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长河锁浪 > 第二十章 红柳护湾

长河锁浪 第二十章 红柳护湾

作者:奕辰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6: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还没亮,戈壁滩被浓稠的黑暗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四下里寂静得让人心里直发慌。张志成和王力站在队伍前列,队员们身姿笔挺,整齐列队,每个人脸上都紧绷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

“传令员!”张志成猛地转过身,扯着嗓子对身后吼道,“你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艾克拜江,就说咱们这工程马上开工,让他赶紧过来!路上小心,别出岔子!”

“是,张工!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传令员胸脯一挺,毫不犹豫地大声回应,动作麻利地翻身上马,狠狠一甩缰绳,快马加鞭朝着村落的方向飞驰而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张志成再次转回身,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扯着嗓子喊道:“兄弟们呐,这水利工程能不能成,就全看这一回了!咱们背后是无数双期盼的眼睛,是这片干涸土地的未来!都给我把精气神提到嗓子眼儿,使出浑身解数,哪怕拼了这条命,也不能掉链子!”

“保证完成任务!死也要把这勘测做好!”队员们齐声回应,声音震得戈壁滩上的沙石都跟着微微颤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绝与坚毅。紧接着,大家扛起仪器,迈着坚定的步子,走进了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脚下的沙石被踩得嘎吱嘎吱响,每走一步,沙尘就猛地腾起,在昏暗中肆意翻涌,只能瞧见大伙的身影在沙尘里隐隐约约。

张志成走在最前面,双手紧紧攥着地图和指南针,指节都因用力泛白了。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周围的地形,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起伏。昨晚讨论的方案,在他脑袋里不停地打转,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他都翻来覆去琢磨了无数遍。他心里清楚,这勘测可是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哪怕出一丁点差错,就如同一颗螺丝没拧对地方,后续工程就得跟着出一连串大问题,说不定整个工程就这么泡汤了,所以他丝毫不敢松懈。

“大家注意!”张志成突然回过头,扯着已经有些沙哑的嗓子喊道,“前面有个低洼地,按方案来看,这儿是引导水流的关键地方!”

队员们迅速散开,动作娴熟、干净利落地架起测量仪器。大刘和小张负责操作水准仪,大刘微微弓着背,双手稳稳地转动旋钮,眼睛紧紧贴在目镜上,额头上布满汗珠,那些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滚落,滴在沙地上瞬间消失。

“小张,盯紧咯!”大刘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紧张与专注,“这水准仪可就是咱们的命根子,它的精度要是出了问题,数据就全废了,整个工程也就跟着完蛋,咱们这么久的努力可就都打水漂了!”

“放心吧,刘哥,我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这数据要是记错一个小数点,我拿脑袋给大伙赔罪!”小张半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眼神一刻也不离开大刘的操作,身体微微前倾,像一张拉满了随时待发的弓。

过了一会儿,大刘的数据报给一名技术骨干看,那人直起身子,脸上满是忧虑,对张志成说道:“张工,这儿的地势比咱们预估的要低一些,根据伯努利原理,水流从这儿经过的时候,流速和方向大概率会受到影响。这影响可不小啊,弄不好整个工程规划都得推倒重来。”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把复杂的情况解释清楚。

张志成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声音低沉却透着沉稳:“详细记录下来,一个细节都别落下。等回去之后,咱们再对照方案评估。大家继续往前走,多留意周围有没有特殊地形。”

队伍继续前行,太阳渐渐升高,戈壁滩上的温度像坐了火箭似的直线蹿升。强烈的阳光照在沙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这鬼天气,一会儿冷得人骨头都打哆嗦,一会儿又热得像被扔进了火炉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再这么下去,我都快坚持不住了。”小张停下脚步,用袖子胡乱擦了擦脸上不断冒出的汗珠,忍不住抱怨起来,声音里满是疲惫和无奈,被热浪裹挟着,显得有气无力。

“别抱怨了!”张志成停下脚步,转过身,提高音量,尽量温和却又有力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理解与坚定,“小张,你想想咱们为啥来这儿,咱们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获生机,为了让这儿的人能喝上干净的水,能过上好日子。这些数据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关系着无数人的未来,大家再咬咬牙坚持坚持。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挺过去,咱们就赢了!”

“志成,前面好像有一片胡杨林,看着挺茂密的,咱们要穿过去,估计得费一番功夫。不过这胡杨林看着就不一般,说不定对咱们的工程有大用处。”王力眯着眼,手指着前方,大声喊道。

张志成手搭凉棚,仔细观察了许久,缓缓说道:“大家小心点往前走,可千万别把仪器弄坏了。这片胡杨林说不定对水流有涵养作用,咱们得记一下树的密度、和水源距离的一些情况。”

“张工,这胡杨林要是真能涵养水源,那对咱们这水利工程可帮大忙了。说不定有了它,咱们的工程能事半功倍呢!”小李在一旁,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道。

张志成微微点头,回应道,眼神坚定又充满期待:“是啊,所以大家都仔细点,可别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工程更完美。”

队伍小心翼翼地朝着胡杨林走去,脚下的沙地变得愈发松软,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把深陷的双脚拔出来。胡杨林越来越近,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这胡杨林看着可真壮观,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小张一边艰难地从胡杨林里钻出来,一边感慨道,声音里满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这些树可都是这片土地的宝贝,守护着这里呢!在我老家,这么粗的树,都是好多人的干亲!”大刘拍了拍小张的肩膀,接话道,目光在胡杨林间穿梭。

胡杨林外,是一处河湾。这是塔里木河的天然河湾,河水在这里蜿蜒。周边是一大片河漫滩,生长着芦苇、红柳等耐旱植物。

张志成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了,这儿是关键区域,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容不得半点差错!”说完,他和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小李和小赵负责测量河湾的宽度,此刻的河湾,水流奔腾。小李双手紧紧握住木质标杆,用力将其插入河湾一侧的泥土中,小赵则双手紧紧拉着皮尺,小心翼翼地踏入河中。河水冰冷刺骨,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击着他的双腿,好几次差点将他冲倒,皮尺也被水流扯得左摇右摆。“小李,稳住标杆!这水太野了!”小赵扯着嗓子大喊。小李双腿扎成马步,双手死死扶住标杆,回应道:“放心,我在呢,你小心点!”两人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测量出河湾最窄处宽度约为 5米,最宽处约 23米。为确保数据准确,他们又在不同时段反复测量,运用误差分析方法,得出更为精确可靠的河湾宽度数据。

大刘和小张负责测量河湾的深度。大刘双手稳稳地握住测绳,将重锤缓缓放下河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测绳上的刻度。“小张,看仔细了,快到河底了!”大刘喊道。小张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刘的动作,大声回应:“记下了,这儿深度大概 2.55米!”他们沿着河湾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发现河湾深度在 2- 3.5米之间变化,还绘制了详细的河湾深度剖面图。

老陈负责测量河湾的坡度,他蹲在河岸边,拿出简易的坡度仪,将其底部紧紧贴在地面上,双手微微颤抖,转动旋钮,调整角度。每测量一个坡面,他都要反复确认坡度仪的摆放位置。经过在多个坡面测量,得出河湾岸边平均坡度约为 15°,他还对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张工,这儿地形特殊,要是能合理利用,对水利工程肯定大有益处。”一个技术骨干说道。

张志成点了点头说:“大家散开,把地形数据全方位都测一下,包括河湾的宽度、深度、坡度,还有地质结构。一定要保证水流能按照咱们的规划流动。”

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河湾部分河岸有坍塌的迹象,这让张志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这个河湾对于总干渠以及总干渠附带的一系列水利设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从危险的角度来看,河湾的存在使得水流方向复杂多变。当水流进入河湾时,由于河道弯曲,会产生离心力,导致凹岸水位壅高,凸岸水位降低,进而使得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力不均匀,容易造成河岸坍塌。一旦河岸坍塌,不仅会损坏已经修建好的水利设施,还可能改变水流方向,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布局和功能。而且,河湾处水流速度不稳定,在洪水期,湍急的水流可能会对总干渠的堤岸造成巨大的冲击,增加决堤的风险,在枯水期,又可能因为水流缓慢导致泥沙淤积,影响渠道的输水能力。此外,河岸上层的沙质土壤保水性差,下层的砾石层透水性强,这会导致渠道的渗漏问题严重,大量的水资源会白白流失,降低水利设施的灌溉效率。

但河湾也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其蜿蜒的河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流速度,在洪水来临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减轻洪水对下游水利设施的冲击。而且,河湾的存在使得这里的地形相对低洼,便于收集和储存一定量的水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修建一些小型的蓄水池或调节池,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为重要的是,塔里木河含沙量巨大,河湾天然的离心力可以让砂石得以沉淀,是一个天然的沉砂池!

完成河湾的宽度、深度以及坡度测量后,队员们疲惫地瘫坐在地上。

不知什么时候,毒辣的太阳高悬天空,地面温度急剧飙升,砂石被晒得滚烫。队员们的脸被晒得通红,汗水不停地冒出来,可刚一出现,就被高温瞬间蒸发,只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白花花的盐渍。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远处雪山的雪水融化速度明显加快。仅仅是一个中午的功夫,原本还算温顺的河水,此刻水位大幅上涨,水流变得湍急汹涌,一波接着一波的浪涛狠狠拍打着河岸。

“这高温,把雪山雪水都催得化太快了,河水涨得太猛了。”王力紧锁着眉头说。

张志成望着河湾,心里涌起一阵强烈的不安,他太清楚河水上涨会让河岸承受更大的冲刷力,河湾的情况怕是要糟透了。果不其然,他们发现河湾的宽度明显增加,之前测量的数值已经完全不准了……河湾的深度也变了,湍急的水流让重锤在下降时不断偏移,根本没法稳定地抵达河底!河岸的坡度因为河水的冲刷,部分区域变得更加陡峭,坍塌的风险急剧增加。

“大家注意,提高警惕!”张志成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小李、小赵,重新去测量河湾的宽度和水位变化,王力、小张,再去测一遍河湾深度,都给我严谨细致点,一丝一毫的马虎都不行!”

队员们拖着沉重的身体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测量工作中。然而,河水的汹涌远超想象,给测量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小李和小赵抬着标杆和皮尺,艰难地往河边靠近,皮尺在水中被冲得左摇右摆,他们拼尽全力,才勉强把它固定住。

王力和小张拿着测绳和重锤,全神贯注地测量河湾深度。但湍急的水流让重锤总是偏离预定的轨迹。王力紧紧握住测绳,手臂上的青筋根根暴起,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模糊了他的视线,只能一次次抬手去擦。

张志成拿着坡度仪,沿着河岸仔细测量,发现多处坡度的变化比预想的还要严重。他心急如焚,严峻地说道:“河岸坡度变化太大了,好几处都超过了安全范围,随时都可能坍塌!”

张志成听着队员们的汇报,脸色愈发凝重。他心里明白,河湾的状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危急关头,而这河湾又和总干渠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家先停下手里的活儿,集合!”张志成果断下令。

队员们迅速围拢过来,低着头,喘着粗气,等待着张志成的指示。

“目前河湾的情况十分严峻,已经对整个水利工程构成了巨大威胁。”张志成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个队员,“但咱们不能退缩,河湾稳不稳定,关系到总干渠能不能顺利输水,这个天然的沉砂池要是被破坏,工程会额外多消耗很多!”

王力看着河湾周边随风摇曳的芦苇和红柳,接着说:“这些植物的根把土抓得牢牢的,要是我们多种点,说不定能治好河岸坍塌这个‘病’。”

张志成听着王力的话,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那片随风摇曳的芦苇和红柳上,像是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很快又被忧虑所取代。种植植物加固河岸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而且在这河水不断上涨、河岸随时可能坍塌的危急时刻,这只是一个长远的补救措施,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这瞬息万变的河湾状况。

“王力,你说的有道理,等咱们先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再想办法多栽种些这类植物。可现在,咱们得先稳住这河湾,不能让它再恶化下去。”

大家先别急,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越得冷静。”张志成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也想借此安抚队员们慌乱的情绪,“咱们先把现有的材料整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应急的办法。”

队员们纷纷行动起来,把之前携带的工具和备用材料都搬了出来。有几块厚重的防水布、一些木桩、粗绳索以及少量的沙袋。看着这些有限的物资,大家的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这点东西能不能派上用场。

“张工,就这些东西,能行吗?”大刘皱着眉头,看着地上的材料,满脸怀疑。他是队伍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可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也感到束手无策。

“不管行不行,总得试试。咱们先用木桩和绳索把防水布固定在河岸坍塌风险较大的区域,看看能不能暂时阻挡一下河水的冲刷。”张志成一边说着,一边动手拿起一根木桩,用力往河岸上敲去。

队员们见状,也纷纷效仿。他们不顾烈日的炙烤,不顾河水的冰冷刺骨,在河岸上忙碌起来。小李和小赵一组,负责搬运木桩和绳索;王力和小张一组,协助张志成固定防水布;大刘则带着几个队员,尝试用沙袋在河湾的关键位置堆砌简易的堤坝,试图减缓水流的速度。

可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木桩很难打进坚硬的河岸,好不容易打进去了,又因为河水的冲击而松动。防水布也被湍急的水流撕扯得七零八落,根本起不到阻挡的作用。沙袋堆砌的堤坝,在汹涌的河水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很快就被冲垮了。

“不行啊,志成,这根本挡不住!”王力累得气喘吁吁。

张志成心急如焚,可眼下却无计可施。他望着被冲垮的临时防护设施,又看看那汹涌的河水,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一切可能的办法。突然,“大家先停一停!”张志成大声喊道,“我想到一个办法,咱们可以尝试在河湾处人工制造一个类似弯道式引水的结构,改变水流方向,减少对河岸的直接冲击。”

队员们纷纷围拢过来,虽然一脸疲惫,但眼神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张工,具体该怎么做啊?”小李急切地问道。

张志成蹲下身子,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草图,边画边解释:“咱们在河湾的入口和出口处,用木桩和沙袋堆砌成类似弧形的堤坝,让水流进入这个人工弯道,利用离心力把泥沙带到外侧,减缓水流对内侧河岸的冲刷。”

“张工,这办法真能行?”大刘眼里满是怀疑。

“现在这情况,咱们没别的选择,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说干就干,小李和小赵又一趟趟地跑去搬运木桩和沙袋。太阳愈发毒辣,地面被晒得滚烫,他们的脚步有些踉跄,可怀里的木桩和沙袋却抱得紧紧的。每走一步,脚下的沙地就扬起一阵尘土,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滴在滚烫的沙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

“小李,你还行不?”小赵喘着粗气,看向身旁同样疲惫不堪的小李。

“撑得住!”小李咬着牙,挤出几个字,“这河湾要是保不住,咱们之前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王力和小张协助张志成搭建弧形堤坝的框架。他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双手紧紧握住木桩,用锤子一下一下地砸进河床。河水的冲击力很大,每砸一下,他们的身体就跟着晃一下。

“不行啊,张工,沙袋不够用了!”小李的声音在河浪声中显得格外焦急。

“用红柳枝条!”张志成眼睛一亮,大声喊道,“把红柳枝条编成篓子,里面装上石头,压紧实,用来替代沙袋!”这是张志成从李工那里学来的办法,只不过当时他们用的是更具韧性的树枝,戈壁滩上只有红柳和梭梭。

队员们愣了一下,随即迅速行动起来。小李和小赵率先冲向红柳丛,他们弯下腰,双手抓住红柳的枝条,用力一折,“咔嚓”一声,枝条断裂。“多折些,动作快点!”小李喘着粗气,冲着小赵喊道。

王力和小张也加入进来,他们把折好的红柳枝条抱到河边空地上。张志成拿起一根粗壮的枝条,熟练地将其弯成一个圆形,再用细枝条紧紧捆绑固定,做成篓子的底部框架。

“大家看,就照这样做,动作麻利点!”张志成一边示范,一边大声说道。

队员们纷纷效仿,双手飞快地摆弄着枝条。可这红柳枝条又硬又脆,没摆弄几下,就把手磨得生疼。大刘的手被划出了一道道口子,鲜血直流,他只是简单地用衣角擦了擦,便又继续手上的动作。

篓子框架做好后,他们开始往里面装填石头。这些石头是从河岸边捡来的,大小不一。大家双手不停地翻动着石头,挑出合适的填进篓子里。

“把石头压紧实,不然起不了作用!”张志成一边用力按压篓子里的石头,一边提醒大家。

队员们使出浑身力气,用拳头、用木棒,使劲地把石头压紧。

装满石头的红柳篓子变得沉甸甸的,每搬运一个都十分费力。小李和小赵双手抱起篓子,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河边。篓子粗糙的表面摩擦着他们的皮肤,火辣辣地疼。

“小心点,别把篓子弄破了!”小赵喊道。

“放心,我抱稳了!”小李咬着牙回应。

他们把红柳篓子一个个整齐地排列在木桩之间,替代沙袋,加固堤坝。河水依旧汹涌,不断冲击着刚刚搭建好的防护设施,溅起高高的水花。

“不知道这些红柳篓子能不能顶住。”王力望着河水担忧地说道。

“一定能行!”张志成坚定地说道,“大家再加把劲,加固好这段,就能多一分保障!”

大刘抱着一个红柳篓子,将其放置在最容易被冲刷的堤岸边,用手压实周围的沙子,确保其稳固。“兄弟们,再加把劲!咱们马上就成功了!”

随着一个又一个红柳篓子被安置到位,河水的冲击力似乎真的减弱了一些。原本汹涌的浪涛打在堤坝上,溅起的水花不再像之前那般凶猛。队员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虽然这只是暂时的缓解,但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王力站在齐腰深的河水中,双手紧紧扶住一根木桩,指挥着其他队员放置红柳篓子。他的嘴唇干裂,脸上满是尘土,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往左一点,再放低一些!对,就是这样!”王力大声喊道,声音被河水的咆哮声淹没了一部分,但队员们依然能清晰地听到他的指挥。

张志成站在河岸上,仔细观察着河水的流向和堤坝的稳固情况。他的眉头依然紧锁,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他知道,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大家注意,继续加固薄弱的地方,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张志成大声提醒着队员们,同时,他也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这个临时搭建的堤坝能够坚持到河水退去。

终于,日头西斜,气温降低,河水的流速开始逐渐减缓,水位也慢慢下降。原本汹涌的河水变得温顺了许多,堤坝在红柳篓子和木桩的支撑下,成功地抵挡住了洪水的冲击。

“哈哈哈,我们赢了!”小张激动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咱们给龙王爷都降住了,把它的威风给打下去了,哈哈!”大刘也跟着兴奋地叫嚷。

就在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张志成和队员们抬起头,看到艾克拜江和传令员骑着马飞奔而来。他们的脸上满是担忧,看到河湾边的队员们,才松了一口气。

“可算找到你们了!”艾克拜江跳下马,“我们在野湖哪儿嘛!等了好久好久……一直都见不到你们过来,以为出了撒事情呢!”

张志成迎上前去,和艾克拜江紧紧握手。“路上遇到了点意外,这河湾差点保不住了。”张志成简单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艾克拜江听后,不禁对队员们的勇敢和智慧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可真是了不起!”艾克拜江感慨地说道,“你们都是天上航上的雄鹰!”

张志成摆摆手,指了指手中的图纸,说道:“我们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正式的沉砂池,利用河湾的天然优势,沉淀泥沙,保证从总干渠向村子里的输水质量。”

艾克拜江点了点头,说道:“阿达西!阿米尔刚才要来,我给他拦哈了。他这人嘛,冲动得很。但这个活儿,我和他一定会发动村里嗨来麦斯所有人!全都来一起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