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难享清闲

国潮1980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难享清闲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0 01:0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89年的春节对于宁卫民来说,绝对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热闹的一次春节。

首先,因为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们变多了。

光日本那边就来了好几口人,让芸园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尤其江念芸还特别希罕宁泽这个小丫头,早从她落地的那天起,就为她的出生开始策划一出弥月堂会。

什么《大点魁》,《麒麟送子》的开场戏啊,什么《满床笏》、《双观星》的折子戏啊,受聘的京城风雷京剧团,早早儿就开始选角儿排练了。

这不,赶上这个春节了,孩子也抱回来了,正好,就到了亮宝的时候了。

江念芸决定打开东院那边的戏楼,从正月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五,白天连唱三天吉祥大戏,晚上再加一晚电影,一晚木偶剧,一晚皮影戏。

即可以把宁卫民老板和下属,社会上的朋友,还有扇儿胡同2号院的老邻居们邀请过来,大家坐在一起聚一聚,庆祝宁卫民喜得贵女的喜事。

也能顺便着帮助宁卫民接待那些主动上门找宁卫民说公事的官场朋友们。

最后一天还能加演一出《富贵长春》,顺带迎财神,连谢天酬神的功能都包圆了。

想想吧,这就叫一举数得,得有多么的好呢?

没辙,谁让人家江念芸就是出身大户人家的小姐呢,这方面那就是专家啊。

主打就是一个吃喝玩乐,公私两便,样样周全。

因此实际上,此举不但饱受各方好评,就连大年初一给江念芸打电话来拜年的邓丽君,一听说这边有如此安排,她也坐不住了。

原本呢,这位亚洲歌后,是因为去年上春晚的后续影响,有点不敢回宝岛,才跑到港城和家里人见面团聚,一起过年的。

这不,还是天性好玩儿,耐不住寂寞,一听说这边更精彩。

大年初四,这位邓小姐就打个“飞的”跑来京城,跟着凑热闹来了。

而且她还不是自己来的,是组团来的。

不但带着自己父母和三哥,还有两个圈内好友林青霞,麦灵芝。

亲朋好友,全都被她一起给拐带弄过来了。

美其名曰“都想见见孩子,给小宁泽添添福气”,其实是受不了芸园享乐的诱惑。

那想想看吧,这一下子又来多少人?

那真是日日笙歌,夜夜牌桌,芸园要能消停得了才怪呢?

不过话说回来,江念芸也好热闹,乐得来这么多牌搭子,还能和同龄人邓父邓母聊聊过去的事儿。

而且人家也不是空手来的,场面上不差事,小宁泽的红包和礼物可是又圈了一波财。

这一点不奇怪,因为谁都得承认,邓小姐在人情世故方面可是相当精通,待人接物向来出手大方。

她能自己私生活凑合一碗清汤寡水的挂面,但招待朋友的时候,绝对是豪华饭店燕参鲍翅。

再加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的好闺蜜林影后同样是要讲排面的。

而那个刚刚凭借一部《保镖》红起来的女导演麦灵芝,更是不可能拿自己的贵人,拿自己的伯乐不当一回事。

所以这波港城亲友别看来得匆匆,但他们送来的礼物可是相当的夺目,祝愿之情表达得相当实质。

什么金杯、金碗、金元宝,金锁、金镯、金麒麟……全是金灿灿够份量的金器。

尤其从一致的品牌上就知道,他们绝对是临行前组团一起从港城金铺直接扫的货。

不得不说,搞得宁卫民都有点嫉妒自己闺女了。

连他自己都得承认,自己这个亲闺女可真是投胎学的专家啊。

其次,宁卫民本人也确实够忙碌的。

他在海内外的盘子都越搞越大,这次回来,不但要见的人多了,公事方面,也有着不少重要使命。

比如他要就对日本废品回收行业的初步观察,对霍延平做个汇报。

再比如,由于孙五福已经开始在日本的旧货市场帮忙淘宝了,他这次从日本带回来了几乎翻倍的青铜器、字画和旧版书,要捐赠给文物局。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和农大就国内高端农产品新一年的养殖播种计划达成一致,划拨资金到位。

这甚至还不包括他在服装、洋酒、广告、旅游、不动产方面的个人投资,和插手文化娱乐行业方面的种种业务,也需要他抽时间做出相应安排。

所以想想看吧,他在京城的时光会是多么的繁忙?

很显然,对比他人,他可没有安享富贵福气。

实际上,也只有除夕和初二这一天半,算是他踏踏实实感受了一下假期的居家之乐。

初一和初三,因为分别去给霍延平和宋华桂拜了年,他也算享受了半天清闲。

至于其余的时间,他几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各种会面、商谈和宴请之中,成了一个马不停蹄,恨不得连轴转的社交狂人。

不过实话实说,这次回来,其实对他个人而言,最重视的工作还不是这些,而是和陈述平一起推动龙潭湖公园水族馆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这个项目最初只是他为了还人情,帮陈述平一把,才临时冒出这个念头的。

虽然从赚钱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的利润前景并不是最可观的,也不是毫无风险的。却毫无疑问是当下他最想做好的一件事。

因为真正的成功人士就是这样,当财富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已经不太看重利润的多少了。

倒是往往会根据个人的喜好出发,追求一种自我实现的喜悦,或者说是完成个人梦想的感受。

宁卫民现在就差不多是这样的。

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他对于能够根据传统神话里的龙宫的设定,在现实世界打造出一个具有东方神话色彩的水族馆项目愈来愈感兴趣。

早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为了帮助陈述平解决龙潭湖公园的财政经济问题,用投资争个先手,建一个能赚钱,却毫无特色的水族馆了。

他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亲手打造的这个水族馆能成为这一代京城的孩子心目中的永远难忘的一抹亮色。

能让他们即使身处在一个国产文化会面对外来文化气势汹汹入侵的年代,也依旧能够因这个独有特色的水族馆的存在,保住一份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可。

甚至宁卫民还期望着,当这些参观龙宫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还能代代相传,带着他们的孩子来这里继续参观。

总而言之吧,正是考虑到这个项目建成后,除了能够填补京城休闲方式和科普教育方面的一个巨大空白,而且还具有相当的社会效益,宁卫民才会平添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也正应了那句“达而兼济天下”的道理,为了保障这个项目切实落地,为了能给京城的父老乡亲们做点有意义的事,现在的宁卫民别说多付出点时间和精力了,在金钱上他都已经有点不大在乎了。

在他看来,项目规划书上的预算只是个形式化的数字,只要能按照他的标准造那个惊艳绝伦的龙宫来,哪怕投入再多的资金也值得。

他现在只要把事情干好,而不考虑代价。

1989年2月15日,节后上班的第三天,终于到了决定这个水族馆是否获批的日子。

这一天的上午,宁卫民和龙潭湖公园的园长陈述平一起受邀去了重文区政府,就水族馆方案和区领导开展说明讨论会。

坦白讲,走到这一环节,这个项目能否获批,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太有难度的事儿了。

毕竟水族馆是个能够代表城市发达程度的一个新兴事物。

尤其远超一个五星级国际酒店的庞大投资不但能拉动区域经济,还能提供就业和税收。

任何一个施政者都不会拒绝这样的项目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落户,欢迎还来不及呢。

要说目前唯一的阻碍,就是区领导们因为缺乏对这个项目的了解,导致信心不足。

首先是资质问题。

别忘了,宁卫民是打算在国内新成立一个私营企业来参与这个项目的。

这样一个资金投入庞大,技术要求颇高的项目,他以这样一个载体来合作,属实让领导们无法放心。

其次就是技术问题。

这个年代,国内大多数人连普通的水族馆都没见过。

区领导们看着陈述平递交上来,打着“东方神话和时代科技并存”口号的龙宫水族馆,那心里就没谱儿啊。

不为别的,这个文旅项目牛逼哄哄太过超前,完全就不是他们能吃透的东西。

如果光靠几张图纸和规划书,还有陈述平从日本带回来的一些录像片段和照片,他们可没法相信这个项目真能实现。

这还不算,根据区政府所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日本的熊本组已经在京城的十三陵水库斥上亿元人民币的巨资投资了一个名为“九龙游乐园”的文旅项目。

号称要打造成一块集水文化、龙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多功能的旅游休闲胜地。

从文化立意的角度来说,似乎和龙潭湖公园这个水族馆的规划有不少文化重叠的部分。

再加上龙潭湖公园里还有不少文物古迹,包括袁崇焕庙、夕照寺(古柏堂)、金代法塔、清代柳塘等。

要是在公园里如此大兴土木,会不会伤及文物古迹?

又或是破坏龙潭湖公园的整体氛围,产生强烈的违和感?

这都是让区领导们感到担心的问题。

所以说,对这些问题,他们自然想要和宁卫民这个投资人当面问个明白。

否则的话,他们对于这个项目的前景总是感觉太过天马行空,对于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信心不足,又怎么好拍板呢?

也是因此,当天在座的人,除了区里主抓商业的许副区长和负责建设工程的周副区长之外,连服务局的乔万林,还有工商局、旅游局、园林局、文物局和交通局,这些相关部门的代表也被区政府召集来了,足可见领导们对这次闭门会议的重视。

总之,这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们希望当面获得他们需要的问题答案,充分且客观评估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才是这个会议最重要的主题。

那自然不必说,宁卫民这个项目策划人自然成为了会场的众矢之的。

实际上从会议开始到会议结束,足足两个小时,几乎全程,都是他在接受各个单位的询问,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过还好,会议的交流的成效,倒是相当不错。

因为首先,宁卫民背后靠着大树。

天然有皮尔卡顿公司作为信用背书,他自己又代表公司已经和天坛公园、天桥商场和区服务局有过相当亮眼的合作成果。

可以说他在区领导的眼里已经不是陌生人了,天然就有一定信任感和亲近感。

所以他的发言没有人故意难为和针对,完全就是一场就事论事的客观讨论。

特别是在服务局和文物局两家单位,宁卫民还有自己过硬的人脉和人情在。

有这两个部门在极力为他说话,甚至是极力作保,像文物保护问题和企业资质问题也就率先获得了解决,不再是什么阻碍了。

其次,对于最重要的资金问题和实施起来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宁卫民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都有成熟的想法,以他正常的口才发挥就足以取信于人了。

所以最终,不但让他游刃有余地各部门的疑问给予了相当合理的解释,甚至他还成功把在座的与会领导们说得兴奋起来,给他们输入了这样的一个概念——这个即将在龙潭湖公园兴建,名为龙宫的水族馆,上应天时,下合地利,更有人和。

不但一定会大获成功,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会成为一个足以吸引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来参观的,代表着京城新时代面貌的标志性旅游景点。

按照宁卫民的说法,所谓天时就是《西游记》剧组刚刚杀青的热度。

这一年,在宁卫民的帮助下,经历了七年制作历程的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功德圆满,正准备在国家电视台正式播出全集。

虽然因为宁卫民干预的结果,导致这部电视剧拍摄完成时间比原有历史终推迟了足足有一年,但经费毕竟也因为他的主意获得了圆满解决。

这就让整部电视剧也不再留有遗憾,按照杨导的计划是足足拍出了四十二集,比原有的二十五集版本还多出了十七集。

所以在宁卫民看来,这部电视剧带来的轰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会持续很久。

那么如果能够按照传统神话里的龙宫的设定,来设计打造这个京城首家水族馆,那绝对能对国内外的游客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想必只要票价合理,没有人能抗拒来这个龙宫一睹为快的诱惑。

至于地利就更好理解了。

龙潭湖公园的特殊的文化条件是明摆着的,有关龙的文化和各种文物正是让宁卫民冒出这个主意的根源。

他认为修建出这么一个龙宫主题水族馆不但能提升龙潭湖公园的文化底蕴,改造龙潭湖公园落后的基础设施,还能扩大龙潭湖公园的名气。

尤其是龙潭湖公园对面就是京城游乐园,两处其实就隔着一条马路。

那么水族馆的科教娱乐功能,完全能够和京城游乐园的电动娱乐形成有效互补。

达到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把两个公园合在一起打造成京城最热门的娱乐标签。

那对于周边地区的商业和经济活动无疑会起到相当的拉动作用。

这么一来,无论刚刚开业不久的八角游乐园,还是即将开业的九龙游乐园都没办法和重文区的游乐园和水族馆竞争了。

因为无论是从交通距离,还是娱乐项目,又或者是文化内涵和科学教育方面,京城游乐园和龙潭湖公园都将实现完美的互补,做到没有短板,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反而会把其他两处游乐场的短板给暴露出来。

那两家就是挖空心思,因为缺乏这样的资源,也不可能做到像他们这么面面俱到。

最后,当然还得说说人和。

这方面宁卫民主要阐述的事自己手里的人力资源。

因为他是个在海外经营的商人,完全可以利用这种经商的优势,把日本的技术优势,和国内的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

最终打造出一个功能性完善,具有东方神话背景,集合了国内审美文化和日本先进科技水平的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是水族馆的功能区划分,内部装修,特殊水族设备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都靠日本那边完成。

而水族馆的整体建筑施工、局部内装修,和形象造景设计,这些都靠国内。

说白了,宁卫民的大概想法,就是整个水族馆的设计和建造,外观靠国内,功能靠日本,文化审美靠国内,技术设备靠日本。

这样一来,他就能用最低的人力成本,和最高的技术标准,来完成这个前所未有的水族馆项目,而且起码也能保证二十年不落伍。

宁卫民甚至开口宣称,水族馆建成三年后,即使收不回成本,门票收入他也会把一半划分给龙潭湖公园。

或许也正是因此吧,宁卫民委托陈述平提交的设计方案,所展现的大方、气魄和诚意才打动了区政府。

并促使区政府决定给予这个有助于树立民族自信,能够体现华夏文化特性文旅投资项目以最大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力度。

许副区长最后甚至亲口询问宁卫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对于区政府有没有什么要求?

宁卫民只提了一条。

他说龙潭湖的公园面积还是显得有点小了,特别是湖心岛的面积,恐怕会限制水族馆的规模。

原本他还打算后续再借助龙潭湖公园的人工湖开发一个水上乐园的项目呢,但经过面积测量,还是没有足够的空间支持,恐怕只能放弃了。

而许副区长拿来地图和周副区长一碰头,很快就圈定了龙潭湖公园东北角的一块地方。

他们转头问宁卫民,“要不这块地方也划给你,好不好?你看看,能有点帮助吗?”

宁卫民看了一眼心里大喜,但嘴上却还是假惺惺的说着,“这个……好是好,可那不是人家河湖管理处第三管理所的办公地嘛。让人家搬走,不大好意思吧。”

两位领导几乎异口同声,一个说,“没关系,我替你去和他们去谈。”

另一个说,“有帮助就好,在这件事上,无论是谁,都得顾全大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