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74章 《饥饿游戏》

1978合成系文豪 第374章 《饥饿游戏》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米高梅那边动作很快。

没几天,就对外宣布了未来一年即将拍摄的新片名称,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月亮与六便士》两部影片赫然在列。

string的读者们狂喜。

才刚刚品鉴过这两篇,就进入了影视化改编的阶段。

话说这也是好莱坞惯用的老模式了。

好莱坞大片的粉丝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

先是听制作公司说一个新片要上映了,然后因为某个宣传点开始期待这部影片,等了很长时间以后,终于等到这部电影上映。

不过说是很长时间,其实也没多久,相比于国内拍电影一个镜头磨蹭一天、一部戏光拍摄耗费一年的模式,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周期很快。

像是之前提过的《洛奇》,这电影一个月就拍完了。

没错,一个月。

还有像喜剧片《鸟人》,也只拍了一个月。

诺兰导演的《记忆碎片》,拍摄时间甚至不到一个月。

大概就只有个二十多天。

这边的电影行业已经完全实现了商业化。

就和工厂流水线一样,批量制作电影。

有利有弊吧。

这种拍摄模式效率确实高,但你也可以说对艺术不够尊重。

同样的,国内的拍摄模式,你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对艺术一丝不苟,也可以说是效率低下,任何一点细节都有可能要开会讨论,而且是翻来覆去的讨论。

但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确实是由这种模式成就的。

而且在后世,国内的电影制作也转而开始学习这种商业化的模式。

也有例外。

比如某位导演。

人家演员满打满算就几分钟的出场镜头,他能按着人家的头让人家拍足足三年。

“你还要参与进剧本的创作中来?”米高梅公司的马克西姆在电话里问江弦说。

“没错,我想试一试。”

“你知道写过英文剧本么?”

“没有。”

马克西姆皱眉,“算了吧,江,据我所知,很多在美国攻读电影的人都尝过写英文剧本的苦头,你确定你要写么?”

“我又不是非要自己一个人写。”

江弦说,“马克西姆,我可以先写一个版本,然后再找一名美国的编剧来润饰,最终的剧本签署两个人的名字,以合作剧本的名义定稿,据我所知,这在美国电影界是完全可行的吧,我听说过,自己有构想,找美国作家代写,这事儿很常见的。”

“.”

马克西姆吃了一惊。

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怎么会对这些东西这么熟悉?我大漂亮国已经被你们社会主义渗透成筛子了?

米高梅其实不想让江弦参与剧本创作。

他们当然有自己的算计。

拍改编电影,制作方往往都希望能脱离作者来重新创作。

影视化改编和原著有出入。

这是制作公司期望的。

他们要将转变成他们的东西,而不是照抄一遍江弦的东西。

另一个原因就是江弦太贵了,让他写剧本的话又得开出一笔不菲的薪酬。

至于江弦,他才懒得管马克西姆在想什么。

他就是奔着稿酬去的,写剧本他也没兴趣。

美国有个词叫“企划炼狱”。

就是说一个剧本,三番五次地叫你修稿,这样一两年耗下去,最后很有可能无疾而终。

据说在好莱坞,平均一个本子从初稿到开拍要缠斗五年,那还是指千万分之一顺利拍成的剧本。

商业化的背后,是一帮卷的要死的编剧。

所以江弦准备找几个枪手同时代写,到时候米高梅觉得哪个能行就上哪个。

江弦雇枪手很有可能都不用花钱。

那些在美国攻读电影的大学生可是很廉价的。

都是一茬茬的新鲜韭菜。

到时候可能光是给对方留个合作创作的名字,就能让一群极有天赋的大学生挤破头。

“找谁好呢?”

《模拟科幻与现实》编辑部。

作为曾经引领了科幻黄金时代的杂志《惊异故事》,他们这家杂志在科幻圈内享有盛名。

像海因莱因的大部分作品、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还有赫伯特的《沙丘》.一系列科幻界内堪称经典的名著都由他们这部杂志推出。

当然,最近几年,他们的杂志总是把握不住读者口味。

读者们愿意接受更多的创意,更另类的故事,而他们《模拟科幻与现实》则有点保守派的味道。

因为前任主编约翰.坎贝尔的口味问题,他们杂志社退掉了大量这类,导致杂志的口碑和销量严重下滑,在70年代科幻的新浪潮时代中,渐渐不复当年的辉煌。

“都是千篇一律的。”编辑克里登抓狂的抓了一把头发,“十篇里有九篇都是对海因莱因的模仿,他们根本没办法跳出海因莱因的框架。”

海因莱因对科幻家们的影响太深了。

这导致其他家会有意无意的写出他的味道。

抓狂过后,克里登还是得老老实实的继续看稿,身为编辑,他早就习惯看一些质量低的稿子了,只是因为这次他们的征文比赛吸引来了太多投稿,庞大的工作量让克里登有点崩溃。

他又往后看,这篇明显是一个业余作者写的,语句都不太通顺,讲的是人类在地心发现了外星虫族,然后爆发战争,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主角通过个人英雄主义单枪匹马解决掉虫族核心,致使所有虫族全部死亡,地球重新和平。

“嗯,还可以。”

这种解决一个核心所有小怪就会瞬间全部死亡的奇葩设定,在后世已经用烂了,不过这会儿看着还比较新颖。

克里登写了一篇推荐报告,又继续看下一篇。

“爱荷华州寄来的”

克里登一翻稿纸,看到首页的一行英文,显然是作品名:

饥饿游戏!

“什么游戏?好奇怪的名字。”

克里登又往下看,那是的一段简介,他们征文比赛要求这样的格式,先标题,后简介。

“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即将开始。”

“在荒蛮的野外环境中,每个人都想置你于死地!”

“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来吗?”

克里登只是看了个简介的开头,就精神一振。

这是个会写的。

上来三句话,把他对这篇的期待感拉的非常足。

简介不就应该这样写吗?

要通俗易懂,让读者明白大概内容的同时也被这篇的题材或是内容方向吸引。

克里登接着往下看:

“世界在一场大战后被摧毁,在故土的废墟上,人们建立了新的家园,但新政权规定:管辖下的12个地区每年都必须进贡少年男女,参加一档电视直播节目‘饥饿游戏’。”

“这是一项残酷而可怕的生与死的竞赛,所有的贡品必须战斗到死,最后的幸存者就是胜者。”

“24人参加竞赛,只有一人能够存活。”

“抽签日那天,16岁的女孩凯特尼斯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酷!

克里登忍不住惊呼。

这个方向的题材非常新颖!

克里登当然懂得什么叫电视直播节目。

电视直播在美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虽然最早搞直播节目的也并不是美国,而是BBC,二战以前他们就在全球搞电视广播了。

到了1953年,BBC现场直播了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在西敏寺的登基大典,全英国估计约有2000万人目睹了这位女王的登基现场。

所以在看了这个简介以后,克里登的阅读**完全被勾出来了。

他非常敬佩这名作者的想象力。

而且这名作者的切入点非常绝妙,至今克里登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作者在电视直播这方面进行写作。

“题材是个好题材。”

“正文写的怎么样呢?”

克里登迫不及待的继续往下看去。

“第一章,抽签日。”

“16岁的我和妹妹波丽姆生活在十二区,一个能把人安全地饿死的地方。”

“我们住在‘夹缝地带’,为了养活妹妹和冷漠的妈妈,我每天要到‘牧场’去偷猎,这是危险的并且是违法的,有可能被处死。”

“狩猎伙伴盖尔叫我‘猫薄荷’,我的真名叫凯特尼斯。”

“今天是收获节,我们都得盛装出席那个令人室息的抽签仪式。

“.”

克里登很快看进去了这篇。

的主人公叫凯特尼斯,是个16岁的女孩,家境贫穷,父亲去世,他依靠在十二区围栏外偷猎、采集野果勉强养活妈妈、妹妹和自己。

而故事的背景则是设在未来世界。

在这个时期,旧有的世界已经毁灭,一个强权国家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帕纳姆国。

“帕纳姆国”一共分为12个区和一个名为“凯匹特”的中央区。

十二个区此前曾反抗“凯匹特”的强权统治,并被残暴镇压。

统治者为了让人们记住并惩罚反抗的人及后代,于是制造出了恐怖的“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每年都举办一届。

每一届游戏都会从12个区的年轻青少年男女中,抽签选出一男一女参加竞技比赛。

12个区,也就是一共24个参赛者。

在比赛过程中,会有摄像机二十四小时跟拍,并直播内容给全国人们观看。

而这场直播将被电视现场直播到全国,每个人都必须观看,并且要当成节日一样庆祝。

对于其他十二区,这毫无疑问是羞辱和折磨。

但对于中央区凯匹特来说,“饥饿游戏”是年度盛会,是一年中最大的乐趣。

顺带一提,在“饥饿游戏”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制:观赛者可以投票给自己喜欢的选手,也可以为选手送上礼物,这些礼物将会成为参赛者在游戏中可使用的道具。

话分两头。

那些被选中的参赛者,将被集中到一个人造的荒野求生环境中。

在规定的期限内,只有一名最后的胜利者可以活下来,成为本届的冠军。

作为冠军奖励,胜利者今后可以不再过衣食无着的生活,并不必再过苦日子,从此衣食无忧。

仅仅是的多方面设定,就让克里登感到非常的惊艳了。

什么游戏.直播

哎呀。

新颖!

太新颖了!

他继续往后看。

既然对“饥饿游戏”铺垫良久,那么的主角凯特尼斯当然要参与进这场游戏中来。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凯特尼斯的妹妹被选中为贡品,为了保护妹妹,凯特尼斯代替了自己的妹妹,成为“饥饿游戏”的选手,与同区的一个男孩皮特一起参加第74届“饥饿游戏”的比赛。

在游戏的准备过程中,她们的指导老师和造型师别出心裁为俩人的出场做了很多的准备,使得他俩赢得了全国人们的喜爱。

嗯,用潮流一点的话说就是炒cp。

为了热度和话题,凯特尼斯和皮特被当作一对恋人到处宣传,其实两人一开始并不是,但为了活命,只能在摄像头下表演恩爱。

“饥饿游戏”终于开始,起初凯特尼斯和皮特分别逃亡,用自己不多的技能保护自己。

到了后来,两人渐渐发现,那些喜欢他们这对情侣的观众,会因为心疼他们,给他们“打赏”一些有用的药物和食品。

发现这一点以后。

为了获得援助,凯特尼斯和皮特开始表演恩爱来取悦观众,他们两个人被迫互相帮助,相处过程中有真情也有假意。

另外,除了凯特尼斯,还讲了其他参赛者各自的背景和动机。

他们在游戏中猎杀、追踪、饥饿、伪装、智斗.上演一幕幕生死存亡的求生博弈。

“哎呀。”

克里登看的肾上腺素狂飙。

这写的行云流水,各种设定非常吸引眼球。

克里登越看越爽,越爽越看。

这作者太会想了!

什么逃杀游戏、炒cp、送礼物.

尤其是这个送礼物,真是有点意思。

没想到未来的电视直播在这个作者的设想中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他一口气看完的余下部分。

作者写的驾轻就熟,非常漂亮。

读完一篇好,克里登伸个懒腰,心情大好。

既是因为收到了一篇好稿子,又是因为这篇的前途非常光明。

在克里登看来,这篇《饥饿游戏》发表以后,必是一篇震动美国文坛的佳作。

一想到这儿他的心情就变得更加美妙。

“我们美国文学真是欣欣向荣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