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33 钱的事情搞定,可以安心搞研究了

调整厂里生产跟谢厂长是否出来有什么关系?

甘松一脸疑惑地看着谢威,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谢威也知道甘松的不解,却不好给他解释。

老头要借着机会吞并规模比红光厂大了好几倍的红峰厂,要是厂里生产什么的有没有老爹在都没有任何异常,上级怎么看?

“徐主任,这段时间,暂缓规模化生产的进度……”

“明白。”

谢威仅仅提了一句,徐昌帅就点头表示明白,根本就不需要他多说什么。

锑锅跟高压锅的生产,不需要厂里领导在,甚至连业务都不需要厂里高层领导过多地负责,已经形成了惯性,没有领导指手画脚反而更好。

新产品不一样。

谢厂长不在,如果还是很快就能完成,不行。

“辛苦了。”

谢威一脸感激地看着徐昌帅。

“辛苦的是谢厂长跟厂里的干部职工。这也是为了学校。”

徐昌帅笑着回答,“对了,谢威,学校的事情忙,要不你先回学校?”

他的意思明确,谢威在这里,很多事情他们反而不好操作。

作为合作方,有时候还是能说上话的。

谢威摇头,“既然回来了,就把事情解决掉。红光厂不只是目前电饭煲这样的产品,后续还需要转换更多学校的技术成果……”

徐昌帅点头,表示明白。

跟谢威谈了后,徐昌帅就回到车间,对正在调试设备、进一步改善工艺、提升生产质量跟效率的金工车间技术团队招呼了一声。

于是乎,从整个团队到这边都没有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出现了。

比如,质量问题无法得到妥善控制、生产不稳定、零配件跟要求的差距很大……

“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问题?就因为谢建不在厂里?”

红光厂的留守的副厂长魏长富直接把情况向胡春林做了汇报。

胡春林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胡局,不是之前没有出现,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之前我们考虑到还有充足的时间……现在广交会那边传来好消息,不仅是局里要求我们加快规模化生产的进度,工业厅也下文了……”

魏长富苦着脸汇报。

看着一脸无辜的魏长富,胡春林心中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发作不得。

“那目前你什么想法?”

“不知道……”

“不知道?”

听到魏长富的回答,胡春林顿时暴怒,猛地一拍桌子,“魏长富,你好歹也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副厂长。这么大的事情,你现在告诉我,不知道怎么办?”

“胡局,我原来只是做后勤的啊!要说后勤工作,我自认为做得不错。可红光厂是作为试点单位,探索改革道路的……”

魏长富不乐意了。

他是红光厂的老人,副厂长还是谢建国提拔起来的。

之前那么多年,那么多机会,许志辉一直把持着红光厂的权利,接待胡春林等领导不管做得多好,甚至在他们喝酒时候亲自站在一旁给他们倒酒。

结果呢?

“干不了,你当这副厂长干什么?”

胡春林火了。

魏长富只是低着头,终究没敢把“你把我撤了”说出口。

副厂长职务,该他得到的。

这么多年,即使原本在后勤系统工作,他也一心为公,不曾为自己谋私利,不然谢建国也不可能留下他不,甚至还满足了他多年心愿。

“砰砰砰~”

正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胡春林的秘书在敲门后出现,看了看魏长富,欲言又止。

“胡局,您先忙。”

见到这情况,魏长富直接告辞离开。

胡春林办公室,他是一秒钟都不想多呆。

“胡局,省工业厅来人了,还跟着纪委的人……”

“什么?”

胡春林整个人如同遭到雷击,瞬间愣住了。

纪委!

自己眼看没多长时间就退休了,上级主管部门带着纪委的人上门,意味着什么,胡春林比谁都清楚

这是根本就没打算让自己好好退休啊。

“胡春林同志,我们收到多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你在任职期间……”

······

“谢厂长,胡春林已经被抓了,连带着,红峰厂的罗诚业等人也都被抓了……”

看守所负责人亲自把消息告诉谢建国,“现在您可以出去了吧?”

眼前的谢建国就是滚刀肉。

惹不起。

换成别的进了看守所的,都是老老实实的,谢建国倒好,进来后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

“先抓的胡春林还是罗诚业?”

谢建国并没有多少惊喜。

“最先是山城商业局因为红峰厂无法按时交货,工业局没有给说法,把状告到了省厅;而在这期间,红峰厂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被厂里联名举报……”

负责人知道要是不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告诉谢建国,这不要脸的家伙指不定又要整出什么幺蛾子。

换成真的违法乱纪的人,看守所可不会这么客气。

其实,谢建国就不应该在看守所。

大家都明白。

“这样啊。”

谢建国有些意外,从上衣兜里掏出烟,递了一支给对方,后者急忙掏出火柴划燃,给他点上后再给自己点上,随后晃了晃,让火柴熄灭。

抽着烟,盯着谢建国。

深怕他依然不愿意出去。

“我再等等吧。魏局应该快回来了。”

“……”

负责人听到这话,眼角接连跳动了好几下。

可没办法。

很快,率队参加广交会的魏国幍就带着喜人的成绩回来:270万港币、72万刀的外汇订单。

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红光厂一家拿下的。

“马上召集红光厂领导干部开会,必须尽快组织生产……”

数额不算特别庞大。

可这是整个蓉城工业系统的一个里程碑:工业产品出口创汇了!

一上来,就是超过百万刀!

“领导,红光厂厂长谢建国还在看守所。”

“什么?”

领导愣住了。

“是这样……”

魏国幍把谢建国因为跟哈工大合作的事情做了汇报,并把工业局以一件哈工大奖励给谢威的貂皮大衣作为谢建国从合作中收取个人好处的事情一并讲了。

“胡春林不是已经被抓了?”

领导听完,眉头拧到了一起。

敏锐地感觉到,事情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胡春林才被抓没有几天时间,整个工业系统的领导,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省厅就在蓉城,一座城市,一个系统。

胡春林的级别还不低,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啊?”

轮到魏国幍惊讶了。

他回来连情况都还没来得及了解,带着上百万刀的外汇合同,直接找上级主管领导,就是为了达成目的。

“你还不知道?”

“工业局在广交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这一回来就来向您汇报,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

魏国幍急忙解释,旋即脸上挂起了笑容,“领导,红光厂规模比较小,产能不足,目前这些订单只是首批,在国际市场上如果反响好,还会有持续不断的订单……”

“那些是你们工业局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等魏国幍说完,领导就不悦地打断了他的话。

产能不足就建设产能。

需要汇报?

“对了,我听说去年红光厂在争取成为改革试点?”

“当时胡局长认为红光厂不符合试点的政策……要不然,谢建国同志也不会……”

“国家号召探索改革道路,红光厂从最初发不出工资到后来自力更生,现在更是为国家获得了宝贵的外汇,他们不当试点,谁当?不仅要当试点,在政策跟资金等方面需要对红光厂的发展有所倾斜,更要号召所有下属单位向红光厂学习……”

“感谢领导!”

领导做出了指示,魏国幍顿时高兴起来。

回到工业局后,由于胡春林被抓,连带着工业局不少跟胡春林一伙的也被抓,虽然还没有上级的文件,连代理都没有的魏国幍,在整个工业局已经没有任何掣肘了。

魏国幍亲自带着王征等人去看守所把谢建国接了出来。

“上面给了红光厂试点,政策跟资金都将会有所倾斜,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放手地干了!”

“虽然外贸订单不少,我们的产能太少啊。从银行贷款买设备,产能建设太慢……”

谢建国摇头叹息。

魏国幍知道他想干什么,笑着说道:“政策倾斜,是上面能给的所有政策支持。既然红光厂是试点单位,而现在红峰厂厂长罗诚业因为违纪等问题,加上厂子几个月没有生产,工资都发不出。他们产能是不错的,尤其是刚建设了新的生产线……”

于是乎。

短短几句话,规模差不多是红光厂3倍的红峰厂,直接被红光厂吞并。

至于以小吞大,红光厂能否消化得了,那就是谢建国的事情了。

工业局内部的单位相互合并、重组,对魏国幍来说,反而是好事。

下属单位实力越强大,作为领导的越有话语权。

谢建国更是不在意。

对他来说,从红峰厂仿制红光厂的产品开始,他就在谋划吞并红峰厂了。

红光厂要想快速发展,靠着常规的道路根本不行。

生产线建设需要的时间太长、资金成本太高,甚至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也需要太多的时间。

按部就班发展,怎么能赶上儿子的成长?

按照谢建国的想法,他需要在儿子大学毕业时候,把红光厂打造成一个拥有超过万人干部职工的超级大工厂!

那时候,儿子即使回到厂里,也能有非常好的未来。

吞并红峰厂,只是第一步。

“……亏得你还给我说是你想着我辛苦了这么多年忍痛给我买的,谢建国,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见丈夫回来,刘梅竭力隐藏着内心的喜悦。

反而是责问谢建国把学校奖励给儿子的貂皮大衣当成他买的“亏得当时我还心痛了好久……”

“呃~”

谢建国一脸尴尬。

“妈,红光厂跟学校有合作,学校如果送礼给爸,不管什么东西,都容易遭到诟病……我在学校即使做出成绩,学校即使给于奖励,也不应该是貂皮大衣啊!”

看着老爹脸上的尴尬,谢威终究还是没有拆穿。

“啊?”

“行了,行了,我这在看守所待了这么长时间,赶紧煮点腊肉香肠……”

谢建国打发走了刘梅,转而看向儿子:“山城供销社那边是你出的手吧?”

“跟他们领导聊了聊,毕竟山城供销社是我们在市外的第一个客户……”

“那些王八蛋,都不是好东西!”

谢建国怒骂着。

山城供销社是谢威亲自跑的客户,也是之前蓉城之外红光厂最大的经销商。

只不过,在红峰厂找上门时,果断放弃了红光厂。

谢建国如何能待见?

面对老爹的质问,谢威并没有否认,“红峰厂供应价格只是我们的六成,他们每个月销量都是上万的锑锅跟高压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业的本质就是如此。

“现在红峰厂归红光厂了……”

“爸,价格既然下来了,在还有竞争者的时候,就别再涨上去了。”

看着谢建国的眼神,了解他的谢威就知道老头想什么,“另外,红星、红江等厂,有机会便合作,不能都给吞并了。”

“为什么?”

谢建国没想到,自己还没说,更没行动,儿子就反对。

“这些厂的生产技术太差,咱们以后要往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领域上靠。即使吞并了红峰厂也得保留红峰厂的招牌,让这家厂独立核算……”

谢威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红峰厂原本虽然是132厂的配套厂,可不是核心配套厂。

技术只是一般。

生产出来的机床如果能卖出去,也不至于仿制红光厂的锑锅跟高压锅这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

“在前期,学校没有更好的技术提供给红光厂之前,让红峰厂成为红光的人才培训基地,同时生产各种零部件……”

“你的意思,他们的贷款什么的都不管?”

“不是不管,是让他们自己挣钱还贷款。只是生产零部件,也有不算低的利润,那400万的贷款偿还不是问题……而红峰厂的技术部门,可以全部转移到红光厂……”

谢建国疑惑地看着儿子,“他们技术人员都是设计机床的。”

“学校的CNC跟PLC系统,如果开发出来,前期每年至少都能有几千万的销售额。”

数控技术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多重要,谢威清楚。

他甚至不敢给老爹说,只要搞出来,哪怕做最低端的数控系统,一年也能有数亿的销售额。

他怕吓着谢建国。

“当真?”

“我难道还骗您?那些项目的进度很快,最迟今年年底就会有结果。”

谢建国顿时兴奋起来了。

这时,院子里已经开始弥散腊肉的香味。

“爸,红峰厂的侯永军不错,人老实,熟悉厂里情况,红光厂接手那边的管理后,他适合担任厂长。”

谢威本不想干涉这些事情。

他又怕老爹为了厂子规模快速扩大什么都不管不顾,索性觉得,还是用红峰厂合适的人员去管理比较好。

“侯永军?他可是跟罗诚业一起的。”

对侯永军,谢建国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从接触开始,侯永军就是跟着罗诚业一起。

平时话不多。

谢建国几乎每次见到他,都是他跟罗诚业一起。

“他跟罗诚业不同。罗诚业不会在乎厂里如何。”

“你这就错了。过年前,罗诚业把厂里的货款全部用来买了年货给厂里干部职工发放过年福利呢!咱们厂里没少赚,我都不敢那么给干部职工发过年福利……”

一说到这,谢建国就闹心。

红光厂去年是赚钱的。

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给干部职工修福利房等,都需要资金。

红光厂发的过年福利,在整个蓉城,也只算中等偏上。

“爸,罗诚业被抓,主要就因为这事情。红峰厂过年的各种物资采购,价格都比正常的高了不少,经手的,大部分都是罗诚业的亲戚,他被抓时,从他家里搜出了8万块的现金!”

“多少?”

谢建国陡然瞪大了眼睛。

8万块的现金!

一捆崭新的大团结,也才1000块。

谢威没有说具体的内情,只是看着谢建国,“而侯永军并没有参与进去。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我会考虑的。”

谢建国脸上也变得严肃。

他没有追问谢威是否操作了红峰厂职工举报罗诚业事。

有些事,知道了还不如装糊涂。

“不是考虑,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虽然都在蓉城,红光在东郊,红峰在西郊……只要抓那边的财务,掌握着那边的核心管理权就行了。”

谢威知道老头子对权利抓得紧。

目前的红光厂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适合担任1200干部职工的红峰厂厂长的人选。

谢建国自己都不一定胜任。

“如果安排的人不合适,局里从其他地方调人来,要是跟厂里的无法做到统一思想,怎么办?”

谢威提醒谢建国。

在安排的人员不足以担任红峰厂厂长的情况下,局里肯定会外调人员。

谢建国能把红光厂管好,目前并不代表他的管理水平。

红光厂规模不大,即使到现在,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扩招,全厂也不过400人出头;而厂里的基础,是谢威打下的。

谢建国点上了烟,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谢威也不催促,甚至转身回了房间,留下谢建国自己在那里思考。

从谢建国到哈城时把厂里公章拴在腰上带走,甚至在看守所的时候,公章依然在他腰上,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老头子对钱不看重。

而权利……

是个人都喜欢的。

要是在之前谢建国跟谢威商量吞并红峰厂,谢威会毫不犹豫地阻止,让对方成为代工厂,远比吞并更合适。

魏国幍同意红光厂吞并规模更大、技术实力更强的红峰厂,也没安好心:他知道一旦出现问题,谢威甚至哈工大都会出手。

“谢威,如果红峰厂要自己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怎么应对?”

晚上,吃完饭,谢建国问谢威。

“支持啊!红峰厂已经是红光厂下属单位,直接把他变成一个分厂,或是成立一个管理团队,垂直管理红光跟红峰……”

谢威把国外集团公司的模式向老头做了介绍。

老头问这,就意味着他想明白了问题关键。

“行,我跟魏局商量一下。这段时间你也累,早点睡吧。”

谢建国默默叹了口气。

依然不愿意放手,可他不得不放手。

“侯厂长,以后红峰厂就多麻烦你了。”

第二天上午,谢威去见了侯永军,告诉他,自己已经说服了父亲,将会由他担任红峰厂厂长。

“谢威同志,实在是太感激你了!”

侯永军一脸感激。

“侯厂长,不用感激我。你是为了红峰厂更好的发展,我也是。”

谢威没解释。

如果不是侯永军,不管罗诚业还是胡春林,都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为了说服对方,谢威没少花费功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即使在那样的状况下,侯永军依然不愿意出卖罗诚业,还是最后谢威用红光厂在许志辉跟谢建国管理下做对比,最终才说动了侯永军。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谢威才更希望由侯永军担任红峰厂的厂长。

谢建国主动提出,魏国幍不会拒绝的。

而谢威,并不愿意跟魏国幍有太多的纠缠,他只需要能有工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转换学校技术成果的同时给学校提供额外的科研经费。

“以后你可以安心搞研究工作了。钱的事情,不用担心,也不用担心没有工厂转换你们学校的技术……”

谢建国的动作很快。

当天下午就找了魏国幍,第二天侯永军就被任命为红峰机械厂的厂长。

连“代理”二字都没有。

谢建国则是把谢威送到了火车站。

告别时,谢建国一脸笑容地对谢威说道。

“爸,我知道。”

“谢柔如果依然愿意去哈工大,我跟你妈都不会阻止,你在那边,我们都能放心。”

谢建国没来由的话,让谢威愣了。

后者也没有解释,只是笑了笑,“走吧,火车快开了。”

一直到上车后,谢威才想明白老头那话什么意思。

有他管着红光厂,就能给自己以及谢柔提供研究经费!

想明白后,谢威只是笑笑。

老头怕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需的科研经费根本就不是红光跟红峰两家厂能支撑的!

不过,钱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可以安心地搞科研工作了。

想到这些,谢威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哈工大的一些项目会提前,甚至带动其他单位的项目提前,蝴蝶煽动的翅膀,已经开始展现出效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