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六十八章 仙语试众人

错天下 第六十八章 仙语试众人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第五安虽然心情大好,却到底不忘心中大事,见场间众人谈笑风生,知道此时正是出其不意的好时机,便突然以仙语相试。

若明非真是穿越到道衍身上,那猛地听到这句六百年后的蜀中方言,必然会有所反应。不管是惊讶还是惊喜,亦或其他什么,第五安自信是能发现端倪的。

不想此语一出,场间便是一静。道衍确有反应,但却是和朱棣、马和一样,满脸均是莫名其妙的诧异。

倒是朱高燧一怔之后笑道:“第五兄,你这句仙语却是说得不对!”

在京师住得一个多月,朱高燧自然也多次听闻此仙语,亦知道这是位低者向位高者的问候。

此时已惊知第五安是道衍的大师兄,朱高燧当然认为此语用得有误,只可惜自己尚不会说,不然一定要好好示范一下,向父王仙语一句。

第五安口中称是,心中仍有疑虑,笑道:“郡王殿下说得是,且让我再说一句,你听听可对。”再看向道衍,仍然是仙语飘飘:“明非,我知道是你!我是苏安,和李九江打架坠楼那个苏安。”

说完此句,第五安紧紧盯着道衍眼睛,见其不再似先时那般诧异,而是满眼新奇,并没有半分装伪的痕迹,心中终是确定道衍只是道衍。

忽听得朱棣说道:“之前我亦听说曹国公在殿前与人仙语长谈,莫非那人正是第五公子?”

第五安再瞟道衍,见其仍然无异,便笑道:“确有其事。不过我所知甚少,不能与曹国公相提并论。”

朱棣笑道:“虽是仙语,我却觉得无甚奇特,听着亦似一字一音,却与我大明语音相近。至少,我觉得比蒙元外邦话倒还简单些。”

虽隔六百年,但无论是大明官话还是蜀川方言,总归是汉话。其发声虽不同,但音节序列到底是一样。

第五安有着后世记忆,自然知道此番道理,但并未听说过六百年后蜀川方言的朱棣亦发现两者有相同之外,却让第五安暗地一惊,心道:“难道朱棣才是明非?”

心念此及,第五安口中又冒仙语,这次却是冲着朱棣说去:“朱棣,你肯定是明非!刚才你也听到了嘛,我是苏安!你就不要再装了嘛。”

见朱棣神色专注,第五安心中紧张起来,正欲再仙语几句,却又听着朱棣笑道:“你们听听,是否与我大明话音极为相似?”

第五安点头称是,眼中暗暗观察,终觉朱棣不过是就事论事、随口一语,于是暗道:“穿越哪有那么容易?都怪李景隆误导了我,想来明非多是半死了。唉,以后切不可如此多疑。”口中含笑,将数句仙语的意思敷衍过去。

既已不疑道衍是明非,第五安再无杂念,便欲按自己那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即尽力帮助朱棣,让其顺利当上皇帝,让历史沿着自己的轨迹走下去便好。

朱棣见第五安不仅是道衍的大师兄,还是朱高燧口中的第五兄,对其身手自然没有怀疑。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如此既有身手又值得信任的人,自然要极力留下。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二人闲谈之中各有目的,片刻之后便不出意外地一拍即合。

朱棣心中甚喜,笑道:“自今日起,第五公子贤伉俪便在府中住下罢。”

先前第五安等人相互见礼时,只向朱棣提及静女的名字,并未介绍其与自己的关系。倒是朱棣见静女总是看着第五安,眼中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心中便有些了然,于是有此一语。

静女今日收获了希望,满心欢喜。她没问第五安来燕王府作甚,想着跟着他一道便好。

乍见那个老眉老眼的庆寿寺主持道衍和尚竟然向第五安唤师兄,静女略感觉新奇,但也仅是略感新奇。反正听不懂他们说甚,不如再回想一下先前那些弯弯的月儿、微微的风。

后听得第五安说出仙语,静女便又想起当时在蜀川初见第五安时,他亦是说过这甚仙语,不过那时只觉得他是犯癫说疯话,自己还把他呛得面红耳赤,便暗暗觉得好笑。

猛得听着朱棣此语,静女回过神来,见众人似乎都盯着自己,不由得一下红了脸,腾地起身说道:“我们不是…….”又觉此话说出似有不妥,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述。

第五安亦不想朱棣说话如此直接,窘迫道:“燕王有所不知,我们……尚未成亲。”

朱棣至此方知言中有失,但如此小事又算得个甚?当下哈哈一笑,道:“尚未成亲,那终是会成亲。”想着徐妙锦亦是闺中之人,且初来乍到正好需要个伴,于是向第五安征询其意。

第五安自无异议,看着静女离去,暗道:“靖难之役应当快了,必须要给朱棣提个醒,好让他准备充分一些。”终是说道:“燕王殿下,此次世子和两位郡王殿下在京师发生了些不快,我担心朝廷不会善罢甘休,还望殿下早早有所准备。”

朱棣面露微笑,瞟过厅上朱高燧、马和两人,暗道:“到底是江湖中人,这位第五安看着神俊,却是金玉其外、无甚城府,此等话语岂可轻易说出?不过,有勇无谋之人,正是适合冲锋陷阵。”口中笑道:“我相信朝廷断然不会因此误会而怀疑燕王府的忠心,第五公子却是多虑。”

道衍闻得第五安所言,心中甚是诧异。

在道衍的印象中,自己这位大师兄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极为冷静稳重,说话举事尤为得体,连汉中教授方孝孺都挑不出不是。此时说话却显然欠思虑,至少措辞便有些不当。

道衍却是不知,一个人能够将自己脑中六百年后的古怪念头压制下去,已是常人所不能及之事。若非第五安正是他印象中的那位大师兄,如何能够做到?

然则,第五安虽然能够压制住念头,但脑中毕竟多出六百年后的记忆,举物行事自然会悄然受到影响。此话固然显得有些着急,但却是他脑中不由自主地认为有话直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这种变化第五安自己不知,旁人却是看得分明。像朱高燧等后来相识之人,或许只会觉得其偶尔有些与众不同,或者偶尔说话颇为有趣。而像道衍这些早就识得的人,便会感觉其有些古怪。

又想着上次大师父第五元贞来北平曾提及,大师兄疑是患了病症,或许是病症未愈?若是如此,自己须得小心谨慎些,切不可因疏忽而影响到燕王的大事。

念及此,道衍笑道:“是啊大师兄,燕王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虽然出此意外,却只需遣使去京师向朝廷说明情由便是。”

第五安不想朱棣竟不受自己提醒,正欲将话再说得明白一些,又听闻道衍如此说,心中暗道:“看来道衍到底与历史记载不一样,并没有那么精明厉害。想要让朱棣早作准备,还得靠我自己才行。唉,时间紧,任务重啊。”

此番念转,见朱棣满脸体恤地与道衍说夜已深、请留府中等等,显是准备歇息之意,第五安暗叹一声,心道:“且不急在今夜,等明日再说。”见道衍执意回寺,便又与其说道几句,约定明日再叙师兄弟情谊。

次日清晨,第五安等至巳时仍不见道衍前来,自己则不宜单独与朱棣提及靖难之役的防范话题,便与静女出了燕王府。

静女上了街自是兴高采烈,拉着第五安将其身上隐有血渍的长衫换去。第五安则四下留意,想着自己或许能发现些异常,到时有凭有据,自然能让朱棣相信朝廷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友善,靖难之役亦不是自己的空想。

至午时末,二人见着一酒楼甚是高雅堂皇,幡匾书云锦上花,便进去歇上一歇。

第五安叫了两个小菜,侧过头来看见静女单手撑着下巴、歪着脑袋,眼睛扑闪着似在思考什么,心中不禁一荡:“她这般模样便可爱,真是比以前那种脸上抹霜的的样子好太多啊。”口中笑道:“想什么呢?”

静女将食指竖在唇上,轻轻嘘了一声,片刻后才笑嘻嘻地把头凑过来,低声说道:“我听那桌的人在说这家酒楼最好的酒叫枫叶醉,我们也尝尝?”

第五安有些诧异,道:“我从未见你饮过酒……”

静女脸上有些发红,道:“以前是从未喝过,但我现在想喝。”

第五安瞟着静女,笑得意味深长,摇头道:“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静女的脸更红,扭捏道:“我只是……想看你喝醉的样子。”

第五安坚持道:“还是不会这么简单!”

静女双眼一瞪,道:“我想听你酒后吐真言,想知道你昨天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不行啊?”

第五安怔了一下,笑道:“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你啊。”

静女佯怒道:“你且说一句,这酒到底喝是不喝?”

第五安正欲开口,却听得身后传来一道油腻的声音:“这位姑娘,想喝酒却找我啊,你想喝多少我便陪你喝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