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定远侯班超 > 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

定远侯班超 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各位大人,校尉乘五花马,北军军侯迎候……”中军掾吏樨子站在轩辕上,象鹅一样伸长脑袋,兴奋地禀报。

虽然没有内廷通知,但大鸿胪窦固与曾经参加两次北伐的汉军将士们,还是全部自发到正平亭迎接。窦固已经没有军职,更无帝令,曾经的汉军主将,此时身着便袍,与耿忠等众将远远地站在欢乐的人群后面,什么也看不见。

太尉府仅派出北军军侯迎接耿恭,但人们都朝着骑马载誉归来的耿恭等十三人欢呼,没有人注意到人群后的窦固、耿忠等将。看着暮色中意气飞扬的耿恭,窦固又想到了陈睦、郭恂、关宠,这些曾经的部下,这些汉军骁将将永远留在天山南北,埋骨在西域雪原、戈壁、黄沙之下。

众将已跟随人群后过了雒水桥,良久,窦固、耿忠仍背手伫立在长亭远外官道边。

“大人,人群已远去,天色已晚……”

樨子见窦固久留伫立,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便悄声提醒道。窦固这才缓缓地回过身来,苍老的身躯费力地爬上自己的辎车,绕过宜阳观和灵台,从平城门返回城内。

当天夜晚,雒阳城全城狂欢,彻底难眠,周边各县民间也闹花灯狂欢。

从光武大帝刘秀率领南阳子弟叱咤风云、中兴汉帝国起,东汉王朝已经数十年不对外用兵了,没有英雄的帝国是枯燥而令人乏味的。如今在遥远的西域,竟然一连出了班超、耿恭两个英雄,怎么不令大汉带剑士子们欢欣、渴望,怎么不令大汉吏民们欢腾?!

耿恭将十二名军候与士卒们送进北大营,便急急告假返回自己在雒阳上阳门大街的耿府。可府中已经物是人非,曾经与他相依为命的阿母思儿心切,已经在年前孤寂辞世,被安葬在老家右扶风茂陵邑祖茔地。悲痛迅速笼罩着耿恭的心,他想返回五陵原结庐为阿母守孝,可内迁却传来消息,令他在府中等待朝廷封赏。

这一等,便是整整数月,耿恭归心似箭,宫内却一丝动静没有。

原来,二三月份,汉廷大事不断,让年轻的刘炟疲于应付,焦头烂额。二月末,武陵郡溇中(注:今湖南常德市)蛮人头领陈从等人聚众反叛朝廷。叛军夺取溇中后,又进入零阳(注:今湖南慈利)蛮界,与当地官军一时势均力敌。

楚地警讯驰报京师,以太尉牟融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司空第五伦为首的招安派争执不下,众臣或讨或招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西域汉军连遭败绩,刘炟恐惧两面开战,再在国中楚地动刀兵非同小可,一时难以定夺。

他怕因犹豫不决再被太后斥责,便很想召见窦固问计。可一想到年前君臣间吵架那一幕,心里便打鼓、有气。不过乱民起哄,他咬牙暂且将此事压下,一个人仔细想辙。

捱到三月十日,山阳郡、东平郡等地又紧急驰报京师,“三月五日夜,大地震荡,房倒屋塌,人畜多亡,犹如末世!”这是一次被载入正史的大地震,太行山以东各郡损失惨重,吏民死伤无数,形同一场大战,更如世界末日。

刘炟只好将征讨楚地事放下,便在宣明殿与太傅、三公商讨对策后,紧急下诏赈灾。那几日,君臣忙着赈灾,征讨反贼陈从事被束之高阁。别人能装糊涂,可太尉牟融等不及了,只是见心念苍生万民甘苦的刘炟将全付身心都放在赈灾上,只好三缄其口。

继位之始,便有地动(注:即地震),且内有反叛,外有强敌侵扰,刘炟自省是自己或有失策之处,导致天怒人怨。于是,赈灾期间,又专门下诏,广施仁政,“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与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赈灾、举贤这两件都是国家大事,让三公、九卿和尚书台众官忙得不亦乐乎。反贼陈从反叛事如何处置悬而未决,耿恭等功臣归朝后如何赏赐刘炟也从不提起,这激怒了赵熹、牟融等大臣,他们决定犯颜直谏了。恰在此时,北塞又有边讯,给他们提供了谏议时机。

阴历十月份,这天河西驿吏五百里加急,驰奔京师。

“五百里加急,南匈奴出塞击破北匈奴!”

边警不断,让刘炟一夕三惊,焦头烂额,但这一次却是好消息。

原来,汉军段彭、王遵率军第三次北征天山,给北匈奴各部以沉重打击。汉军撤回河西后很久,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才战战兢兢地率皋林部部众还居涿邪山。

南匈奴单于长(注:即南匈奴湖斜尸逐侯鞮单于)闻讯后,便派轻骑与缘边郡及乌桓兵万余骑出塞,共击北匈奴皋林部还居者。联军千里奔袭,打得皋林温禺犊王措手不及,只能率余部仓皇退向大漠深处。此役北匈奴被斩首数百级,降者三四千人,牛马十万余。

南匈奴大胜,受到汉廷重赏。仅钱便赏两亿,素帛缣绢赏赐二万匹。牟融抓住这一时机,专门上了奏章,“陛下,汉军三征白山,单于举国惊惶,故才有涿邪山大捷。今耿恭孤军守疏勒,鬼神皆惊,节义过天。南匈奴因功宜赐,耿恭等汉军将士更应重赏!”

也是啊,南匈奴一战便受如此重赏,耿恭麾下汉军征战绝域,建不世之功,怎么赏赐都不过分啊。再说,没有汉军远征,没有耿恭等将士为国死战,使北匈奴元气大伤,又怎么会有南匈奴之涿邪山“大捷”?

只到此时,朝野望眼欲穿的赏赐才终于到底来了。但朝野等来的不是欢欣,不是耿恭被显爵封侯的喜讯,而是深深的失望!

或许身为儒学大家的刘炟迷恋黄老对战争并不热心,当新任北军军候田恬宣布诏书时,汉军北营内众将无不大感意外,倍觉心寒。宣诏现场**肃穆自然无人敢出声,但皇帝诏书宣布后,北大营内众将士先是一片安静、讶异,旋即被一片议论声、甚至嘘声淹没。

功比天高、声震寰宇的戊校尉耿恭仅被拜为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未封侯。

骑都尉是个虚职,无战事时便不开府,是闲职一个。司马石修为雒阳市丞,秩比一千石。屯长张封为雍营司马,秩一千石。军吏范羌为共县(注:即今河南辉县)县丞,秩俸四百石。其余九个士卒全部补入羽林营,仅成为羽林卒,为汉宫宿卫。

而耿恭麾下千余殉国勇士,埋骨遥远的天山雪原,功在千秋、功昭日月,可刘炟的诏书却一句未提起他们!

如此薄待功臣、烈士,寒了汉军将士们的心哪!

耿恭还朝后,朝廷未在德阳大殿举行大朝贺,更别说在平乐观举行国家庆典了。当时,雒阳城内便议论纷纷,现在赏赐的诏书一下,雒阳民众无不唏嘘不已。尤其是班府内,高密侯邓震、侍中邓训、御史中丞薛池等人是班府的常客,此时几人都陪着班老夫人,一个个沉默不语,心情沉痛,相顾无言。

耿恭功勋卓著,朝廷如此薄赏。班超同样征战在西域,同样艰难决绝、功比天高,众人心里都在为他的安危担忧!

他们都是朝廷重臣,过去也都是近臣。现在不同了,一朝君子一朝臣。众人都经历过惊涛骇浪,耿恭有大功却未尽赏,让他们都有一丝忧虑悬在心头。可即便如此,在私府上,他们也不会象雒阳民众一样,随便妄议朝政。

同一时间,窦府内气氛也一样。窦老夫人感染风寒一下子病倒了。窦固与长公主刘中礼(注:汉章帝刘炟登基后加号涅阳公主刘中礼为长公主,增邑三千户)两人陪坐在窦老夫人病榻前,三人默默相对,不发一言。

在大汉如林的世家大族中,窦氏是东汉初彪炳史册的行武世族,是大汉对抗北匈奴的柱石。没有人再比他们关心边事,皇上薄待耿恭等十三名功臣、近千殉国勇士,令窦府众人感到天仿佛要塌下来一般,感到一个更大的危机正在向他们一步步走近!

刘中礼寒着脸,一直感到纳闷,“昔赵破奴将军轻骑千里袭楼兰、交河城,夺楼兰与车师,孝武帝因功封其为浞野侯。今耿将军以区区数百人拒单于二万人,历年余而不下,可谓威震西域,扬汉军军威,仅拜骑都尉,太傅、太尉、司徒大人因何不谏,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窦老夫人挣扎着坐起身,洒泪感慨道,“老东西真神哪,当年便曾料定,十年后汉匈必有大战,三十年后必灭匈奴。临死前还曾对吾言,‘灭匈奴者,窦氏也。灭窦氏者,必窦氏后人也’……孟孙已不掌军,难道……会是……”

说完上面这段话,窦老夫人似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倚衾喘息。

窦固默然无语,涅阳公主闻“灭窦氏者,必窦氏后人也”一言,则震惊不已。原来叔父窦融老大人早已看穿身后数十年之事,可老夫人却一直深深藏匿心底,此时突然讲开了,莫非窦氏的劫难真的到来了么?

长公主暗暗垂泪,窦固则昂首向天,闭目半晌无语。

过一会儿,沘阳公主刘小翰带着窦妤、窦洇两小女来给曾祖母请安。两个破瓜芳龄、黛娥俊俏的玉人儿,甫一进入室内,便似一缕明媚的阳光,将室内沉重的气氛一扫而空。老夫人脸上也露出慈爱的笑容,抚摸着两个美如天仙的曾孙女问道,“今日又进宫了么?”

窦洇乖巧地伏在老夫人怀里撒娇,小嘴里叽叽喳喳地道,“禀报曾祖母,今日长乐少府召吾姊妹进宫陪太后说话。皇上与宋贵人一直在北苑闲话,皇上似刚受太后教诲,一直拉着脸,不知宋贵人用了什么法子,皇上后来便高兴了起来。皇上与宋贵人返宫后,吾至北苑看到,原来宋贵人陪皇上书写了十遍《书•五子之歌》中的一句话,皇上才高兴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