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零六章 吃雪糕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零六章 吃雪糕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谢信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钢铁厂工人老大哥的感激之情,言辞真切,再加上广播员充满感情的朗读,才达到了这种万人感动的场面。

钢铁厂好几个食堂,在广播员朗读感谢信时,都陷入了安静之中。

等广播员朗读完,过了几秒钟,才有人忽然鼓掌叫好。

“好!我们厂干了一件很好的事。”

“没错呀!我们农民兄弟有困难,作为工人老大哥,就应该施以援手。”

……

这效果,胡厂长等厂领导们自然也看到,非常满意,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可以说,捐赠给周家庄学校的那批东西,简直太值了。

而且还是一举三得。

首先,给了周益民的面子;其次,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老师;最后,大大地鼓舞了厂里的工人们。

甚至可能一箭四雕。

要是这种事情传出去,将是一桩他们钢铁厂和周家庄学校的美谈,传到外面,甚至上面,对他们这些厂领导,可谓是好处多多呀!

可以刷声望,不止是他们钢铁厂的声望,还有他们这些厂领导的声望。

让上面的领导知道,也会对他们厂的人刮目相看,多几分印象分,对他们以后得升迁是有帮助的。

“厂长,要我看,这种事以后我们应该坚持,每年给一座学校捐赠,减轻我们农民兄弟们的负担。”丁主任开口道。

反正钢铁厂的资源,又不是他们私人的,不心疼。

拿钢铁厂的资源,给自己刷声望,怎么看都划算。

胡厂长他们一听,是呀!这种好事,必须坚持,上面才能看到。

“嗯!我看行,明天开会的时候,就讨论一下,尽量做成我们钢铁厂的一项优良传统,要把工农大合作的政策落实到底……”胡厂长不愧是厂长,说话就是有艺术。

四合院,周益民请孩子们吃雪糕。

这群孩子虽然生活在城里,但何时吃过这么好吃的雪糕呀?平时吃的,都是冰棍,加了点糖,舔起来有点甜的冰而已。

可即便是那样,冰棍依旧深得孩子们的青睐。

“这种冰棍,很贵的吧?”院里的妇女们忍不住问道。

她们是见识少,没见过这种冰棍,但这一看就不简单。外面那层不知道是什么,孩子们都说好吃。而里面白色,总感觉是牛奶做的。

都说三颗大白兔奶糖顶一杯奶,这一根冰棍就差不多等于一杯奶了吧?

还是益民大方。

周益民笑道:“不清楚,市面上确实没见过,朋友送的,叫雪糕,跟冰淇淋有点像,老莫餐厅就有冰淇淋。”

刚说完,一个小家伙大哭,雪糕不小心掉了一块到地上。

这一哭,另外一边的也掉下去,小孩哭得更伤心了。

他的家长立即喊:“快捡起来吃。”

后世有三秒原则,只要不超过三秒,就不会脏。而在这时代,别说三秒,就是蚂蚁大军杀过来,也让它们无功而返。

趁现在还没融化,赶紧捡起来吃,不然多浪费呀!

家长们一个个催促自己家孩子,赶紧吃,别舔来舔去的。掉下来一滴,他们看了都要心疼,更别说一整块摔下去。

那不是要命吗?

他们猜测,这种雪糕是特供某些人群的,所以市面上没有。

刚益民也说了,这跟冰淇淋有点像。老莫餐厅的冰淇淋呀!一般人别说吃,进去都进不去。

她们这些的孩子,还是靠益民才能吃到。

最后,大家连那根木签都舔得干干净净,都还意犹未尽的样子。

太好吃了。

雪糕的魅力,就连周益民都抵挡不住,更不要说这些小屁孩,分分钟拿捏。

家长们还叮嘱自己家孩子,不要到外面乱说。

这雪糕虽然益民说是朋友送的,谁知道益民朋友是不是内部拿出来的?被查到,岂不是连累人家?

周益民无所谓,吃都吃了,谁还能查?这年头又没有手机拍个朋友圈什么的,连私人照相机都极少。

没有证据,说个锤子呀!

不过,周益民暗想:还是周家庄安全,怎么吃都不用担心。

整个村子都是他的人,铁桶一块。陌生人连进村都没那么容易,上次赵振国要不是罗大鹏带路,他大概率是被拦在村外的。

四合院虽然也基本上是对他友好的人,但四合院的范围还是太小,不太藏得住秘密。

因此,以后大吃大喝还是得回村里去。

四合院这里嘛!时不时吃顿好的,也没人说什么,毕竟他周益民得到过好几次奖励的事,不是什么秘密,吃几顿好的怎么了?

下午时分,周益民骑自行车出去逛了一圈,回来时,车后的篮子里放了10斤猪肉,5条鱼,每条3斤的样子,5斤鸡蛋,1副猪下水,上面则是放着一些蔬菜,有豆角、西红柿、小油菜。

在55号院就停下来。

“大妈,大忠回来了吗?”周益民问55号院门口扫地的一位大妈。

“是益民呀?大忠请假在家,他娘也来了。”

大妈很高兴,看向周益民车后的那些东西。

“我进去喊大忠。”

因为他们已经接到通知,今天傍晚,大忠请全院的人吃饭。为此,周大忠在乡下老家的娘和妹妹也来了。

弟弟则是因为要读书,没有来。

他们四合院有一位厨子,为了这一顿,周大忠还特意请了中院的厨子大叔帮忙。对此,那位姓全的师傅也一口答应下来。

中午吃饱饭,他们就在等周益民的食材呢!

周大忠的娘和妹妹来到四合院,看到那属于儿子(大哥)的房子,都很高兴。这可是在城里的房子呀!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房子是安身立命的东西。

你没有房子,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某一个地方落下脚。

房子和土地,都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资产。

周大忠他娘来到四合院后,忙前忙后,将屋里里里外外都擦洗干净,还和院里的妇女们唠家常。

院子里的妇女们,知道周大忠和周益民的关系,自然也不会瞧不起周大忠他娘是乡下来的,热情攀谈,比如要给大忠介绍个对象什么的。

聊得很火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