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一百十七章 奇阵奇剑

错天下 第一百十七章 奇阵奇剑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景隆到底会不会来攻打北平?

这是第五安最近想得最多的问题。

耿炳文诡异死于真定的消息早已传出,而根据消息中的各种线索,第五安骇然发现至耿炳文死的元凶竟多半是自己那道震象指的剑气。

而这一事实,让他怀疑朱棣诱敌深入的计策能否实施得下去。因为这又关系到另外一个问题:耿炳文死后,战事的发展还是不是和历史记载一样?

他不确定历史上的耿炳文是怎么死的,但十分确定不是死在一个名叫第五安的人手上。

最重要的是,此李景隆非彼李景隆。

在后世记忆中,关于历史的不多,但关于李景隆、李九江的不少。一个在得罪全宿舍同学的情况下还能在宿舍借到钱的人,一定不会轻易中计。

何况,这个人对靖难之役这段历史熟悉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耿炳文死后战事的发展还是和历史一样,李景隆自然有先知之能,不会中朱棣之计;如果不一样,李景隆或许会中计,但朱棣也有可能靖难不成啊!

想到后面这种可能,第五安很有紧迫感。不过回头想想,这颇有些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架势。

直至大军开拔,朱棣都没有安排城管军参与援救永平的战事,甚至没有明确留在北平的城管军到底做什么,只留下一句有劳第五政委协助世子便挥挥衣袖走了。

有组织、有纪律并且建制完整的城管军如此不被朱棣重视,让一众军师旅团长觉得丢了面子,非常罕见地奋发图强,日日操练不息。

一切都非常正规。

正规到落雁门郑沙、惠笑两位女团长终于被免去,而与静女、想得美、易囝囝重新组成警卫团。

在这种情形下,在张信的训练下,城管军无论是军容军纪,还是斗志士气,都毫无争议地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第五安仍然觉得缺点什么。

直到前几日与五虎帮、大前门十数名豪杰切磋,他在众人中间如游鱼般往来自如时忽然想到,城管军缺少一个整体。

如果十数豪杰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结成一个整体,那会不会让自己取胜变得困难一些?

说不清是灵感还是异想天开,他当即让黄忠等八人按自己定下的方位站列,再一一教授他们应该顺着怎样的顺序走宫,最后竟真的成了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应该叫做阵,洛书九宫阵。

坎、坤、震、巽等八宫各站一人,中宫空缺。阵法启动先由巽宫退中宫开始,震宫补巽宫,坤宫补震宫,直至八宫轮换完毕。

这套本是乾元宗八宫剑的步伐,由八人替代双脚完成运行,意外地展现了强大的进攻、防御能力。

至少第五安是多用了一倍的时间才将八人击倒。

张信惊喜不止,提出每宫站列十人,组成八宫八十人的阵。第五安并不确定这个办法是否可行,但结果却让他瞪直了眼。

三百名自高奋勇的军卒,不但没破掉此阵,反而被此阵逐一掩杀。

如此情景惊动了群豪,纷纷提出更大的设想:每宫百人,八百人为阵。

不过这个八百人的阵法第一次未能成功,第五安认为原因是每宫军卒步伐不一致,或被受到攻击时便乱了运行顺序。

张信显得比第五安更有信心,在问清原委后,他亲自指挥军卒演练,而坚持练习了十余次后,竟然又让他成功了。

或许不叫成功,而是叫天大的成功。

八百人的阵,不但可以抵挡两千军卒的围攻,还可整体运动入敌群,主动蚕食对手。

第五安很满意,但张信不满意,他认为阵法还有些生硬,也有些潜在的破绽。比如每次都是由巽宫启动阵法,似乎容易被敌人发现进而克制。

第五安细想了半日,悟出一些易为太极的实用法则,最终在易道功法之“易简、易变、不变”的密诀中找到了办法。

以空缺的中宫为极点,八宫如众星拱月一般围在其周围,而由乾至兑任何一宫均可率先挺进中宫,从而达到从任意方位启动阵法的结果。

张信大喜,亲自挑选两千精干军卒进行轮番演练,然后再逐一淘汰,最终敲定八百优胜出来的军卒,并亲自训练。

今日未时,张信宣布阵法大成,邀第五安等人去军营观摩。

所谓阵势,正是有了阵,便有了势。

当清一色褐色齐腰甲、淡黄战裙的军卒四四方方集结完毕,便有些枪林盾城的森然,而一股肃杀之势亦悄然而生。

第五安自然比别人看得更为明白。

八百人看似站列为一个方阵,实则是八个小方阵组成。中间则留有一片空地,正是阵法启动和困杀阵中敌人的中宫。

每宫百人,半数长枪手,半数刀牌手。每宫置两名城管军领导干部,作为该宫的清道夫,对漏入宫中的个别敌人进行手刃,保证本宫整体运行的顺畅。

随着张信手中令旗挥下,面对第五安等人的右前侧百人齐齐向左后方中宫退去,与此同时,其后面震宫里的百名军卒蹭蹭上前。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巽、震两宫军卒运行的同时,乾、坤、坎、离、艮、兑等宫的军卒亦便沿着各自的方位开始运行。

让人眼花缭乱的是,左前巽宫军卒退入中宫时,左前坤宫同时退入中宫;两百军卒在中宫交错,像是犬牙咬合一般。

等中宫空出,前排正前方离宫军卒诡异地直直后退,而右后方艮宫军卒则与其在中宫交错,斜斜顶到前端。

阵法一开始运行,八百军卒便用四百盾牌护身、四百长枪直刺、四百长刀斜砍,一时间尘烟飞扬、刀枪厉啸。

张信满脸通红,再度变换旗令。

听得轰地一声,八百军卒突然整齐地向着同一个方向踏踏前进;遇令旗再变,则又瞬时像先前那般交错复变、周而复始。

那些未能入阵当清道夫的其他城管军干部看得热血沸腾、叫好连连。

第五安也觉得浑身发热,侧首问道:“军团长,若是真的与敌交锋,此阵还能抵两千人吗?”

张信舔了舔嘴唇,叹道:“何止两千?来多少杀多少啊。当然,如果军卒不吃不喝的话。”

第五安怔了怔,道:“是啊,军卒体力有限,那索性将五千军卒都编成阵吧,可以轮换上阵。”

张信清咳一声,道:“政委,我们只有五千人。此阵确实利于两军正面厮杀,但我们还需要侧翼环护、大帐卫护、粮草路护,便是前军阵中也还保持一定数量的骑兵、弓箭手、火铳手以及前哨……”

第五安赶紧摆手道:“当我没说好吗?”

正在这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和连连惊叹声,见是静女、想得美、易囝囝、徐妙锦一边则头看着大阵,一边向第五安等人走来。

静女小鹿般跃至第五安身侧,扯着他衣袖问道:“我们城管军又要和人打群架啊?”

第五安瞪上一眼,低声道:“我们是一支有纪律的队伍……你们不在王府作警卫,跑军营来干什么?”

静女嘟起了嘴,道:“王府哪需要我们警卫?”又像突然想起来什么,笑道:“这回真有事,徐姐姐专门给你送大宝剑来了。”

“送我大保健?”第五安怔了下,道:“大宝剑啊!这不太好吧?正所谓无功不受禄嘛。”

徐妙锦走上前来,道:“此剑过于长了些,我带着不甚方便,且见你并无随身佩剑,便送给你吧。”

第五安坚持不受。

徐妙锦淡然一笑,道:“此剑名为龙渊,乃干将、欧冶子所铸,能感人意。昨日我方有送与你的念头,此剑便发出自鸣之声,显然亦有此意。”说罢递上一柄剑来。

第五安心中一动,迟疑道:“龙渊?”

徐妙锦笑道:“不错,正是龙渊。实不相瞒,当初送剑之人有言在先,此剑最终归于谁手,到底还是要看它自己的意愿。不过,你却不要问送剑之人是谁,日后若有机缘,你自然会知道。”

第五安犹豫半晌接过剑来,但觉掌心温热,一股暖热瞬时传遍全身。虽未抽剑出鞘,却又仿佛看得极是清楚,剑身三尺九寸,八节相连;青光盈绕,如竹似玉。

第五安喃喃道:“此剑……”不知为何,心中突然确定这把名为龙渊的大宝剑,应该和传说中的那个龙渊有些关系。

正在此时,一骑令卒卷尘而来,道:“世子殿下有令,所有卫所以及城管一军立即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