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565章 最终解释权在我这儿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65章 最终解释权在我这儿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10月8日,广电部。

“进来。”

听到敲门声,艾部长把视线从《华夏电影周报》上收了回来,叹了口长长的气。

就见滕进贤走了进来,显然是向他汇报《大决战》剧本研讨会的结果。

“老滕,坐坐。”

艾部长当即地询问起情况。

滕进贤直截了当地地说,方言已经做好了分工,让史超率领团队进入档案馆,搜集资料,翻阅军史,让王军、李平分他们牵头负责三大战役当事人的采访,当然在采访之前,整个《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都要恶补资料,毕竟,采访的对象至少都是带将星的,答不上来,丢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脸。

更何况有些档案,有些资料,平时想看都看不到。

方言还给剧本创作小组立下规矩,定期开会,以便商讨人物形象和故事剧情,如果自己这个总编剧因事无法出席,创作小组就暂时交由资历最老的王军来主持。

“好!好啊!果然他能够胜任总编剧的职位!”

艾部长露出满意的笑容。

交流了一番后,滕进贤便告辞离开,艾部长回到了坐位上,又把注意力聚焦在报纸上。

最近关于主旋律的讨论沸沸扬扬,有价值的观点比较少,还有很多都是方言和赵宝华在主旋律题材座谈会上争论过的,比如“娱乐化跟主旋律矛盾与否”这个命题。

虽然心里的天平偏向于方言,也知道两者并不矛盾,但因为没人会拍,所以无从验证。

如果真的有主旋律商业片或者娱乐片问世,而且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他才有机会加以推广。

就在自己苦恼之时,又传来一阵“咚咚”的敲门声,秘书拿着一摞报纸走了进来。

“最新的报刊到了,我给您放这。”

“嗯,知道了。”

艾部长没抬头,先审批了一些文件,才随手拿过一本《大众电影》杂志。

刚一翻目录,赫然写着作者是方言的《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落入自己的眼帘当中。

整个人顿时来了精神,迫不及待地翻到了文章所在的页数,就见方言在上面写着:

“首先,对于近期电影界所讨论的‘突出主旋律’,本人完全赞同。”

“但对‘主旋律电影’无法被界定,‘主旋律电影是否能被商业化’等问题,持有不同看法。”

“主旋律固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在基本的价值观上是不变的。

比如拼搏向上、乐观生活、诚信友爱等等,这些跟革命题材相比是微小的。但能说因为它微小,就否定其不是主旋律么?

我觉得阐述主旋律之前,要先理解什么叫主流意shi形态,上头精神明确指示,倡导四个一切,这便是当今的主流yishi形态。

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等。

一切用诚实劳动换取美好生活等等……

尤其是第四点指明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说明他们同样代表着时代精神。

把主旋律局限于革ming题材的观点,都是狭隘、不成熟的。

基于以上,我觉得可以做出归纳,主旋律电影的特征应为:主流yishi形态认可、国家政策倡导、情态表现积极向上、主导文化价值观体现、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健康的电影创作。

相应的,可以概括定义:能充分体现国家yishi形态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与普通观众生活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弘扬主流价值观与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便是主旋律电影。”

从上到下,艾部长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中没提多样化,没提三性统一,直接大胆的给出定义,而且是这么多文章中唯一一个敢给定义的,甚至开始分析起特征,以及主旋律电影的前世今生,探讨起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形态。

恐怕也只有方言这个首倡“主旋律电影”的人,才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样的定义。

一想到这里,便忍不住地往下看:

“《四渡赤水》、《利剑行动》,理所当然的主旋律。”

“那如果像《那山那人那狗》,拍一个普通的邮递员,几十年兢兢业业在山区送邮件……”

“甚至在《牧马人》,许灵均面对出国继承家业的诱惑,毅然决然地拒绝,始终心系家与国。”

“这些难道不是时代的音符么?”

“主旋律并不狭隘,十分十分的广阔,它应该属于一切反映真善美的故事。

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只要观众能走进影院,真正耐心坐下来,是耐得住看的。而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观众走进影院,如何能寓教于乐,如何能让主旋律电影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

嗯?

艾部长一翻,竟然没了,方言怎么能断在这里呢?

被勾出读瘾的他正想看看接下来怎么说的呢,结果笔锋一转,扯到下一个问题去了。

比如建议为主旋律电影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性配套,如成立了主旋律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

又比如设立摄制重大题材故事片的资助基金,推动“主旋律”登上我国影视领域的主舞台。

嘿!

方言这小子真的是太滑头了!

艾部长摇头失笑,要不是他是文化部门的宝贝疙瘩,在电影局被划拨到广电部门的时候,说什么也要利用他身为电影局旗下审查委员会副主xi的身份,把这个奥斯卡最佳编剧给绑到广电部门任职。

不过如今,自己也已经大有收获,现在很多人对主旋律的认识确实狭隘,该文扩展了思路,提出“与普通观众生活贴近的”、“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讴歌人性人生的”等更大的内涵。

什么叫定义啊?

就是甭管怎么变,定义都是标准,换一句话,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艾部长盯着这句话,确保没有政治性错误,才提笔写了句:“文章颇具价值,请XX同志审阅。”

…………

不光是在广电部门内流转,方言的《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也在文化口、宣传口层层审阅。

毕竟,文宣工作不分家。

领导审阅着这篇文章,大为满意,甚至准备在接下来的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上,引用方言文章内的一部分观点,发表一篇题为《关于当前文艺战线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报告。

津津有味地通读了一遍,不禁感慨了句,这小子确实有才,归纳的非常周全。

谁敢说人民群众不重要?谁敢说人民群众不是主旋律?

定义的浅不要紧,但服务对象绝对不能出错,更不能漏掉。

于是乎,他叫过秘书,问:“会议的发言稿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

“看看这个,把我画圈的那些部分用到稿子里,主旋律不论过去还是未来都不能含糊!”

…………

《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在《大众电影》杂志上一经发表,不但在内部引发不小的波澜,更是在外界,尤其在电影界爆发惊天骇浪,也大大地提振了支持主旋律商业化、娱乐化阵营的士气和信心。

而在《中国电影周报》编辑部,赵宝华砰地把杂志拍在桌上。

甚至于面部扭曲以至于眼镜腿滑落,卡在了鼻梁上。

他之所以要帮滕进贤设计“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之所以要在主旋律题材座谈会上,公然地跟方言打擂台,争论“主旋律”,就是为了挑起争论,抢夺话语权,打造电影界权威。

这可是自己进步的绝佳良机!

没准还能踩着方言的肩、窃取方言这个“主旋律”首倡人的果实继续往上爬!

可偏偏方言从中横插一脚,直接断了自己的进步之路,说到底“主旋律”的最终解释权并不在自己手里,哪怕主旋律就是“虚头巴脑”的概念,哪怕再怎么定义,主旋律依然是虚的。

而且方言写得很取巧,与其说定义,还不如说给主旋律划了个范围。

同时举轻避重,把电影界讨论的矛头从“商业片”、“娱乐化”,巧妙地转移到主旋律的题材。

现在普遍认知,主旋律是革ming题材、传记题材,此文一出,人们一看,哦,这么说也对。

人民群众怎么能不算?真善美、正能量当然也必须算!

如此一来,范围就扩大了,论战的火药味也减少了,话语权和解释权又重归方言之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