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脱粒效率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九十六章 脱粒效率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师带着孩子在麦田边上等待,并不着急下去拾麦穗,而是跟孩子们讲些关于收割粮食的故事、道理等等。

大人们逐渐割远,那些割下来的小麦,有村民用架子车运去碾场那边。

架子车是用结实的木料做成,两边装有两个轮子,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中间一根结实的攀绳。

拉车时站在车把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上攀绳,弓腰曲腿向前拉动。如果车上装的东西较轻,也可倒行推着走。

一直到后世,架子车依旧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村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全靠它来运输,种田用它往地里运肥,往家拉麦子、玉米、棉花等,建房子用它拉土、拉砖头。

“好,跟我下去拾麦穗,不要乱,听指挥。”周老师跟学生们说道。

师生们带着竹篮子、筐子等器具。

同学们来到麦地后,在老师的安排下,几十名小学生一字排开,从地头开始,像战士排“地雷”一样,一起慢慢的往前推进,捡拾村民收割完小麦后掉到地上的麦穗,争取一穂也不能“漏网”。

在拾麦穗过程中,有的个别调皮男生就会抓到马蛇子、蚂蚱、青蛙、蚯蚓等故意往女生身上扔,吓得女生大喊大叫。

“怎么回事?不准调皮。”小兰老师严肃地喊道。

小家伙们很怕严肃的小兰老师,不敢调皮了。

不过,那都是一时的,很快又有男孩子不好好拾麦穗贪玩,和同学打闹,看到有的女学生拾麦穗多了,就偷偷抓一把放到自己的筐子里去。

对于这种行为,小兰老师自然不会视而不见,逮住一两个,教训了一通。

还有的男生拾麦穗太少,害怕老师看见了受批评,就在筐子底下放一些杂草和树枝子,上面再盖一层麦穗,用来“欺骗”老师。

那点小把戏,能瞒得过老师?

很快,被捉了个现行。

他们周家庄只有一个大队,还好些。

不像有些地方,需要轮流给村里的生产队拾麦穗,今天给生产一队拾麦穗,明天给生产二队拾麦穗,后天再给生产三队拾麦穗,以此类推,避免个别生产队有“意见”。

在拾麦穗时,发现有的田间地头有撒落在地面上一些麦粒。

老师见了可惜,就用筛子或细箩,分离麦粒与微小尘土,把麦子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真可谓“颗粒归仓”,一粒也不能放过。

而这时候,周益民那边正在实测打麦机。

除了丁主任,一些村民,还有公社的人。

公社的人对周益民还比较客气。

来人也认识周益民。

毕竟这可是发明压水井和太阳灶的人,怎么可能不认识?起码听说过吧?

这次来周家庄,他万万没想到,周益民同志又发明了一样东西。听那意思,似乎是小麦脱粒的机器。

还是跟农村、农民有关的物品。

看来,这位同志真的很关心他们农民。

“同志,抽根烟。”周益民递了一根烟过去。

“好,多谢周益民同志,您太客气了。”

可不敢看轻眼前的周益民,人家是民间发明家不说,还得到过国家的嘉奖。更重要的是,人家是工人老大哥,钢铁厂的人,原本是不需要给他递烟的。

如今,人家主动示好,他当然不能不识好歹。

再者,钢铁厂的领导都还在呢!

“益民,开始吧!”丁主任等得有点不耐烦。

对公社来的陈华,他丝毫没放在眼里,觉得周益民根本不需要跟他客套什么。

咱都是钢铁厂的人,要有钢铁厂的排面,不是什么人都给递烟的。

“主任,别着急呀!”

周益民转头跟那些准备操作的村民喊道:“准备好了吗?开始。”

不可能让他动手的。

虽然脱粒机,只要将麦杆推进脱粒仓里,就可以直接将麦穗脱成粒,解放了碾场繁锁,但脱麦时有四、五个左右环节岗位,每岗位至少需要一至二人才能正常运转。

“好啦!”

待命的村民,他们已经熟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刚才,周益民一一教他们。

其实,也没啥难度,无非就是出力而已。

随着周益民的一声令下,负责转动脱粒机的村民开始发力,脱粒机发出轰鸣声,一捆麦秆推进脱粒仓。

麦秆、麦粒分离,随着机器的运转,麦粒不断掉落,堆在一起。

围观的人都看呆了。

当然,钢铁厂的丁主任除外,他是见过世面的。他对这脱粒机的效果感到满意,这汇报回去,对他们钢铁厂来说,又是一件大功。

“好,太好了。”丁主任鼓掌。

见钢铁厂的领导都鼓掌了,大家也跟着鼓掌。

丁主任一边看,还一边询问周益民。

他想到了水稻等作物,这台脱粒机,能不能用。

不愧是领导,一下子就想到更远。

周益民告诉大家,根据作粮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只需要稍微改造,也能用,毕竟它们运行的原理是一样的。

“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

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

周益民最熟悉的还是打谷机,毕竟他前世是南方人。

他前世,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

可以说,脱粒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小麦、水稻等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

没有脱粒机,就拿小麦而言,有些地方还用一个叫做“连枷“的使谷物与壳分离的器械连续地拍打麦子。

接着是“扬“谷,必需将谷物往空中抛出,以便让风吹掉轻的、不想要的那部分谷子以及“谷壳“,只留下落在后面的谷粒。

这是艰苦的、劳累至极的工作,而且花费的时间又很长。4000平方米的小麦用手脱粒要花大约5天时间。

别看丁主任是领导,也听得很认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