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捞点功劳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九十七章 捞点功劳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丁主任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就准备回钢铁厂。

周益民连忙相送,在上车的时候,往里面塞了两样东西。

“主任,慢走呀!不送了。”周益民帮忙关上车门,挥挥手。

丁主任哭笑不得,但也没有拒绝。

下面的人给你东西,表明是你的人。礼物什么的,丁主任不太在意,在意的是周益民对他这位领导的态度。

“明天记得回一趟厂里。”丁主任跟周益民说道。

他还得为周益民请功。

他可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该是自己人的功劳、福利等,他一定会争取。否则,手下的人会离心离德。

“好!”周益民点头。

丁主任让司机开车。

这辆车是钢铁厂的,平时只有厂长等少数几个领导才有资格坐。但这次厂里让他下来调研脱粒机的性能,就让他用一回。

车子开出去后,丁主任才检查那两样物品。

一个泡沫箱,一个袋子。

打开泡沫箱,里面的东西,让见过世面的丁主任都看呆了。

只见里面是一对大龙虾,有手那么粗,一只就有三五斤左右吧?旁边,还有十来个鲍鱼,每个都有半个巴掌大。

丁主任去过南方沿海,所以知道这玩意。

哪怕是在南方沿海地区,这种东西也不太常见,颇为珍贵。

丁主任立即明白,周益民肯定有一条获取这种珍贵资源的渠道。起码是认识有那样的人,而且还是比较有本事的人,才能将这玩意完完整整运到京城来。

高端货呀!

讲真,丁主任他都不舍得自己吃。

先拿回去给岳父吧!他心想。

接着,丁主任打开那袋子,发现里面的东西很普通,只是一袋花生。

丁主任不愧是当领导的,很快就领会周益民的用意。他将那袋花生放到一边,跟开车的司机说道:“小李呀!这袋花生,你拿回去,益民送的。”

在丁主任打开箱子和袋子的时候,作为司机的李富也忍不住瞄了眼。

听到丁主任的话,他大喜:“多谢丁主任!”

有好处拿,那可就不客气了。看得出,丁主任确实不太在乎那袋花生,怎么说也是领导,有点格调的。

而对他来说,花生可是好东西呀!

丁主任摆摆手:“谢我干嘛?这是益民送的。”

“是是是,改天一定好好感谢益民同志。”李富连忙表示,知道怎么做了.

……

送走丁主任后,周益民重新回到小麦碾场。

脱粒机在村民的人力驱动下,飞快运转,一把把的麦秆送进脱粒仓,麦粒迅速分离,从脱粒机屁股的位置掉下来,形成了一大堆小麦。

旁边有人将那些小麦勾出来。

捧着那些麦粒,老支书露出笑容。

这脱粒机,脱粒效果比他想象中还要好,脱得挺干净。

“照这速度,我们至少能提前两天完成麦收。”老支书说道。

公社来的陈华望着那三台脱粒机,忍不住开口:“周支书,益民同志。这种机器,如果能推广,对夏收、秋收帮助非常大……”

他的意思,是希望周益民能让出一台脱粒机,让他带回公社,由他回报上去,尽快将这种脱粒机批量生产,投入到各个乡村去。

周益民懂他的意思,无非就是想沾一份光,沾点功劳。

汇报上去,对他多多少少都是有点好处的。

哪怕知道钢铁厂的领导也肯定会上报,但也不影响他们跟着捞点功劳呀!工业跟他们农业,属于不同的部门。

而脱粒机,又跟两个部门都有关系。

钢铁厂汇报上去,会有工业部的奖励;他们汇报上去,则是农业部表彰,互不影响。

公社的人,周益民多少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他想了想,点头道,指着其中一台脱粒机:“行呀!这台脱粒机,你们搬回公社好了。”

陈华朝周益民抱拳:“益民同志,多谢了。放心,公社不会白拿的。另外,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公社找我。”

投桃以李,应该的。

“好!以后有事,一定找陈哥你。”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以后,公社里也有他的人,更加安全了。

陈华十分高兴,也不顾上监督工作,招呼两三名村民,帮忙将那台脱粒机拉去公社。

走的时候,也不知道跟老支书说了些什么,反正老支书眉开眼笑的样子,周益民就知道肯定是好事。

“支书,什么事这么开心?说出来让大家也乐一乐呗!”有人好奇。

然而,老支书没有当众说,笑骂一声,让大家好好干活。随后,才跟周益民嘀咕,告诉周益民,刚才陈华跟他说,这次小麦收割,可以适当报数。

这几乎是明确告诉老支书,可以稍微藏点粮食。

对周家庄来说,自然是好事。到时候交粮不用交那么多,可以多留点在村里。村里有粮,底气会足很多。

哪怕那台脱粒机不还回来了,对周家庄来说,也不亏。

“这陈华以后可以保持联络。”周益民说道。

“嗯!没错!”

老支书颔首。

公社有人,以后他们周家庄想做点什么事,就有人支持,是好事。以后公社有谁想要针对他们周家庄,也有人及时通风报信。

话说丁主任回到钢铁厂,先跟胡厂长等领导汇报了下情况,重点说了脱粒机的性能,点明它对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能大大减轻农民兄弟的劳作强度,加快夏收、秋收等进度。

“好!我和书*记先去跟领导汇报,具体怎么做,我们明早再开会,大家要准时到场。”胡厂长说道。

接下来,北方将开展轰轰烈烈的抢收工作,所以要尽快把这种利民利器打造出来,造福农民兄弟。

之后,丁主任也不呆在厂里了。

带着那箱海产,直奔老丈人的家中。

刚才他看了,那大龙虾还活着的。如此新鲜的大龙虾,在京城十分罕见。

他猜测,即便拿给老丈人,老丈人恐怕也不留着自己吃,很大概率也是拿去送礼,谋取更大的利益、人情。

搞不好,他都有可能再进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