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86章 想当甲方爷爷?呸!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86章 想当甲方爷爷?呸!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15分钟后。

江弦躺在床上,朱琳依偎在他怀里,纤细的手指不断在他胸口上画着圈,衣衫凌乱散落一地。

小别胜新婚。

上次在山东的取景地,江弦在朱琳的住所算是浅尝辄止。

这回夫妻重聚,那自然是狂风扫落叶、雨打烂芭蕉。

朱琳一开始还矜持着控制自己,只是情到浓处,连她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大胆。

江弦摸着她的头发,把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都给朱琳讲了一遍。

两人相隔两地,这年头讯息又不发达,虽然很多事情已经在信里、电话里提过,可终究不比两人耳语着说出更为详尽,朱琳也很享受倾听的这种感觉,很少打断,一双杏眸时不时在江弦脸颊上扫过。

“没想到,你在部队都有这么大的声望了。

回头我们一起去看一场《天下第一楼》吧,我还没看过。”

“你什么时候回去。”

“.过两天就走。”

“这么快啊。”

听到江弦语气中有些遗憾,朱琳抬起身,俯卧着看向江弦,满眼柔情,“要不我不拍了.”

“怎么说这种话?”

“总是这样两地分居,我觉得对不起你,这不是一个妻子应该尽的义务。”

江弦掩住她的嘴,把她搂入怀中,“说什么傻话,拍摄《少林寺》是国家交给你的任务,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能打退堂鼓?

你别担心,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工作的日子也很充实,我们两个各自为革命事业奋斗,分开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朱琳轻蹙柳眉,有些幽怨的轻拍他胸口,“你啊.总是莫名其妙的觉悟很高。”

“那是当然。”

江弦想了想,道:“香港那边和咱们国内不一样,拍电影拍的很快,我估计这部《少林寺》用不了多久就能拍完了。

上个月,央视召开了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改编问题,你有没有想法?”

“红楼梦?”

朱琳听了这个内幕消息,心中一动,“你是说《红楼梦》要改拍成电视剧?”

《红楼梦》读者甚多,书迷数不胜数,朱琳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自然也极钟爱这部文坛经典。

“你有拍摄电视剧的经验,也有拍摄古装剧的经验,如果这部《红楼》立项,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我觉得有很多角色都适合你。”

“哪个角色?”朱琳妙目一眨,望向他的目光带着好奇。

“到时候再说吧,还不急。”

“你先说嘛!”

江弦神神秘秘的,朱琳佯怒,直接坐起身戴起了胸罩,“你不说那我可上别的屋睡觉去了。”

“你自己说的啊,千万别反悔。”

朱琳一听,一双杏眸里七分羞三分恼,又搂着江弦,拥入他的怀中,“你说不说?”

“那就看你表现。”

“呀。”

又是一番亲热。

完事以后,朱琳擦了擦身上的痕迹,这会儿白皙的肌肤此刻透着朵朵红晕,好似芙蓉盛开一般好看。

回想起方才自己的放荡,朱琳羞得小脸都快要滴血。

这也亏得是住的自己家,隔音比较好,要是住个单位分的宿舍,估摸着第二天全单位都得讨论她和江弦的动静了。

这年头找个理想的**地方不容易,不然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时候,老谋子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把巩俐和黄和祥俩人“捉奸在床”。

在戏里,小金宝和宋二爷暗通款曲,唐老爷为了大计忍着装傻。

在戏外,巩俐和黄和祥恋奸情热,老谋子为了电影忍着当乌龟。

也算是戏里戏外高度统一。

江弦和朱琳聊了一夜的《红楼》。

“回头我给你弄一本《红楼梦》,你带着去片场,没事儿就翻着看看,提前研究研究,仔细体会体会、熟悉熟悉。

《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能在这部电视剧里出演个角儿,只要演好,那就是流芳百世的事情,比你演一百个角色都强。”

“那要是演砸了呢?”

“砸了?你先放宽了心研究,砸了那是导演该担心的事情。”

“.”

朱琳古怪的看一眼他,最后还是信任的点头,江弦将他搂进怀里,轻吻了一口她光滑柔嫩的唇瓣,最后关上灯。

“睡吧。”

翌日,夫妻俩人一块儿出去吃个早点。

汪曾祺说得好:“五味神在京城呢。”,统管酸甜苦辣咸的神都在这儿了。

俩人上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要两碗豆腐脑,江弦又跟人家要了俩现烙的马蹄烧饼。

刚出炉的,半发面,两面儿都有芝麻,薄薄的两层皮儿,鼓鼓囊囊。

江弦会吃,把烧饼从中间剖开,夹一筷子滚烫焦酥的“果子”,往嘴里这么一塞。

嗬,这味道甭提有多美了。

那叫一个地道!

吃过饭,俩人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溜溜达达回去。

刚到家里,江弦就收着一通电话,一听,潘海清打来的,就是当初来京城找他那茅台酒厂的生产科长。

他一琢磨,无事不登三宝殿,茅台酒厂打电话过来多半是因为《外婆桥》这篇。

江弦之前承诺过茅台酒厂,会在《花环》后的当中替他们《花环》打几句广告。

他也的确做了这事,不怕茅台酒厂像通天河的老龟一样找他算账,大大方方接起。

“潘海清同志,我已经在最新发表的那篇当中替茅台酒美言过了,贵厂可还满意?”

“满意是满意。”

潘海清语气急切,“可是江作家,您给我们写的,似乎有点问题啊.”

《外婆桥》这篇,他已经看过了,不光他看了,茅台酒厂的很多领导也看了。

写的确实好,潘海清看的是津津有味,他是个粗人,可还是被江弦那一行行细腻到极致的文字所吸引,觉得写的特别美。

当然了,他最关心的还是里头关于他们茅台酒的事儿。

江弦的确在《外婆桥》里特意提了一嘴茅台酒,给他们茅台酒打了广告,更是说了他们茅台酒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展览会金奖的辉煌事迹。

可问题就出在巴拿马万国会金奖这里。

茅台酒厂一向对外宣称自家酒酿曾获巴拿马万国展览会金奖,更有“一摔成名”的故事

——当年茅台参展的酒包装土气,不受评委待见,茅台酒的工作人员为了为国争光,心生一计,故意摔酒破坛,酒香顿时吸引了评委,勇夺金奖,于是有了“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的佳话。

这个“茅台酒一摔成名”的故事,这样一段令国人振国威、扬眉吐气、拍案叫绝的经典佳话,江弦都写进了里。

茅台酒厂看到这儿还相当满意。

可是看到江弦对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注释,他们不乐意了。

注释在里面很常见,就是一种用于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

看书的时候经常看到后面画个圆圈,然后在文章末的位置对圆圈前的词汇做解释,这就是注释,文章里很常见的东西。

江弦为了避免读者看不明白,所以特意在中给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添了个注释,对万国会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万国博览会上的奖项。

他在其中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奖项为甲等大奖章,当时国内获得了三个大奖章:一个是山西汾酒,一个是直隶酒,一个是河南酒。

再往下,分别是乙等名誉奖章、丙等金质奖章、丁等银质奖章.

细品一下。

茅台酒厂的这个金奖,听着好像跟金牌似得,像是个第一名的荣誉,实则不然,其实只是第三等奖项。

对于江弦在注释当中这一段详细的解释,茅台酒厂看完就急了。

我们本来就靠着这个金奖当噱头,你这么一解释,那我们这个金奖的档次岂不是都掉了几分?

潘海清希望江弦能再改改,最好是删掉这个注释,只说他们茅台酒获得金奖。

江弦自然是不乐意。

他语气不善:“潘海清同志,我已经信守当初的承诺,在里给茅台酒美言过了,这是一分钱都不要的广告。

我同意做这件事,是希望能消解之前《花环》对茅台酒厂的伤害,也是感谢茅台酒厂为前线战士们送去的茅台酒。

可这不代表我江弦就非得听你们茅台酒厂的话,难道我写的文章,非要你们茅台酒厂每一个字都同意了才能发表?”

说完,他便毫不犹豫的挂断。

他说的已经够客气了,没把那个“你算老几啊”说出口。

意思也很明显:

我的内容一个字都不可能改。

之前同意给你们打广告,是信守承诺,你们茅台酒厂还想打蛇随棍上,给我当甲方爷爷?

没门!

潘海清那边听完江弦的说辞,就知道求他改文没戏了,只得无奈的把这件事报告给上级领导。

“无耻!无耻!”

领导班子气的摔了杯子,却也拿江弦没什么办法。

“要不我再去一趟京城?”潘海清试探性的问。

“不必了。”

领导叹一口气,“这件事的影响力虽然有,但总归没有‘气死茅台’那么大,更何况”

他下半句没有说出,心思灵敏的潘海清却猜出了领导的担忧。

他们堂堂茅台酒厂,因为江弦一个作家,被气的三次上蹿下跳。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那他们茅台酒才真叫个颜面扫地。

朱琳和江弦一块儿去看了一场《天下第一楼》的话剧演出。

距离《天下第一楼》首次公演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时间,现场气氛依旧相当浓烈,上座率丝毫不减。

演员们粉墨登场,咿咿呀呀。

大幕落下以后,台下观众疯魔了一样献给演员们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朱琳侧目看向江弦,“不错嘛。”

“首演那场更震撼。”江弦说。

“现在是第几场了?”

“不知道。”

江弦一脸云淡风轻,“不过听导演夏淳说,这部剧目的公演次数应该很快就破100了。”

江弦对《天下第一楼》的剧本很有信心。

毕竟在另一时空中,这部剧30多年里演出了超过500场,是继《茶馆》之后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并且剧本在三十多年里一字未改,堪称京城人艺经久不息的传奇。

此外,年底各种各样的评选活动都在开展。

话剧这块儿,《天下第一楼》无疑是最受瞩目的。

不光是京城人艺的编剧,国内其他剧团的编剧看过《天下第一楼》这场话剧以后,都被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彩剧情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天,江弦刚去车站送走了朱琳,张守仁便找上门来。

他一脸欣喜的通知他:《十月》杂志举办的首届“文学奖”,已经把剧本分类的特别荣誉奖颁给了《天下第一楼》。

“恭喜啊!”

“谢谢。”江弦一脸云淡风轻。

“怎么看不出你高兴呢?”张守仁诧异说。

成天跟江弦厮混在一块儿的葛尤全都听在耳朵里,这货一拍大腿。

“这有啥好高兴的,江兄又不需要你们‘十月文学奖’来证明他的含金量,倒是你们这个‘十月文学奖’需要江兄.”

“咳咳。”

江弦咳嗽着打断了葛尤的话。

《十月》创办的“十月文学奖”当然没葛尤说的那么不堪,这也是文学界一项颇受认可的文学奖项。

“我这个人性格就这样.”

他笑着解释说,“老张你别误会,能获得《十月》颁发的这个奖,我还是很开心的。”

张守仁无奈,“你啊,不用跟我说好听的,我们‘十月文学奖’今年是第一届,又是我们《十月》杂志社主办,你这个大作家不太看的上,我也理解。

不过我还有个事情要通知你,这件事你估计还没得到消息。”

听张守仁这么说,江弦顿时有些好奇。

“什么事情?老张你说。”

张守仁笑眯眯的看他一眼:

“今年京城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评选上,‘模范集体’的称号授予了《天下第一楼》剧组。

京城市‘劳动模范’这个称号授予了你这个《天下第一楼》的作者。”

“啥玩意?”

一旁的葛尤极夸张的倒吸一口凉气。

“江兄成劳模了?”

“牛大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