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云的归途是故乡 > 第105集:绿影逐梦

云的归途是故乡 第105集:绿影逐梦

作者:庄子蝶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7 12:48:31 来源:小说旗

暮春时节,省城的绿意正浓,街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省政府大楼内,王晓东伫立在窗前,目光凝视着远处一片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身为副省长,他肩负着推动全省绿色产业发展的重任,然而前行的道路上,困难如荆棘般丛生。

王晓东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玻璃映出他紧锁的眉峰 —— 施工中的工地上,起重机吊臂正把钢筋水泥往荒地上摞,轰鸣声响得像在他太阳穴里敲鼓。

省政府三楼会议室的白炽灯刺得人眼睛发酸,投影幕布上 “全省绿色产业发展困局与对策” 的标题在众人头顶明晃晃地挂着。王晓东转着钢笔,扫过会议桌前七八个部门负责人:“上周青山集团的转型案例大家都看了,现在说说,怎么让全省的企业都动起来?”

工信厅老吴率先开口,推了推下滑的眼镜:“最要命的还是钱。上个月统计,六成企业觉得绿色改造前期投入太高,有个纺织厂老板说,光上套污水处理设备,就得吃掉三年利润。”

“技术瓶颈也卡脖子。” 科技局小张翻着笔记本插话,“咱们省能做新能源核心部件的企业就三家,光伏板的关键材料还得从外省进。”

王晓东抿了口凉透的茶,目光转向窗外连绵的雨幕。突然,他把茶杯重重一放:“老吴,你去联系省农信社,搞个‘绿色贷’,利率比普通贷款低两个点,企业拿技术专利就能抵押。” 又转头对小张,“你牵头搭个产学研平台,把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生产线打通,让技术能落地。”

财政厅老李皱着眉头插话:“王省长,贴息贷款和平台建设都要钱,今年财政预算本来就紧张...”

“那把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罚款翻倍!” 王晓东敲了敲桌子,“还有那些卖砂石的矿山,让他们按开采量交生态修复基金。” 他掏出手机翻出张照片,“看看隔壁省,光碳汇交易每年就能入账几个亿,咱们也得跟上!”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发改委老周清了清嗓子:“可市场端也得跟上啊,老百姓不一定愿意多花钱买绿色产品。”

“这就是宣传部门的活儿了。” 王晓东看向宣传部的小王,“下周开始,搞个‘绿色生活节’,商场卖环保家电打折,社区搞垃圾分类积分换礼品。对了,咱们政府机关带头,下个月起办公用品全换成再生材料。”

散会后,王晓东在走廊撞见抱着文件匆匆而来的小张。“王省长,您真觉得这些办法能行?” 小张小声问。王晓东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笑了:“不试试怎么知道?就像在黑屋子里找开关,总得伸手摸一摸。”

“王省长,青山集团的项目申报材料送来了。” 秘书小张抱着文件夹推门而入,冷气裹着油墨味扑面而来,“不过... 这次还是传统建材生产线。”

王晓东转身时带翻了桌上的绿萝盆栽,黑土洒在摊开的《全省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上。他弯腰收拾,突然听见手机震动。是省发改委老周发来的语音:“王头儿,青山集团的赵总刚在我办公室拍了桌子,说绿色转型成本比利润都高,这项目要是卡着不批,他就带着资金去隔壁省...”

电梯叮咚声打断思绪。门开处,青山集团董事长赵德发挺着啤酒肚跨出来,身后跟着两个拎公文包的助理。“王省长,可得给我们中小企业留条活路啊!” 赵德发老远就伸出手,大金表在灯光下晃得人眼晕,“我那生产线刚投产两年,现在全改成光伏材料车间,银行贷款都还不上!”

王晓东请他们在会客区坐下,给每人倒了杯绿茶:“老赵,你还记得去年全省雾霾红色预警时,幼儿园停课三天吗?” 他点开手机里女儿戴着防尘口罩的照片,“我闺女问我,爸爸什么时候能看到星星?”

赵德发的喉结动了动,抓起茶杯猛灌:“王省长,不是我们不想转。您知道改造一条生产线要多少钱吗?我们账上能动的流动资金,还不够买两台环保设备。”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雨来。王晓东盯着雨帘中模糊的工地,突然想起上周在高校调研时,材料学院张教授展示的新型秸秆复合材料。他掏出手机拨通号码:“张教授,您那个能替代钢筋水泥的专利... 愿意和企业合作吗?”

三天后,王晓东带着赵德发等人走进高校实验室。张教授戴着护目镜,把粉碎的秸秆倒入搅拌机:“这种材料强度是传统建材的 1.2 倍,成本却低 30%,而且完全可降解。” 赵德发抓起成型的样品反复摩挲,突然抬头:“王省长,要是能解决前期技术入股和银行贴息...”

“这个我来协调。” 王晓东的声音里带着久违的笑意,“不过老赵,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线改造必须在半年内完成,二是...” 他目光扫过实验室墙上的环保标语,“把你们工地的扬尘监测数据实时公开。”

三个月后的清晨,王晓东再次站在窗前。远处的工地已竖起绿色围挡,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细密水雾。手机弹出消息,全省首个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正式投产,青山集团的股票开盘涨停。

绿色贷” 政策落地不过半月,王晓东的办公桌上就堆起了厚厚的投诉信。最上头那封,是二十家中小建材企业联名签署的,信纸边缘被茶水晕出褐色痕迹,墨迹都洇开了。

“王省长,您看看这利息减免,明摆着偏心大企业!” 建材协会的老陈拍着桌子,脖颈的青筋突突直跳,“我们小厂子拿不到专利,连抵押物都凑不齐,银行根本不给批!”

王晓东没接话,起身拉开抽屉,翻出张泛黄的老照片 —— 二十年前,他刚到基层任职时,辖区内一家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遇难矿工家属哭肿的眼睛至今让他心颤。“老陈,当年要不是壮士断腕关停小煤窑,现在咱们省得肺癌的人得翻几倍。” 他把照片推过去,“这次政策肯定有漏洞,但你说,是让所有人一起掉进坑里,还是先拉一把愿意爬的?”

正僵持间,秘书小张抱着平板冲进来:“王省长,‘绿色生活节’第一天,线上销售额比预期低了七成,消费者都在吐槽环保产品价格高...”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炸开一声惊雷,暴雨瞬间倾盆而下。

深夜的办公室里,王晓东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市场数据,手机在掌心发烫。微信工作群里,各部门负责人吵成一团:财政厅说补贴资金见底了,商务局抱怨商家配合度不够,宣传部发来的舆情报告里,“绿色产业就是噱头” 的词条阅读量破了百万。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条新闻吸引 —— 省内某山区农户用秸秆编织的环保袋,因结实耐用被游客抢购一空。手指飞速滑动,他翻出之前在高校实验室的照片,抓起电话:“张教授,您那个秸秆材料能不能做成日用品?对,就是老百姓天天用的!”

三天后,全省首个 “绿色惠民直播间” 在省电视台开播。王晓东罕见地出镜,手里拿着用秸秆材料做成的水杯:“我现在每天都用这个,摔不碎、没异味,价格比普通水杯还便宜五块钱。” 镜头扫过身后的货架,摆满了竹纤维毛巾、再生纸笔记本,右下角滚动着 “政府补贴,限时特惠” 的字样。

然而,正当一切步入正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打破了平静。连续暴雨引发山洪,冲毁了多家企业的环保设施,网上立刻出现 “绿色产业华而不实” 的舆论风波。王晓东连夜冒雨赶到受灾最严重的青山集团新厂区,看着浑浊的泥水漫过秸秆材料堆砌的防洪墙,转头对惊魂未定的赵德发说:“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联系高校专家来检测材料受损情况。这次不是灾难,是让老百姓看看绿色产业韧性的时候。”

雨过天晴的清晨,王晓东站在省政府大楼顶层。远处,受损的企业正在重建,新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手机里弹出消息,“绿色惠民直播间” 单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多家农户合作社申请加入绿色产业链。他深吸一口气,晨风里带着泥土的清新,仿佛真的闻到了星星的味道。

省政府大院里,二十多辆黑色商务车齐刷刷堵在办公楼下。保安队长攥着对讲机的手直冒汗,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混着人大声嚷嚷:“找王省长!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王晓东刚放下电话,就听见走廊传来重重的脚步声。推开门,五金商会会长老周红着脸冲进来,身后跟着拎着账本的企业主。“王省长,这‘绿色贷’就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 老周把牛皮账本拍在桌上,纸页哗啦啦散开,“看看,我们厂一年利润才两百万,改造环保设备要八百万,银行还嫌抵押物不够!”

“可不是!” 做塑料加工的李姐挤到前面,烫卷的头发乱得像鸡窝,“我那些机器都是进口的,现在说淘汰就淘汰?工人的工资、银行的贷款,您让我拿什么还?” 她眼眶发红,抓起桌上的矿泉水猛灌,喉结剧烈滚动。

王晓东示意大家坐下,秘书小张慌慌张张搬来一圈椅子。会议室瞬间挤满人,汗味混着烟味,空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各位,先听我说两句。” 王晓东敲了敲保温杯,金属碰撞声清脆,“上个月去调研,有家纺织厂的污水直排河道,下游的鱼塘全死了,养殖户跪在地上哭...”

“那是他们管理不善!” 做石材生意的陈老板突然站起来,西装领口的金领带夹晃得人眼疼,“我们小企业哪有闲钱搞环保?您要是强行推行,我们只能集体停工!” 话音未落,会议室炸开锅,有人拍桌子,有人跺脚,抱怨声、叫骂声混成一片。

王晓东沉默片刻,突然打开投影仪。屏幕上,灰蒙蒙的天空下,戴着防毒面具的孩子在操场上跑步;浑浊的河流里,死鱼翻着白肚皮;堆满工业废料的荒地上,乌鸦黑压压一片。“这是我们省十年前的样子,” 他声音低沉,“难道还要让子孙后代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老周张了张嘴,终究没说话,低头猛抽烟。李姐掏出手帕擦眼泪,小声嘟囔:“道理我们都懂,可真要砸锅卖铁...”

“这样,” 王晓东关掉投影仪,“明天起,工信厅、科技局成立专班,一家家企业走访,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技术问题找高校,资金不够我去协调银行。但有一点,” 他目光扫过众人,“污染企业必须限期整改,谁都不能例外!”

散会后,王晓东送企业主们到电梯口。老周突然拉住他:“王省长,您说的这些... 真能做到?” 王晓东笑了笑,指了指墙上的标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周,咱们都是当爹的人,谁不想给孩子留片干净的天?” 电梯门缓缓合上时,他看见李姐抹了把脸,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王晓东的手机急促响起。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眉头微皱:“是省环保厅厅长,估计是绿色产业项目出了问题。” 金属手机外壳在掌心沁出凉意,他按下接听键,省环保厅厅长焦急的声音如同炸雷般炸开:“王副省长,不好了!咱们重点扶持的绿洲新能源被曝出环保数据造假。网上已经有大量现场视频,黑烟滚滚的画面和他们上报的数据完全相悖,现在舆论都炸锅了!”

王晓东握着手机的手青筋暴起,眼前浮现出三个月前为绿洲新能源剪彩的场景。当时彩旗飘扬,央视镜头对准这座造价 12 亿的光伏储能电站,他还骄傲地向全国介绍这是 “全省绿色产业的标杆”。此刻,他猛地站起来,撞得椅子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网信办先控制舆情,我半小时后到省政府!”

省政府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王晓东坐在会议桌首位,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环保数据造假的情况?”

“王副省长,据初步调查,这家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投资,铤而走险,篡改了环保数据。”省环保厅厅长满脸愧疚地说道,“而且,我们在监管过程中,也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不仅如此,”省工信厅厅长接着说,“网上已经出现了大量质疑我省绿色产业政策的言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抹黑我们,对招商工作造成了极大阻碍。”

王晓东沉思片刻,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方面,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这家企业进行全面调查,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另一方面,加大对绿色产业项目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组织宣传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

暴雨倾盆而下,王晓东的车在积水的街道上疾驰。透过雨幕,他看见路边电子屏上滚动着 “绿色产业骗局” 的新闻推送,攥紧的拳头重重砸在膝盖上。省政府大楼前,数十名记者举着话筒和摄像机蜂拥而上,闪光灯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舆情监控室里,大屏幕上满是刺眼的红色数据。“# 绿洲新能源造假 #” 的话题阅读量已突破 5 亿,评论区里,“政府被骗了”“早说绿色项目不靠谱” 的言论铺天盖地。工信厅厅长擦着额头的汗汇报:“王省长,有三家合作企业刚刚解约,还有二十多家正在观望...”

“把绿洲新能源的负责人给我叫来!” 王晓东将文件摔在桌上,震得桌上的绿萝都跟着颤抖。半小时后,董事长张明远跌跌撞撞冲进来,西装沾满泥浆,眼镜歪斜地挂在鼻梁上。“王省长,我... 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 他声音哽咽,“设备维护成本每天就要十万,银行突然抽贷,我们...”

“所以就拿全省的信誉当赌注?” 王晓东抓起矿泉水瓶狠狠砸在地上,水花溅湿了墙角的《全省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你知道多少企业因为相信你们,把全部身家投进环保改造?现在倒好,整个产业都要被拖进泥潭!”

窗外炸响一道惊雷,照亮王晓东铁青的脸。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笔记本快速记录:“第一,立刻停产,接受纪委监委和第三方机构的联合调查;第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道歉并承诺整改;第三...” 他的笔尖顿了顿,“把企业账册全部上交,一分一毫都不能隐瞒。”

三天后的深夜,王晓东独自来到绿洲新能源厂区。曾经光洁的太阳能板蒙着厚厚的灰,管道里还残留着刺鼻的废气。当他弯腰查看偷排暗管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 —— 省纪委书记带着调查组来了。“老王,这次我们必须一查到底。” 纪委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也有人说情,说企业困难...”

“困难不是违法的借口!” 王晓东的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如果连标杆企业都造假,绿色发展就是空谈。” 他望向远处漆黑的夜空,暴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通知下去,全省重点企业的环保数据必须接入政府实时监控平台,从源头上杜绝造假。”

一周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王晓东站在聚光灯下,身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绿洲新能源的整改画面。“对于此次事件,我们绝不姑息。” 他举起处罚决定书,声音铿锵有力,“同时,我们将建立更严格的监管体系,欢迎全社会监督。绿色发展的道路或许会有波折,但我们绝不会后退半步!”

散场时,秘书递来最新的舆情报告。王晓东注意到,“透明监管获赞” 的话题热度正在上升。他推开窗户,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的清香,远处,另一家绿色企业的工地上灯火通明,起重机的吊臂在夜空中划出希望的弧线。

在王晓东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多方协调和争取,绿色产业项目逐渐重回正轨。调查组对环保数据造假的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传统企业加快绿色转型。

几个月后,我省成功举办了一场绿色产业招商大会。王晓东在大会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详细介绍了我省绿色产业的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不少企业对我省的绿色产业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大会结束后,王晓东带着李丽玔和小悠来到一处新建的绿色产业园区。园区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现代化的厂房错落有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悠在园区里欢快地奔跑着,笑声回荡在空气中。

“晓东,看到园区的变化,我真为你骄傲。”李丽玔靠在王晓东肩头,感慨道。

王晓东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要让全省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微风拂过,带来新的希望。王晓东知道,在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只要与李丽玔携手同行,与同僚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在绿色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追逐那美好的绿色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