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定远侯班超 > 第二十一章 剧变前夜

定远侯班超 第二十一章 剧变前夜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中礼道,“呃哟,不会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啧啧啧,哇呜,祖母到底厉害耶,正是正是!”窦洇高兴得跳了起来,猛拍小手,又扑到刘中礼怀中撒娇道,“记得当时皇上好象还问宋贵人,‘是打仗重要,还是赈灾重要?’”

“老天哪,皇上怎么受得了?真让汝个小东西药死也——”刘中礼捏捏窦泅秀气可爱的小鼻子,问道,“贵人如何回答?”

窦洇扑闪着长长的睫毛,“吾躲在帷幄后,只见小贵人或不知何意,吓得不敢乱说话。倒是大贵人脆声答道,‘皇上,仗可以早打也可以晚打,可赈灾却不能等片刻!’皇上一听便搂住贵人道,‘卿乃知音也’,说完还……还……”

“还什么?”刘中礼故意问。

“还上下其手……哎呀,吾说不下去……”未说完,小脸绯红一片,扑进老夫人怀中咯咯娇笑,坐在刘中礼身旁的沘阳公主刘小翰也捂嘴咯咯轻笑了起来。

阿妹扑在曾祖母、祖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姊姊窦妤却面带微笑,象一滴水安静地坐在一边。其实今天在北宫的永安殿,太后曾说很快便要迁入宫外的永安离宫颐养天年。她们母女三人到北宫永安殿时,皇帝已经给太后请过安,因心情郁闷,便一直与宋贵人姊妹在临近天渊池的北苑。

北宫内的永安殿在宫城的东北角,它的北面便是皇家苑林天渊池,与皇帝居住的章德殿隔天渊池相望,而天渊池与章德殿大院内的御龙池又一水相连。永安殿又称为北宫内的长秋宫,是皇后的居所。殿内除供皇后起居的正殿外,院墙内东、西、北各有三座偏殿,均称为苑,北苑则是宋贵人陪侍太后时宿在永安殿时的固定住所。

当时长乐少府夕照去北苑偏殿传太后话,说太后一会要到濯龙园理蚕,意思是让皇帝与贵人一会可以自行返回章德殿。阿妹窦泅好奇,便偷偷跟了过去,但未敢凑到人家面前。

此时窦妤静如止水,她的思绪仍一直留在宫内。今天在宫内看到的一切,让她开始挂念起孤立无助的刘炟来。服丧期间,朝政大权掌握在太后手中,刘炟每天早晚都要受到太后悉心教诲,肯定烦死了。现在太后要搬出北宫,刘炟心情的郁闷可以想象。

母子情深似海,又不甘皇权受掣,她似乎看到了刘炟心灵深处的孤单、挣扎!

这个美丽的少女有着与年龄不一样的成熟、睿智,心如明镜。很有主见的刘炟,温婉强势的皇太后,母子间似乎为了什么大事已经发生过争执,似乎有些别扭、生分。窦妤了解刘炟,童年时就与时为太子的刘炟对书法有共好,是书友更是青梅竹马的聊友,以往每次进永安殿,两人在偏殿叽叽喳喳总有说不完的话。

她心中有个顶天的秘密,一直深深藏匿少女心灵深处!

永平十六年,那时窦妤已十三岁,刘炟虚十七岁。一次太子刘炟从承光殿(注:即北宫太子宫)来永安殿向母后请安,恰好沘阳公主刘小翰带着窦妤、窦洇两女进宫陪皇后闲话。

两个少男少女都酷好书法,且各有造诣。刘炟擅草书,笔走龙蛇,被天下大儒们称为章草。而窦妤擅女隶,虽然也是蚕头燕尾,但却俏丽清新,如女儿一般柔情似水,又绵里藏针颇有风骨,故深受雒阳世族公子、女公子们仰慕、爱戴,被称为窦闺体。

才子才女在永安殿北苑内切磋书法长短,一时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情热之时,刘炟竟然情不自禁地将她拥在怀中,上下其手。她心嘣嘣跳,矜持挣扎,但依然保持着清醒。他是太子啊,也只得让他占尽便宜。她只记得刘炟信誓旦旦地表白,“天下妙姝无数,吾只钟情卿一人!”

窦妤面对英俊的刘炟心早就醉了,便喃喃道,“得太子眷爱,奴心愿已足。‘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奴奴不敢仰望!”

“与窦卿相知,吾此生宏愿。‘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他日必掳汝入宫闱!”刘炟脱口而出道。

两人喜怒笑骂,私定终生,相约长相知一万年。幸好后来中宫大长秋夕照“无意”间来找他们,否则二人情热之时说不定会干出点什么。刘炟、窦妤都深知,夕照希望将来宋贵人成为皇后,故而他们此后相见,都规规矩矩论书法,极少私相见,总算打消了夕照的疑虑。

今天,远远地看着刘炟那瘦弱的身影,她鼻子隐隐发酸。几年了,今日他已经继位为新君,与萱贵人恩爱无极,还记得曾经的海誓山盟么?汉宫美姝无数,怕是早已忘记了自己!

掖庭每年立秋前后都要派出相工,在雒阳周边各世族间精选采女,不管刘炟是否还记着誓言,她要在明年秋天进宫!

等刘小翰带着窦洇退下后,刘中礼望着她们的背影,又看一眼静坐一边案后的窦妤,只见她面色凝重,全无阿妹窦洇那样高兴的神采。

大、小宋贵人一对姊妹花温柔贤淑,马太后悉心栽培她们,正是希望宋贵人襄助新帝,也让马氏保住贵戚地位。窦妤、窦洇姊妹国色天香,尤其窦妤,天生丽质,倾国倾城,年虽少却心机过人,城腑深不可测,在窦氏的这一代人中,无疑是能成就大业的佼佼者。

窦固、刘中礼没有别的选择,要实现窦融老大人与先帝百年谋略,彻底铲灭北匈奴,就必须设法让窦氏三代有资格为朝廷挂帅出征。而要取得这一至高无上的地位,窦氏就必须成为大汉世族之首,就必须与皇室联姻,这,便是窦氏的宿命!

现在的窦氏二代掌门人窦固,已经家国重任,寄托在这个娇弱少女的肩头!

耿恭受到冷落,朝廷的风向已经变了,对窦氏而言,这是一个需要做出重大决定的夜晚!

室中冷清了好一会,窦老夫人终于挣扎着从榻上坐起身,静静地看了刘中礼、窦固一眼,三位老人又都开始沉默不语起来。汉宫深似海,太后已经为新君物色好了皇后人选,此时送妤儿进宫,意味着什么,三位见多识广、经历过惨烈风雨的老人清楚得很!

聪明如窦妤,自然知道三位长辈此时心中的忧虑,她起身乖巧地坐在榻上,依偎在曾祖母的怀里,替曾祖母拢了一下已经散开的、如白草一般的枯发。窦老夫人怜爱地抚摩着曾孙儿的秀发,又握住了她玲珑的小手,认真地看着她的明眸。

老人从窦妤眸中已经看出了决绝,良久,老人轻叹了一声,似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她那一双昏花的老眼又认真地盯着榻下案边的窦固道,“孟孙切记,为了大汉,为了窦氏,为了老东西临死时的愿望,便让妤儿去闯罢。至于那几头牲口,唉,福兮祸兮,皆天意也。将来便由妤儿管束,也随彼去吧!”

窦固闻言,脸上现出痛苦的神色,但还是不敢违拗,庄重地点了点头,“老夫人放心,几个小儿,吾会严回管束!”

窦老夫人累了,窦固与刘中礼便告辞退下,窦妤当晚便住在老夫人屋中。

回到自己府中,窦固先命传窦宪,等窦宪进入书房跪下请安时,窦固却未理会他,只是将一本羊皮卷《军礼司马法》、一卷《河西阵图》扔到他膝前,并淡淡地道,“熟读此书,不明便问。全局谋划,出燕然策。一年以后,汝兄弟四人堂中对策!”

窦宪接书在手,闻言脸上一丝惊喜转瞬即逝。窦固言毕,便摊开案头一卷厚厚的羊皮书,顾自看了起来。窦宪见状,叩了头后,便“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

“灭窦氏者,必窦氏后人也……”望着窦宪高大魁梧、却十分谦恭的背影,窦固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又想起窦融老大人临终时的哀叹。这是一头令人生畏的猛兽啊,是窦氏三代中天生的军事统帅,实现先帝与老大人北击匈奴的百年宏图,当就应在此人身上!

可猛兽是要吃的人,他窦固这个缚虎人却在一天天老去,他日窦妤能管束得了窦氏这一笼猛兽么?!

……

朝野都在为耿恭抱不平之时,耿恭却置身事外。他打点行装,欲还乡为母守孝。石修等十二名军卒,一起送行至雒水南岸的正平亭。亭长见是耿恭与十二名英雄话别,便主动上了好酒好菜。

他们没有抱怨,没有不满,想起埋骨在风雪天山的千余弟兄,他们要好好活着,为所有人活着。耿恭与众弟兄洒泪相别,并相约,他日出征,定一起重上战场,杀敌报国!

回到五陵原茂陵邑之后,耿恭在阿母坟前结草庐,他希望能为母安静居忧三年时间,食生栗野菜饮河水,远离俗世,更不问政事,陪侍坟中的阿母。

……

风云际会,暗流涌动,窦固所担忧的“风雨”和“危机”,转过年来果然便来了。

西域汉军已经救回,这之后的几个月,刘炟面对乱纷纷的朝局仍未理出头绪。第二年仲春时节,春寒料峭,尚书陈宠上疏,建言改前世苛俗。这份奏章,令刘煜从一团乱麻中找到了线头!

陈宠在疏中痛陈永平年间严刑苛政之弊,最后建议道,“《诗》云,‘不刚不柔,布政优优。’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箠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

陈宠此奏,简单一句话,便是建议全面革除汉明帝一朝时的“苛政”,广布“仁政”,纠正怨假错案,让朝野休养生息!

陈宠原为司徒府掾吏,深受司徒鲍昱赏识,转任辞曹职掌天下刑狱和诉讼,所理狱讼无不为人称道。又撰写《辞讼比》七卷,被朝廷奉为执法依据。刘炟继位后,便迁陈宠至尚书台为尚书,成为刘炟的贴心近臣。

刘炟在宣明殿小朝堂上阅了陈宠的奏章后,心里豁然开朗。先帝驾崩后,太后仍严厉管束官吏、外戚,章法一如旧朝。现在吾倡行光武仁政,太后总没法反对了吧?!

经过几日深思熟虑后,他开始了行动。赵熹、牟融是死硬派,他不敢惹。踟蹰再三,他便在章德殿御书房内,单独召见了司徒鲍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