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禾巴西;改变南亚策略

【斥资近20亿美元!国内种业龙头出海补齐国际化短板】

“日前,天禾种业与陶氏益农签署协议,约定以11亿美元收购陶氏益农在巴西特定玉米种子业务,预计将在两个月内完成交割。

此次交易包括育种研发中心、巴西玉米种质资源库的非排他使用权、morgan种子品牌,以及dow sementes品牌。

育种研发中心被收购前占巴西玉米种子市场份额18.5%,位居巴西前三位,其育种材料在巴西市场保持着绝对领先的优势。

育种研发中心的收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天禾种业国际化战略落地……

此外,同为嘉禾系的全王生物,也正与陶氏益农商谈对其南亚业务的并购,预计交易金额将达9亿美元以上!”

伴随着一篇海外快讯,天禾种业在国内再次掀起阵阵浪潮。

“种业航母扬帆起航,风雷激荡闯未来!”

“从西北走出的国际种业巨头。”

“零的突破,反攻的号角,国内种企第一次跨国并购!”

天禾收购陶氏巴西,让玉米育种界人士热血沸腾,大量的专家学者对这起并购的意义做出了解读。

长期从事玉米研究工作的豫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郑单958的培育者堵纯信在接受种业周刊的采访时表示:

“天玉系的问世实现了我国突破性玉米品种的持续供给,天禾种业也首建了高效的商业育种体系,但我国玉米育种仍有短板。

虽然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全球第一,但并不是玉米的起源地,种质资源匮乏。

玉米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破解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卡脖子”问题,补齐玉米育种短板一直是行业发展共识。

天禾种业收购陶氏益农巴西玉米育种研发中心,意味着国际优质玉米种质将加速进入国内,为补齐玉米育种短板奠定种质基础。

具体说来,如果能够和欧美优质玉米种质资源做育种创新,并培育出适合华夏土壤、气候的高产玉米品种,可夯实华夏粮食安全基础,这是引入巴西玉米种质资源的最大战略意义!”

玉米是种业板块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品种之一,是国际种业巨头必争之地。

而天禾的海外并购,让玉米补短板引发了育种人员的热议,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媒体分析,国内种子企业除了隆平高科等少数几家企业在菲律宾、印尼、尼日利亚有少量业务销售,大部分种子企业都没有走出去。

即使是隆平高科,在海外的投资金额也极少,尼日利亚投了300万元建研发中心,印尼投了1000万元……

对比之下,嘉禾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进行计价。

两者的悬殊天差地别。

李登海等业内人士,心里即使再酸涩,但面对记者采访时,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此次并购是华夏种业龙头对标世界种业巨头的尝试,天禾为国内其它种业龙头出海做出了示范。”

记者问:“那登海种业也准备效仿天禾补齐短板吗?”

李登海:“……”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国内掀起了一波关于种业浪潮,时值春耕,天禾系的种子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热销。

郭阳坐镇酒泉,时刻关注着天禾和全王的海外收购。

媒体的报道他看了,他也收到几家媒体的采访邀请,不过都交给下面人去处理。

实际上,如媒体们报道的一样,天禾收购陶氏巴西,最优质的资产就是那庞大的玉米种植资源库。

美洲是玉米的发源地,陶氏的种质库里积累了上百年来搜集的资源。

这将切实提升天禾自身的育种能力,同时郭阳也能更好的利用种子商店。

其次,陶氏巴西的两个玉米种子品牌和市场份额,也将帮助天禾直接打入南美市场。

但其实收购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在收购过程中,孟山都在南美的阿斯格罗公司也参与了竞标报价,同时杜邦也对天禾抱有敌意。

如果一味提高报价,只会大幅提高成本。

但瞿阳知道陶氏巴西和孟山都的底细,此前,陶氏巴西的玉米业务已经陷入了亏损,除了种质资源,这并不是一份优质资产。

那孟山都缺种质资源吗?

实际上,孟山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

孟山都与陶氏的种质资源高度重合,孟山都在南美也有阿斯格罗和蒙索伊两大种业公司,市场渠道经营了快二十年。

所以,收购陶氏巴西,对孟山都很鸡肋,只有一个作用: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

然而,在金融危机和本土生物入侵下,孟山都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真要斥资10余亿美元去收购一项鸡肋的业务,恐怕股东那关就过不了。

摸透了孟山都的底细后,瞿阳就显得没那么急了。

一边谨慎的报价,孟山都你想抬价就抬呗,瞿阳大有一副你敢报高价,我就敢撂挑子的架势。

另一边又通过投行去游说陶氏的股东。

业务下降和亏损,直接影响的就是陶氏股东们的权益,而陶氏巴西玉米业务也陷入了较为严重的亏损。

“这样的业务就是企业的包袱!”

陶氏的股东给管理层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杜邦给的干扰份量不够,天禾的体量也不足以引起国际种业巨头的全力针对。

就这样,天禾顺利和陶氏巴西签署了协议。

同样,陶氏巴西的收购路径也适用于陶氏南亚,全王打算复制一遍。

然而,阿三的行政审批限制要远高于巴西。

“和莫汉·辛格约谈的时间在明天,这一关不好过啊!”

“也有可能是吃定我们了。”

南亚收购小组的余秦、程迪、苗一封、曾庆等人聚在孟买酒店的会议室里,愁眉苦脸的商议着。

和陶氏益农的并购谈判,在艾维克投行的协助下,基本不存在问题。

然而,库马尔根本解决不了行政层面的问题,那50万美刀佣金唯一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信息。

在阿三的种子生产经营领域的投资并购都需要有行政许可审批许可,而现在就是卡在这一环。

在一开始的接触中,收购团队就连续吃了闭门羹。

艾维克投行的高级并购顾问克斯顿·科尔随后转达说,阿三农业部门对嘉禾有敌意。

‘敌意’两字能代表很多东西。

而他们也很快发现,在阿三各邦的媒体报道上,出现了华夏企业拟收购陶氏益农的信息。

而这个华夏企业,是华夏生物能源林产业的发起者,是红旗河构想的提出者,是开发雅鲁藏布江华夏境内的推动者……

陶氏益农在两年前在农药登记评审中行贿的事也被人挖了出来。

两个‘劣迹斑斑’的企业在阿三走到了一起。

随着天禾种业收购陶氏巴西的信息传到阿三,全王和陶氏南亚的并购似乎也不远了。

这让阿三国内掀起了一阵阵质疑的舆论,将这两家企业赶出去成了大众的呼声。

“要不,干脆放弃阿三市场,只收购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的业务就得了。”

“现在全王收购陶氏就是去触霉头啊!”

程迪沉吟道:“这几天,我和库马尔又见了几次,他愿意再给我们引荐两家中小型种企,目标小一点,或许就没那么引人注意。”

众人议论了片刻,又把目光看向了正中央的余秦。

余秦抽着烟,说道:“再难也得上,没有退路,老板很坚决,一定要打入阿三市场。”

“可是这明显要被敲诈啊!”

“这群孙子肯定会下狠手的。”

“老板的意思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余秦扫视了众人一眼,“别抱怨了,有这时间不如多讨论下该从哪里找突破口。”

苗一封分析道:“现在主要卡住的环节是投行聘请的本土公关公司失效,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明天和莫汉·辛格部长的谈判策略,要把解决思路放在在这上面。”

余秦挑了挑眉,问:“换公关公司?”

“对,也可以说是咨询公司,但这个公司一定要莫汉·辛格推荐,可以透露一部分我们的出价给他。”

苗一封一说完,众人就懂了他的意思,有人叹道:“这个价不好报啊!”

余秦一支支的抽着烟,老板给他交代的是‘不惜一切代价’,但这句话目前只有他知道。

这些天,在公关上的钱已经不少。

阿三有关部门从下到下都快打点了一遍,就是为了帮全王说话的人多一点,让行政审批程序走得更快一点。

但效果一般,以往如果是闭门谢客,现在也就是爱答不理。

从各方汇聚的消息,让他们意识到根子出在最高层上。

于是,余秦又通过投行和陶氏益农等多方关系,联系到了莫汉·辛格,其是马邦农业部部长。

马邦又是阿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只要能打通这一关,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这一晚上,团队围绕着谈判策略商议了很多。

次日晚上,余秦带着程迪一同前往孟买的一处私人宅院。

之所以带程迪,也是因为其不仅英语好,同时还是育种行业的专家,又年轻,相比中规中矩的其余几人,也许带程迪会有意外收获。

“你好,辛格部长,很荣幸见到你。”

“我们也欢迎来自华夏的投资者。”辛格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甚至都没怎么寒暄,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但是你们不该对陶氏益农有想法,这是被我们封杀的企业,你们在挑衅政府部门的权威。”

余秦道:“不,部长先生,我们没有这意思,全王生物是一家以天然植物农药和饲料添加剂为主打产品的公司,研发路径和陶氏益农完全不同,选择陶氏益农也完全是因为其市场渠道,对其农药研发丝毫不感兴趣。

另外,我们进入阿三市场的目的也是帮助农民增收,为农民带来财富,也为阿三国民带来健康的食物。”

莫汉·辛格摇了摇头,说:“可是,我们的国民似乎不欢迎你们。”

“这其中存在误解。”

“全王生物不是嘉禾全资控股的企业吗?”

“是。”

辛格说道:“国民对嘉禾的能源林战略很是担忧,认为其对雅鲁藏布江的野心将影响到国家安全。”

“我想,辛格部长应该不会认可这个答案,聪明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可笑的推断。”辛格这一刻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情,“噢?”

余秦笑了笑,这个问题,昨天晚上众人就已经商讨出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为此,余秦还在众人面前演练了数十次如何回答这一个问题。

此刻,他的脸上充满了耐人寻味的表情,但讥讽无疑是最多的。

“莫汉·辛格部长,雅鲁藏布江在华夏境内的径流量虽然有1654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三倍。

但在下游的布拉玛普特拉河,其年径流量跃升为6180亿立方米,几乎快达到了上游水量的4倍。

在恒河水汇入的下游孟加拉国等河段,径流量更是瞬间抬升至恐怖的1.3万亿立方米。

由此可以看出,上游华夏的径流量仅占了很小一部分。

所以,即使华夏切断上游水源,对下游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何况水源也不可能切断。

另外,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也是一道天堑,红旗河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民众愚昧,被无良媒体和政客裹挟,但以你的智慧,是肯定能想明白这一点的。”

余秦静静看着辛格,余光瞄到一旁的程迪也暗暗点了个头,他松了口气。

莫汉·辛格沉吟道:“但民众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选票。”

“这也是我今天来拜访辛格部长的原因。”余秦说道:“民众愚昧,所以就需要有智慧的人来引导。”

莫汉·辛格道:“我是不可能出面的。”

“不,不需要辛格部长亲自出面。”余秦说道:“全王需要重新更换一家在本地有影响力的咨询公司,希望辛格部长能推荐一家,由这家公司出面去协调各种关系。”

“这生意可不好做啊!”

“生意再难做,只是因为价格不到位,辛格部长认为完成这桩生意需要什么价格?”

此时,全王一方就两个人,莫汉·辛格也只带了心腹的私人秘书。

余秦这话相当于是把刀主动递给了对方,并架在了自己脖子上,“来,宰我一刀。”

莫汉·辛格呵呵的笑了笑,说:“这我可不知道。”

“事成之后以成交额的1.5%作为佣金,怎么样?”余秦沉吟道。

此前和库马尔商议的是1%,不过那家伙早就被抛弃了,但也凭白得了50万刀佣金。

如今虽然只提高了0.5个点,但以交易价值来算,佣金依然接近1500万美元。

这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人心动的资金。

辛格在听到这个数字号,面容平静,但一直盯着他的余秦,发现其面部神经紧了一瞬间。

有戏!

辛格清楚余秦的意思,所谓的咨询公司只是给他回扣的由头,这笔钱就是给他的。

不得不说,这很有魄力。

“呵呵,这我只能尽量帮你们找,但不敢保证一定成功。”辛格想了想,说道:“但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建议。”

“请说。”

“在印度投资建设种子研发中心。”

“这其实也在我们的计划之内。”余秦指了指一旁的程迪,“这位是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也将会是印度研发中心的负责人。”

辛格笑道:“但这个研发中心要建在阿鲁纳恰尔邦,这样,这项并购不会有任何阻碍。”

阿鲁纳恰尔邦?

余秦还在思索这是哪里,程迪已经站愤怒的站了起来,“这绝对不可能!”

莫汉·辛格神色顿时冷了下来,突然说:“这是嘉禾进入印度市场的必须条件,没得谈!”

程迪冷声道:“呵呵,嘉禾也不是一定要进入印度市场,我们可以去支援巴基斯坦!”

“既然如此,今天就这样吧。”辛格傲然道,随即便走出了房间。

余秦虽然不知程迪为何突然那么大脾气,但程迪不是莽撞之人,反而带点书生气。

能让一个书生如此愤怒,必有原因。

出了宅院,余秦才问道:“阿鲁纳恰尔邦在哪里?”

“藏南!”

余秦顿时就反应了过来,破口大骂:“这王八羔子!”

他都能想到,一旦答应辛格提出的条件,嘉禾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从此只能在海外打转。

“也是好事,辛格说漏了嘴,不然还要被敲诈一笔钱。”程迪这时反而冷静了下来,“根源还是在雅鲁藏布江。”

“看来阿三对国内的相关信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敏感啊!”余秦沉吟道:“这下有点麻烦了,不好向老板交待,但在国土原则问题上,老板肯定也不会让步的。”

程迪回忆着和莫汉·辛格的交流过程,脑海中始终有一根线像是没抓住。

余秦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还投资研发中心,见鬼去吧,阿三就活该占着宝地,产不出粮食。”

“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程迪嘀咕了两句,眼前一亮,“还有办法!”

余秦讶然,又摇了摇头,“研发中心是不可能建在藏南去的,一旦建在藏南,阿三肯定会大肆宣传……”

“为什么要自建呢?”

“你什么意思?”

“和院校合作。”程迪说道:“进入生产经营领域需要行政审批,但和院校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是不需要行政审批的。”

余秦皱了皱眉,“可这和我们的目的相去甚远,即便进入了育种领域,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远打算。”

“老板不会同意的吧……”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余秦和程迪相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困惑。

其实,两人一早就在怀疑老板执意要进入阿三市场的原因,即使营商环境如此糟糕,也未想过放弃。

程迪从头跟到尾。

余秦则是源于一句‘不惜一切代价’。

只是为了阿三广阔的农业市场?

老板不是贪财的人,至于为了帮阿三提高粮食产量,这更不可能。

所以一定有别的原因。

回到酒店后,两人决定由余秦单独汇报。

郭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到了电话,“阿三国内对嘉禾很排斥啊!”

“很可能是全民皆敌。”

“及时止损吧,阿三的业务放弃,但陶氏在南亚其余地区的市场可以接手。”郭阳说道。

余秦道:“陶氏想的是打包出售,巴基斯坦毕竟也是优质市场。”

郭阳沉吟道:“那就算了,程迪和苗一封再留一下,其余的人撤回来吧。”

“好。”余秦暗叹,还真被程迪那小子猜准了,看来老板真对程迪提的方案很感兴趣。

其实,郭阳对程迪的表现也很惊讶,不愧是做研究的,这观察分析能力确实不错。

竟然猜到了他的部分想法,并很快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通过和院校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确实可以绕过监管,让种子光明正大的进入阿三市场。

只是天禾没有直接进入生产经营领域,销售种子的利润享受不到。

然而,郭阳的目的是破坏。

这个钱不赚也罢,同时投入也会更少。

他甚至还想到了更绝的办法。

既然要和院校合作,那也可以直接购买相关院校的国审品种。

然后,通过套牌的方式移接木,完成换壳,再授权出售给企业,让阿三的农民能早点享受到高产品种带来的快乐。

这种方式也更为隐蔽,当土地隐患爆发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己方人员。

操作好,甚至能完全摘除掉天禾,以后也能在其它国家故技重施。

郭阳独自梳理清楚思路后,才拨通了程迪的电话,并与其沟通了近两个小时。

程迪在‘阿鲁恰纳尔邦’上的表现,让郭阳对其多了一丝信任。

便向其透露天禾科学研究院掌握了两种特殊种子。

产量极高,综合性状超级能打,但对土壤的破坏也堪称恐怖!

现在,需要将这两种种子播撒到阿三的土地上,承担这个重任的便是你:程迪。

让郭阳讶异的是,即使此刻,程迪依然很冷静,冷静的提出了离职。

“老板,我想以个人的身份进入阿三的高校,这样会更隐秘!”

郭阳沉吟道:“不用离职,你这段时间在孟买频繁露面,在藏南问题上表现强硬,对方早记住你了。

以建立合作研究中心的名义进入阿三,对方只会以为天禾对阿三市场贼心不死,这完全说的过去。

同时,天禾在藏南问题上,也不会松口。

这样就形成了天禾在阿三搞育种研发,但阿三会卡住不让天禾进入生产销售领域,育种成果也可以顺其自然被霸占……

这比你离职的效果更好。

上吧,程迪!”

想到莫汉·辛格在藏南问题上势在必得的嘴脸,以及阿三这个国家的野心,程迪郑重的答应下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