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四十四章 亦非是胡言

错天下 第四十四章 亦非是胡言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封府,周王府邸。

王府长史王翰极有才华,唯一不足是胆小多疑了些。如此便罢,不想周王朱橚喝斥几句,他竟然犯了疯癫。

这令朱橚很是郁闷。

但最让朱橚郁闷的是自己的次子朱有爋,被自己一巴掌打出府后,竟然至今未还。

朱橚当然清楚,自己很是疼爱这个次子,只是次子太不懂得藏匿锋芒,更不理解自己待时而飞的一番隐忍。

正自叹息,长子朱有炖匆匆进来,道:“父王,二弟回来了……”

朱橚心中一喜,暗道:“我儿到底还是回来了!”面上却不动声色,道:“逆子还有脸回来?我必重重责罚,看他还敢不敢如此!”

朱有炖迟疑道:“父王,今日就不再罚他罢?二弟……却是与曹国公一道而回。”

朱橚微觉诧异,道:“曹国公为何而至?此前并未必收到其拜贴通箴啊。”又暗道:“此人爵位不及我,却是那小皇帝极为宠信之人,面上切不可怠慢。”说道:“快快有请!”

朱有炖应声而退。

稍倾,朱橚见三人至厅,其中两人分是朱有炖、朱有爋,另一个身穿盔甲的年轻男子,正是曹国公李景隆,于是笑而相迎。

李景隆见礼,笑道:“奉陛下旨意,我率军两万北上拉训,途中竟与爋弟不期而遇。念着既然经至周王治内,无论如何亦该前来拜见,遂与爋弟一道而来,还望周王恕我冒昧。”

朱橚恍然,笑道:“国公有礼,且座上说话。”

李景隆向朱有爋微微一笑,道:“我与周王带来些薄礼,还有劳爋弟替我支使进来。”

朱有爋悄悄扯着朱有炖衣袖,低声道:“曹国公与父王有要事相谈,你且与我暂避。”

朱有炖知其厉害,赶紧托辞与李景隆暂别。

朱橚笑道:“国公何必如此客气?既临府中,便是念及本王薄面,何须又以礼盛情?”

李景隆呵呵一笑,与朱橚闲谈开去。

朱有炖随朱有爋出府,道:“二弟,你果然是在途中遇着曹国公?我怎地觉得他此番来得有些蹊跷?”

朱有爋道:“大哥也太过多疑!难不成我还骗父王?不过,你这般却是提醒了我,你须得传令下去,让府中护卫甲士闭院勿出,莫让曹国公误会。”

朱有炖道:“却又关护卫甲士何事?”

朱有爋道:“国公特意令所率二万军卒驻于王府五里之遥,正是不欲让父王生疑,此番用心可谓良苦,我们可别反行其事,倒让国公寒心。”

朱有炖思之有理,唤人传下令去,府中护卫甲士暂闭不出。既毕,又见二十余军卒抬着半身高的木箱而来,问道:“这便是国公给父王带来的礼物?竟如此之丰?”

朱有爋笑道:“正是盛情难却嘛。”上前指挥军卒将木箱抬进府中。

至厅,李景隆令军卒将木箱排列放开,笑道:“区区薄礼,还望周王笑纳。”

朱橚叹道:“国公如此厚礼,本王岂可轻易收下?不可,万万不可!”

李景隆道:“不算甚贵重之物,却定会让周王大开眼界,请周王上前瞧瞧。”

朱橚见李景隆说得奇怪,亦便起身上前。刚至木箱前,却见木箱忽地自行打开,紧接着寒风扑面,两把明晃晃的长刀已低于颈上。

眼角余光所至,十个木箱纷纷掀盖,从每个木箱里面都跃出两名手持长刀的军卒。两名军卒如法炮制将长刀架于朱有炖颈上,其余人等则封住厅中要道。

朱橚大惊,颤声道:“国公此欲何为?”

李景隆面色一沉,厉声道:“朱橚听旨……”

…………

建文元年,正月。

马和忍不住勒住马首,回头看了看白雪覆盖的庆寿寺,心道:“跟随师父这么多年,今日才知道宗门竟是如此古怪!”

马和自幼便在燕王府内执事,对武林中事知之甚少自是正常,但对自己宗门亦是如此,则只能说明宗门的确古怪。

其他不说,仅是身为道士的师祖令师父拜入佛门,这便是其他宗门绝对不会做出的古怪事情。

再有不得不说者,宗门每代只收三名弟子,每名弟子又仅能收一名徒弟的规矩,亦是极为古怪。

但最让马和不能接受的古怪则是宗门同辈弟子之间的排序,不是入宗门早便是大弟子,亦不是年龄大便是师兄,而是大师父的亲传弟子当然就是大弟子,二师父的亲传弟子天生就是二弟子。

而自己的师父是三师父,自己便永远只能是小师弟。

马和策马缓行,忽地想着前些日百岁高龄的师祖向那位五十多岁的大师祖行礼时一脸谦恭的神色,觉得自己这个小师弟也不算甚尴尬事,毕竟,现在同辈中的两位师兄在哪里都还不知道。

马和忍不住笑了,抛弃这般杂想,喝马疾驰,渐渐远离庆寿寺。

庆寿寺在纷飞大雪中矗立若静,寺内主持禅房中盘坐着一僧一道。

僧是庆寿寺主持道衍和尚,道则是长须如雪、仙风道骨的道士席应真,分别是马和的师父和师祖。

道衍微笑道:“弟子谨记师父之令,终身不得从仕为官。”

席应真亦自微笑,道:“为师却是为你好。”

道衍说道:“弟子明白,更是感激师父体量,容许弟子置身俗事。”

席应真道:“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此谓善也。你替燕王谋划出策,意在报恩,于佛于道,均有理可通。”

道衍再谢。

值此,有僧报高阳郡王至。道衍略略思量,心中了然。当下辞席应真而出,与朱高煦出寺,缓行在雪地间。

朱高煦忽道:“袁珙大师可是太师好友?”

道衍:“何以此问?”

朱高煦笑道:“昨日在北平城中瞧着一位相士,颇有不凡气度。我令人探访,知其竟是太师好友,是以想请太师相助。”

道衍沉思片刻,道:“可是为周王之事?”

朱高煦正色道:“正是!周王已废,诸王见危。我想趁早做些准备,可父王迟迟不开口,我唯有出此下下之策。”

道衍笑道:“却要我如何相助?”

朱高煦笑道:“当如此如此……”

…………

北平,燕王府。

朱棣笑道:“我知道太师宗门修自易道,对于占卜测算之事甚精,但这般神奇之术我却是不敢相信啊。”

道衍哈哈大笑,道:“不瞒燕王,此乃是郡王煦的一番孝心啊。因燕王劳郁,郡王煦便想出这个法子,其意不过是想让燕王开怀一笑罢。”

朱棣微笑不语,半晌说道:“既然如此,实不忍拂了煦儿的好心。”说罢与道衍行至厅外。

朱高煦将早早准备好的护卫甲士衣衫呈上,朱棣颇有些无奈的笑笑,然后一番穿戴,隐于数十名同样衣衫的护卫甲士当中。

既毕,朱高煦与道衍转身出得王府。

此时大雪,过得一刻钟后,朱棣与数十甲士已然浑身覆白,仅眼鼻可见。稍倾,道衍、朱高煦与一青袍老者徐徐前来。

青袍老者正是道衍好友袁珙,乃世间相术奇人。

朱高煦笑道:“此皆府中护卫甲士,袁大师且瞧瞧他等精气如何?”

袁珙负手而行,微笑不语。

行得十数步,袁珙忽地停下身来,看着身前一名护卫甲士,神色甚是惊讶,半晌说道:“郡王殿下可否让此人拂去面上之雪?”

朱高煦手指轻拂,弹去甲士眉须上的落雪。

袁珙更显惊讶,突然兀地拜下,道:“燕王为何轻身至此?”

此甲士正是朱棣所扮,见袁珙认出自己,哈哈笑道:“却也不难。”大步迈开,自顾进入厅去。

朱高煦与道衍相视而笑,携袁珙跟进厅去。

朱棣见三人进来,笑道:“难为大师,竟也陪着煦儿胡为。”

袁珙正色道:“燕王此言差矣!昨日斯道极力相请,我方赶至府中为燕王面相,却与胡为二字无关。”

朱棣微诧,道:“煦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高煦道:“事先孩儿确有讨父王开心之意,只是时间紧迫,尚未来得及向袁大师说明。先前大师在雪中识得父王,孩儿并未预先告知。”

朱棣微微皱眉,道:“大师相术既然如此神奇,此时便替我细细看来。”

袁珙微笑着看看朱高煦,道:“已然看过,勿须再看。”

朱棣笑道:“那便请大师直言。”

袁珙正色道:“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乃太平天子相!”

朱棣脸色一沉,道:“先是胡为,此是胡言!看在太师面上,我且不与你论罪。”说罢拂袖而去。

袁珙向道衍辞别,笑道:“斯道,今日事了,改日却该向你讨杯茶水。”说完亦是大袖轻拂,出得府去。

朱高煦赶紧跟上,待出府后低声说道:“多谢大师!”

袁珙微笑不语,直直看着朱高煦,半晌说道:“我先时既未胡为,后时亦非胡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