,可需我带些日常用品上山?”
常威摇头:“多谢段公子好意,贫道习惯清修,无需外物。”
段誉笑道:“那我改日再来拜访道长。”
待段誉离去,常威站在观前,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段誉出现在无量山,看来此时正是《天龙八部》故事的开端。”常威心中盘算,“若真如此,无量山中的‘琅嬛福地’和‘北冥神功’或许还在。”
他目光一凝,望向远处的山谷。传闻无量剑派便坐落于此,而琅嬛福地的入口,就在剑湖宫附近。
“明日便去一探。”
翌日清晨,常威换了一身灰色道袍,诸天鉴藏在怀中,朝山下走去。山路崎岖,但对他而言如履平地。不多时,他便来到一处山谷,谷中雾气缭绕,隐约可见一座宏伟的宫殿矗立其中。
“剑湖宫。”常威目光微闪。
他收敛气息,悄然靠近。剑湖宫前守卫森严,几名无量剑派的弟子正在巡逻。常威不欲打草惊蛇,绕到宫殿后方,发现一条隐蔽的小路,通向山谷深处。
剑湖谷底,常威站在一块巨石之上,居高临下,环顾整座山谷,但见此处果然是飞瀑壮阔,明湖绝丽,谷中更是秀色缤纷,花草如茵,确是如人间仙境一般。
放眼望去,只见东南西北尽是悬崖峭壁,白雾封谷,中间一个椭圆的湖面,大瀑布如玉龙悬空,滚滚而下,周围却是花团锦簇,整个湖泊除了落瀑十丈之外俱是平静如玉,大半都被花丛掩埋。
茶花遍地,摇曳生姿,周围又绝无兽类痕迹,唯有鸟语间关,遥相和呼,如此仙境所在,也难怪当时无崖子与李秋水之前在此隐居多年。
这琅嬛福地是一座石洞,洞口被一块可活动的岩壁封死,常威展开身法,在深谷内搜寻了片刻后,便找到了那处洞口,当下迈步而入。
入洞后是一条人工开凿,向下倾斜的廊道,约莫走了百十步后,眼前出现了一扇大门,常威推开大门,已步入一间石室内。
迈步进入石室内,只见室内隐隐有毫光透出,显得室内飘渺梦幻,这光亮却不似天光。
原来石室一面开了水窗,却以一块极大的水晶做了镜面,引湖光水色而入,外面碧绿水流不住晃动,鱼虾水族来回遨游,极目所至,竟无尽处,里面却绚丽璀璨,不用火烛也足可视物,飘渺梦幻,不似人间。
环顾四周,常威发现石室尽头有一条廊道,随后便走入另一条廊道,十余步后,又进入了一间相连的石室内。
刹那间,常威眼前豁然一亮,只见一位宫装美女正持剑而立,对着他的胸口。
显然这就是那尊着名的玉像了!
见此,常威打量起来,只见这座玉像好像穿了一身淡黄色绸衫,栩栩如生,仪态万方,面上纹理隐隐透出晕红之色,乍看起来,更与常人肌肤无异!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一对眸子,这对眸子莹然有光,神采飞扬,正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正是这一对眸子,为这玉像灌注了灵性和生命。
话说那无崖子也是痴人了,天资国色的李秋水不要,却天天守着这座冰冷的雕像。
想到这,常威好笑的摇了摇头,随后看向玉像脚下一大一小两个蒲团,随后右手一挥一道掌风袭去,大小蒲团嗤啦一声碎裂开来。
只见大蒲团空无一物,而小蒲团中却有两本古册,这两本古册就是《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
嗖嗖!
常威探手一抓,一股气流激荡,将这两本秘籍吸入掌中,随后帛卷展开后,“北冥神功”四个飘逸俊秀的字体当先映入眼帘,常威目光炯炯,凝神看去:
“庄子‘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是故内力为本,招数为末。以下诸图,务须用心修习……。”
看完这《北冥神功》后,常威不免感叹道:“这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引人内力,为我所用!实在是霸道异常,若非亲眼所见,当真难以想象!只可惜这北冥神功只能算修命不修性,不知那可以返老还童的《八荒**唯我独尊功》是何等奥义?”
不过这《北冥神功》虽然修命不修性,但北冥神功却是承继了老庄之精微奥妙,通篇充满逍遥御风之意,也能让常威一窥逍遥武学之妙,毕竟逍遥派武学大多是承继老庄的思想。
大致看了一遍北冥神功后,常威又打开凌波微步的帛卷,凌波微步自《易经》中而出,虽也算略显玄奥的轻功,但以常威如今之武功和见识,略微参悟片刻后,便已然在这狭隘的石室内使出凌波微步。
只见常威脚下一转,身影一晃,似左实右,似快实慢,缥缈的身影在石室内四方纵横,犹如惊鸿如雁,飘渺如仙。
但见常威越走越快,越走越急,如浮尘,如柳絮,又惊鸿如雁,或飘渺如仙。常威此时运转的轻功不限是凌波微步,还有九阴真经中的螺旋九影,一会儿是凌波微步,一会儿又是螺旋九影。
渐渐的两种轻功身法渐渐融合,常威身影飘渺如仙,逍遥御风,犹如逍遥天仙即将御风而去。
片刻后,常威停下身法,随后在诸天鉴的帮忙推演下,常威取螺旋九影和凌波微步两门身法的核心精妙创出了一门新的轻功,取名为《逍遥御风》。
参悟《凌波微步》创出《逍遥御风》后,常威将北冥神功也尽数记下,随后将帛卷依旧用绸布包好,放回蒲团中。
这《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乃是此方世界二挂之一的段誉的机缘,常威也不想夺了他的机缘,不然少了个段誉,天龙八部岂不显得无趣。
做完这件事情后,常威便走出石室,随后身形一跃,几个呼吸之间,便飞纵向崖顶。
云雾水花缭绕溅射之中,常威如飞腾的云彩,翻飞纷舞,又如一片借着东风上升的柳絮,不到片刻就飞到崖顶。
这无量峡谷对常人来说险如天堑,无论是下去还是攀上来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但对于常威来说只不过是高一点的障碍,轻松上得这崖顶之后,常威便展开身法向玄真观飞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