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六十七章 王府来能人

错天下 第六十七章 王府来能人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半晌不见第五安说话,静女扬起头来,问道:“你在想什么?”

第五安道:“我在想蜀川,想米仓山。以后我们便在那里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你浇园。”

静女道:“那你呢?”

第五安道:“我看着你。”

静女忍俊不禁,又忽地想起了在米仓山松林里第一次见着第五安时场景,道:“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就感觉你这人怪怪的。此时见你……还是怪怪的,却又不一样。”

第五安没有回应这个问题,笑了笑,道:“不过在此之前,我须得做些事情。”

静女揶揄道:“我替你做罢,你看着我便是。”

第五安微微皱眉,道:“这些事情不好做。”

静女道:“到底是何事?”

第五安叹道:“有这么一个人,他会让老百姓吃苦,他会让很多人死去,甚至会让天下大乱。我不想这样,但不知道如何去做。”

静女道:“好办,杀了他便是。”

第五安怔住。

静女说得很简单,但第五安听着却觉得心中很复杂。

杀了他便是!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而且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自己之前却从未想过用这个简单的办法来对付李景隆。

此时想着这个问题,第五安发现自己竟有些抵触这个办法,却是不清楚为什么。转念又想着李景隆应该不会再给自己杀他的机会,而且有易十三在,确也不一定能再杀他。

如此一想,心中反倒有些轻松,第五安很是奇怪。

静女有些不解,道:“你杀不了他?”

第五安道:“杀不了。”

静女道:“那怎么办?”

第五安道:“没有办法……但我有个想法,或许亦可以算作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对了,斯道……道衍主持此时是否在寺内?”

静女道:“未时便进了城,听说是去了燕王府。”

第五安沉思道:“那我们也去燕王府,此时便去。”说罢跃下桥头,翻身马上,向静女伸出左手,道:“来!”

静女微微迟疑,然后嫣然一笑,轻盈跃至马前,伸出手去。

第五安微微用力,将静女拎至马背,双手从她腰间伸出,抓住黑马缰绳,轻喝而起。

静女有些羞涩,但很快放松下来,几乎将整个身子都倚靠在第五安胸前。看着弯弯的月儿,感受着微微的夜风,还有背后那片让人心跳的温暖。

这便是依靠?

………….

燕王府。

朱棣将道衍请进了密室,看到世子等人平安回来,他觉得需要和道衍立即谈一些事情。

只有在密室才能谈的事情。

道衍有所猜测,先行说道:“倪谅果然有问题!不过,卢振、葛诚二人暂不宜杀!留着他们,便等于多得两个眼线,有利于让殿下更准确地判断南边什么时候动手。”

朱棣点头,道:“世子三人在京师遇险,说明南边已经等不急了。”

道衍:“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不管南边何时动手,殿下只需领兵杀敌、攻城掠地,至于起兵情由、粮草辎重等杂事,便交由老僧处理。”

朱棣正色道:“太师便是我的定海神针,有太师相助,必然事成!”又道:“说到领兵杀敌,我倒有些担心煦儿,他不回府却去了北边……”

道衍笑道:“殿下可是担心高阳郡王将燕山两千残元降兵拉进北平?呵呵,老僧以为,郡王绝然不会如此。”

朱棣略略一想,笑道:“是我多虑,煦儿既然托炽儿向我说明,我便不该怀疑他会如此莽撞。”忽又叹道:“又说攻城掠地,府中护卫尽数被调离,目前我只有八百甲士可用,委实少了些。”

道衍笑道:“殿下,府中甲士虽不多,但北平城的兵力可不少!”

朱棣微怔,继而亦自笑道:“加上城外附地,五万人马自是有的。只是,正因如此,我却更需要一些身手异常的能人,届时方能成就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北平数万兵马收入囊中。”

道衍:“兵不在广,在于精。此八百甲士均是以一挡十的勇士,纵然事起,亦不怯那些卫所普通士卒。殿下不妨想想高阳郡王那十五神甲,虽止十五人,却于万军之中任意往来,何其威猛?”

朱棣笑道:“话虽如此,此番我们面对的却不是残元流寇,而是南边的正规卫所。唉,若是再有些十五神甲这般能人却是再好不过。”

道衍见朱棣接连两次提及身手异常的能人,心下了然,略略迟疑后说道:“殿下若是不嫌弃,老僧可请师父让两位师兄来相助。”

朱棣挑挑眉,暗道:“到底是太师,甚是明白我所想。当初我不过是顺手救了他大伯一家,如今他却是将点滴之恩以涌泉相报,实可敬也。不过,既然是他师兄,想必年事已高……”口中说道:“现今劳烦太师,我已甚感愧疚,岂敢再相烦太师的两位师兄?若是太师识得其他武林中的能人,还望不吝荐举。”

道衍笑道:“殿下有所不知,老僧那两位师兄可不是寻常人。若是将大师兄的身手与高阳郡王相比,老僧相信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师兄虽则身手不及大师兄,却有另外一番本事……”

朱棣有了兴趣,笑道:“不知有哪些本事?”

道衍:“老僧这位二师兄,江湖人称小灵通,但凡他想要探听的消息,不管天上地下,总会探得到。”

朱棣闻言暗喜:“大师兄便已难得,更难得的却是这位二师兄!倘或太师所言不假,那则是极为难得的细作啊!”口中说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此值危急存亡之秋,我便厚颜恳请太师,速速请两位师兄相来相助!”

道衍心想:我宗为隐宗,本不介入此番俗事,我助燕王已是师父特准,怎好再让两位师兄入世?但燕王恩重,又岂能推却?罢,总归要尽力而为方是。”说道:“殿下放心,明日我便向师父递去消息。”

朱棣心思忽转,道:“按时日算来,邓庸应当已至京师,却不知能否为我拖延些时间?不过,据寅人消息,那小子削我之心甚切,恐怕有些难。”

道衍笑道:“凡事当尽力而为,虽则上次称病、此次佯疯,确然不足以让人信服,但南边人心不一、喜忌不同,或有大臣帮着殿下说话亦未可知。”

朱棣笑道:“但愿如此罢!”

…………

马和有些郁闷,当然也有些高兴。

见朱棣和道衍回到厅上,便赶紧上前见礼,道:“师父,我……大师父来了。”

道衍一喜,看向朱棣,道:“殿下,此乃天意啊!方才说到师兄,大师兄便当真来了!”

朱棣闻得只有大师兄,心中微有失望,面上却是惊喜交加,道:“三保,快快将你大师父请进来!”

片刻,朱棣见马和领着一名蔚蓝长衫的年轻男子与一名身着湖蓝色长裙的女子进来,更有朱高燧满脸喜气地同行,不禁大为纳闷。

正欲开口,又见道衍大步迎去,拱手行礼,拜道:“道衍见过大师兄!”

朱棣倒吸一口冷气,将那男子反复看着,确定其不是返老还童,而是真真切切只有二十出头,忍不住说道:“太师,这位便是大师兄?”

却见朱高燧上前答道:“父王,这位便是第五安、第五兄弟,此次在京师多仗他相助,我们才得以安全出城。”

朱棣这回是真惊,随即又喜,暗道:“先前炽儿等人回来说起这位义士,我尚觉得遗憾,不想竟是太师师兄,真是天助我也!”见道衍领其来拜,赶紧笑脸迎上。

第五安终于见着朱棣,心中亦是暗喝一声:“好一个王者威仪!”

先时抵燕王府,第五安正请门人通报,不想刚说出找道衍,门内便跳出一个身形魁梧的男子,再一相询,竟然得知男子便是自己只听说但未见过的小弟子,立时觉得亲切。

被马和领至偏厅等待,朱高燧又闻讯而来,二人虽是下午才分开,却像是多年未见一般,倍感亲热。

未及多时,便又见了数年未见的小师弟道衍,第五安心情大好,是以对朱棣亦是笑脸相向。

众人一一礼过。

与朱棣等人寒暄一阵,第五安忽地看向道衍,口中冒出一句仙语:“你个瓜娃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