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零五章 感谢信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零五章 感谢信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忠,这又是益民买的?”

周志高服了,周益民比他这个校长都关心学校。

周大忠摇头:“不是,但也跟十六叔有关系。他因为发明太阳灶,得到了厂里的奖励,就顺便跟厂里的领导提了几句我们村学校的难处。

一开始,十六叔只是想跟厂里要一个太阳灶的。但我们厂长大气,以钢铁厂的名义,向我们村学校捐赠了这些东西。”

围观的人都发出啧啧声。

还得是益民呀!

这说几句话,就让厂里的领导给学校捐赠那么多物品。可见,益民在钢铁厂很有面子,就连那些领导都给面子。

周志高听到是捐赠的,顿时喜不胜收。

“好好好,大忠你今晚不回去吧?”他问道。

周大忠点头:“明天再回去,十六叔也不让我走夜路。”

他是觉得无所谓,但既然十六叔这么说,他得听话。

“行!我晚点写一封感谢信,你明天给我带回钢铁厂,交给你们的领导。”周志高开口道。

“没问题!”周大忠点头。

顺手的事。

而且,这也是应该的,钢铁厂捐的这些东西,或许对钢铁厂来说不值一提,但他们村学校既然接受了捐赠,不管轻重,都应该跟人家说声谢谢。

这是最基本的。

大家搭把手,将太阳灶搬下来,放在学校的东北角,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阳光。

还有个烧水的铝水壶,三个装水的暖水壶,粉笔一箱,铅笔一箱,作业本三摞。

真不愧是钢铁厂,出手就是大方。

这些东西,足够学校用一个学期的了。

周志高回去后,就忙着写感谢信,洋洋洒洒写了好三四千字,好几页。写完之后,又读了好几遍,看有没有不妥之处。

到晚上差不多十点钟,他才拿去给周大忠。

“大忠,明天记得带上。”他叮嘱。

周大忠郑重点头:“放心吧!肯定带到,交给我们钢铁厂的领导。”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周大忠就出发了。

而有电风扇和冰块的加持,周益民过了一个穿越到这个时代最好的一个晚上,睡得很舒服。

今日的1元秒杀区,刷出来100斤五常大米,以及100斤散装雪糕。

五常大米呀!

前世在网上买过,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不是真正的五常大米。据说,就连东北人自己,也很难吃到正宗的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

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因此,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

搞笑的是,五常大米的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而年销量却超过千万吨。

可见,市面上有多少是冒牌货。

也从侧面反映出五常大米的珍贵,让一些不法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将普通的大米贴上五常大米的标签。

脑中商店出品的,肯定不会是假货吧?

好东西,得拿回家给爷爷奶奶他们吃。

周益民再看那散装雪糕,各种口味的都有,但就是没有包装袋,跟市面上卖的冰棍差不多。

他刷牙洗脸,吃个早餐后,就取出一根自己前世很喜欢的瓜子脆皮雪糕,爽呀!

话说周大忠回到钢铁厂,立即将学校的感谢信上交给王股长,王股长拿给郑科长,郑科长给丁主任,丁主任交到胡厂长那儿。

胡厂长打开,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感谢信。

忽然感觉,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本来,那些东西只是看在周益民的面子上捐出去的,也没想过要什么回报。

对钢铁厂来说,那些东西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可以说不值一提,但没想到,人家学校回了一封几千字的感谢信。

里面的内容,他逐字看完,感情真挚,把他都看感动了。

胡厂长将宣传科的刘科长找来,把感谢信给他,让他把感谢信贴在钢铁厂的宣传栏上,好好宣传。

“对了,让广播室那边也给我们厂里的同志们读一遍。中午吃饭的时候读。”胡厂长吩咐道。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刘科长拿着感谢信说道。

这可是工农一家亲的经典案例,是应该好好宣传。可惜,他们厂没有自己的报纸。否则,高低得用半页的篇幅来详细刊登。

这对提高工厂工人们的集体荣誉感有很大的帮助。

想一想,他们工厂帮助了一座困难的学校,让孩子们有书读,作为工厂的一员,不觉得光荣吗?

在这个时代,大家非常看重荣誉感。

刘科长回去后,先让广播室的人抄一份下来。到时候,这份原件打算收藏在厂里的文档室里面,有很大意义。

张贴出去的,自然就是抄下来的副本。

中午的时候,工人们下班,冲向食堂。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工作了一个上午,还是钢铁厂这种干体力的,大家早就饿了。

大家讨论着,中午吃什么。

其实,吃什么完全取决于食堂做什么。

现在食材、物资不丰富,根本没得选择。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样,就连蔬菜也不例外,大白菜作为产量最高的蔬菜,吃得最多的自然也是它。

“又是白菜呀!什么时候才能再吃一顿肉呀?”有人看到大白菜就胃里反酸水。

“有得吃就不错了,伱还挑挑拣拣,很多农民兄弟,就连野菜都吃不起。”

……

就在他们议论的时候,广播喇叭传来广播员的声音。

他们钢铁厂的两名广播员不仅长得漂亮,声音也好听,几乎是公认的厂花了,追求者可不少。

“广大工友同志们中午好,现在宣读一封感谢信,感谢信来自周家庄的一座学校。昨天,我们厂的领导决定……”

广播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先娓娓道来,然后才宣读那封感谢信。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厂向一座困难的学校捐赠了一批物资,让农民兄弟的孩子可以有书读。

如今,人家学校送来感谢信,感谢的不仅仅是钢铁厂的领导,更有他们这些底层的工人们。

一时间,大家感觉荣誉感爆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