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117章 茶叶、肥皂,不一样的市场策略(上)

高炉的建造需要时间,李恪检查完冶铁各项工作后,便来到石灰石矿这里,这里离铁矿不过三十里,已经有蜀王府的工匠们在这里生产纯碱。

肥皂的生产工艺主要原材料便是纯碱和油脂,油脂好办,猪牛羊等各类牲畜的油脂都是可以的,李恪来这里主要看的便是纯碱的制作。

李恪用的是后世的氨碱法来制作纯碱,以石灰石为原料,通过反应塔中化学反应得到氨气和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导入到饱和盐水,便可以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后便得到纯碱。

纯碱,在后世被誉为工业之母,有了纯碱,加上油脂、水就可以制作肥皂。

李恪来时,肥皂出锅后已晾晒了五六日,已经硬化的差不多了,勉强可以用了。

李恪取了上百块,每块肥皂差不多一个手掌大小,嗯,和后世差不多,这是要拿回府里试验的。

无论洗手、洗衣、洗澡都需要试验一下。

李恪回府后,把肥皂交给甘草和府里人,试验完后,李恪心里有了底。

晚饭后,把权万纪、马周、甘草、李愔等人邀请到书房,泡上茶水,李恪对着他们笑道:

“今日本王取回了工匠们制作的肥皂,因为牵涉到本州施政、茶叶、肥皂产业的上市推广,因此需要各位协同配合。”

权万纪平时并不参与王府的生意,但听到牵涉到益州的施政,却是认真起来。

李恪先是对着马周、甘草说道:

“现在有了庄子上的人手,炒制茶的制作算是稳定下来了,宾王、甘草的工作就是继续稳定炒制茶的制作,下一步就要开展茶叶的上市和推广。”

“嗯,哥,那个骆秀才明日就要到益州,让他来主持这个茶叶的工作吧。”李愔说道。

“嗯,有他过来,总算有个主事人,前几天,张家表示要参与到炒制茶的销售代理工作中,李愔,你怎么看?”

“张家,可是蜀中张家,还是犍为张家?”李愔问道。

这句话,让在座众人警醒起来,世家的人这就要插手蜀王府的生意了?

“嗯,犍为张家的,和蜀中张家也没什么区别,他们也算是一家,呵呵,本王这次需要砖块,本地最好的作坊便是犍为张家的,做府里砖块生意的同时,也和本王说了希望能参与炒制茶的生意。”

“嗯,炒制茶要大规模上市,还是要与人合作的,否则靠蜀王府这点人手,能卖给多少人?”李愔表态说道。

马周现在是蜀王府总管,也是点了点头,蜀王府仅在益州有一千五百多人,但大多都是护卫,还有四五百的工匠,丫头仆役并不多。

没看前段时间,蜀王府连生产的人手都缺乏了吗?所以找人合作是必然的。

“嗯,是要合作,只是怎么合作的问题?”李恪说道。

“首先,炒制茶在大唐要成为全民饮品,所以价格不能和高度酒一样,而是要分档次和年龄。”

“档次、年龄?”众人同样的诧异。

“档次就是要按世家官员、富贵人家、殷实人家、普通百姓相应地分成四个档次,售价分别按一斤百贯、十贯、一贯和十文来销售。

而分年龄,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茶叶有绿茶和红茶。

总体来说,绿茶更加适合二十岁以前的人群,利于提神醒脑、头清目明,红茶更加适合二十岁以后的人群,利于清热解烦、消化吸收,这样可以让各个年龄段的都找到合适的茶饮。

此外,我们茶叶无论何种茶叶,都用纸张来进行包装,写上‘武德茶’三字,这是我答应太上皇的。”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议论起来,即使权万纪本来觉得和自己无关,但一听茶叶的销售价格,也忍不住说道:“殿下,这个茶叶各个档次的价格是不是相差的有些…”

说到这里也有些停顿,似乎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样子。

“有些离谱…是吧?但有些人啊,就是只买最贵不买最好。”李恪却是笑道。

李愔听到这话,却是眼神一亮,“本王认为可以。有些世家、官员、有钱人要的就是一个身份,哈哈,只买最贵,不买最好,本王学习了。”

李恪笑了笑,后世不就是这样,有钱人的消费观念和普通百姓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大家没什么意见后,李恪接着说道:“下面说肥皂的事,肥皂就是这个,大家先看看。”

甘草把一旁的黄色凝固状物体分发给大家。

李恪接着说道:

“肥皂将会是真正的全民用品,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制作了,所以可以和茶叶一起上市,权长史,这种肥皂制作简单,可以让益州百姓都参与进来,让益州百姓们都多一项进益。”

“只是这个肥皂是否也是按不同的价格来销售?”权万纪被茶叶价格悬殊的销售惊到了,要是也这样,百姓们可是买不起的。

“不不不,这肥皂的价格统一定为一文两块,我们给经销商的价格要更低。这样的肥皂一块便可以满足五口之家清洗衣物和洗澡一月之用。

尤其是洗衣,比我们现在用的皂角,好用许多。

大家也都知道,我大唐尚不富裕,很多百姓,尤其是山区穷苦百姓,一年四季就穿一身衣服,要是洗坏了,只能补补再穿,实在补不了了,就需要攒钱来制衣。

而有了这个肥皂,衣服也能多穿个一两年,所以买肥皂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省钱的举动。”

众人听了均是有些默然,李恪所言不虚,大唐穷苦百姓只有一套衣服的情况,确实是有的。

有些穷苦人家的百姓为了节省衣服磨损,听说在农田干活时,都是趁着天蒙蒙亮就就去农田脱光了干农活,忙完了农活才穿好衣服回家。

这个不是笑话,而是真实的存在。

李愔神色凝重地道:“哥,这也不行啊,肥皂售价如此之低,光是运费我们就要赔本啊。或者,我们要把生产地点放在长安、杭州等地。

还有,这个肥皂以后是府里的生意,还是放开来让别家也可以仿制?”

嗯,大家不由看向李恪,蜀王府虽然有点小钱,但这可是要给全民使用的肥皂,便是再多的钱财也是赔不起的。

李恪看着李愔满意地点点头,看来李愔做生意后确实涨了不少见识,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了。

(感谢读者看官们的催更评论,祝大大们全家幸福,春节期间多陪陪家人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