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18 不签合同不给钱还想优先?想啥呢!

“邮电部之所以批准我们的项目,是为了加快国内通讯网络的建设……哈工大只是学校,即使他们有研发能力,要建设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也不是短时间能满足的……”

“引进,消化,吸收,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增长,这才是上级批准我们项目的原因。”

罗冬的语气中,满是无奈。

如果不是清楚他们的引进项目关系到邮电部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他何尝不想直接就跟哈工大校企办签订合同?

窝囊的洋气,谁愿意受,谁去受。

“罗局,国外的供应商谁都不愿意松口啊!”

“咱们谈了7个国家的八家公司,都是一样的,谁都不愿意降低一点条件,即使咱们告诉他们国内有了,他们也不会相信……咱们何必在国家外汇本就紧张的情况下送钱给他们?”

“咱们不承担这项目,其他邮电局也可以嘛。再说,只有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可以任由他们拿捏,也能满足部里的规划需求啊。”

众人显然是被校企办的报价打动了。

700元一线啊!

省很多钱不说,还不用到处想办法筹集外汇。

“其实,我们也可以先跟哈工大校企办进行部分合作,只有我们做出行动了,富士通的人才不会认为这是我们采用的谈判策略。”

一名四十出头的干部沉声说道。

众人目光瞬间集中到了他身上。

“怎么合作?”

罗冬看向提出跟哈工大进行部分合作的人。

对方是邮局的一名高级技术人员,齐飞云。

跟着团队过来主要为了评估哈工大交换机系统。

“我们准备引进的是大容量的万门程控交换机,小型交换机同样属于需要更换的,要不然整个电话网路通话质量提升也不够……”

齐飞云介绍着自己的想法,“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哈工大提供给蓉城以及哈城的方案,总局机房用进口的,各分局跟支局用哈工大的。只要对方把价格降低到一半,我们整个电话网络就可以用同样的经费,成为全国通讯质量最高的……”

齐飞云的方案一说,所有人的眼神都亮了。

“如果对方依然不松口,不降价呢?”

罗冬眉头一挑,心中快速琢磨着齐飞云提出来的方案所能带来的好处。

同时也担心富士通等公司依然不松口。

“那就让他们拖着呗,咱们完全不用着急,先从最基础的更换,多出来的老式交换机用来扩展容量……等到哈工大的2000门交换机搞出来……”

“这个方案好!只要我们跟哈工大合作,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好倒是好,可整个电话网络升级,这得多少钱?”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引进了国外的大容量交换机,其他交换机同样需要更换,总不能咱们都已经用最先进的程控交换机了,基础的还搭配人工转接交换机啊!只不过,现在倒过来了……哈工大的交换机又不要外汇。”

齐飞云平静地回答。

众人听了他的话,不停地点头。

一阵低声交流后看向了负责的罗冬。

“齐工说得没错,这是不同的经费。为了配套进口的交换机,省里肯定会帮忙筹集这笔钱,实在不行,贷款也可以!”

福州想要成为第二批改革试点城市,那就必须得有良好的基础。

有了良好的基础,更容易成为试点。

成了试点,不仅省里会给予政策跟资金的扶持,国家同样会有各种资源跟政策的倾斜。

“资金没问题,那就没问题了。”

开始提出来问题的人说道。

“我同意!”

“我没意见。”

“……”

“现在就看市里跟省里的态度了。这样,留下两个人继续跟这边沟通,了解更详细。我们先回去,如果市里跟省上同意,就跟哈工大签合同,齐工得留在这边跟他们把具体方案再沟通好,尤其是国产交换机系统是否能够兼容的问题。”

罗冬没有再提任何意见。

齐飞云点头表示同意。

现在国际上的程控交换机并没有统一的制式,别到时候系统不兼容就麻烦了。

“我跟齐工留在这边吧……可以先把合作方案搞好。只要市里跟省里同意,就直接签合同,尽快让他们提供交换机……”

齐飞云的方案,很快就获得了众人一致同意。

在确定了跟哈工大校企办合作方案后,罗冬跟齐飞云等人再次到了哈工大。

“合作?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张鸣秋一脸意外。

根本就没想过福州邮电局会给订单啊。

“兼容?这问题需要跟技术团队沟通。这样,罗局,齐工,麻烦你们先在我办公室坐一会儿,喝口茶,我打电话让校企办负责人跟技术负责人过来一趟。”

对于送钱上门的客户,张校长别提多热情了。

亲自给两人泡了茶,随后当着两人的面,接连拨通了交换机项目办公室跟校企办的电话。

几乎没有等待,张鸣秋在两人的注视下,几乎拨号后,就开口让电话另一边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谢威,你去哪里?”

孟坤跟路广亮两人刚出土木楼,见到谢威急冲冲地过来,招呼着他。

“去张校长办公室啊。听说福州邮电局准备跟学校合作。”

谢威跟着两人往旁边212吉普车走去的同时,介绍着情况。

对方提出要跟学校合作,实在是让谢威很意外。

之前他的看法跟李瑞一样,福州交换机引进项目承担着邮电部对整个国家电话网络建设规划呢。

几人到了后,王征还没来。

当听到对方提出由校企办提供小容量交换机,总局的机房使用进口,谢威都不由有些佩服提出方案的人。

他可没觉得人家只是给小容量交换机业务就有什么不满。

订单越多越好。

现在刚开发出入门级的小容量交换机,就想吃下全国所有订单?

非得撑死不可。

“兼容?这不是问题啊。只要他们开放端口跟连接协议……”

孟坤听到对方的担忧,笑着说道,“如果他们不开放端口跟连接协议,即使你们使用了他们提供的大容量交换机,也没法跟全国电话网路互联啊!”

通过孟教授的介绍,罗冬心中最后的疑虑也消散了。

谢威甚至都懒得开口。

现在国际通讯商们,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制式,甚至连一个国家不同公司都是不同,为了获得更多业务,谁敢?

“张校长,您找我?”

在孟坤跟齐飞云两人谈得起劲,相见恨晚的时候,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王征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

当听到罗冬要求后,顿时皱起了眉头:“签订合同就立即向你们提供交换机,并且进行安装?”

“有问题?”

张鸣秋不解地看着王征。

人家送钱上门呢!

何况这也算是抢了技术更先进、实力更雄厚的外国通讯供应商的

“问题大了去了啊!”

王征当即不乐意了,“校长啊,先不说目前还没签订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也得讲个先来后到吧?哈城跟蓉城,钱都给了,要是先把产品提供给福州邮电局,跟哈城以及蓉城的合同怎么办?”

“再说了,目前蓉城的工厂才开始筹建,学校的实训车间只有小规模生产能力……”

“呃~”

张鸣秋顿时尴尬地看向罗冬。

罗冬听到王征的话,一时间也是有些尴尬。

人家都先给钱了。

他们连合同都没签,甚至是否能获得批准都还不一定呢。

可他也不愿意就此放弃,如果没有交换机,不让那些外国公司看到,谈判依然无法继续。

尤其是目前哈工大这边,根本就没有宣传的心思。

他也能理解:人家刚搞出来,就拿到了两个大工程,还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工厂需要生产,交换机需要安装、调试,甚至帮着邮电局培养维修人员……

“情况是这样的……”

虽然王征把话都说得很明白,他还是不希望放弃,希望对方看在他们承担着邮电部未来发展规划、把外国同类产品价格打下去的重任的份上,优先供应。

“罗局长,不管是蓉城还是哈城的工程,建设起来后,外国通讯公司知道国内有竞争对手后,同样也会主动降价的……”

谢威不乐意了。

特么的!

亏得罗冬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合同都没签,是否能拿到他们的业务都得另说,对方居然提出如此要求。

不是现在业务多了,谢威就开始得瑟,把条件提高。

全国第一个建设程控交换机系统的邮电局,那是成绩!

同时也是对城市的宣传,哪个城市不想要?

蓉城给了800万,并且按照谢威的要求提供土地、厂房等,甚至抽调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熟练工人,不就是为了更快建设成全国第一个完全使用程控交换机的城市?

哈城在蓉城给钱后,筹集了600万,已经打入了校企办账户,不同样也是为了这?

对方几句话,谢威要是真同意了,以后在蓉城跟哈城,别说忽悠,混都不好混。

“我们这也是新的合作模式,只要福州邮电局的方案能成,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广……给你们带来更多订单啊。”

罗冬倒没有认为谢威跟王征反对,是为了独占整个项目才如此。

目前对方只有256门的小容量程控交换机呢。

“还有,是李校长亲自来找我们……”

对方不愿意优先提供,罗冬索性就直接把李瑞抬出来说事儿。

李校长的面子,对方得给吧?

“罗局,别说李校长,哪怕是我们七机部领导要求也不行啊。程控交换机是校企办自筹经费、自主研发的,一切都按照商业来……如果非得让我们优先提供,除非哈城跟蓉城的邮电局同意,只能你们内部协调……”

谢威直接给罗冬顶回去了。

哈城跟蓉城的项目只要一开工,让外国通讯供应商知道,那些为了抢占市场,打压国内竞争者的国外通讯供应商,不只是会降价,甚至会直接成立合资工厂。

这对还没有产能的蓉城交换机产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人家都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同样也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

校企办虽然业务众多,可要投入到研发中,经费本就紧张。

指望蓉城市政府提供更多贷款?

在产能建设上,蓉城市政府会同意,可研发呢?

不管罗冬怎么说,谢威态度非常坚决,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罗冬只能带着他的人无奈地离开。

在罗冬一行人离开后,张鸣秋直接问谢威:“我们跟蓉城以及哈城打招呼,他们应该会同意的吧?”

生产是蓉城那边提供。

哈城是支持学校发展。

“张校长,您觉得提前把交换机给了福州邮电局,外资会如何反应?国内有了,他们肯定会降价不说,甚至直接利用技术跟国内合资生产……到时候,有需求的邮电局也就不用担心外汇来源……而我们怎么跟那么多国际巨头竞争?”

谢威严肃地问张鸣秋。

“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256门程控交换机容量虽然小,但这是我们的技术成果,李校长之前就准备对外宣传……至少,对学校名声将会有着很大的宣传作用。”

谢威平静地说道。

“学校很多民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不宣传,这确实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我们学校在东北这区域名声响亮,可在全国范围内……”

张鸣秋叹了口气。

国产芯片,没有宣传。

国产数控系统,没有宣传。

现在程控交换机,同样不宣传。

“不宣传,只有跟我们竞争的对手才知道;而一旦宣传了,全世界想要国内市场的公司,同样都会盯着咱们……以学校目前的实力,咱们是有资金还是有技术跟全世界盯着国内市场的巨头们竞争呢?”

谢威的话,同样也是充满了无奈。

名声,谁不想要?

看看卫生巾,刚出口,就被尤妮佳起诉,现在双方还在打官司呢。

“在我们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就只能先苟着!慢慢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宣传的原因……”

看着张鸣秋理解了,谢威补充了一句。

“……”

谢威一脸的严肃,让盯着他说不出话来的张鸣秋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谢威还只是一个学生,在刚入校没有多久的情况下,李瑞就选他为接班人。

谢威提出的问题,张鸣秋自认自己之前都不曾想过。

“谢威啊,既然你说咱们要苟着,可跟福州那边合作,也会引起国外巨头的注意啊。”

一旁的王征满脸小学生问号。

总觉得谢威说的是矛盾。

福州邮电局可是跟世界所有国际通讯公司都有过接触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