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564章 异端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64章 异端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郊昌平,朱辛庄。

龚樰站在北电校门口,一辆熟悉的车影缓缓地进入自己的视线中,不一会儿,便停在自己面前。

打开车门,刚一入坐,余光里就注意到方言把眉头拧成一团,一副思虑极重的样子。

“怎么了?今天的会开得不合意?没有解决《大决战》创作的问题?”

“这倒没有,101的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不过又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方言边开车,边言简意赅地说起研讨会上的争议和分歧。

“《大决战》要拍成主旋律电影?那不正好嘛,‘主旋律’可是你提出来的,是你的强项!”

龚樰诧异不已。

“问题不在这儿,而是在‘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上。”

方言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

龚樰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毕竟在北电进修的这段期间,不光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导演,而且校园里经常会讨论电影界最前沿的话题,比如方言所提出的“娱乐片”、“商业片”和“主旋律”。

而且就如电影界一样,北电里支持“娱乐片”的和支持“主旋律”的几乎势同水火,相互对立。

所以当听到方言提及“主旋律商业片”,甚至是“主旋律娱乐片”时,整个人惊讶得难以复加。

“真亏你想得出来,竟然会想着把‘主旋律’跟‘娱乐片’合为一谈。”

“这个啊,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等回到家,咱们坐下来慢慢聊。”

“我准备写篇稿子,叫《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

方言踩了下油门,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向什刹海。

……………

第二天,趁着30周年文艺交流活动接近尾声的工夫,方言带着《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的初稿,来到雍和宫大街的《推理世界》编辑部,把石铁生、王硕、余桦等人召集起来,众人竞相传阅。

而后,针对这篇稿子一字一句的研究,如何增删完善。

案头上堆着一摞资料,陈西米和和石岚埋首其中,专门负责对照官方文件。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这个口号,可不是一拍脑袋随便宣布。

上头提出一个新思想,得经过多少人多少次的论证研究,才能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公布,如果中央没提,你在这巴巴,你特么想干什么?

顺序不能搞反!

所以写文章必须有依据,现在的依据便是“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这个口号,所以这种思想上的论调必须契合上面的精神,不能乱造新词,只能加以补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岩子,我觉得差不多了,已经非常全面了。”

石铁生从上到下地浏览了一遍,“你还有什么补充,或者修改的意见吗?”

“把‘主旋律可以娱乐化、商业化’,改成‘主旋律也能寓教于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方言也通读了一遍。

“方老师,我们这么做,会不会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王硕其实不管对主旋律还是娱乐片都不感兴趣,在他的眼里,不挣钱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

“思想要一点一点的解放,领先大家半步是天才,领先大家一步是疯子。”

方言道:“等以后真正的主旋律商业片成功了,让所有人都开了眼,那时候才能光明正大地提,所以即便现在我们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要说主旋律商业化、娱乐化,这样会惹麻烦,明白了吗!”

“明白了!”

众人几乎异口同声道。

余桦冷不丁地来了一句,“方老师,听您的意思,这个主旋律商业片是不是由我们来写?”

“明知故问!”

方言玩味道:“咱们再加把劲儿,晚上的时候,我带你们好好地搓一顿,这几天辛苦了。”

接着,经过又一番的查漏补缺、严加修改,《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华夏电影的未来:主旋律电影的桎梏与出路》等文章总算定稿,《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要投稿到《大众电影》杂志上。

至于其它稿子,在第一篇稿子引**战时,留着反驳,或者深入论述,推波助澜。

而且准备把《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复印两份,让龚樰带去北电、中戏,在两大电影院校里引起小范围的讨论,收集广大师生的反馈,但没想到在研讨会上和方言争锋相对的赵宝华先坐不住了。

就在最新一期的《华夏电影周报》上,赵宝华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我从长影厂调到京城,帮助滕局长在电影局召开的主旋律题材创作座谈会上设计口号: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同时被采用的另一个口号是三性统一,即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

现在,这两句口号俨然成了整个电影界的指导思想。

恰逢华夏电影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局,正所谓思想不统一,难以办大事。

我就主旋律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主旋律,最先由我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剧,方言先生首次提出。

原本指音乐概念,引申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要精神。

我个人观点,主旋律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它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有过许多定义,但谁要说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是没有的……”

赵宝华虽然反对方言关于商业化、娱乐片的观点,但是也接受了把“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题材”也纳入主旋律的范畴之中,既然是时代精神,那肯定一个时期一个样。

至于民族精神,至于真善美,他没有加以具体地解释,或者是没这个能力展开。

但此文一出,立刻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石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之间,各路电影人纷纷发文,主要针对三个命题:

主旋律到底该如何定义?

主旋律电影包括哪些类型?

主旋律和多样化该如何理解?

不光是保守派,站在娱乐片、商业片的的一些电影人,也毫无惧怕地发声。

在北电的校园里,龚樰也能随处见到支持不同立场的学生,甚至师生之间爆发激烈的讨论。

“如果主旋律指内容,多样化还是指内容,那本身就很矛盾。所以必定是,内容主旋律,形式多样化,我们应当纠正对主旋律的狭隘理解,尤其是‘只有革命题材才是主旋律’的论调。”

“贯彻主旋律,既要讲究艺术逻辑,也要讲究商业逻辑,就是故事性弱、人物性格弱,过于渲染精神,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创作要素,也忽视了观众们的基础诉求,那就是电影首先要拍得好看。”

“………”

“方老师之前就对自己所写的《拯救大兵瑞恩》,以及美式主旋律做过解释,像《第一滴血》、《野战排》、《壮志凌云》这些片子,既是美式主旋律电影,又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只不过好莱坞在主旋律上做得更取巧,把所谓的美国精神融化在故事、人物里。”

“比如《洛奇》,不错,那是一部体育片,但它的内核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国主旋律。”

“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此为参考,拍一部以华夏女排为题材的主旋律体育片呢!”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群起而攻之。

北电的一位老师试图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观念:“主旋律娱乐化我们是做不到的!”

“难道在大灾大难面前,你能选择见死不救吗?你能心安理得地儿女情长、花前月下吗?”

“然后再说人物,你能去无病呻吟吗?能脱离群众,去演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公子小姐吗?”

“甚至是演一个革ming领袖,必须做到神似、形似,难道你能说谁有票房就让谁演么?!”

北电之内,北电与中戏之间,乃至整个电影界都吵得热火朝天,渐渐开始失控,言论越来越偏激,其实双方都认可“突出主旋律”,但分歧就在于“多样化”上。

似乎承认了形式多样化,就等于承认主旋律可以娱乐化。

保守派,尤其是其中最狭隘的一部人,坚定不移地认为主旋律就是革命题材和人物传记题材。

不管是主旋律娱乐片,还是主旋律商业片,统统都是异端!统统都是电影界的毒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