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魂 >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四节 半路杀出[第二更]

几年的合作,让常荐新对谷甄云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他对谷甄云的认识也算是比较到位。相对而言,谷甄云这类中年人将领缺乏谈仁皓与常荐新这类年轻将领所具备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也缺乏冒险精神。这些在战场上就表现为谷甄云缺乏勇气,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并不是很好。

到了第六特混舰队后,谷甄云成为了特混舰队司令官,也就是特混舰队的一把手。与以往他担任的舰队参谋长不一样,司令官需要对舰队负全责,这也导致谷甄云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更加的小心翼翼。用一句比较客观的话来说,谷甄云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型的将军。

实际上,第六特混舰队在到达了大西洋战区的表现也正是如此。在编入了第二舰队之后,谷甄云还兼任第二舰队参谋长,为姜仲民的副手。虽然谷甄云与姜仲民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冲突,但是两人的合作也不算是尽善尽美,主要就是两人的指挥方式,以及对待战争的方式根本就是不一样。在姜仲民想通过大西洋上的胜利建立起自己在海军中的根基的时候,谷甄云却仅仅只是希望第六特混舰队不要出大问题,不要遭受惨败。结果,两人在前几轮北上的时候就出现了矛盾。

德国“远东舰队”闹别扭的那次,也就是姜仲明第二次被迫放弃北上,返回开普敦的那此作战行动中,正是因为谷甄云在处理与“远东舰队”的联合行动上出了问题,结果导致德国海军上将舍尔对其严重不满,最终导致整个远征行动被迫终止。当时,舍尔要求“远东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先行北上攻打黄金海岸地区。因为天气因素而无法参加作战行动的第五特混舰队则留在后方。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国部署在黄金海岸地区的轰炸机并不是很多,如果“远东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先行北上,并且支援陆战队登陆的话,很有可能已经击败了该地区的英军,为接下来进入大西洋中部海域打下了基础。可谷甄云却考虑到在没有航母掩护下,战列舰很容易遭到轰炸,结果就断然拒绝了舍尔的提议,从而引发了两国海军之间的矛盾,最终即使天气已经好转,舰队也不可能继续北上了。

随后,在攻打蒙罗维亚的战斗中,谷甄云又与姜仲民产生了分歧。当时,英军死守蒙罗维亚,陆战队久攻不下,因为后勤保障困难。舰队的支援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谷甄云早就提出暂时围困蒙罗维亚,先分出一支部队去打下佛得角群岛,然后通过封锁来迫使蒙罗维亚的英军投降。后来第一舰队的行动正好证明了谷甄云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当时谷甄云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判断很有远见,只是在蒙罗维亚久攻不下的情况之下考虑到这一点的。可姜仲民坚持要先打下佛得角群岛,为舰队北上打开了通道,而且随着第三舰队进入加勒比海,后勤补给也得到了保证,舰队北上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的行动就易如反掌了。

从两人之间的这些矛盾中可以看出,姜仲民与谷甄云之间的合作并不怎么样。特别是在攻打蒙罗维亚的时候,姜仲民还把事情闹到海军司令部。最后由聂人凤亲自发来电报,再次确认了姜仲民与谷甄云之间的关系。虽然聂人凤没有在电报中直接批评谷甄云,但是这个在海军中混了十几年才出头的中年将领很清楚,姜仲民是海军元帅的学生,如果他继续与姜仲民发生冲突的话,海军元帅肯定是在姜仲民那边的。因此,在后来的作战行动中,谷甄云就很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而是姜仲民叫他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从不积极,主动的参加作战行动。而这正好也是谷甄云的性格。

舰队到了直布罗陀要塞之后,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会师,新的指挥关系确定了下来,谈仁皓为两支主力舰队的联合司令官。虽然新的指挥体系很明确,但是“联合舰队司令官”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战斗职务,在海军的指挥体系中没有没有明确的位置。而且这只是姜仲民与谈仁皓之间的关系。谷甄云仍然是第二舰队参谋长,第六特混舰队司令官。其仍然向姜仲民负责。也就是说,如果谈仁皓要给第六特混舰队下达作战命令的话,那还得通过姜仲民那一关,至少要得到姜仲民的默认。而当姜仲民与谈仁皓下达的命令有矛盾的时候,谷甄云则应该听从姜仲民这个直接上级的指挥,而不是听从谈仁皓的指挥。这至少是谷甄云本人对这次联合作战的理解,而且也正是这个理解,最终导致第六特混舰队在二十二日下午到二十三日清晨的作战行动中一波三折。

当天下午,谷甄云收到了同样的情报,随即他就按照谈仁皓之前的战役部署,率领第六特混舰队离开了奥尔德尼岛附近海域,向凯尔特海方向而去。按照谈仁皓的部署,到时候将由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在凯尔特海南部海域组织起一条防线,负责搜索与拦截英国海军的战列舰舰队,同时,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则负责寻找与打击英国海军地航母特混舰队,第二特混舰队为战役预备队,同时负责为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可谷甄云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套作战计划是针对英国本土舰队是从爱尔兰海方向进入战场,而不是从多佛尔海峡方向进入战场而制订的。同时,他还忽略了当时的战局变化,没有主意到,已经有很多情报证明萨摩维尔率领的战列舰舰队不打可能在爱尔兰海,而是很有可能在夜间通过多佛尔海峡进入英吉利海峡!

在收到了谈仁皓的命令后,谷甄云没有立即回电,结果导致第一特混舰队一直在设法联系上第六特混舰队,电报反复的拍发了数十次!这也只能说是谷甄云与谈仁皓在这个时候都犯了错误。谷甄云犯的错误是盲目的执行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而没有考虑到第一特混舰队为什么要反复不断拍发电报,也没有想到要给第一特混舰队回电,而是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谈仁皓的错误也很明显,他在电报中一直用的是“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其实,在此之前,谈仁皓的主要就是与常荐新,郝东觉,黄晓天等人合作,而在与这些人联合作战的时候,谈仁皓是不需要在电报中用“命令”口吻的,可谷甄云并不是谈仁皓的“同道”,因此,当谈仁皓用“商量”的口吻发出电报的时候,谷甄云还意味谈仁皓并没有修改作战计划呢!

也正是如此,谷甄云没有用电台与其他特混舰队联系,只是在下午的时候派遣水上飞机去了第一特混舰队,第三特混舰队,以及第五特混舰队,向谈仁皓,常荐新与姜仲民汇报了第六特混舰队的行动情况。可没有能够返回战场,反而向着海峡外航行了数十海里,几乎就要彻底的脱离战场了!

首先认识到错误的是谈仁皓,当天晚上,也就在第三特混舰队以及展开了狙击行动,即将进入狙击海域的时候,谈仁皓才让参谋发出了“命令”。这次,他用的是极为严厉的命令口吻,不但在询问第六特混舰队此时的行踪,询问第六特混舰队为什么不回电,还要求第六特混舰队迅速返回英吉利海峡,与第三特混舰队会合,联合对付英国本土舰队。

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谷甄云也醒悟了过来。并且立即命令舰队加速转向,以最快的速度前去与第三特混舰队会师。至少,谷甄云在这个时候也表现并不是很笨。不可否认,谷甄云犯的错误都是因为他过于遵守作战计划,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可同样的,谷甄云也很清楚战场上的情况。

在他看来,英国本土舰队有八艘战列舰,不管是第三特混舰队还是第六特混舰队,如果单独与英国本土舰队遭遇的话,都很可能被敌人击败。至少从数量对比上看起来是这样的。因此,要想确保击败敌人,第三特混舰队与第六特混舰队就应该在一起行动,而不是分开行动。如果第六特混舰队继续朝着凯尔特海而去的话,那么不管英国本土舰队是从爱尔兰海进入战场,还是从多佛尔海峡进入战场,到时候第三混舰队或者是第六特混舰队就只能够单独迎战!

另外,谷甄云也很清楚谈仁皓与姜仲民在海军元帅心目中的地位,虽然两人都是元帅的学生,但是谈仁皓在战场上建立的功勋是姜仲民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元帅就肯定更为器重谈仁皓。而不是姜仲民,不然也不会任命谈仁皓为联合司令官了。也正是如此,这次谷甄云才没有请示姜仲民,而是在收到了电报之后就立即命令舰队加速转向。在他看来,如果英国舰队是从多佛尔海峡进入,而他不赶去支援第三特混舰队,结果导致第三特混舰队战败的话,那他就得承担所有的责任。如果他及时地赶到了战场,支援第三特混舰队击败了敌人。那么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极端一点,如果谈仁皓对战局的判断是错误的,也就是英国本土舰队不是从多佛尔海峡方向进入的话,那么也最多是错过了敌人,失去了决战的机会,而却需要承担责任的不是谷甄云,而是谈仁皓。

正是考虑到这几个方面,谷甄云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同时开始考虑第六特混舰队的行动了。按理说,第六特混舰队当时应该直接前往朴茨茅斯港外围海域,这样就能够与第三特混舰队尽快会合。可当时谷甄云并不知道常荐新他们将前往朴茨茅斯港外围拦截英国本土舰队,甚至连常荐新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后面的情况。因此,谷甄云率领的第六特混舰队不是朝朴茨茅斯而去,而是直接朝着多佛尔海峡的方向驶去的,其航速达到了31节,这是当时第六特混舰队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了!

到凌晨两点左右,也就是第三特混舰队与英国本土舰队已经正面遭遇,正在相互派出驱逐舰与巡洋舰进行“热身”战斗的时候,第六特混舰队到达了塞纳湾东北海域,航向为35度,速度仍然是31节,距离英国本土舰队大概有30海里。谷甄云只派出了一艘驱逐舰在前方开路,结果,这艘驱逐舰上的雷达并没有探测到目标,第六特混舰队几乎是与英国本土舰队擦肩而过的!如果当时第六特混舰队的航向稍微向西偏一点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撞上了英国本土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前后夹击,战斗将打得更为顺利!

其实,这不能怪谷甄云,要怪也只能怪常荐新。不能说的常荐新想吃独食,毕竟当时常荐新也不知道能否单独击败英国本土舰队。主要是之前第六特混舰队一直没有主动与他联系,让常荐新很是恼火,结果在战斗打响了之后,常荐新就再没有设法与第六特混舰队进行联系,也就没有把战场上的情况告诉谷甄云,让谷甄云无法得知英国本土舰队正在朝朴茨茅斯港前进,从而没有改变航向!

当时,谷甄云仍然认为第三特混舰队在多佛尔海峡南部海域巡逻,等待英国本土舰队到达,因此他是直接向多佛尔海峡方向前进的!到了凌晨四点过,也就是第三特混舰队已经与英国本土舰队打起来,“厌战”号与“勇士”号被鱼雷命中,并且提前撤出了战斗,单独朝伊斯特本返航的时候,第六特混舰队已经到达了多佛尔海峡南部海域,距离伊斯特本也就区区10海里左右。也正是这个时候,好运终于降临到了第六特混舰队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