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42 成本600售价500,谢威成善财童子了?

“会不会给他太大压力了,反而起反作用?”

谢威走了后,梁红斌跟杜国旺几人并没有结束话题。

满脸担忧的杜国旺接连抽了好几口烟,才开口问道。

“不会。罗阳他们一直都关注着谢威,对实验班每一个同学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全班,唯独就是无法判断谢威的真实想法。他的每一次行动看似不经意,有些甚至随口说出,可只要了解他之前做的事,就会清楚这小子根本没有拿出全部精力,任何问题对他来说,都能迎刃而解。”

梁红斌说到最后,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学生,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

总担心无法把对方培养好。

那是对国家的犯罪!

“你们会不会想得太多了?”

梁红玲又喝了一小口酒。

“少喝点~”

看着梁红玲,杜国旺脸上再次浮现出担忧的神色。

从儿子牺牲后,梁红玲的酒瘾就越来越大,唯独只有谢柔在家里的时候,情况会好很多。

“等不了多久,谢柔就来了。到时候,还是让她住家里吧。学校虽然新修了教学楼,不过宿舍楼没修……”

梁红玲只是看了一眼杜国旺,并没有说话。

听到谢柔,伸向酒瓶的手停顿了下来,最后没有再倒酒。

梁红斌看着梁红玲的动作,只是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不早了,你们先休息,我去找校长谈谈。”

“有必要?”

杜国旺皱着眉头问他。

“很有必要。”

梁红斌点头,“你少给谢威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尤其是机电系的项目。”

丢下这句话后,他就起身离开。

李瑞的办公室并没有因为时间很晚就关灯,现在他几乎是以学校为家。

跟之前被媳妇儿赶出家门不同,随着新一轮高考即将开始,学校在今年将会有不少新的招生专业开始招生,各种准备而产生的大量工作让他根本没时间回去,索性直接就在办公室放了一张折迭的单人行军床。

困了,直接就展开行军床睡一会儿。

此刻,李校长的脸色非常不好看。

“出去了大半年,你告诉我,招生办这么长时间,才说动27名学生报考我们学校?”

看着满脸疲惫的招生办主任余国华跟副主任谭和平,并没有丝毫心痛。

反而大声怒斥他们工作不到位。

“别的学校可没有派出招生办到全国去收罗人才!在如此情况下,整个招生办出去好几个人,大半年时间,就这么点,79级的实验班,还搞不搞?”

由不得李校长动怒。

招生办的工作成果,实在是惨不忍睹。

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就说动27名成绩顶尖的学生报考哈工大。

这是全国高考啊!

通过预考后,有468万人参加的高考,报考哈工大的天才学生,却只有27人!

让一心想要把实验班扩大到两个班,100人的李校长如何接受?

结果,眼见高考没有几天了,招生办其他工作人员尚未回来,两人统计了数据,就这么点结果。

“校长,这不能怪我们工作不努力,同志们都很努力了……”

余国华忐忑地看着校长,解释着,“之前放的电影,在开始之前都会增加《新闻简报》,那上面可都是以首都为主,而清北的学生几乎每次都出现在上面……”

“是啊,除了在东北,过了山海关,知道咱们学校的就不多了……长江以南更不用说,还有很多学生跟家长担心咱们这边冬天太冷……”

谭和平也急忙诉苦。

真不是他们不努力。

招生办到全国除了首都跟沪市之外的大城市去寻找成绩冒尖的学生,可不是为了普通班级的招生,而是为实验班招收顶级人才!

在没有全国统一的学生资料系统情况下,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每到一处,都必须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才能知道学生的成绩。

而很多成绩冒尖的学生,根本就没听过哈工大的名字!

工作根本就没法展开。

“这不是理由!”

李瑞也知道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可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事实如此,这27人,还是同志们费尽心思才说动的。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根本就不在意能不能在大一大二就进入项目什么的,也不在意学校多给一些补贴什么的。”

说起这事情,谭和平满脸心酸。

原本他们觉得学生跟家长会非常在意的条件,根本就不被人当成一回事。

“还有,虽然今年高考依然有大量知青参加,但是在报名之前的预考前,没有几个人知道基础知识扎实的知青都有谁。如果在前两年参加高考没考上的……”

余国华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

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即使现在表现出基础比别人要好很多,那也不符合条件的。

多花两年时间来学习高中基础知识,考得好,也跟不上实验班的学习进度。

李瑞一腔怒气却无处发作。

只能低着头不停地抽烟,这跟计划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后续的不少计划都会受到影响。

余国华跟谭和平两人此刻也只能保持沉默。

情况反正已经说了。

校长不接受也不行。

办公室里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起来。

“哆~哆~”

虚掩的办公室门轻响了两声,不等里面的李瑞招呼,梁红斌就推开门进来。

看到余国华跟谭和平两人,愣了一下,随后笑着给两人打招呼,“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呢。”

余国华跟谭和平顿时轻松起来。

“行了,你们也累了,先回去休息,明天咱们再讨论吧。”

李瑞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力感。

学校没有什么名气,在外省的优秀学生跟家长都不愿意报考哈工大,甚至没听过,这样的局面,对于一心想要让哈工大回到全国第一军工院校的校长同志打击是巨大的。

两人早就不想面对李瑞的怒火了。

跟梁红斌招呼一声,约着有空一起喝酒就告辞离开。

“招生工作跟预期差有差距?”

梁红斌询问李瑞。

“不是有差距,而是差距非常大。到现在,招生办只找到27个愿意报考学校的优秀学生,而这些学生,不一定能满足实验班的基础条件。”

“那不错了啊!谢威他们班上,原本也才28个人呢。”

天才根本就不多。

对梁红斌等兼任实验班专业基础课程教师的人来说,学生多了,所需要花费的精力更多。

“哪能一样?”

“怎么就不一样了?校长,咱们实验班是奔着培养学部委员去的,这是你之前说的,而不只是学科带头人。比起全国都熟悉的清北,咱们确实没有多少竞争力……”

李瑞何尝不知道?

只是难以接受。

学校是以培养军工工程师为目标。

实验班的出现,让李校长跟学校高层动了心思:培养工程师中的工程师,让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引领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整个培养过程,肯定会随时面临淘汰。

如果一开始基数就小,等到后面不断因为各种理由被淘汰……

“这么晚,你来干什么?”

李校长不想跟梁红斌在这事情上讨论,转而询问对方的这么晚来找自己的目的。

“关于谢威的,之前我跟国旺他们跟他聊过……”

梁红斌直接把之前跟谢威的谈话向校长做了汇报,“我想他确实没有出国的想法。”

李瑞没有发表意见。

沉思了片刻,“关于来学校的理由,你相信吗?”

“相信!”

梁红斌毫不犹豫点头。

“一点原则都不讲了?”

李瑞没好气地看着他,显然不满意他的回答。

“我觉得咱们是因为太过紧张他了。这不仅会给学校带来巨大压力,也会给谢威带来很大的压力。今晚上谈这事情,从他的反应可以看出,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情况。”

梁红斌提醒李瑞。

在谢威的事情上,李瑞有些过激。

“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李瑞显然不想听梁红斌在这事情上的建议。

······

谢威回到学校后,没有再去学习的心思。

连洗漱都懒得洗漱,直接躺在床上,琢磨着梁红斌等人的态度。

交谈时,并没太多时间反应对方的心思跟想法。

他把事情从罗阳找自己,自己去李瑞那的整个过程从头到尾详细地回想了一遍。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很了解学校领导的心思了,今天梁红斌的话,杜国旺等人的反应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了解。

“管他呢!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该干啥干啥,不然到时候自己会闹心。”

想不明白,谢威索性就不再去想。

难得今天不用熬夜,索性就给自己放假,好好休息一番。

回来时发现谢威又不知道何时就休息的张敬研等人已经开始习惯谢威这种自己给自己放假的状况,他们虽然也想找个机会停下来,却不敢。

他们没有谢威的基础,也自认为没有谢威的“天赋”。

第二天一大早,生物钟的作用下,谢威再次醒了过来,昨天的事情仿佛对他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依然按照原本的作息开始新的一天。

接连半个月,周围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

每天谢威都在机电系,参与到数控系统的开发中,一直到于国峰亲自找到他。

“样品出来了?”

谢威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喜。

“芯片经过检测没有任何问题,液晶显示器在沪市找到了一家拥有小规模生产液晶显示器的电子管厂,校企办把那家厂买了过来。”

于国峰的话让谢威愕然。

校企办又买厂?

吴涛跟王征谁都没给自己说过啊。

于国峰显然也没打算给谢威介绍工厂的事,“你去看看产品,如何合适,计算机项目就只留少量人员继续改进,其他的人得换到其他项目中。”

“即使产品成功,也不用换到其他项目。”

谢威摇头,“直接以计算器项目为基础,功能拓展功能,开发微型计算机。”

“经费呢?”

于国峰知道谢威接下来的计划。

计算机系没有多少经费,还有自己的项目需要开发。

谢威的计算器,前前后后花了两百多万的经费,虽然这些经费没有使用计算机系自己那不多的经费。

于国峰的想法也很简单:计算器都花了这么多,功能更多、计算速度更快的计算机,那得多少钱?

谢威虽然能从校长那要到经费,只是经费需要的少。

涉及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项目,即使谢威,也难以从校长那里要到。

校长自己都缺经费呢!

“你之前承诺校长,校企办一年交付数百万的利润,到目前为止,校企办盈利的全部投入了生产或是研究,甚至还欠着钱……”

“经费的问题不用担心,校企办的经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重点向计算机项目倾斜。”

谢威一脸坚决。

他的态度让于国峰都有些动容。

知道计算机的重要性,可谢威这种不计代价地往计算机项目上倾斜,到时候怕是要出现问题。

“学校会同意?”

“校企办同样是独立经营,只要上交了学校承诺的利润,谁能说什么?”

谢威眉头一挑。

于国峰顿时不再言语。

跟着于国峰去了电子工程系的实训室,看到了已经组装好的计算器。

外观是谢威自己设计的,全部都是按照记忆中的样子设计。

与惠通公司设计的外观不同,按键内部是黑色塑料印着白色数字,外面覆盖着透明塑料外壳;在谢威眼里依然有些小的液晶显示屏,倾斜着安装……

一切,都跟几十年后最常用的计算器外观一模一样。

按照谢威的看法,流形几十年的设计,肯定有着其优势,完全不需要去修改设计。

计算器就两款。

使用HZ80芯片作为核心的高端计算器拥有更多按键,连带着体积都大了不少,由于使用的是同样的液晶显示器,看起来甚至不如使用1328芯片的低端计算器看起来美观、大气。

“唉~高端计算器的显示器还是有些小,密密麻麻的按键看起来有些杂乱……”

谢威说出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随手拿过低端计算器。

“归零~”

“三加三等于六~”

“52897乘353等于……”

随着谢威按动按键,低端计算器内置的语音播报了操作……

“不错!就这语音播报,虽然非常鸡肋,却是一个非常大的卖点。至少,目前不会有同类型产品跟它竞争。”

谢威对于最复杂就只有开根的低端计算器很满意。

而科学计算器,外观看起来跟想象的实在差距有些大。

不少的功能,至少需要一个按键来实现。

这就导致按键比较多。

“科学计算器虽然外观看起来不如基础计算器,但是功能对于科学研究以及理工科类的各种理论计算有着太大的帮助了。”

知道谢威的想法,于国峰在旁边开口说道,“功能比外观更重要。这种计算器,仅仅学校,就需要超过200台。”

“学校给订单了?”

谢威的问题,把于国峰问住了。

学校计算机跟机电系联手开发的计算器,学校需要,还给钱?

“怎么就不给钱了?这是自筹经费项目,何况,生产不花钱?一块芯片都是好几百呢!”

谢威翻着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

于国峰顿时不吭声了。

“样品生产了多少?”

谢威问于国峰。

“各生产了二十台,科学计算器,给了一些项目试用,现在这边只有8台,倒是基础计算器这边还有14台……”

于国峰有些忐忑地看着谢威。

“试用的项目团队就算了,十多台试用,可以收集足够的数据用于后续的功能增加或是删除。”

见于国峰的态度,谢威内心有些难受。

按照成本价,12台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器,也不到一万块,一个系主任……

还是自己刚刚的态度太过了一些。

“行,你先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

“没有。于主任,麻烦让人把这些样品装起来,我马上去找吴涛跟王征,准备把计算器推向市场。”

谢威想了想,目前确实不需要再改进了。

自己看起来外观不行或是觉得外观不错,不一定能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

真正需要改进的,需要通过市场检验。

很快,谢威提着一大堆样品到了校企办的办公室。

王征跟吴涛两人都没在办公室。

“谢顾问,吴主任跟王主任两人出去办事了。”

办公室留守的行政人员杜颖见到谢威进来,就急忙起身招呼。

平时谢威很少来,来就意味着有重要事情找两人。

“什么时候回来?”

“下午下班之前应该会回来的。”

“行,他们两人都回来后,让人到机电系实训室找我,这些计算器样品你先保存着。”

谢威之所以不把样品留在计算机项目那边,就怕于国峰为难。

项目负责人也好,学校领导也罢,亲自出面找于国峰要计算器样品,于国峰确实不好拒绝的。

谢威拿走,不管谁要,那都得来找谢威才行。

谢威才不管什么领导不领导,那都是钱,要不然以后开发出微型计算机,一台成本都得好几万,试用的项目团队都不给钱,长期下去,谁都扛不住。

“好的!”

杜颖接过谢威递过来的布袋子,谢威直接就离开。

当看到里面是崭新的计算器,杜颖愣了好一阵,这可是高科技产品,价格高昂,谢顾问居然如此随意地随便用个袋子装着提过来?

一点都不尊重高科技啊!

谢威根本就没有在意杜颖的想法。

由于目前的塑料质量没法跟几十年后比,在设计过程,就不得不考虑防摔等设计,这也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还好,目前市场上没有竞争者,增加的成本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下午四点多,王征亲自跑到机电系实训室找谢威。

“样品看了?”

“不错,用来计算各种账目,比算盘方便多了,速度也快。”

去校企办的路上,王征兴奋地讲着,“不过那科学计算器功能太多,普通的财务,根本用不上啊。”

“基础计算器主要用于基础数据的普通计算,已经足够;科学计算器主要用于函数等计算,一般是在科研方面用的,两则之间售价将会差距很大。”

谢威自然清楚两款计算器的不同。

“价格怎么定?”

“科学计算器每台498,基础计算器每台98……”

“啊?”

惊讶的王征停下了脚步,“生产成本都比这高了不少,如此定价,那不是生产多少就会亏多少?”

他实在是无法理解。

谢威不可能不知道生产成本。

销售价格定得比生产成本都低了将近一百,卖出去的数量越多,亏损也就越严重。

校企办的存在,可是为了赚取利润。

谢威啥时候化身成了散财童子?

“谢威,目前校企办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前阵为了解决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校企办从银行贷款了120万购买沪市的电子管厂……”

王征觉得,自己需要提醒谢威。

校企办贷款的事情,吴涛跟他商量过,不用这样的事情去让谢威闹心。

计算器市场潜力很大,他们还指望着上市后快速收回投资,在银行的贷款,期限也仅仅只有一年时间。

按照他们之前的讨论,觉得科学计算器的价格怎么也得上千。

基础计算器,也得超过200才行。

“如果生产十万块,HZ80的成本会降低到多少?1328芯片成本降低到多少?20万的数量,会让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成本降低到什么程度?”

谢威的问题,再一次让王征愣住了。

14厂也好,新搞到校企办下属的电子管厂也罢,生产成本,王征等人都是清楚的。

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自然也就越低。

而且工艺会更加成熟。

“科学计算器,哪里用得上那么多?”

以王征的想法,就是全国所有的科研单位、大学都采购科学计算器,也不可能要十万台的。

基础计算器倒是有可能。

“王哥,校企办要发展,就得充分考虑到利用产品把下属单位全部联动起来。售价过高,对于任何单位来说都难以接受……一把计算尺才多少钱?”

在目前的中国,即使各个科研单位,人力都是最便宜的!

尤其是很多科研单位,本身就没有多少经费。

“现在看来是亏损,我计算过,只要科学计算器生产数量超过2000台,算上研发成本,就已经低于498的生产成本了。而基础计算器更不用说了,使用的,更多是那些财务以及做生意的个体户……”

“……”

王征再一次被震惊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