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七百七十六章 迷恋人间烟火气

我在六朝传道 第七百七十六章 迷恋人间烟火气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汴梁街头,一个少年道士优哉游哉地行走,时不时停在路边,买几串东京汴梁的小吃。

在六朝你要是说哪里的上流豪门酒宴最精细讲究,那必然是金陵,但是哪里的小吃最好最多,肯定是汴梁。

金陵的那些奢靡,是属于豪门的。而汴梁则是属于每一个踏入它城池的人的,即使你囊中羞涩,也能在此品尝到难得的美味佳肴。

李渔重新恢复了正常,再也不用顶着一身金光,走到哪都是瞩目的焦点了。

这让他如释重负,整个人轻松了很多,有不少人愿意走到哪都是焦点,但是这其中不包括李渔。

即使是早就已经修为惊人,他还是喜欢混迹在人间,享受烟火气。

城外的官道上行人如织,其中不乏有人数众多的商队,但有支队伍却是引人瞩目。

那队伍不过两辆马车,周围跟着几骑,但那骑马的人看起来却于普通骑手不同,人人身上都有股肃杀之气,之间的位置更是暗合军阵之道。

正在吃糖人的李渔,不禁转过身,多看了一眼。

摆摊的货郎笑道:“这位道爷,想必还不知道吧,这就是我们大宋无敌之师,打退了唐将中号称不败将军李靖,驱逐女贞鞑子,平定方腊叛乱的岳家军!”

李渔呵呵一笑,道:“我还真不知道,难怪这么雄壮。”

“嗨,这算什么,你在汴梁待久了,说不定哪天就能看到岳大将军亲自率亲兵来京城面圣,那才叫一个威武呢。”

李渔点头道:“厉害厉害。”

货郎虽然只是个卖糖人的,但是身为东京汴梁的一份子,这身份让他非常骄傲。

一听李渔不是汴梁口音,他顿时来了劲,犹如打开了话匣子。

要是他知道岳飞还是李渔一手扶持起来的,估计就不会说的这么来劲了。

李渔虽然没怎么听进去,但是一直随口给他捧场,吃完糖人之后才在货郎小哥意犹未尽的目光中,笑着说道:“把你剩下的这些全给我包上。”

说完排出几个大钱,货郎没有想到今天可以提前下班,顿时忙活起来。等他弄好之后,李渔笑呵呵地提着一大包油纸,继续往前走。

岳家军,已经是大宋百姓的定心丸,就是不知道岳飞有没有听自己的话,不要贸然出兵。岳飞看到其他五国都在开疆拓土,生怕五国看不起没有动作的大宋,所以想要北伐,以血女贞无故来犯之耻。

对此李渔的看法是---大可不必。

大宋被骂了这么多年,背着软蛋的名号在六朝混的风生水起,实在不是很着急摘掉这个帽子。

只要苟的住,那就依然是六朝中的大国,毕竟大宋的疆域在那摆着。再不济大宋也是商业最兴盛的帝国,是有一点资本的。

李渔长舒一口气,把这些事甩到脑后,今天自己好不容易给自己放假,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吃喝玩乐。

他在西牛贺洲奔波几个月,几乎每天都在打打杀杀,不然就是在尔虞我诈的算计中,实在是有些身心俱疲。

李渔迈着悠闲的步子,看上去十分慢,可是仔细注意他的话,就发现他移动的特别快。不一会,便来到鹿儿巷,看到熟悉的大门,伸手一敲。

门缝中一个大爷好奇的看了一眼,随即笑呵呵地打开门,道:“姑爷来了。”

李渔笑着一甩手里的糖人,说道:“老薛,我记得你有个孙子,在路边看到正好给你带一份来。”

“哎吆,姑爷什么身份,还记得小人们这些事。”

李渔来到院子里,沿途不少的小厮丫鬟,李渔见人就发糖,等到了内院时候,差不多正好发完,只剩下最后一串。

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坐着一只萝莉,虽然年幼,但长着一张精致的俏脸,神似天上仙女,宛如随风摇曳的柳枝。

她看到李渔之后,稍微有些拘谨,起身道:“道长。”

李渔诧异地说道:“你怎么在这”

薛宝琴笑道:“陛下也来了。”

李渔啊了一声,果然听到动静,赵福金从房中飞快窜了出来。

她一眼就看到了李渔手里的糖人,刷的一下,便已经夺了过去,自顾自舔着吃了起来。看到李渔嫌弃的目光,赵福金嘿嘿一笑,说道:“你可算回来了,没有你在的日子,汴梁真的无聊透啦。”

李渔不解地问道:“汴梁无不无聊,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在的时候也只是炼丹修炼,轻易不出宗门。”

“朕说的就是宗门里。”

李渔心中了然,自己离开之后,汴梁的正经门山门内,各种娱乐活动都停止了。

倒不是因为自己的离开,而是局势紧张,正经门作为人间和天庭开战的马前卒,每一个弟子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很多弟子都被家族召回,不允许他们跟着李渔冒险,李渔对此不置可否,任由他们离开。

自己可以对天宣战,但是门下弟子,却有选择的权力。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为整个人间而战。

李渔从来没打算强迫任何一个弟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他是要反抗天庭,而不是要取代天庭。

若是威权意识太强,即使是把天庭掀翻,那也只不过是一场改朝换代而已。

李渔看着把糖人吃完,还咬着小棍的赵福金,没好气地问道:“你身为一国之主,要是光知道玩,那不成了昏君了”

赵福金懒洋洋地往秋千上一趟,坐在薛宝琴身边,一双姣好的长腿往前一伸,说道:“朕就是昏君,父皇也是,这是我们老赵家的传承,没办法改变的。”

李渔看着她那嘚瑟的懒样,恨不得给她屁股来一脚。

这时候从房中走出一个贵妇人来,她看了一眼李渔,笑着说道:“几时回来了,怎么也不早说一声,我好吩咐他们准备酒菜”

李渔对薛夫人说道:“自己家人,哪用这般麻烦。”

薛夫人笑道:“快到里面去吧,宝钗她在等着你呢。”

李渔也不怯场,在众人的目光中,快步走到薛宝钗的房间。

她身上依旧有金色的光芒,不过和李渔不一样,这没有给她带来多少苦恼。

因为薛宝钗天性就不是喜欢出去玩的人,在自己府上,有些金光也无所谓,尤其是丫鬟婆子们都习惯了之后,更是连她自己都差点忘了。

她正在椅子上,捧着一本书看,听到门声没有在意,只当是自己丫鬟来了,随口道:“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

这一声让薛宝钗猛地抬起头来,看清来人之后,顿时惊喜交加,站起身来。

黑白分明的美目落落大方地看着他,虽然柔弱,却没有多少羞涩。

李渔缓缓上前,轻轻拥住宝钗,嗅着她身上的幽香,问道:“想我没有”

薛宝钗点了点头,慢慢仰起了脸,她粉颊带着醉人的红晕,唇瓣红艳欲滴,眼波荡漾着,就像喝醉了一样一片迷离。

李渔闻弦歌知雅意,将她托着屁股抱在怀里,两人亲吻了一阵,直到丫鬟莺儿回来。

她看到这一幕,脸一红,也不怎么害臊,用脚后跟帮两人把门关上,问道:“要铺床么”

宝钗红着脸啐了她一口,道:“你个小蹄子嘴真真刁,没见这是白天么”

李渔怀里抱着娇小却很丰满的少女,却早就兴致满满,他笑着捏了捏美人的脸蛋,肤如凝脂,光滑又不失弹性。点头道:“铺床吧。”

宝钗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莺儿忍不住捂着嘴笑起来。

----

李渔回来了,正经门里这个消息如同长了腿一样,很快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大家精神都振奋起来,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掌教在一切都不可怕了。

掌教会像以前一样,带着大家战胜所有的敌人,最后再回到这宗门内,继续以前那恬淡舒适的日子。

李渔把一群妖怪,从风月宝鉴内放了出来,然后他们在西牛贺洲的光荣事迹,就开始被大肆宣扬起来。

这些妖怪添油加醋,把原本就十分惊人的消息,传的神乎其神。

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打进大雷音寺,都是一个可以震碎人三观的消息。

丹房内,李渔正在打坐,身后进来一个道士。

他看了一眼李渔,双眼一亮,道:“师父,你身上的金光内敛了”

李渔笑道:“我回来这么久,你是第一个一眼就发现这件事的。”

来人正是张三丰,他抱拳道:“恭喜师父,佛光内敛,师父怕不是直接成佛了。”

“算是吧。”李渔笑道。

“师父以道门散仙修炼成佛,古往今来都是难得一见了。”

张三丰由衷地赞叹道。

他一直被人成为天才,不管是正经门的长老弟子,还是山下来的各路修士、妖怪,都要高看他一眼。

但是张三丰一直没有骄傲的情绪,因为每次他以为自己很厉害的时候,师父就会来一个大的,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也有很大的差距要去追赶。

其实他不知道,两人根本没有可比性,张三丰是传统的修士,他的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

李渔是天外妖星,他没有任何一次的突破是循规蹈矩的。

张三丰拿了一块蒲团,在李渔身边坐下,一般帮用蒲扇控火,一边道:“师父,这次西行成果如何”

李渔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张三丰心领神会,顿时开心起来,“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算是吧...”李渔回想了一下,妖怪们只是吹嘘了细节,至于战果他们没有吹。

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厉害了,光是说实话已经很像是在吹了,妖怪们说起来的时候,甚至要小心翼翼地去掉一些实在不可思议的场景。

比如说赵云枪挑宝光佛,比如说诸葛亮借星辰之力破燃灯古佛的莲花阵,比如说李渔在大雷音寺内成佛,引来万僧膜拜...

李渔的回归,让张三丰的道心更加坚定,他此时也已经相信了人定胜天。

这种改变,比之境界的提升还要重要,它关乎一个修士的上限。

对于修士来说,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东西比天资更重要的话,那就只能是道心了。

勤奋和天资决定你的下限高度,而道心则能决定你的上限。

张三丰道:“师父,你这次回来,打算在门中逗留多久”

李渔问道:“怎么了”

“若是师父马上要走,我便在门中守护宗门,若是师父长期逗留,我有些私事要去做。”

张三丰的私事李渔一下子来了兴趣,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他装作漫不经意地问道:“是什么私事”

“弟子和天师道的张道陵张天师,有过数面之缘,彼此十分投机。他在东瀛帮大明军队打仗,前番来信说战况激烈,弟子准备去助战。”

“有张天师在,还能战况激烈”李渔诧异地问道:“对面是什么路数”

“据说是一些奇怪的神只,千奇百怪,各有妖术。”

李渔说道:“正好我要去大明办一些事,英雄会已经结束,咱们宗门最近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不如你我一道前往吧。”

李渔在小雷音寺,意外得知那苯教余孽,和贾宝玉有些关系,至少是和通灵宝玉有些干系。

他准备去一探究竟,然而在金陵,势必要进入红楼的势力范围,他们的背后是黎山圣母。

虽然黎山圣母被自己赶出了中原,在中原六朝大地上,已经找不到一个她的道场,但是她手下的徒子徒孙众多。这些人又大多集中在金陵,和金陵豪门沆瀣一气,就像是李渔脚面上的一只蛤蟆。

他们的威胁不大,在李渔的敌人里实力排不上号,但是恶心人一流,时常让李渔感到心头一堵。

李渔打算先帮大明打完东瀛,然后再趁势去金陵,将四大家族连根拔起,把金陵的这些人间最大的投降派给打散。

金陵的这些豪门,可以说是整个六朝,过的最奢靡的。按理说他们是享受人间万姓最多的家族,但是往往是这些过的最好的人,最容易做叛徒走狗。

因为奢靡的享受,就像是蚀骨的酒色,泡软了他们的骨头。

当然,李渔这次亲自去助战,多少带了一些个人好恶。

张三丰一听,大喜过望,“若是师父亲自前去,那么东瀛覆灭指日可待。”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