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43 没有部队首长能拒绝99大改坦克

“尤主任,我们安排了欢迎宴……”

学校各个项目参观完,从到了学校,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过。

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尤利华拒绝了去食堂,让人打了饭,送到翟鑫国的办公室跟项目团队的人一起吃的。

到了晚上,张校长觉得怎么都应该表示一番。

“饭就不吃了,情况我们已经大体上了解,这一路太累,先去招待所休息……”

还不等他说完,原本精神奕奕的尤主任瞬间满脸疲惫,直接摆手拒绝。

开玩笑呢!

一整天,到任何一个项目,不管是陪同的校领导,还是项目负责人,三句话不离缺经费!

对方晚上设宴,话题绝对不会是学校的项目,而是学校缺经费的问题。

饭,不能吃。

酒,更不能喝。

“尤主任,食堂已经准备好了,要是您不去,这不浪费了嘛……”

刘德宝苦着脸,希望尤利华去参加晚宴。

开玩笑呢!

今天一天都在给尤主任灌输学校经费有多匮乏,学校食堂也准备好了,标准的四菜一汤忆苦宴,就准备借着机会,给尤主任多灌点酒,然后让部队给点经费。

结果,尤利华不去了!

那怎么发挥?

“不去了。今天实在是太累……时间很紧,晚上我们还需要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总结……”

小样!

一天都在哭穷,晚上这酒还能喝?

部队也没钱。

不管对方怎么说,尤主任那是绝对不接受学校宴请的。

“上面安排我们来,一方面是了解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评估一些项目是否投资……这饭要是吃了,传出去,怕是会让人误会……”

对方既然见缝插针就说困难,无论如何这饭是不能吃的。

一番拉扯,尤利华三人,终究还是没有同意去哈工大食堂吃招待晚宴,而是去招待所就着开水咸菜啃馒头。

“张校长,刘书记,现在咋整?”

后勤负责人失落地看向张鸣秋跟刘德宝等人。

食堂按照学校要求,专门给部队前来视察的部队首长安排了忆苦思甜的四菜一汤:蒜蓉地瓜叶、炝炒南瓜尖、红烧山芋、红烧牛皮、苦菜汤。

主食则是红薯、芋头、棒子跟混合高粱面的窝窝头。

为了配齐四菜一汤,还得是忆苦饭菜,可没少费食堂工作人员的心思。

结果,人家不吃了!

那还怎么展示学校经费上的苦?

“算了,算了!”

张鸣秋叹了口气,只能自己吃了呗。

“尤主任,军工技术,最多的不是原来的哈军工吗?现在虽然哈军工拆分了,西工大搞飞机、国防科大搞导弹雷达等、南理工搞炮、装甲兵工程学院搞坦克……怎么哈工大现在啥项目都有了?”

到了招待所,三人没让招待所食堂安排晚饭,直接要了开水,就着咸菜啃他们路上没吃完的馒头。

卫长城一边啃馒头,一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来,还真不知道哈工大有些什么项目,尤其是不少项目都是国内最先进的。

“各个学校也都是搞前沿技术的研究,没有具体项目,他们却直接上搞项目……”

另外一名叫王能军的人也皱着眉头。

倒不是馒头不好吃,咸菜不爽口。

感觉他们到了一个假的哈工大。

难怪哈工大天天嚷嚷着缺钱。

那些专门搞相关装备研究的项目,有上级财政拨款,都缺经费呢。

“在哈军工成立前,哈工大是国内第一军工院校,尤其苏联对我们工业援助时,这里更是全国培养骨干工程师的地方……后来哈军工成立,从哈工大划拨走了差不多一半的骨干教师,一些军工院系也被并入哈军工……”

对于学校的历史,尤利华还是清楚的。

“难不成,哈工大是想要恢复当年哈军工的荣光?”

王能军一愣,脱口而出。

“不只是恢复当年哈军工的荣光,从哈军工拆分南迁后,哈工大的校长就开始奔着超越哈军工去的……在没有自主立项政策之前,他们就在自筹经费搞一些项目跟课题,有了自主立项权,就开始放飞自我了……也就是这原因,才导致哈军工现在财务状况一团糟,所有校长逮着机会就要钱……”

“……”

两人不知道说什么。

李瑞校长之前的校长,他们不熟悉,也没有听到多少。

可李瑞校长的名声,在部队那边都不好,不只是因为李瑞校长要钱,还是撒泼打滚地要钱,不给钱不走的那种。

“可上面交代的……”

“目前国家一切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军费不断削减,裁军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先进军事项目已经因为经费匮乏而陷入停滞,基本上注定会下马……哈工大现在这样,或许能拯救一批项目……”

尤利华叹了一口气。

要不是如此,怎么可能部队就派他们三人来哈工大?

“尤主任,停了经费的项目,都是经过评估,指标过高、基础配套不足、所需经费太大、所需时间太长啊。”

卫长城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尤利华。

大批尖端军事装备项目是否下马,目前部队内部的争论声音也非常大。

这跟哈工大可没什么关系。

尤利华看了一眼卫长城,并没有跟他争论,咽下口里的馒头,喝了一口水,才说道:“哈工大跟巴基斯坦的坦克合作项目,技术指标虽然已经有了,他们为了经费,很可能会弄指标更高的……而目前战机项目虽然没有总成项目,如果有机会,怕是也会寻求跟国外客户合作……上级派我们来,一方面是了解学校项目的真实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再出现国内都没有使用的先进装备先出口的事情……”

上级的意思很明白,哈工大已经卖出去的火箭筒就不阻止了。

跟巴基斯坦已经谈好的坦克合作研发项目,也不干涉,但是不能把最先进的卖出去。

“最先进的不卖出去?部队给订单?”

第二天上午,尤利华几人把上级的态度明确说了,谢威第一个不乐意了。

“谢威啊,最先进的卖出去,对国防安全可没有丝毫好处。”

卫长城知道谢威身份特殊,并没有因为谢威的话而不满,而是耐心地解释。

“卫科长,不是我们不顾国家利益跟国防安全,现在咱们的技术比国际上差几十年,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什么情况上级也知道……别人早就已经开始列装三代坦克,我们连二代坦克技术都不具备……三代战机在国际上也服役了很长时间,我们连个歼-9都没搞出来……”

在这方面,谢威没打算让步。

部队要在学校设立军代处,之前就已经开始行动,却只是安排了武装警卫,而没有派出军代表。

现在意思明确,不仅要派,还得派级别不算低的。

人选就是眼前的卫长城跟王能军两人中的一个。

还都是总参装备部下属的科长。

什么是先进?

并没有一个标准。

一旦军代处入驻,对学校的自主项目来说,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如果不够先进,能拿出钱的客户,凭什么选择跟我们合作?其他不说,就说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各种三代战机的细分技术,涡扇发动机已经是世界先进国家战机的标配,咱们连个中推力的都拿不出来……电传操纵系统,我们连模拟操纵系统都没有……没有国外的资金,国内还怎么发展?”

看着侃侃而谈的谢威,尤利华算是明白了谢威跟李瑞两人要钱的真正差别:李瑞靠的是撒泼打滚不要脸;谢威则是用落后的技术与跟国家差距太大的事实说话,让人都没法反驳。

说到底,同样是为了要钱!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尤利华昨天的看法:谢威远比李瑞更难缠。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谢威,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可咱们也不能什么都卖啊!”

王能军见尤利华不吭声,知道领导这会儿肯定不好开口。

张鸣秋跟刘德宝等校领导都是装着喝茶,一副完全交给谢威发挥,他们只是在旁边看热闹的架势。

究竟谁才是学校领导?

“也不是什么都卖,至少,学校没有原子弹不是?如果学校真有这技术,能获得发展经费,这玩意儿也可以卖!”

谢威毫不客气地说道。

王能军心中咯噔一下,陡然瞪大了眼睛,盯着谢威。

卫长城也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谢威。

尤利华眉头接连跳动,把目光看向了刘德宝跟张鸣秋几人。

“呃,那啥,尤主任……谢威不是这意思……”

刘德宝瞪了谢威一眼,这小子可真敢说,即使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当着部队安排来调查的负责人说这话啊。

部队领导到时候怕他们不知道轻重什么技术都往外卖,禁止合作怎么办?

“尤主任,改革开放后,军工行业什么状况大家都知道。每年那点军费,要养活数百万军队,还得提升国防实力……往科研领域投入的就那点……生存都没法解决,就更不好谈发展……短期内,咱们部队也不可能有太多经费用于重型装备升级的,在这期间,用研发出来落后国外的技术换取研发更先进的装备,并不会损害国家利益……”

张鸣秋知道没法再保持沉默了。

他知道谢威的意图。

学校的项目,特别是军事项目,不只是因为李校长瞎搞增加了一些,更因为很多的项目没有配套、没有基础,即使想要寻求别的单位合作,也得给钱才行!

上面哪里有钱?

目前学校对经费需求最大的,就是战机项目,上面没有一分钱的拨款,光靠着校企办同样不行。

谢威之前就给张鸣秋等人透露过,学校战机项目要想成功,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求国外投资,恰恰,巴基斯坦也需要更先进的战机来取代已经落后的战机,用以应对他们隔壁阿三家从苏联采购更先进战机的压力。

“这事情,暂时先不急。学校军代处成立后,学校跟部队的联系也就多了,各个项目,军代处会帮着解决问题……艾哈默德将军不是马上就要来跟你们签订合同嘛,这样,卫长城先留在这边……”

尤利华默默叹了口气。

有先进的陆军装备,短时间内,部队也没钱大规模换装的。

在如此情况下,还真不如把先搞出来的技术投入市场,换取经费,然后再搞更先进的。

“尤主任,这次跟巴基斯坦合作的坦克,只是对我们一些技术设想的验证,成功,这款坦克也只能算是勉强达到三代,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三代坦克。”

知道尤利华的态度很关键,谢威在表达了自己态度后,觉得还是需要部队多给一些支持。

索性,就准备通过尤利华给部队首长画大饼。

“在我们的设想中,给部队准备的坦克,不只是得成本低廉,同时也需要非常强的性能……按照预期,动力至少得在1000马力到1500马力之间,先期使用柴油发动机,但是需要预留同等马力的燃气轮机的换装空间,确保最大公路速度可以达到80公里每小时以上……”

“坦克主炮依然是125毫米,不只是要进一步提升炮管的使用寿命,同样也需要让坦克炮拥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

“采用多层倾斜角复合装甲设计,确保坦克主装甲防御厚度能达到1000毫米即以上……”

“火控系统,使用稳像式火控,电传操纵系统……”

谢威越说越兴奋。

反正照着99大改的性能参数以及使用的技术说出来就行了。

同样是由祝老总负责,只提前了4年时间,甚至不用走什么弯路,只要有充足的经费,在一开始就搞出99大改性能的三代坦克在信息化水平上达不到,可在其他方面绝对不会是问题。

谢威的这一通忽悠,让众人都目瞪口呆。

特别是尤利华跟王能军三人,对于他们性能,他们可是非常熟悉的!

“这……这能实现?”

尤利华哭笑不得地看着谢威。

果然是年轻啊!

“现在国内的技术,肯定无法实现,但是我们跟巴基斯坦合作的项目,只是为了给我们自己用的坦克技术作为技术开发……”

谢威平静地说道。

“巴基斯坦只提供8000万刀……”

8000万刀,开发出一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

开玩笑呢!

“这只是研究前置技术啊!咱们部队想要先进的坦克,总不会一分钱都不出吧?跟巴基斯坦合作,搞成功后,基础就提升上来了,同时成本也会降低很多。”

谢威好整以暇地说道。

由祝老总负责三代坦克,谢威那是一点都不担心。

99坦克研发经费总投资10亿,在坦克研发成功之前,祝老总就已经把所有研发经费回收回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99坦克价格在220万刀左右,国际上同类型的豹-2A7达到750万刀、M1A3价格也到了850万刀、鬼子的90价格800万刀……

“对!只有先把基础打好了,咱们才能一步步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

尤利华被谢威打动了。

看看现在的69-III,那性能指标……

回去后,一定得说服上级领导,必须更改69-III的性能指标,虽然那是给部队准备的过度型号,可也不能按照现在的搞。

一发82毫米的穿甲火箭弹都挡不住呢!

本就穷的部队,装备来干什么?

给敌人当靶子么?

当然,没法按照谢威提出来这种性能参数去搞,至少需要抗住哈工大卖到国际上的火箭筒啊!

看到尤利华被说动,谢威几人都松了一口气。

开玩笑呢!

99大改的性能,在几十年后都让部队首长们没有任何嫌弃,在这年头,能不打动大炮兵思想下的部队高层领导?

火力猛!

防御强!

机动性强!

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