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 第255章 金融风暴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第255章 金融风暴

作者:浪浪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21世纪,无论我们是要存钱还是要借钱,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答,银行。

钱庄便是银行的雏形。

当然了,开钱庄是需要钱的,可武大缺钱吗?

答,不缺。

他开的起钱庄吗?

答,他还真开不起。

开钱庄不是那么简单的,得有足够强大的背景,还得有充足的可调配资金才成。

所以,武大很干脆的拉着童家一起下水,以童贯童大将军的威名,这背景差不多够用了,估计一般人真不敢来找麻烦。

至于前期的资金垫付,自然就需要武大那个硕大无比的联盟里的梁山以及摩尼教诸位大佬垫付了。

梁山如今是最不缺钱的,他们的作坊成立的最早也最快,四海镖局也是梁山最早在整个山东境内铺设完成的,他们又没造反,所以积攒了大量的银钱。

当然,其中最有钱的肯定还是阳谷县武府了。

四海镖局每月要给武大这个发起人分红,除此之外,武家为梁山、摩尼教以及卢俊义铺设的作坊也是要分红的,要不然凭什么教他们铺设作坊?嫌钱多啊?亲兄弟还明算帐呢,钱的事情从来都不打马虎眼。

除此之外,武家在阳谷的作坊实在是太恐怖了。

新建的大半个阳谷县城,几乎全都是武氏作坊。

而且其中最赚钱的,并不是供不应求的天价香水,而是已经开始普及化的香皂。

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东西虽小,利润虽薄,可架不住用的人多呀,薄利多销,越是这种小玩意,一旦普及化,每日所产生的流水账目,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开过便利店的书友应该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武大给西门庆传书,让他调拨银钱,补充给最为穷困的大师兄卢俊义,借着四海镖局的大名声,在山东、河北、江南以及武大所在的汴京陈留,同时开设钱庄。

手头有闲钱,您可以存在我们钱庄,给您拨付利息,绝不拖欠;

如果商贾手头缺钱周转?没关系,您可以拿着东西来抵押,直接给您现钱,而且只要抵押的物品价值足够对称,那么利息也不高,绝对不是高利,贷!

其实,在武大买下半个陈留的商铺,需要从阳谷往这边运银钱的时候,武大就有开设钱庄的是打算。

毕竟,老是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运来运去的太不方便。

在历史上,一直到明朝,才有钱店、银号的出现,都是钱庄的雏形。唐宋元明清,隔了好几个朝代呢。

钱庄这种关乎民生的庞然大物,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交给皇帝陛下掌管,事实上武大一开始也的确是这样打算的,为宋徽宗谏言。

但自从出了李师师这件事情之后,武大灵机一动,决定自己开设钱庄。

武大很想看看,待有朝一日,钱庄里的银钱比他宋徽宗国库里的银子还要多出数倍的时候,宋徽宗会是一个什么表情。

强壤夺?行,您有本事抢,那就来呗。反正这钱庄里的银钱不是我武家自己的,是整个天下百姓和大多数商贾的命根子,您身为皇帝陛下,敢动他们的命根子,他们就敢联手揭竿而起,把您从皇位上掀下来!

当然,想要将钱庄发展到那个规模,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武大不着急,他在等着某些人自动送上门来。

但无论如何,随着武大的一声令下,整个大宋立刻又有了新鲜话题――钱庄。

虽然各地的钱庄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四海镖局已经按照武大的吩咐,提前放出风去。

用武大的话说,这就叫造势。

这个年月还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微博做广告,宣传造势极为艰难,得亏四海镖局奔走在各地,这才稍微做出了一点点的成效。

动作最快的,自然就是武大的大本营―――阳谷。

西门大官人一声令下,腾出来几间干净敞亮的店铺,又挑了几名在苏氏私塾融会贯通了简单的加减乘数的机灵护院当伙计,阳谷武氏钱庄就正式成立了。

武家在阳谷有着绝对的号召力,钱庄开张第一天,阳谷县城的百姓,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扛着家里闲余的银钱,或多或少,来到了钱庄门口排队。

前来阳谷做工的外地百姓,看着本地人手里抱着的,甚至在肩膀上背着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铜板,表示目瞪口呆。

他们委实没有想到,这些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普通百姓,居然都这么有钱!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本地人扛着银钱进了钱庄,出来的时候手里空无一物,众人立马就炸锅了,钱呢?

几个最早来阳谷打工的外地人,仗着自己有几分薄面,凑到刚刚从钱庄出来的“刘老三”身边,低声问道:

“刘老三,你的钱呢?”

刘老三是阳谷出了名的老好人,见谁都乐呵呵的,从来不甩脸色给人看,他运道好,他的小儿子已经是武府的预备护院了,再往前一步,那就成为正式的武府护院,鲤鱼跃龙门了哩。

刘老三笑眯眯的从怀里取出签字画押了的收据,满脸得意道:“瞧,不都在这儿呢嘛!”

“啥!?那么多钱就换来这么一张纸!?”

刘老三微愣,“这不是有合同吗?”

“合同?什么是合同?钱都没了,要合同有什么用?刘老三,你这是被武家坑了啊!”

刘老三怔了许久,眼珠子一转,脸上故意露出几分苦楚,唉声叹气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唉!不说了,这都是命!”

尔后,在众多外地人同情的目光下,刘老三苦着脸回家去了。

回到家,他的大儿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爹,咱家的钱就换来这么一张纸?咱是不是被武家给坑了!?”

“啪!”

刘老三甩手就给了大儿子一嘴巴子。

“爹!你干啥打俺!?”

“哼!打你是为了让你变聪明,懂不?用咱武家家主的话说,我要不是你爹,我都懒得教你变聪明!摸着你的良心,睁大你的狗眼瞧瞧,咱家的一砖一瓦,哪儿不是武家出现之后才有的?武家坑咱?莫要说是咱家这点东西武家还看不上眼,即使有一天武家真看上咱家东西了,那也是咱家的福气,懂不?”

这就是阳谷本地人对武家无条件的信任。

这也是阳谷凝聚力到达极致的另外一种表现。

对于外人,他们信奉武大那句话,我又不是你爹,凭什么要教你聪明?所以他们不会跟外地人解释钱庄的好处。

而如若自己人当中有人犯浑,他们就会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教他们学聪明。

这就是阳谷,最淳朴也最可爱的阳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