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云的归途是故乡 > 第127集:关于西南边境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思考

王晓东他早早来到办公室,桌上堆满了关于边境地区的资料和报告,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思索。

此时,敲门声响起,常务副省长李维民走了进来。“晓东省长,今天的工作安排我都梳理好了,特别是关于边境示范区建设的相关会议和调研,您看一下。” 李维民将一份文件递给王晓东。

王晓东接过文件,一边翻看一边说道:“维民啊,边境示范区建设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关乎着国家的战略布局,也关乎着边境地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我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李维民点头表示认同:“是啊,省长。这段时间我也深入研究了边境地区的情况,从经济发展到民生保障,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边防巩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精心谋划。”

两人正说着,秘书长杨刚走了进来:“省长,发改委主任姜山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到齐了,就等您过去开边境示范区建设专题会议呢。”

王晓东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着装:“好,我们这就过去。今天一定要把几个关键问题讨论清楚,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来到会议室,众人纷纷起身。王晓东示意大家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要专题研究西南边境示范区建设工作。大家都知道,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着难得的机遇。首先,请发改委姜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们掌握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初步规划。”

姜山站起身,清了清嗓子:“省长,各位领导。通过我们这段时间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目前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但边境地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多个国家接壤,发展边境贸易和跨境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初步规划是在边境沿线设立几个重点经济开发区,打造贸易物流中心,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说着,姜山在投影仪上展示了相关的规划图和数据图表。

王晓东仔细看着屏幕上的内容,不时提出问题:“姜主任,这些规划看起来很有前景,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比如说,建设经济开发区的资金从哪里来?还有,如何确保我们的产业规划能够真正落地,并且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姜山早有准备,回答道:“省长,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和多家金融机构进行了沟通,争取到了部分贷款支持。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建设资金。另外,为了确保产业落地,我们打算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模式,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开发区,并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当地农户合作,形成产业带动效应。”

李维民接着说道:“除了经济发展,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亟待加强。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边境地区发展的基础保障。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加大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杨刚也补充道:“还有教育和医疗方面,边境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医疗水平也不高。我们要想办法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医生到边境地区工作,提高当地的教育和医疗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会议进行了几个小时,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热烈。王晓东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最后,他总结道:“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有成效,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边境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接下来,发改委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细化实施步骤;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交通、通信等部门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尽快制定提升边境地区教育医疗水平的具体方案。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总之,我们要努力把西南边境示范区建设成为一个让国家放心、让老百姓满意的样板区。”

会议结束后,王晓东决定亲自前往边境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几天后,他带着李维民、杨刚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踏上了前往边境的路途。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边境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也看到了当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破旧的房屋、崎岖的山路、落后的生产方式,这一切都让王晓东感到揪心。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个边境小镇,这里与邻国仅有一河之隔。小镇上有一个小型的边贸市场,一些当地居民在这里摆摊售卖一些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王晓东走进市场,与摊主们亲切交谈起来。

“老乡,生意怎么样啊?” 王晓东微笑着问一位卖水果的大叔。

大叔叹了口气:“唉,省长啊,生意不好做啊。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东西运不出去,价格也卖不上去。而且和对面国家做生意,手续太繁琐了,很多人都不愿意来。”

王晓东点点头:“老乡,您放心,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府会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交通条件,简化贸易手续,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离开市场后,王晓东一行又来到了一所边境小学。学校的教学楼十分破旧,教室里的桌椅也参差不齐。看到这些,王晓东对随行的教育部门负责人说道:“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边境地区的孩子们更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你们要尽快制定学校改造方案,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在边境地区的几天里,王晓东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回到省城后,他立即召开了边境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边境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要马上行动起来。” 王晓东在会上严肃地说道。

“省长,我们已经根据您的指示,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方案。” 李维民说道,“比如说,在交通建设方面,我们计划启动几条通往边境地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预计在三年内完工;在贸易方面,我们将设立专门的边境贸易服务中心,为企业和商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贸易流程;在民生保障方面,我们会加大对边境地区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投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

姜山也汇报了产业发展方面的进展:“省长,目前我们已经与多家大型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愿意在边境经济开发区投资建厂。我们还制定了产业发展引导目录,鼓励发展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边境地区产业升级。”

王晓东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汇报,不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大家终于确定了边境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接下来的日子里,西南边境地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日夜奋战;边境经济开发区内,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企业陆续入驻;边境小镇上,新的学校、医院正在加紧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群众对政策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王晓东得知后,亲自来到群众中间,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政策,倾听他们的诉求,最终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暴雨敲打着省长办公室的落地窗,王晓东将钢笔重重搁在《西南边境示范区三年建设评估报告》上。报告里刺眼的红批注:“口岸通关效率低于预期 30%”“德运州边民收入增速放缓”“跨境合作项目落地率不足 40%”,像三根刺扎在他心头。

“笃笃笃”,敲门声未落,常务副省长李维民已经推门而入,黑色西装肩头洇着雨渍:“省长,王洪生刚从德运州连夜赶来,堵在暴雨里两个小时,现在正在会客厅等着。”

王晓东起身整理衬衫领口:“让他上来吧。这次他带的口岸升级方案,估计要把财政厅捅个窟窿。”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厚重的脚步声,德运州州长王洪生旋风般卷进办公室,藏青色夹克下摆还滴着水。

“省长!再不给口岸动手术,德运州要被邻国新开通的口岸挤成干柠檬了!” 王洪生嗓门像铜锣,震得玻璃上的雨珠都跟着颤,“您看这个 ——” 他一把展开足有两米长的规划图,哗啦一声铺满整个会议桌,“智慧查验通道、立体保税仓、跨境电商中枢,全部对标国际一流!”

王晓东盯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食指无意识摩挲下巴:“28 亿预算?于敏知道怕是要昏过去。”

“省长,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王洪生粗大的手指重重戳在 “智能闸机系统” 图标上,“现在人工查验一辆货车平均 47 分钟,升级后能压到 8 分钟!隔壁澜沧州去年搞了类似项目,贸易额直接翻番!”

李维民默默调出财政数据报表:“王州长,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池只剩 12 亿,且要优先保障民生项目。您这方案...”

“我不管!” 王洪生突然拍桌,震得水杯里的茶叶都跳起来,“德运州守着黄金口岸,却让老百姓守着穷山!再拖下去,边民都要越过界河谋生了!” 这位在边境摸爬滚打二十年的彝族汉子,眼圈涨得通红。

空气瞬间凝固。王晓东起身倒了三杯水,将最烫的那杯推到王洪生面前:“老伙计,你在德运州干的苦功,全省都看在眼里。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得想个两全法。” 他转向李维民,“维民,和金融机构的专项债谈判进展如何?”

“国开行愿意提供低息贷款,但要求地方配套 30% 自有资金。” 李维民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如刀,“而且必须有可持续的还款来源。”

王洪生抓起水杯猛灌一口,滚烫的茶水让他打了个激灵:“要不搞 ppp?我们州文旅资源丰富,把口岸周边的景区开发权打包出让...”

“不可取。” 王晓东打断他,指尖在地图上划过德运州连绵的原始森林,“生态红线半步不能退。杨刚,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开专题会,财政厅、发改委、商务厅一把手必须到场,带着各自的底牌来。”

次日会议室里,气压低得能拧出水。财政厅厅长于敏抱着厚厚的账本坐在角落,金丝框眼镜反射着冷光。王洪生翘着二郎腿,皮鞋底的泥巴在地毯上印出深色痕迹,两人目光相撞时,仿佛能擦出火星。

“今天只谈三件事。” 王晓东敲了敲投影仪遥控笔,大屏幕上跳出刺眼的赤字图表,“钱从哪来?项目怎么排序?风险如何管控?于敏,你先说。”

于敏扶了扶眼镜,声音像冰块:“财政资金必须优先保障边境村寨饮水工程和教育基建。王州长的口岸项目,建议推迟到明年财政预算周期。”

“明年?!” 王洪生的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等明年黄花菜都凉了!现在每拖一天,德运州就流失千万级订单!”

“冲动解决不了问题。” 于敏翻着账本头也不抬,“您知道吗?光是德运州拖欠的教师工资缺口,就达...”

“够了!” 王晓东的声音突然拔高,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他调出卫星地图,边境线上闪烁的红点刺目:“看看这些数据,过去半年,有 127 户边民举家搬迁到邻国一侧!他们不是不想守土固边,是守不住啊!”

王洪生颓然坐下,抓起烟盒又想起会议室禁烟,烦躁地把烟捏得变形。于敏摘下眼镜擦拭,露出难得的犹豫神色。

“我们换个思路。” 王晓东点开新的 ppt,“把口岸升级拆分成三期工程,首期聚焦智能查验系统,预算压到 8 亿。于敏,你牵头成立专项基金,整合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和部分文旅项目收益;王洪生,发动德运州的边贸大户以股权形式参与建设,承诺优先给予运营权。”

李维民点头补充:“再向海关总署申请‘先期试点’政策,用政策红利吸引企业注资。”

王洪生突然抬头:“那剩下的民生项目...”

“同步推进。” 王晓东调出财政资金分配表,“我们把教育基建和口岸建设打包成‘固边工程’,争取国家专项补贴。于敏,这事你主抓,有困难直接报国务院。”

于敏合上账本,难得露出笑意:“看来要把财政部的门槛踏破了。”

会议持续到暮色四合。当王晓东送走众人返回办公室,发现王洪生还蹲在走廊抽烟。“省长,我...” 这位向来硬气的汉子竟有些哽咽,“刚才太冲动了。”

王晓东拍了拍他肩膀:“老伙计,你的急我懂。但咱们得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动,还得弹出调子来。” 他望着窗外灯火渐起的城市,“走,今晚去尝尝德运州的烤全羊,边吃边聊下一步。”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而关于西南边境示范区的建设蓝图,正在这场思维碰撞中,勾勒出更加清晰的轮廓。

一周后的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地洒进王晓东的办公室,在那张铺着边境示范区规划图的会议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王晓东端着咖啡,目光紧锁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德运州口岸区域,昨夜海关总署传来的消息让他辗转难眠 —— 邻国计划对通关货物标准进行大幅调整,这无疑会给刚启动升级的德运州口岸带来新的冲击。

“省长,王洪生州长和李维民副省长到了。” 秘书长杨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快请进。” 王晓东放下咖啡杯,整理了下领口。

王洪生依旧是风风火火的架势,手里攥着一叠文件,还没坐下就大声说道:“省长,海关标准调整这事简直是雪上加霜!咱们刚规划好的查验系统升级方案,可能又得推倒重来!” 他重重地把文件拍在桌上,纸张散开,露出密密麻麻的标注和数据。

李维民则沉稳许多,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我已经和海关总署相关部门沟通过,这次标准调整主要涉及农产品检疫和工业产品安全检测两方面。我们得尽快评估对示范区贸易的具体影响,重新制定应对方案。”

王晓东指了指地图:“洪生,你说说德运州目前的进出口结构,哪些品类受影响最大?”

王洪生挠了挠头,粗声粗气地说:“要说影响大的,首当其冲就是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芒果、咖啡豆这些,以往出口全靠量大价优,现在新的检疫标准一提高,很多小农户根本达不到要求,弄不好要烂在手里。” 说到这,他的语气里满是焦急。

这时,敲门声再次响起,财政厅厅长于敏抱着一个黑色公文包走了进来。“省长,关于设立专项基金的事,财政部那边有了初步反馈。” 她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闪过一丝冷光,“不过,他们要求我们提供更详细的资金使用和收益预期报告,特别是涉及到边贸企业股权参与的部分,风险评估必须做到位。”

王晓东眉头微皱:“于敏厅长,现在情况紧急,邻国标准调整在即,我们既要保证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又要确保资金链稳定。你看能不能先预支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改造?”

于敏翻开公文包,拿出一叠报表,语气坚决:“省长,财政资金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预支资金风险太大,除非能找到可靠的担保方。而且,德运州还有部分工程款拖欠问题没解决,再增加支出,财政压力实在太大。”

王洪生一听就急了,猛地站起来:“于厅长,农户哪找得到担保方?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德运州的发展等不起,边民的生计更等不起!”

“王州长,请冷静。” 于敏不为所动,低头翻看着报表,“情绪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办公室里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王晓东抬手示意两人安静,沉思片刻后说:“这样,维民你联系省农科院,让他们派专家团队去德运州,指导农户按照新标准进行生产;洪生,你组织边贸企业和农户成立联合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提高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至于资金问题...” 他看向于敏,“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保险机制,让保险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和企业提供担保,财政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于敏厅长,你觉得可行吗?”

于敏推了推眼镜,快速在脑海中盘算:“理论上可行,但具体的保费比例、赔付标准需要详细测算,还要和保险公司谈判。我马上安排人去对接。”

李维民补充道:“另外,我们可以借着这次机会,推动示范区内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降低对初级农产品出口的依赖。”

王晓东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思路很好。杨刚,通知下去,下午召开示范区产业升级专题研讨会,邀请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参加。我们要集思广益,尽快拿出具体措施。”

安排完工作,王晓东看着窗外的城市,语重心长地说:“边境示范区建设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关乎着边民的幸福生活。我们肩上的担子重啊,容不得半点马虎。大家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在这间办公室里,关于西南边境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仍在继续,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在为示范区的未来描绘更加坚实的蓝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