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长河锁浪 > 第五章 勘测再启

长河锁浪 第五章 勘测再启

作者:奕辰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6: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林师长与副院长的坚定支持下,张志成等人迅速投身于第二次塔里木河勘测的筹备事宜之中。

队伍的构成在原有核心成员的基础上,得到了有力的扩充与优化。赵队长依旧肩负统领全队的重任,先前的老队员们职责不变。孙专员以安全督导的身份补充进了队伍,任师长还从师部医院抽到了小林护士作为卫生员。与张志成相熟的师工程大队炊事班长,则顶替了小蒋的活儿,背起了行军锅。另外还有数名工程大队的队员也一并进入此次任务。

乌鲁木齐方面,张副院长也全力投入到与各方的协调沟通之中,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与单位,力求为勘测队配备最为精良的装备。此时国家正处于大规模建设的初期,资源虽有限,但各方对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皆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一整套全新的勘测设备终于跨越了广袤的大地,运抵塔里木河畔。

从测量仪器来看,配备了高精度的水准仪,其光学系统精密,能够清晰地观测到微小的地形高差变化,配合精确的刻度标尺,可准确测量出塔里木河沿线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数据,为绘制精准的地形图提供了可靠依据。经纬仪则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光学瞄准和角度测量技术,其稳定性经过特殊设计,即便在塔里木河地区复杂的气候与地质环境下,也能精确测定。

此外,还专门为勘测队调配了一台较为先进的短波无线电收发报机。尽管其体积相对较大,操作也有些复杂,但它却能在远距离范围内实现较为稳定的信号传输,其发射功率足以覆盖塔里木河周边较大的区域,确保勘测队在外出作业时,能够与工程大队的指挥中心或者附近的补给点保持及时有效的联系。一旦遭遇如沙尘暴、洪水等紧急情况,队员们可以迅速发送求救信号并报告所在位置,以便外界能够及时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支援。

最后运抵的,是一批帐篷。全部采用了厚实的帆布材质,经过特殊的防水、防风处理,骨架选用了坚固耐用的金属材料,能够承受塔里木河地区常见的狂风侵袭。

不过由此带来的新麻烦,也让张志成和李工头疼了好几天——那些仪器基本都是从苏联进口的,从仪器本身到说明书,密密麻麻的全是俄文,他们俩是一点都不懂!想着趁着张副院长还在,上赶着问,没想到张副院长虽然会一点,但也是个二把刀。三个脑袋碰在一起,捣鼓许久,也没完全整明白。

“晚上再继续研究吧,马上师部医院的人带着药品过来,咱们去帮忙搬搬东西!”李工揉了揉酸疼的眼睛说道。

站在大队门口,众人抻着脖子望向师部医院来人的方向。“嘟嘟——”一阵汽车喇叭声打破了营地的宁静。张志成的心猛地一揪,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只见一辆军绿色的卡车卷着黄沙停稳,小林护士利落地从车上跳了下来,短发被汗水浸湿了些许,贴在脸颊两侧,却丝毫不减那股子清爽利落劲儿。

“快来搭把手啊!”小林护士见张志成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提高了音调说道。

张志成忙不迭地点头,走到车厢旁,看着满满当当的药品箱,二话不说,弯腰就扛起了一箱沉甸甸的药品,那重量压得他的身子微微一晃,但还是稳住了脚步。小林护士则双手抱起几个相对轻便的包裹,嘴里还念叨着:“小心着点儿!都分类放好,别弄乱了!”

待所有药品都被安置妥当后,小林护士便开始着手整理。张志成想起自己还有那令人头疼的俄文仪器说明书有待攻克,便打算告辞:“小林护士,你先忙着,我也还有活儿,先走了。”

闻言,她直起身来,朝张志成大方地伸出手:“刚才辛苦了!我叫林悦,以后咱们就是并肩作战的队友了,别再喊我小林护士,太见外!”

张志成微微一愣,随即将掌心在衣服上抹了几下,然后轻轻一握:“好的林悦同志!”

一个小时后,新队员们陆陆续续来到了大队的会议室,赵队长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响起:“各位,咱这次塔里木河的勘测那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绝对不能出岔子。所以啊,我今儿个得再跟大伙念叨念叨纪律和规矩。”赵队长扯着嗓子喊道,眼神像把刀子似的从每个队员脸上刮过,“出去到野地里干活的时候,都得把耳朵竖起来,让干啥就干啥,别瞎跑乱窜,都听清楚没有?!”

孙专员接着补充道:“尤其是安全问题,塔里木河周边环境复杂多变,有很多潜在危险。大家一定要随时保持警惕,遇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向赵队长或是我报告,不能莽撞!”

队员们纷纷点头,认真聆听着每一项要求。林悦在人群中环顾一圈后,发现张志成和李工并不在。她心中疑惑,待会议结束后,便径直走向赵队长。

“赵队长,我发现张志成同志和李工不在会议现场,是有什么其他任务吗?”林悦问道。

赵队长回道:“他们俩在研究新到的那些勘测仪器呢。你也知道,那些仪器都是从苏联进口的,说明书全是俄文。其实基本的东西都差不多,但这俩人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想全都弄清楚,所以这几天一直在头疼这件事。”

林悦听后,心中了然:“赵队长,我之前自学过一些俄语,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他们,我还有本俄语字典!”

在上海护理专门学校的时候,许多讲义都是英文,因此林悦的英文水平极高。但在来之前,她听说边疆地区俄语的使用率要比英文高得多,便开始自学,想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这本字典也是临走之前,专门去三联书店买的。巴掌大,方便随身携带,有空了就翻一翻,能多记一个单词就多记一个。

赵队长惊喜的说道:“啊?你懂俄文?!那可太好了!你赶紧去看看,他俩愁得头发都快薅秃了!”

林悦怀揣字典,脚步匆匆迈向张志成与李工所屋子。此时屋内,二人对着满纸俄文抓耳挠腮。张志成眉头紧皱嘴里不停嘟囔:“这都啥跟啥嘛,前后也连不起来啊!”

“看,我带什么来了!”林悦脆声说道,把字典往两人面前一放。

桌上摆满了仪器和纸张,乱得像刚打过仗。小林护士坐下,打开字典,手指在字典页上飞快地找着,嘴里说道:“这个‘прибор’是‘仪器’的意思,咱先把这几个关键的词弄明白。”

张志成和李工赶紧凑过来,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小林护士边查边解释,碰到专业词,就反复琢磨。“这‘уголизмерения’是‘测量角度’,经纬仪就得靠它测准角度,操作时得小心设置。”她指着经纬仪说明书,说得头头是道。

就这么一点点抠,没有了语言的障碍,加上李工和张志成的实操经验,就这么慢慢把仪器咋用、有啥功能全部搞清楚了。张志成高兴的溢于言表:“林悦同志,可亏你这次来了!没你这俄语本事,我们怕是要抓瞎!”

林悦摆了摆手说:“我也只是略懂皮毛,能帮上忙就好!”

解决了仪器的难题后,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便开始闲聊起来。

张志成满脸兴奋,摩拳擦掌地说道:“这仪器的事儿搞定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出发!”

林悦却轻轻摇了摇头,眼神笃定:“还得等两天。”

李工和张志成齐声问道:“为啥呀?”

林悦认真地解释道:“我在等一个重要的药品——青霉素。”

“青霉素?”李工对此还有点模糊的印象,张志成却是根本不了解。“这个也要进口吗?”

林悦有些难过的点了点头。眼下,国内的确是还不能大量生产青霉素,而且质量也不尽人意。一支进口的20万单位青霉素,尽管重量仅为0.12克,但其价格却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六倍。

“上次李工伤了头部,虽然只是外伤,但还是引起了感染高烧。青霉素的效果要比普通的抗炎药物好很多倍。有了这个,基本可以杜绝外伤带来的感染和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林悦解释道。

两日后的清早,汽车进院的弄出的动静比起床号还早。张志成模模糊糊的睁开眼,看了眼外面,发现林悦正在院中和几名穿着军装的现役战士做交接。手中捧着个狭长的盒子,想必就是那极为珍贵的青霉素了。

先前林悦说的时候,张志成还不以为然,觉得就是个特效药。他老家的上了年纪的郎中,手里也会攥着几个不轻易视人的救命方子,他觉得都差不多。但看到小小一盒药,竟然这么大的阵仗,当即也明白这东西的非同小可。

随着青霉素的到位,整个勘测队迅速行动起来。队员们将各种物资和仪器设备有条不紊地搬运到车上,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整理。

就在大家忙碌得热火朝天之时,一辆吉普车扬尘而来,稳稳停在营地中央。任师长步伐有力地走下车,他的到来让营地瞬间安静了几分,队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

简易的餐桌前,不一会儿就站满了身姿挺拔、精神抖擞的队员们。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可此刻,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师长身上。

任师长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队员,随即微微抬起头:“同志们呐,咱这次塔里木河的勘测任务,就像要攀登一座从未有人征服过的险峰,一路上全是挑战,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但咱怕吗?咱不怕!因为你们是咱兵团的战士!是从千军万马中挑出来的精英!”

师长的声音越发激昂,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队员们的心田:“每一次架起仪器进行测量,每一笔在本子上记录的数据,那都不是简单的数字,那是咱南疆未来的希望,是决定整个水利工程成败的关键砝码!你们的每一个举动,都牵连着这片土地的命运,都牵扯着无数老百姓的期盼。所以,同志们,咱必须时刻把使命刻在心上,紧紧地握在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别怂,别往后退!要知道,你们的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兵团,是无数双望眼欲穿、盼着咱能成功的眼睛!老乡们眼巴巴地等着咱们把水引来,把荒漠变成绿洲,让他们的日子能好过起来。咱们要是退了,咋对得起他们?咋对得起主席的命令和兵团人的名号!”

队员们听着师长这激情澎湃、掷地有声的动员,只觉得胸膛里有一股热血在疯狂地涌动,仿佛要冲破胸膛。他们的眼神愈发坚定,那目光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能把眼前的一切艰难险阻都焚烧殆尽。众人齐声高呼,那声音震天动地,响彻整个营地:“保证完成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饭后,营地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那熟悉而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张志成抬头望去,只见艾克拜江赶着他的毛驴车缓缓驶来。艾克拜江跳下车,满脸笑容地说道:“阿达西,我来啦!这次我嘛给你们当向导!”他拍着胸脯,眼神中充满自信与热情。

张志成走上前去,用力握住艾克拜江的手,学着他的腔调说道:“哈哈,有你在嘛!我们就更有信心了。”

艾克拜江笑着回应:“那必须!咱们一起,把塔里木河,上上下下的情况嘛,摸得透透儿的!”

在他的带领下,勘测队沿着塔里木河蜿蜒前行。一路之上,都在不断地给队员们介绍着周围的环境和注意事项。随着太阳逐渐西斜,远方的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第一天的露营点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片位于塔里木河河畔的高地,相对开阔且地势较为平坦,周围还有几棵胡杨树。艾克拜江勒住毛驴车的缰绳,高声喊道:“到咯,阿达西们,今晚就在这儿住!”

张志成和王力还有炊事班长,将物资整齐地放置在帐篷周边,并用绳索固定好,以防被夜间的狂风卷走。林悦则和李工等人一起,整理着医疗用品和一些较为精密的仪器,确保它们在这野外环境中能得到妥善的保存。

帐篷搭好后,张志成独自一人走到河畔。上次太匆忙,都没来的急仔细看看,这会儿眼见夕阳一寸一寸,以一种近乎虔诚的缓慢,向着西边深处悠悠的坠去。天空讲日间的光徐徐收起,此时的塔里木河在他面前无边无垠的铺陈开来。

宽阔的河面,能将他所有纷繁的思绪都收纳其中,然后在滔滔的流水里沉淀、消融。夕阳的与会披在胡杨的枝干上,令本就沧桑的他们更显厚重。

张志成缓缓蹲下身子,伸出手,触碰那河水。刹那间,沁人心脾的凉意自指尖传遍全身,如同一道电流直击心底。就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了塔里木河的心跳,它的每一滴水,都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从遥远的山巅奔腾而下,一路穿越荒漠与戈壁,用它那无尽的旷野与包容,滋养着这片广袤大地上的起落。

“开饭了!”营地里传来的喊声,把张志成拉回现实。转身朝着营地走去。此时,炊事班长和艾克拜江已经将饭菜摆在了一块简易的木板上。那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素抓饭,旁边还放着几个烤得焦香的馕饼,色泽金黄,透着一股质朴的麦香。

张志成拿起一个馕饼,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伴随着麦香在口中散开。他说道:“这馕饼烤得可真棒,班长的手艺就是好。”炊事班长摆摆手:“这是艾克拜江带来的,我可不会打馕!”

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炊事班长和艾克拜江的互相调侃。大家的笑声在营地里回荡,暂时驱散了一天的疲惫。

饭后不久,赵队长和孙专员召集大家开会。队员们迅速整理好自己,围坐在一起,目光聚焦在两位负责人身上。

赵队长率先开口说道:“同志们,明天咱这塔里木河的探测可就正式拉开大幕了。这活儿可不轻松,得步步小心。我们这次主要有三件大事要干,先说这地形地貌勘察吧,咱眼前这片荒地啊,看着乱糟糟的,其实里面大有文章。得仔仔细细地把这地摸个透,高低起伏、坡坡坎坎都得搞清楚。这可不光是为了记几个数,这些数就像盖房子的地基,有了它们,咱才能知道哪块地能开出来种粮食,哪能修水库水渠。要是这步没弄好,后面的活儿就全得抓瞎,所以大家伙儿可得把眼睛瞪大了,别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

孙专员接着补充道:“在进行地形地貌勘察时,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像是陡峭山坡、易坍塌沟壑,必须提前标记,防止意外!测量仪器,尤其是高精度水准仪与经纬仪,属于精密设备,操作与保管一定要格外谨慎,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数据偏差,然后就会影响整个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赵队长继续说道:“再就是土壤质地分析了。这就得咱到处去挖点土回来。这土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有的肥得流油,有的瘦得可怜,还有的酸得要命,含水量也不一样!得把这些都搞明白,这样才能知道这块地适合种啥庄稼。就像大夫看病,得先把病症摸准了,才能开药不是?这对咱以后在这搞农业生产,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把肚子填饱,大家可别不当回事儿。”

这时,一位负责土壤研究的队员问道:“队长,那我们采集样本的范围大概是沿着塔里木河两岸均匀分布采集,还是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区域?”

赵队长思索片刻后回答:“先沿着河岸两边均匀地挖挖看,心里有个底。然后再根据地形的情况,对那些看着能种地或者地质有点特别的地方,多挖点土好好研究。这样又能顾全大局,又能把重点抓住,两不误。”

孙专员皱着眉头,目光如刀刺向提问队员,厉声道:“采样范围确定这种基础知识你都没掌握吗?这些地点、深度及周边环境特征等信息都必须精准记录,要是产生错漏影响分析,误导农业规划,是要出大事故的!一定要端正态度!”

队员们听闻孙专员的斥责,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张志成更是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暗自思忖:“不就是个普通问题,用得着这么上纲上线吗?这分明是故意刁难,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他对孙专员这种不顾情面、刻意打压队员积极性的做法极为反感,可在当下场合,也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愤懑,没有发作。

赵队长为缓和气氛,赶紧开始讲第三个方面:“最后就是水了。塔里木河就是咱这的命根子,必须把这河里的水,还有地底下的水都搞清楚。地表水有多少,地下水藏在哪、有多少,河水流得快不快、水干净不干净,都得弄明白。这样才能知道咋修灌溉的东西,啥时候用水、用多少水心里才有数。不然的话,水用多了浪费,用少了庄稼渴死,这可都是大问题。”

孙专员听闻,张开嘴似乎又想说什么,但对上张志成直勾勾的眼神,终究还是作罢。

“孙专员,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赵队长问道。

“没有了,大家早点休息,明早准时开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