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舍不得

国潮1980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舍不得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7 12:37: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个年代的现实社会里,还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到女性在面对催婚时的无奈与窘迫。

对于这个时代,面临适婚年龄却没有心仪对象的姑娘们,不仅要应对外界的偏见与编排,还要承受家人的不解与施压。

不结婚,对于一个成年女性而言,仿佛被施加了某种魔咒,让她们显得尤为另类。

无论殷悦还是蓝岚,她们其实都是这种社会环境下的受害者。

即使蓝岚做出了成家的选择,也是因为承受着难以为外人道的压力,因为不愿打破父母亲人的期望,具有一定的被动因素。

但话说回来了,有的时候,哪怕是这样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只有即将失去的人,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究竟是多么的宝贵。

此时此刻,同样也是宁卫民红颜知己之一的曲笑,就在经历着“人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这个大年夜里,在这栋楼宇里,几乎各家各户都是灯火通明,大鱼大肉,喜气洋洋的。

惟有曲笑的家里是一片清冷,一片暗淡,就连电视都没有人看。

在她的家里,最大的响动,莫过于父亲在隔壁屋子里补觉的呼噜声了。

此外,还能听到的响动,也就只有时不时在窗外炸响的花炮声,和隐隐约约从楼上邻居家传来的喧闹声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癌症这个病魔,不但已经把曲笑的母亲折磨得不成个样子了,也把曲笑和她的爸爸都劳累得不成个样子了。

尤其是曲笑和她的爸爸都已经从主治医师的口中知道,曲笑的母亲已经是病入膏肓,随时有可能离世。

他们的心里就更是充斥着愁云惨雾,不可能有什么心思去过这个年了。

实际上,这个春节,曲笑一家就连年夜饭也都是凑合的。

曲笑的爸爸给自己和闺女随便下了两碗面条,切了点熟食,糊弄个囫囵饱就得了。

曲笑的母亲对饮食就更没有什么需要了。

她的病出在胃上,每天除了吊吊挂瓶,打葡萄糖,真能入口的东西,也就只剩下一点流食了

所以此时此刻,曲笑正在一勺一勺地给母亲喂藕粉。

这种藕粉曾经是曲笑儿时的最爱,过去她小的时候,都是母亲喂着她吃的。

却没想到人生竟然是个轮回,现在轮到她给母亲喂食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实在让人伤感。

何况曲笑就从来没有感觉到她的母亲这般的虚弱过。

以前她的妈妈是远近知名的大美人,然而此时脸色蜡黄,已经是皮包骨头了,一头秀发也脱落了不少。

只能从她的眼神里依稀地还能感受到她以前曾经有过的高贵和美丽。

点灯熬油这个词,再贴切不过了。

眼看着母亲生命如同点燃的油盏,一点点耗尽,自己却无能为力。

这就更让曲笑感到黯然神伤,进而追悔莫及,深深自责起来。

是啊,这些年,自己所给予母亲的太少太少。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她实在是不够格。

上一次她春节回家,妈妈一直胃不舒服的时候,她怎么就跟死人一样,没想到要送妈妈到医院看看?

明明知道妈妈的胃有毛病啊,怎么就那么迷信日本医生的水平,认为妈妈已经完全治愈了呢?

这个世界上哪有百分百的事儿!

蠢,我实在太蠢了。

曲笑甚至想起了更早的日子。

她如果从小能再乖巧一些,多留心妈妈的饮食。

如果能禁止忙碌的妈妈别总是为了省时间和省事儿,去吃热水泡饭对付,不让妈妈吃剩菜。

那么妈妈的胃病会不会就不至于加重到今天这般地步?

哪怕是在手术之后,她如果不去法国继续当模特,只安心留在国内陪着妈妈,不让妈妈再为她牵肠挂肚的操心。

那么妈妈的胃病会不会就真的治愈了?

或者说,起码不至于迅速恶化?

等等等等……这些念头都像锋利的刀子一样割着她的心。

她无法不去责备自己的粗心,不去责备自己对母亲的关切不足。

为此,她的鼻子一阵阵发酸,心里觉得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咬,一口一口,咬得生疼。

不过,曲笑的母亲喝着自己女儿喂给自己的藕粉,心里却只是感激。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她感念自己的乖女儿,能为了自己巴巴的从国外赶了回来,到今天为止一直都在没日没夜,细心体贴的照顾着自己。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其善良,细致和耐心,都是别人家的孩子都不能比的。

在医院的时候,无论是医生还是同房的病人,都对她能有这么一个好女儿表示羡慕。

所以对女儿如此操劳,她不但心疼,感谢,而且也对最后不多母女相处的时间,感到格外珍惜。

她自己根本不信大夫所说的话,什么只要保持散淡乐观心境,她就还能活。

自知大限临近,有些话,她今天已经不得不说了。

所以等勉强吃下了多半碗的藕粉,她不让女儿去刷碗,就抓住曲笑的手,留下了她。

“你先别走,妈可能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儿了。趁着今天精神头还好,有些话妈得跟你说……”

曲笑大惊失色。

“妈,您说什么呢!您可别胡思乱想,大夫说让您安心静养,您只要放宽心……

“宽心?是你在宽我的心。咱们谁都明白,我就这一两天的事儿了。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走,妈会走得很快,不拖累人。”

曲笑母亲神情爽朗,谈生死之事仿佛就像唠家常一样淡然。

然而这也更让曲笑心惊肉跳,她开始意识到什么了。

“妈!”

此时,曲笑刚才还能强忍住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直接就掉下来了。

“笑笑啊,别哭。生老病死太正常不过了,妈现在能熬过这个年去,心里已经知足了。尤其妈这辈子,又有你这么乖巧有出息的好闺女,像这样的福气,我得感谢老天爷。”

曲笑用力抓住母亲的手,低着头的她已经泣不成声。

而她的妈妈依然脑子清楚的做着交待。

“要非说有什么放不下的,妈现在就是放不下你。你这性子太软,今后啊,你得学会坚强啊。没有妈陪着你了,无论遇到什么,你自己也得兜得住才行。别动不动就多愁善感地翻腾心思。从今往后你得积极乐观的活,你得相信生活里没有过不去的关口。”

尤其是对女儿的终身大事,她更是心里牵挂,始终难以介怀。

“还有一件事别怪我多嘴,就是你的终身大事。要说宁经理那个人真是不错,可惜你们没缘分。现在他已经结婚了,你还在打独身,让妈怎么放心得下?你虽然总说自己已经看开了,放下了,可妈知道你没有。你只是已经死心了而已,也因为这个,我才更着急,你得答应妈,今后真的要尽力放下这件事。你不要拒绝和别的小伙子接触,我相信我的女儿,这么优秀的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说着,曲笑的母亲从枕下摸出一个小包来。

然后告诉曲笑,说这是曲笑姥姥留下的一对儿金镯子。

原本自己是想等着女儿出嫁的时候亲手给她戴上的,现在看,恐怕自己等不到了,所以只得提前亲手交给她了。

听着母亲一言一句冷静的交代,曲笑彻底情绪失控,“呜呜”的趴在母亲的身上,泪如泉涌。

曲笑的母亲此时眼里也有点湿了,但却依然面带微笑,温柔的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想哭你就痛痛快快哭一场吧,把淹在心里的眼泪都倒出来,我知道你自从回来就一直憋着,从来都是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落泪,就是怕我难受。现在妈让你哭,妈不难受。不过你要记得,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笑模样对人,因为爱笑的人总是会有好运气的,就像你的名字一样……”

…………

同一片夜空下,让三个姑娘情感充满遗憾的罪魁祸首宁卫民,却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次回京城过年,他是一家五口儿一起回来的,连岳父母都带了回来。

不为别的,一想到要和不大点的孩子分别,两个老人舍不得。

他们的心思已经全然放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

真要是宁卫民两口子只带着孩子走了,他们的心就会陷入割裂状态。

刮风了,会想京城的风是不是更大?

下雪了,会担心孩子穿得够不够暖?

所以最后就干脆把日本那边的事儿安排了一下,举家一起回来了。

芸园这边,康术德和江念芸自然是欢迎的。

反正现在芸园已经成了涉外酒店了,安置客人根本不在话下,按照华夏的传统,新春佳节自然是人越多越热闹。

而且关键是孩子。

只要孩子回来了,其他无可无不可,自然一切好说。

事实上,宁泽这个小不点也确实没让人失望,长得又白又秀气,胖而美丽,才半岁就已经凭外表,让人看出是个漂亮的女孩子。

不像其他大多数孩子那样,还属于性别一眼分不出来的那种“丑小鸭”的范畴。

她简直成了芸园的明星,坐起来,抓玩具,吃面条,吐泡泡

尽管本事还不大,但她的每个动作都让与她初次谋面的京城亲人们兴奋,都让人品味半天。

康术德说孩子比较像宁卫民,江念芸却说孩子像母亲,那神态,那气质活脱儿就是庆子的摸样,长大了一定也是个大美女。

两个老人还在大年夜里,给孩子举行了一个抓周的仪式。

抓周其实就是一种游戏,就像日本讲究给孩子背大力饼一样,谁也不会认真,即便是抓个大饺子也不错。

可反过来说,小东西的跟前摆了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东西,足有几十样。

她怎么就不抓绿得妖娆的翡翠镯子,不抓金灿灿的金首饰,不抓彩色绚烂的糖果,不抓圆润可爱的果子,偏偏要从黑黢黢的几个文房四宝里把毛笔抓在手里呢。

就这一抓之下,无论是日本的还是华夏的老人都乐开了花。

“好孙女,有出息!”

“泽子,四库一!”

“可不,咱们丫丫就是争气!”

除了喝彩和夸奖,康术德和江念芸更是为了接待这个小东西做了不少工作,和充足的准备,尤其联络感情方面更是必要的。

连松本庆子都没想到,两个老人会这么疼爱一个和他们压根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睡前,江念芸总要给孩子摩挲背,摩挲腿,摩挲胳膊,摩挲手,摩挲脑门,摩挲鼻子……

吃饭的时候,康术德拿起的一勺稀饭要像大飞机一样呜呜地飞,飞过的饭才肯咽下,否则就不张嘴……

以至于沈存都有点吃味儿了。

因为去年圣诞节的时候,他在美国的一双儿女也来了京城,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私下里也不免找江念芸念叨念叨,发发牢骚。

却不料老太太可不惯着他,马上就把他给说没词儿了。

“你那俩孩子,你也好意思说。你不在他们身边,他们谁还记得自己是华人?你看看他们现在,除了叫一声‘奶奶’,其他的连最简单的汉语都忘了。来这儿这不好那不好,没两天就惦记回纽约去,这哪儿还可人疼啊?”

“我也不提更高的要求,下次再来的时候,你先让他们把他们自己的汉语名字给我写对了。我就知足了。还有吃饭,你也教教他们怎么使筷子。别一上桌就用手,寒碜。”

“你再看看卫民的孩子,黑亮亮的眼睛,成天乐呵呵多喜兴?粥面饺子,哪个不爱?小花袄穿上,妥妥一个美人胚子。这才是我的孙女呢,这才是咱们京城孩子。看着就招人爱……”

得,没辙,老太太爱孩子全是基于文化属性的因素,这哪儿讲理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