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 第256章 金融风暴(二)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第256章 金融风暴(二)

作者:浪浪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久以前,有位禅师见盲人打灯笼,询问缘由。

盲人说:天黑后,世人都跟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才点灯为他们照明。

禅师恍然: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果然有善心。

盲人说:只有这样,别人在黑夜里才能看见我,才不会撞到我。

禅师顿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是的,很多时候,为别人也是为自己。

武大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莫说是为武家出生入死的家将和护院,就连整个阳谷的百姓,武大都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他们,能为阳谷做的,能为他们考虑到的,该做的,不该做的,武大全都做了。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感恩之心,万物皆有之,又何况是我们人类?

阳谷的百姓对武家很是感恩,所以武府数次有难,整个阳谷的百姓全都鼎力相助,而如今,武府要开设钱庄,虽然众人不知道武大到底要做什么,但是整个阳谷依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紧紧的靠拢在武家身边,全力支持武家。

除了阳谷之外,紧随其后的,自然就是梁山了。

如今的梁山发展势头一切良好,他们在闷声大发财的同时,全力练兵,积蓄实力。

武大在打消了他们造反的念头之后,就没有再擅自插手梁山的事务,他想让梁山自行发展,保持自己特有的**性,这是武大对梁山好汉一种独有的敬重。

其实,此次宋江等人在一开始收到武大飞鸽传书,说要开设钱庄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迟疑的,毕竟他们都是朝廷钦犯身份,开设镖局也就罢了,机动性很强,可如若开设钱庄,一旦被官府查封,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倒是晁盖,一如既往的选择了相信武大。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的时候,神行太保戴宗,扔下了他的风字营,独自一人,飞速赶回梁山,取出了宋徽宗发给武大的那道密旨。

直到此时,众人才得知,原来武大已经悄悄的把他们的钦犯身份给解决掉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顾及的?

晁盖与宋江同时拍板,梁山名下所有的镖局,同步开设钱庄。

当然,开设钱庄需要的资金实在太多,不宜操之过急,所以前期只在各大州府商业和人口聚集地开设,循序渐进,逐渐往各大县城推广。

至于管账的先生,自然只能先从武府来借。

不过梁山已经派了一批人前往阳谷苏氏私塾,学习加减乘除,以及一些简单的“会计”学识。

同时,梁山众多好汉,在消除了钦犯身份之后,终于光明正大的再次开始行走江湖,他们先要各自回家探亲,然后他们要去阳谷溜达一圈,还有人打算直奔陈留,找武大乐呵乐呵去。

阳谷与梁山开设钱庄,办的如火如荼,而河北卢俊义就尴尬了。

他虽然是河北有名的大户人家,但他名下的作坊和镖局开设较晚,资金尚未回拢,他手里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无法立即开设钱庄,只能等待阳谷的银钱到位后再开始。

而摩尼教方腊,虽然不差钱,可他依旧在犹豫。

摩尼教位于江南鱼米之乡,相对于北方而言,本就是富庶之地,自古以来,宗教从来就没有缺钱的这一说法,哪怕是后世的邪教都能巧言令色骗取大量的资金,何况是古代的摩尼教?方腊手里是真不缺钱,可他实在是看不出开设钱庄到底对他有何益处。

他考虑的更多的是,百姓把钱存在他这里,他需要给百姓利息;而商贾来他这里借钱,万一到时候还不起该怎么办?

虽然方腊一直很佩服武大点石成金的本事,可他百思不得其解,开设钱庄到底意义何在?

当然,如今武府的工匠正在帮他摩尼教铺设作坊,而且他与武大梁山等人是盟友,也一直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开设镖局,所以该给武大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所以,方腊命人先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开设了十家规模并不算太大的钱庄,然后,他带着石宝等几名心腹,秘密前往陈留,打算当面问个清楚。

……

钱庄这个东西呢,如若全是来存钱的,如若钱庄有其他足够的产业去支撑,去继续开拓新的产业,那自然是极好的。

可问题是,如今武大身在陈留,指挥起来多有不便,而且他名下的作坊,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

如此一来,一旦来钱庄存钱的百姓真的多了,但就每年他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足已让他武家破产。

不过,山人自有妙计,武大非但不着急,反而又出了新花样。

从即日起,凡是与武大名下的作坊有合作关系的商贾,自己手头不宽裕,缺少周转资金的时候,可以依据他们个人名下的产业以及还款能力,从武氏作坊赊欠一部分,先拿走货,卖了货下次来进货的时候,连本带利,全部还给作坊,然后继续赊欠拿走,周而复始。

当然,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要有这个实力先拿货后还钱,而且还要讲信用,如若到期后拖欠货款不还钱,官府会亲自上门,找那些商贾算账。

想必,武府有童贯童大将军这座大靠山在,这天下不给几分薄面的官府,还真是少见。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天下,无论是否与武氏作坊有合作关系的商贾,全都轰动了。

还有这好事?先拿货,后给钱?

有便宜不赚,那都是王八蛋,商人图利,所有的商贾都趋之若鹜,打算先少拿点货试试看。

就连有些自负经商才干的升斗小民普通百姓,都动了这个原本不该动的心思。

总之无论如何,随着武大一连串的动作,整个大宋境内,都刮起了一股金融风暴。

看这架势,隐隐还有种愈演愈烈的兆头。

而在陈留正在一心忙活蔬菜大棚,稳坐钓鱼台的武大,终于笑了。

他相信,照这般发展下去,无需几个年头,待大部分在钱庄都尝到甜头的商贾,把他们手里的银钱也存到钱庄的时候,武大钱庄里的银钱就会全面超越国库,换句话说,在那时,就是武大掌握着整个大宋的金融命脉

在朝廷或者宋徽宗还想要动不动就想要收拾武大的时候,武大就有资格,随时对整个朝廷,甚至对宋徽宗,进行金融制裁

今天作者后台升级了,更新时间似乎有延时,而且起点那边好像没同步更新,抱歉~另外,真的好冷,我感冒的不要不要的,那种酸爽,啧啧,甭提了,书友们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