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698章 这待遇也没谁了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698章 这待遇也没谁了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48:40 来源:小说旗

“丁处,科委这边需要我怎么配合?”放下电话,唐植桐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不麻烦的,你在这份申请书上签个字就行了。”丁辉依旧是笑眯眯的,从自己带的文件包里掏出一份手写的申请书,字迹工整漂亮,申请人那地方空着。

周正在一旁都傻眼了,感情申请书都有人替自己学生写好了?!

唐植桐接过申请书,并没有立马签字,而是跟审视自己卖身契般逐句看了起来。

申请书一共两页,唐植桐看完也没超过五分钟,里面的内容比较宽泛,无非是立场、初心、决心一类的东西。

“丁处,这个科协有任务吗?”虽然唐植桐没有发现申请书对自己的硬性限制,但还是谨慎的问了一句。

“没有什么硬性的任务,不过有些项目可能会征求大家意见,集思广益嘛。你如果有什么发明也是可以拿到科协跟大家交流的。”丁辉很耐心,一直等着唐植桐看完。

“谢谢丁处,我暂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唐植桐掏出笔,在申请人的位置唰唰唰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将申请书递给丁辉的时候,才开玩笑似的吐槽了一句:“我担心每报一个发明,科委都找我问一遍话,这不是给丁处添麻烦嘛。”

“我说你怎么这么抵触,原来症结在这。”丁辉接过申请书,没法再笑嘻嘻了,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上次只是例行公事,以后不会再有了。你不会以为前阵子没人调查你吧?你是过了关的,我们科委相信你。”

“啊?”这下轮到唐植桐吃惊了,感情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查了个底朝天?那肯定没查出什么来吧?否则就不会有进会堂这回事了。

“哈哈哈,这是你的证件。”丁辉在申请人后面签了个日期,然后从包里掏出来一个早就制作好的证书,递给唐植桐。

“谢谢丁处。”唐植桐接过来,打开一瞅,照片跟人委用的是同一批。

“有件事需要跟你通报一下,你上次的那个纺车轮,已经被完善的差不多了,领导很满意,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量产。”丁辉将申请书重新装回包里,跟唐植桐通气道。

“丁处这么一说,我悬着的这颗心就能放下了,恭喜恭喜。”唐植桐没有再挑科委的刺。

说实话纺车轮牵扯到很多零件的生产厂家及材质改进问题,但唐植桐不认为会比手表、相机的国产化难度更大,只不过这事若是让自己去推动,就好比愚公屋前的太行山和王屋山,几十年都不一定能搞定。

“行了,耽误你这么长时间,我也该回去了,我很期待你的下一个发明。”丁辉说完,笑微微的朝唐植桐伸出了手。

伸手不打笑脸人,唐植桐这回挺有礼貌,握手后一直将丁辉送到楼下。

看着丁辉远去,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周正才开口道:“早知道你发明的东西被科委看中,你进科研班就不会费事了。”

“这样也挺好,我去了才知道,科研班每个人每个月定量增加六斤,谢谢周老师。”唐植桐说的郑重,正是因为周正不知道自己的这些事,却还帮自己争取进入科研班的机会,才更得看重这份情谊。

“用不着谢我,都是因为你自身优秀的缘故。如果你平庸,就算我是校长都办不了这事。行了,快回去上课吧,别忘了下午的报告。”周正笑笑,很欣慰的赶唐植桐回去上课。

唐植桐当然没有忘记今天下午的报告,不光没忘记,还打算作报告的时候再加点料,因为今天作报告的学校是农机学院。

农机学院现在的全称是bj农业机械化学院。

农机学院本院成立于1952年,是由当时的bj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而成,当时叫bj机械化农业学院,53年又兼并了平原农学院,改名为bj农业机械化学院。

今年和邮电学院一起跻身为全国六十四所重点大学之一。

更牛的在后面,若干年后,农机学院会和bj农业大学合并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中国农业的扛把子学府。

bj农业大学在西郊罗道庄,来头比农机学院还大,建国后由燕大农学院、清大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而成,可谓是拔了全国最优秀学府的苗。

当然,这跟唐植桐今天作报告无关,因为农大没有邀请他去作报告。

农机学院的报告时间是从下午第一节课开始,所以唐植桐中午匆匆吃了口饭,舍了午睡,骑上自行车直奔六道口。

报告开始后,气氛一如既往的轻松,在聊到发明时,唐植桐话锋一转,谈起了人工降雨:

“谈一点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自打春节以后,四九城没再有降水,田里旱的很。我这一路过来,看到不少麦苗的叶尖都黄了。”

“我在想,既然咱们学校是搞农业机械的,能不能想想办法,跟老天爷要点雨水?”

“唐植桐同志,你说的是人工降雨吧?”坐在台下的领导听后,出口问道。

“人工降雨,领导这个说法贴切,就是咱发挥人的作用,让老天爷下雨。”唐植桐一个试探,没想到竟然有人知道人工降雨,难道这年头已经出来了?

“这个人工降雨前年的时候,吉林那边已经试验过了,有效果,但费很大、危险性也很高。”农机学院的领导肯定是护犊子的,不愿唐植桐对自己领导下的学校指手画脚。

“谢谢领导解惑,您不说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献丑了,献丑了。”唐植桐站在台上先跟农机学院的领导和老师道个歉,然后接着问道:“我个人非常好奇,我看在座的同学们也有很多不清楚的。跟您请教一下,吉林那边当时是怎么做到人工降雨的?”

“是开着飞机上去撒的食盐。”学院领导看唐植桐执着,简单答复后,稍微一顿,多了一点内幕:“当时是由二航校的飞行员周正同志驾驶一架图2上去的。图2是我国的主力机型,担任着重要的值备等战略任务,而且由于当时的天气恶劣,风险是非常大的,另外气象预测技术不成熟,所以这事很难推广开来。”

“谢谢领导,让我们为咱们的人民空军鼓掌!感谢他们为科学进步做出的实践、为百姓的付出!”农机学院的领导把话说道这份上,唐植桐就不能让这茬掉在地上。

然而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唐植桐还是没有放过人工降雨的话题,毫不气馁的说道:“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干旱摆在眼前,总要做些什么吧?”

“祂说过,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不是让咱们宝贵的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去人工降雨,而是咱们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顶尖学府,能不能找到一条没有危险却又能将雨降下来的法子?”

“哦?唐植桐同志有什么高见?我们虚心接纳!”唐植桐这番话到了农机学院领导的耳中,就听着有些刺耳了,所以在下面的领导抛给唐植桐一颗软钉子。

唐植桐站在台上听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

唐植桐没有生气,若不是为了人工降雨的事,他才不会在这种公开场合得罪整个高等学府,但年轻人嘛,偶尔任性一回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见谈不上,就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我听一些前几年从东北下来的老兵聊起过战场上的事情,敌人的飞机整天在我们头顶上狂轰乱炸,而我们最大的防空武器就是高射炮。”

“刚才听领导一席话,让我想起了这段过往。高射炮连飞机都能打下来,那炮弹的高度也能够到云层吧?”

“我不了解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但周树人先生的《拿来主义写得很好,咱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把别人验证过的东西塞到炮弹里面打上天。”

“这样就没什么危险问题了吧?”唐植桐感觉自己脑细胞都在急剧燃烧,既要给人工降雨指明正确方向,还不能碰触红线,为难死个人哦!

唐植桐此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这种另辟蹊径的想法是此前别人没有提出过的。

“感谢唐植桐同志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听完这席话,领导气也消了,对唐植桐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这哪是指手画脚?这分明是给农机学院送成绩来了!

报纸上天天报道,这里在抗旱、那里在抢修水利,背后统统都是因为降水少啊!

虽然不可能年年干旱,但保不准以后部分地区时不时干旱呢?

若是农机学院能搞定人工降雨……

农机学院的领导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灿灿的康庄大道!

总之呢,唐植桐的这次报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临走的时候,农机学院的领导甚至挨个上台跟唐植桐握手。

有了做保温箱的组织、协调经验,唐植桐也算明白了,不能任何发明都靠自己主导,既然自己比在座的诸位多了些见识,那完全可以只提思路,剩下的靠实现后所获得的荣誉驱动由他们去完成。

至于这么做,个人可能会少一些荣誉嘛,唐植桐觉得能接受,再一次见证历史,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这不也很好吗?

从农机学院出来,唐植桐径直去了妇联,想搞明白自己加入科协到底算怎么回事。

面对女婿的疑问,叶志娟笑眯眯的从容解释道:

“你发明的那钓鱼用的装置,已经小批量试产了一些,被科委的领导和其他几位领导夸了几次,他们都是喜欢钓鱼的高手,能看出里面隐藏的价值。可能是因为这个吧,科委的领导又直接跟李大姐打了招呼。”

“前天李大姐刚跟我说,没顾上通知你,毕竟拒绝了把你调去科委后,人家又做了让步,只是让你参加科协,这事李大姐和我也不好拦着,再说,也不能驳了科委领导的面子。”

“这下子,你里子和面子算是都有了,就这样吧。”

“您这么一说,我压力更大了。我这也算是进入高层的视野了?”唐植桐挠挠头,里子面子都是表面的事情,这事就连李姨都不能拒绝,那自己只能顺从的当那个菜。

“这话说的,什么叫也算?敢情上一回我给你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你就没往心里去?”叶志娟笑着用手点点唐植桐,这孩子最近在这方面的反应有些迟钝,“你呀,钓鱼的那个小玩意只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对你的认可。”

“嘿嘿,我还真没多想。”唐植桐摸摸脑袋,当时真没往这方面想,没想到这句话的含金量这么大。

上午的时候还在高兴科委不再查自己老底,在农机学院浪完一圈回来,却得知自己已经躺在诸位大佬眼皮子底下了,那这跟科委的审查比起来,到底是好,还是坏?

“想也行,不想也行。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发明啊、创汇啊,会成为你工作、学习之余最重要的事情,这个不能松懈。”叶志娟提点道。

“行,虽然有压力,但我一定做好!”唐植桐感觉自己被历史的车轮推着前行,不往前走还不行的那种。

“有压力很正常,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把你的工作、学习和发明做好。”叶志娟叮嘱道。

“嗯,嗯,好!”唐植桐只有在一旁应着点头的份。

“上次你说的那个苹果酱,厂家经过几次找人试用、调整配方,已经开始生产了,今天一早刚送到妇联一些样品,你带上一瓶尝尝。厂家对这个苹果酱很有信心,说等水果下了树,还会再研发其他种类的果酱。”叶志娟从桌子下面掏出来个网兜,里面两瓶果酱,掏出来一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