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魂 >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三节 捡漏[第一更]

海魂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三节 捡漏[第一更]

作者:闪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巴勒姆”号在浓密的硝烟中发出痛苦的呻吟,并且缓缓消失的时候,常荐新总算是松了口气。此时天色已经快要亮了,他在这个时候也发现,原来应该跟在“贵阳”号后面的“武汉”号与“南昌”号已经不见了踪影,甚至连雷达都没有探测到这两艘战舰。

常荐新先是一惊,以为这两艘战列舰被敌人给击沉了,可是他很快就否认了这个想法,如果“武汉”号与“南昌”号遭到什么不测的话,那肯定会主动与旗舰“南宁”号联系。他立即让通信参谋去联系了这两艘“掉队”的战舰。现在天色已经微亮,海战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英国空军的那些轰炸机不会留在机场上无所作为,只要天气情况允许,那么英国的轰炸机就将出动,必须要尽快把舰队重新组织起来,形成防控队列,然后撤出危险海域!

“他们在追击最后一艘敌舰。”通信参谋很快就联系上了“武汉”号,并且随即就向常荐新汇报了情况。“战斗快要结束了,是”武汉“号主动发来的电报,5号敌舰已经被摧毁,在确认将其击沉之后,他们就将返回舰队。”

在通信参谋汇报情况的时候,航海参谋已经在海图上标出了“武汉”号与“南昌”号此时所在的位置。

常荐新看了一眼海图上那两个标记。“让他们尽快返回舰队,不要耽搁任何时间,我们将向西南方向全速航行,要他们在两个小时之内追上来!”

命令迅速的传达了下去,常荐新也有点恼火,“武汉”号与“南昌”号擅做主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军令。他没有在这么多参谋面前批评这两艘战舰的舰长。可心理却很不舒服。再反过来一想,常荐新也觉得“武汉”号与“南昌”号的行动是值得肯定地,如果不是他们迅速追击逃窜的5号敌舰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赶在天亮前摧毁英国本土舰队最后一艘完好的战舰了。

心情放松下来后,常荐新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他没有为这几个小时内获得的胜利激动,因为在这个时候,激动对他,对第三特混舰队都没有任何好处。

二十三日凌晨这几个小时的战斗可以说是第三特混舰队作战史上最精彩的几个小时。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至少是在数量上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到天亮的时候,就至少确定击沉了六艘战列舰,七艘巡洋舰,以及十一艘驱逐舰。而在整个交战过程中,第三特混舰队没有损失一艘战舰,就连损伤都不值一提。

在英国战败投降之后,常荐新才得知,在这天晚上,第三特混舰队击沉的六艘英国战列舰分别为“伊丽莎白女王”号,“巴勒姆”号,“黄金海岸”号,“铁公爵”号,“纳尔逊”号,以及“罗德尼”号。可以说,这是除了在阿伯丁维修的三艘“前卫”级战列舰之外,英国海军仅存的一点硕果了,另外,“厌战”号与“勇士”号也正因为被第三特混舰队驱逐舰发射的鱼雷给击伤,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覆灭的命运,仅仅半个晚上的战斗,常荐新就毁灭了英国海军最后一点希望。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的话,也正是这场海战,让英国人彻底的丧失了在北大西洋上的活动能力。从而丧失了拱卫本土的能力。最终在里约热内卢向唐帝国妥协,签署了投降协议。也就是,第三特混舰队仅仅用半个晚上的时间就让英国人彻底的绝望。并且最终退出了战争!

这场战斗也有其独特性,与以往常荐新指挥炮战有所不同,其战斗方式更像当初严师琦指挥第三特混舰队对付美国海军“Z舰队”的那场战斗。

这两场海战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敌人的主力都是相对较弱的老式战列舰,第三特混舰队在速度,火力,防护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优势。另外,战斗经过都有点类似,即第三特混舰队都是首先利用速度方面的优势断敌退路,然后在远距离交战中打击敌人,扭转兵力对比,最终在近距离的战斗终彻底的击败敌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两场战役都是以第三特混舰队获胜结束。

当然,这两场战役也有所差异,而这主要就是由指挥官的能力所造成的。在对付“Z舰队”的战斗中,严师琦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敌人的行动,因此最终迫使当时还在担任第二特混舰队参谋长的常荐新不得不用巡洋舰在北面组织一条防线,拦截北上的敌舰,结果第二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损失极为惨重。而在这次的战役中,常荐新从一开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每一次战斗调整都非常准确,从始至终都没有给敌人多少机会。另外一点,在两年多前的那场战斗中,严师琦为了争功,最后导致第三特混舰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艘战列舰被击沉或者遭到了重创。而在由常荐新指挥的这场战斗中,第三特混舰队的损失微乎其微,几乎可以算做完胜!

不得不承认,“英吉利海战”是一场极为漂亮的战列舰之间的决战,而这肯定是对唐帝国海军,对第三特混舰队来说的。这场战斗也体现出了常荐新在指挥舰队炮战时的高明之处,更体现出了常荐新的指挥特点,即在战斗中,要尽量的以已之长击敌之短。实际上,这正是战术指挥的一个统一特点,不管是地面战斗,还是海上战斗都不例外。

在整个交战过程中,第三特混舰队就一直在利用自己的优势与敌人作战,而第三特混舰队的优势有两点,一是先进的炮瞄雷达系统,二是比敌人更厉害的火炮。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之后,那就是第三特混舰队在远战方面比英国本土舰队强大许多。实战证明,即使是在十三海里,也就是大概26000码的距离上,26式穿甲弹对“纳尔逊”级战列舰厚达15英寸的主装甲带都有三成左右的穿透率,而对付“伊丽莎白女王”级就更不在话下了。

从这也能看出英国人的装甲钢材的质量确实不怎么样。按理说,26式穿甲弹最多在15000码的距离上洞穿15英寸的装甲,而在25000码的距离上,最多只能打穿10英寸厚的装甲。也就是说,英国人15英寸厚的装甲也就最多相当于唐帝国战舰上250毫米厚的装甲。

雷达方面的差距更的决定性的。在12海里左右的距离上,“新省会”级的雷达可以为主炮提供准确的目标引导参数,虽然在这个距离上的命中率非常低,甚至还不到半成,但是在同等条件下,英国战列舰上的雷达甚至很难以清楚的探测到目标,就更难以引导炮击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整个交战过程中,最初没有遭到打击的三艘英国战列舰根本就无法对第三特混舰队的战列舰构成多大的威胁,这就更不要说那三艘遭到了集中打击的战列舰了。除了几次因为运气好而命中了目标之外,在几个小时的炮战中,英国本土舰队的那几艘战列舰就没有对常荐新他们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战斗打到这个地步,就算英国人再怎么骄傲,也不得不承认对手的能力,更不得不承认与唐帝国海军之间的巨大差距。八艘老掉牙的战列舰,就算当时参战的是八艘英国海军最先进的“前卫”级战列舰,也不一定能够在战斗中获得胜利,最多只是给第三特混舰队制造更大的伤亡而已。可以说,到了战争后期,英国这个最为重视战列舰的国家反而没有世界上最好的战列舰。

导致英国在制造先进战列舰方面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国力,对战列舰的设计思想,本土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等等。这其中有一点是不能忽略地,那就是在北大西洋上,英国海军实际上没有遇到任何有威胁的挑战,因此,在发展新式战列舰方面,英国人的压力就不是很大。往往,英国海军是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发展的,比如当德国人开始建造“俾斯麦”级的时候,英国海军就发现他们以往的所有战列舰,包括在战前建造地“英王乔治五世”级都不是“俾斯麦”的对手了。结果,英国海军才重新启动了“狮”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并且加快了建造“前卫”级的速度。也正是这种被动的,针对局部战区要求的发展动力,使英国人不可能跟上其他列强的步伐。

相反,唐帝国海军不但面临着日本这个直接威胁,而且还得与美国海军争夺太平洋的控制权,同时还得照顾到全球局面。因此,唐帝国海军在发展新式战舰方面不但有敌人的压力作为动力,自身追求尽善尽美,这也是唐帝国海军发展的主要动力。比如当初建造的“尊严”级实际上就是针对日本改进“金刚”级,并且为寻求全面压倒日本海军的优势战舰而建造的。而随后开工的“新省会”级则直接瞄准了美国的“依阿华”级,对“新省会”级的全面改进则是出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帝国海军自身发展的需要。

除了与坎宁安指挥的英国远征舰队的那场战斗之外,这是唐帝国海军第二次与英国皇家海军交战,而且是双方在大战期间打地唯一一次炮战。在此之前,英国人还在嘲笑唐帝国海军是一支依靠航母作战的海军,而在此之后,就算的最骄傲的英国人也不敢取消唐帝国海军。也没有人敢说唐帝国海军是一支只依靠航母单腿走路的海军了。

对常荐新来说,这场海战也同样的重要,可以说,这才是他真正在战场上担当主角。并且引起所有人瞩目的一次战斗。在“珊瑚海大海战”中,大部分的功劳都归给了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虽然在那场战役中,第三特混舰队俘获了两艘美国战舰,但相对而言,第三特混舰队并不是战役的绝对主力。接着,在远征作战中,虽然第三特混舰队歼灭了法国远征舰队,但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主力是英国远征舰队,而且是由第一特混舰队干掉了英国远征舰队的,因此,那次作战行动的主要功劳也被计算在了第一特混舰队的头上。在常荐新担任了第三特混舰队司令官之后,他参加过的战役并不少,可这还是他第一次以绝对主力的身份,在没有其他任何支援力量的情况下获得的重大胜利!

常荐新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舰队此时距离英国海岸线不到15海里,而且天色已经开始放亮,英国人的轰炸机随时有可能到来。虽然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二特混舰队都保证会及时派来防空战斗机,但是谁又能保证那些护航的战斗机能够击退英国空军的所有轰炸机呢?因此,在确定了“武汉”号与“南昌”号将迅速返回舰队之后,常荐新做了两件事,一 是让舰队全速向西南方向,也就是海峡的出口方向撤退。另外就是派出水上飞机,去摸清楚天亮后的天气情况。

真正能够掩护第三特混舰队安全撤退的绝不是其他特混舰队派来的战斗机,而是天气。只要天气状况恶劣,那么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就无法轰炸第三特混舰队了。常荐新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得搞清楚天气的变化情况,争取让舰队进入雷雨区。也就是在他等待天气预报的时候,一封电报发了过来。

“第六特混舰队发来的。”通讯参谋把电报交给了司令官,“他们来得还真是及时,看样子,谷甄云将军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常荐新瞪了眼说话没有点分寸的通信参谋,可当他看完电报内容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通信参谋开始那番话说得确实有道理,第六特混舰队来的很“及时”而且,谷甄云确实不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