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长河锁浪 > 第二十一章 师部之行

长河锁浪 第二十一章 师部之行

作者:奕辰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6: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帐篷里煤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晃,把张志成伏案的影子拉得老长。沙粒从图纸褶皱里簌簌滑落,在斑驳的桌面上堆出个微型的塔克拉玛干。他沾着唾沫的铅笔尖在"河湾沉砂池"几个字上反复描画,汗渍在纸面洇开的水痕像极了汛期暴涨的塔里木河。

"啪!"

王力把驳壳枪拍在图纸上的动静惊得张志成浑身一抖,半截铅笔芯"咔"地折断在标注栏里。"志成,你眼珠子都快掉进等高线了。"王力裹着羊皮袄歪在行军床上。"今儿在塌方区差点折进去三个弟兄……唉,不打仗还人命关天的,真是没想到!"

张志成根本没听他说了什么,用拇指抹开额角的汗,说道:"你记得塌方前两分钟的水位骤降吗?"他忽然抓起三角板在图纸上划出条凌厉的斜线,"这才是真正的汛期水流轨迹!"

帐篷外呼啸的夜风突然送来细碎的脚步声。王力豹子般弹起身的瞬间,张志成已经吹灭了油灯,黑暗里两人默契地伏低身子。“谁!”王力蹭的一下掏出了枪,和张志成靠向侧边。反动派余孽闹出来的事端,影响还未全然消散。一有动静,大家都难免风声鹤唳……前两天,好闹出有个队员半夜出来撒尿,结果被当成奸细,脑袋后面结结实实挨了一棍子的荒唐事!

“是我!林悦!”林悦清丽的声音从帐篷外传来,王力和张志成顿时松了下来。

林悦撩开帐篷的门帘,看到王力手中还未收起的枪,她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过来,轻声说道:“不好意思,吓到你们了。”王力有些尴尬地把枪收了起来,挠挠头说:“没事儿,这几天大家都有些紧张过度了。”

张志成问道:“林护士,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刚给塌方的伤员处理完创面,发现磺胺只剩最后五支了。明天我也想回师部一趟,去医院取药。"林悦说到。

王力本能的想要否决,张志成抢先一步开了口:“林悦同志,你也清楚,这戈壁滩的路又险又难走,到处都是未知的危险。要不这样,你把药品清单列出来,我们去帮你把药品取回来,你就安心留在营地。”一边说着,一边还摆了摆手,似乎在强调这是个再合适不过的提议。

林悦轻轻晃了晃脑袋:“我绝对没有不信任你们的意思。但医学和水利一样,专业性都特别强。每一种药品的用途、用法用量、保质期,我心里都很清楚。要是你们取回来的药品有个万一,队员们受伤了需要救治,我实在没办法向大家交代!”

王力忍不住插话进来:“林护士,我们纯粹是担心你的安全。你跟着起走,大家都会压力很大……”

林悦目光直直地看向王力,一脸认真地说:“王队长,我特别理解你们的好意,可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我必须得负责到底。从营地建立之初就有明确的分工,医疗这块一直都是我负责。这可不是我在任性,我是一心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着想。你可不能在营地里搞‘一言堂’,咱们得明确各自的分工,有事儿一起民主讨论!”

王力听到这话,脸上瞬间**辣的,还想着该怎么再反驳几句,打消这姑娘的念头。话都到了嘴边,突然想起这个分工是已经牺牲的赵队长定下的,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哽住了,那些反驳的话就这么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王力沉默了片刻,看向了张志成,见他也无奈的点了点头,自己也只能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行吧,林悦同志。丹尼一定要听指挥,不能脱离集体队伍!”

林悦当即立正,冲着王力和张志成敬了个军力,说道:“绝对服从命令听指挥!”手放下,又十分俏皮的冲两人笑了笑,便离开了帐篷。

张志成的目光跟着林悦的背影,一起出去了好久,直到王力问他:“资料还看吗?不看我把灯熄了?”他才回过神来。

“啊!不看了!已经都整好了,明天拿上就能出发。”张志成回答道。

王力看他这样子,嘿嘿一笑,没有多说什么。但张志成脸上却像是抹了辣子似的,烫烫的!

第二天到了工程大队,和郑指导员接上头,林悦抬眼望了望四周,转头对张志成说道:“你是要直接去找林师长汇报工作吗?”张志成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师医院的方向,说道:“不,我打算先去医院看看李工,让他先过目一下规划,听听他的意见。”林悦点头说道:“我也要去师医院取药,咱们一道走。”

两人并肩朝着师医院走去,张志成忍不住开口问道:“林悦同志,李工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林悦不知道怎么回答,最近她一直都在塔河营地,根本没有回过医院,知晓的还是在营地时他的情况,只能安慰道:“李工身子骨还算结实,老毛病只要调理一段时间,应该问题不大。”

随着医院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张志成的脚步却渐渐慢了下来。他犹豫了一下,突然停下,一脸郑重地看着林悦,说道:“林悦同志,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道歉。上次咱们聊起你家乡上海的时候,我信口开河,说上海都是资产阶级的事情,现在想想,实在是不应该。”

林悦原本还在想着李工的病情,被张志成这突如其来的道歉弄得一愣。但她很快反应过来,想起了那件事,其实她早就没放在心上了,可看着张志成这般认真的模样,突然觉得很有意思,便佯装还有些生气,挑了挑眉,质问道:“怎么过了这么久才想起道歉?当时你那话说得可坚决了。”

张志成的脸微微泛红,有些窘迫地挠了挠头,“之前一直忙工程的事儿,疏忽了。但我后来仔细想了想,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不能一概而论。我不该那么片面地评价上海,更不该不尊重你的家乡。”

林悦看着张志成那诚恳的样子,差点忍不住笑出声,她故意板着脸,“哼,这道歉来得可真不容易。不过看你这么有诚意,我就勉强接受了。”说完,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上扬。

两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医院门口。走进医院,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走廊里人来人往,护士们脚步匆匆。张志成和林悦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李工的病房。推开门,只见李工正半靠在病床上,脸色略显苍白。

看到张志成和林悦进来,李工眼睛一亮,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张志成赶忙上前,扶住李工,“李工,您别动,好好躺着。

李工摆了摆手,急切地问道:“小张,工程进展怎么样了?”张志成点了点头,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规划图,在病床前的桌子上展开,“李工,这是我们重新做的规划,河湾那里情况复杂,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也有了新的发现。”李工戴上眼镜,目光紧紧地盯着规划图。

许久,他的手指落在河湾的位置,缓缓开口:“这河湾沉砂的设计,思路是对的,利用天然河湾来沉淀泥沙,能大大减少总干渠的泥沙淤积。但你们考虑过没有,河湾的水流变化无常,特别是在汛期,这沉砂效果会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汛期时,河湾水流速度加快,确实可能会让部分泥沙来不及沉淀就被冲走。所以我们打算在河湾的关键位置设置一些导流堤,引导水流,让泥沙能更有效地沉淀。”

李工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嗯,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导流堤的设置一定要精准,位置和角度稍有偏差,可能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河湾的河岸稳定性也要着重关注,一旦河岸坍塌,不仅沉砂池受损,还可能倒憋水,堵塞总干渠。”

等李工说完,张志成立刻接着请教:“李工,还有这个蒸发量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琢磨,却始终没有太好的思路。”

李工靠在病床上,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短暂的思考,随后缓缓说道:“在我看来,堵不如疏。一味地盯着蒸发量,其实有点舍本逐末了。最近我在医院很闲,也和一些懂行的老同志聊了聊,都觉得就目前的条件来说,蒸发量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去弥补,毕竟咱们改变不了这大气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这蒸发是水面上的事儿,水下的渗透问题,才是重中之重。你想想,南疆这气候和地理条件,水资源的自然损耗可不只是蒸发,渗漏同样严重。蒸发这一块,我们防不住,那就在渗漏上多下功夫。你们在规划里对渠道的防渗措施是怎么考虑的?”

张志成神色有些赧然,“我们想着走最短路线,利用地势,在地下水位高的区域,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涵养作用。”他边说边指向规划图上相应的线路。

李工眉头微皱,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目光紧紧盯着规划图,“小张啊,这只是零零散散的具体措施,缺乏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规划。光有这些,远远不够。”

他抬起头,看着张志成,语重心长地说,“渠道防渗,可不是简单地选选线路就能解决的。不同地段的地质结构差异很大,有些地方土壤疏松,渗漏风险高。有些地方可能存在暗河。你只想着地下水位高的区域,那其他地方呢?

“何况通过的这片胡杨林,还只是往一个村输水的路径。那天郑指导员来,聊起塔河流域几个团场的开荒情况,这条总干渠就是给这些开出来的耕地输水的。那这些团场的分布你们考虑了没有?耕地面积有没有计算?不同的农作物的单位需水量是多少?”

张志成被问的哑口无言……团场的分布已经呈现在规划图上,耕地面积也有大致估算,但这些地终究是要种上东西的。水是用来灌溉这些作物,而不是喂给地喝。不同的作物,需水量也肯定不同,就跟人一样,块头大吃得多,个子小吃得少。

李工缓了缓语气:“咱们这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拿团场分布来说,总干渠的走向得根据各个团场的位置来科学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输水效率最大化,要是线路不合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就会造成极大浪费。还有耕地面积,这直接关系到总需水量的计算。至于农作物,现在估计还都没定下来,但上级应该有也大致的考量,你们就要根据这个考量,来建立几套预案,到时候确定了是什么,立马就能跟得上才行!”

林悦在一旁认真听着也入了神,忍不住问道:“李工,那不同农作物的单位需水量,对我们规划具体有哪些影响呀?”

李工没有回答,而是把机会给了张志成。

“林悦同志,不同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差异很大。比如棉花和小麦,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各不相同。如果我们不清楚这些,在规划灌溉方案时,就没办法精准供水。供多了,浪费水资源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供少了,农作物又长不好,影响收成。所以,我们得制定分阶段、分区域的灌溉计划。”

李工听后拍了拍张志成的肩膀,高兴地说到:“你看,你都知道,就是没想到!不过现在想到了,做起来就会很快!”

兴许是太激动,说话快了,李工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张志成赶忙起身,拿来暖瓶,给他床头的缸子里加了些热水。

李工接过热水,喝了几口,慢慢缓了过来。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渠道的维护和管理。南疆的风沙大,其他自然灾害也不算烧,这些都得提前考虑应对措施。”

两人围着规划图,一直聊到护士来打针才停下。“李工,您好好休息,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然后就把规划上报。等批复了,你肯定也出院了,再带着我们一起干!”

李工笑着摆摆手,说道:“这些也不是我自个儿想出来的,也是最近和熟悉这里的老同志聊天,问完之后总结的。想的你肯定会来,这就一股脑都倒给你了!年龄大了人唠叨,别嫌烦啊!哈哈!”

李工告别后,轻轻带上病房门。张志成下意识地整了整衣领,像是要整理好自己的状态,而后侧身让林悦先行,朝药房方向走去。

林悦微微皱着眉,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药品清单,时不时用手指点着上面的药名,嘴里轻声念叨。张志成则微微仰着头,目光在各个科室的指示牌上扫过。营地需要的药品又多又杂,需要不同的科室互相协调,最后将单据汇总到中心药房,统一提出来。

药房窗口前已排起长队。穿白大褂的护士正踮脚够着顶层木柜里的棕色药瓶,阳光从蒙着报纸的玻璃窗透进来,把柜子投成细长的影子。

“磺胺嘧啶只剩三盒了?“林悦捏着药品清单的手指突然收紧,纸张边缘在木制窗台上压出折痕。药房主任老周从算盘上抬起花白的脑袋,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缝:“上个月从乌鲁木齐运来的物资里,盘尼西林倒是还有五支......但都是留下备用的。“

“可磺胺是处理外伤感染的!“林悦的声音陡然拔高,又立即压低:“前天我们营地又三个被红柳刺扎伤的同志。“

老周摘下眼镜擦拭:“林护士,你当我不晓得?可整个农一师就这点库存。再需要,也只能给你点草药煎剂了。“

林悦转头看了眼身后沉默的张志成,两人都在思考,需不需要找一下林师长,让他做做协调。

走廊尽头忽然传来喧哗。七八个戴皮帽的牧民抬着木板冲进来,板子上躺着个满脸是血的青年,羊皮袄子浸透暗红。“让让!让让!机耕队的拖拉机翻了!“林悦腾地站起来,随身带着的药箱里,镊子撞出清脆声响。

张志成稍慢了一步,便被密实的人群挡在了后面,好不容易挤上前去,透过人缝看见林悦跪在水泥地上缝合伤口,发丝垂落粘在颊边,血迹顺着她挽起的袖口蜿蜒到肘弯。

“纱布!“林悦突然转头,目光撞上张志成的视线。他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抓起药箱里的纱布卷递过去。混乱中,张志成的手掌盖在了林悦手背上。

“磺胺...“她突然抓住张志成的袖口,“得给他用磺胺,伤口太深了。“老周从药房窗口探出头:“林护士,不是我不给,纪律你都了解!“

“这是人命!“林悦的声音在走廊里炸开。

“让他用我的配额。“张志成突然开口,所有人都转过头来。他往前半步,把林悦挡在身后:“我是张志成,塔河水利勘察队技术负责人,按规定,执行外勤任务可申请医疗物资优先调配权。“

老周主任盯着派遣令看了半晌,叹了口气,打开了药房的门。林悦冲进药房时,张志成听见老周在小声嘀咕:“这小布尔乔亚,了不得......“

玻璃瓶相互碰撞的叮当声里,林悦踮脚去够最高层的磺胺粉,"给。"林悦把铁皮盒塞进他怀里,指尖还沾着血。走廊里的血腥气更浓了,那个昏迷的拖拉机手突然抽搐起来,三四个护士都按不住。

消毒水的气味突然变得刺鼻。张志成看着林悦往伤口撒药粉,忽然发现她的睫毛在颤抖。方才缝合时稳如磐石的手,此刻正把纱布扯出毛边。

"林护士!"药房方向传来老周的喊声,"二团的人来领奎宁,说你多拿了磺胺......"林悦猛地起身,药箱带翻了搪瓷盘。

张志成扶住她胳膊时,感受到布料下紧绷的肌肉。"我去解释。你继续救人。"穿过拥挤的走廊,两个汉子正拍着药房窗口。

"同志,这是紧急调拨单......""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会搞特殊!"高个汉子突然揪住他衣领,"我们打摆子的兄弟就不是命?"消毒水的气味突然变得灼热。

张志成感到喉头的衣领越收越紧,消毒水混合着汗酸味直冲鼻腔。他抓住对方手腕,触到粗粝的老茧,"同志,现在手术室躺着的是机耕队的人,伤口见骨需要磺胺救命。你们要的奎宁..."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头朝药房喊:"老周主任,奎宁片是不是在第三层左边铁盒?"

拍桌子的手僵在半空。老周愣了两秒,踮脚翻找时眼镜滑到鼻尖,"还真是!昨天新到的一批..."他抱着铁盒冲过来,盒盖上"奎宁"的墨迹还没干透。

高个汉子松开手,黝黑的脸涨得通红。张志成整了整皱巴巴的领口,从内袋掏出工作证:"这是特批条,需要的话可以去师部补手续。"

走廊尽头两个挎着冲锋枪的警卫员拨开人群,林师长深灰色的大衣下摆扫过沾血的纱布。"都围在这做什么?"他声音不高,却让药房前霎时安静下来。

老周刚要开口,林悦突然从手术室冲出来,白大褂前襟洇着大片血迹:"报告师长!机耕队同志需要立即输血,但血库O型血告急!"

林师长摘回头:"小王!"身后警卫员立即立正。"让汽车连紧急调两辆车来医院,具体的任务听医院安排。说完,他转头看向林悦时,凌厉的眉峰稍稍舒展,"把奎宁分一半给二团,明天乌鲁木齐的补给车队就到。你们今天就在师部住下,明天领了补给再回营地。"

“是,师长!”林悦附和命令,和张志成刚要退开,却被林师长叫住:"小张,听说你们把塔河一个河湾收拾住了?"他边说边往走廊拐角的僻静处走。

"是,但李工提到的渗漏问题......"

林师长抬手打断他,从内袋摸出个牛皮纸信封:"这是师党委特批的采购款。"他指尖在信封上敲了敲,补丁摞补丁的袖口露出磨白的线头,"你们搞技术的天天啃窝头就咸菜,当我不知道?去街上买点方糖、核桃,我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再给你们弄几听梅林罐头。"

张志成的手指刚触到信封,突然被按住。林师长压低声音:"我还称了两斤葡萄干,绿皮无籽的,给李工补身体。一会儿你去我警卫员那拿,然后给给李工送过去。我就不上去看他了,打扰他休息。"

"报告师长!"药房窗口突然探出老周花白的脑袋,"林护士说要三十米绷带。"

"把你们干净的被面床单拿来!"林师长头也不回地吩咐,"裁成四指宽的条,沸水煮过就能当绷带用——当年冀中平原反扫荡,我们连纱布都没有,还不照样包扎伤员?"

林师长的话音刚落,药房内的老周便迅速行动起来,招呼着几个小护士开始翻找干净的床单。“师长,这……”张志成有些犹豫,他知道这些床单虽然干净,但毕竟是床上用品,用来当作绷带实属无奈之举。林师长摆摆手,语气坚定:“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办法。”

不一会儿,老周便带着几个小护士捧着裁剪好的床单条走了出来。这些床单条虽然简陋,但在沸水煮过后,却变得柔软而坚韧,完全可以充当临时的绷带使用。

道别林师长,又从他的警卫员那里取上了葡萄干,张志成和林悦才从医院出来,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在阿克苏市里买到足够的副食品带回营地。

林悦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问道:“除了买副食品,还有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东西?”张志成想了想,摇了摇头:“没有特别想买的,只要能买到足够的副食品带回营地就好。不过,我倒是挺想看看阿克苏市里有没有什么新的水利技术书籍,要是能买到几本带回来,对大家的工作也会有帮助。”

林悦微微一笑:“要是有上海特产卖就好了,我可是好久都没尝过家乡的味道了。”张志成愣了一下,“上海的特产可不一定能买到,毕竟这里离上海太远了。最多就有点方块糖,水果、葡萄干之类之类的。”

街道上的建筑带着浓厚的西北边陲风格,土坯房错落有致,偶尔几栋稍显洋气的砖楼夹杂其中,显得格格不入。馕坑里窜出的火舌舔舐着空气,毛驴车辕上挂的铜铃在尘雾里闷响,也有偶尔驶过的吉普车扬起阵阵浮土。

“先去供销社看看吧,那儿东西全些。”张志成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挡了挡被风吹起的尘土。

供销社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走进店内,一股混杂着各种货物的味道扑面而来。张志成径直走向摆放副食品的区域,那里有几包方糖,包装纸已经有些泛黄,像是摆放了许久。他拿起一包,仔细查看生产日期,“还好,还能吃。”他小声嘀咕着,转头问林悦:“买几包合适?”林悦思索片刻,“营地人多,买五包吧,像上次你低血糖,要是有杯糖水,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林悦的目光被一旁摆放的干果吸引,她走过去,拿起一把葡萄干闻了闻,“这葡萄干真香,绿皮无籽的,跟师长给的那两斤一样好。也买点吧,给大家补充点维生素。”

供销社的玻璃柜台蒙着层薄灰,张志成的手指在算盘珠子上来回拨动。特批款要买齐方糖、奶疙瘩……他忽然听见林悦在问售货员:"同志,有上海产的饼干吗?"

"阿拉上海宁?"柜台后梳着麻花辫的姑娘眼睛一亮,随即摇头:"这里只有新疆产的油馕。"她忽然压低声音,从柜台底下摸出个铁皮盒,"这个要不要?"斑驳的红漆上依稀可见"梅林"二字。

林悦的手指刚碰到罐头边缘,售货员突然触电般缩回手:"包装破了,作废品处理的。"张志成注意到罐头侧面的凹痕,锈迹像血渍般从接缝处渗出。

"给我吧。就按按残次品价格入账。"售货员还在犹豫,张志成已经掏出钢笔,把这罐头的消费,记在了本子上。

林悦抱着罐头,直到走出供销社才笑出声:"你你记这个罐头的时候,比画等高线还认真!。"阳光穿过馕坑腾起的烟雾,在她睫毛上镀了层金边。

罐头在衣兜里硌着肋骨,张志成却觉得这重量格外熨帖。两人迎着逐渐倾斜的日头往师部招待所走。林悦忽然停住脚步:"听!"

张志成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果然,从街角传来阵阵欢快的音乐声和人们的欢笑声,那音乐节奏明快,充满了异域风情,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麦西来普的节奏。

“是维吾尔族老乡在办喜事呢。”林悦笑着对张志成说,“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张志成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手中的篮子,里面装着刚买的副食品和那罐珍贵的梅林罐头。他想了想,说道:“也好,去看看吧,沾沾喜气。”

两人循着欢快的乐声与欢声笑语的方向走去,不多时,便来到一处宽敞的庭院前。还未踏入,浓郁的民族风情便扑面而来。只见院子里满是绚丽的色彩,五彩斑斓的绸带从屋檐垂下,与随风飘扬的彩旗相互交织,在暖煦的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身着鲜艳传统服饰的人们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正尽情地跳着麦西来普。

庭院中央,新郎新娘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新郎一袭黑色的袷袢,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繁复的白色花纹,头戴一顶做工精细的花帽,显得英俊潇洒。新娘则身着一袭艳丽的红色连衣裙,裙摆上绣着象征吉祥的石榴花图案,腰间系着一条飘逸的丝绸腰带,一头乌黑的长发被编成数条细细的辫子,上面点缀着闪闪发光的珠饰,脸庞被精美的面纱半遮,只露出那双明亮动人的眼睛。

张志成和林悦站在人群外,瞬间被这热烈欢快的气氛所深深吸引。

林悦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不由得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轻轻摇摆起来。张志成看着林悦那充满活力的模样,也不禁放下手中装满物资的篮子,缓缓走进这欢乐的人群。

一开始,张志成还有些拘谨,动作略显生硬,但在林悦的带动下,他渐渐放松下来,学着周围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舞动起来。

人群中,一位热情的维吾尔族大叔注意到了他们,走上前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欢迎你们!”便开始教张志成一些维吾尔族舞蹈里独特的手势与步伐,张志成学得认真,却还是频频出错,引得林悦忍不住发笑。张志成挠挠头,也跟着笑起来,脸上洋溢着平日里少有的轻松。

随着音乐的起伏,大家的情绪愈发高涨。新娘新郎被簇拥着走到张志成和林悦面前,新娘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两个馕,递给他们,微笑着说:“欢迎你们,希望你们也能收获幸福。”张志成和林悦接过馕,脸一红……知道这对新人是误会了。

还不等解释,一位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端着一个铜壶走了过来,壶嘴细长,壶身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她在一旁的水盆里净了手,然后熟练地为张志成和林悦倒上热气腾腾的奶茶。

两人接过奶茶,滚烫的温度从指尖传递到心底,暖烘烘的。林悦轻轻抿了一口,馥郁的奶香裹挟着清新的茶香,瞬间在味蕾上绽放,忍不住赞叹:“这奶茶真好喝!”维吾尔族姑娘笑着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好喝就多喝!”张志成也跟着喝了一口,平日里被工程压力填满的内心,此刻竟被这简单的温暖填得满满当当。

音乐再度响起,人群又开始舞动。姑娘拉着两人,重新回到舞蹈的队伍中。这次,张志成的动作不再生硬,他已经渐渐掌握了麦西来普的节奏,手臂挥舞间,满是热情与活力,引得周围的人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里,张志成和林悦知道,他们该离开了。向新人以及热情的维吾尔族同胞们告别,带着满满的喜悦和温暖,缓缓走出了庭院。这才发现刚才放在一边的篮子里,却是多了好几个馕和一大袋子核桃、巴旦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