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二十章 送鸡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五百二十章 送鸡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12: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周家庄,太阳暖暖地照着,村子里一片祥和。周益民这段时间把钓鱼的爱好在村里传得火热。

如今,一到下工时间,村里的男人们就像着了魔似的,纷纷拿起鱼竿,冲向河边。

老支书皱着眉头,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倒不是反对大伙钓鱼,只是这风气有点过了头。

村里的妇女们都开始抱怨了,以往男人们早早吃完饭,一家子能唠唠嗑,然后就休息了。

可现在呢,女人们在屋里眼巴巴地等着,饭菜热了又凉,凉了又热,那些男人们却还在河边守着,鱼没钓到几条,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

要不是这风气是周益民带起来的,估计早被大伙数落了。

老支书琢磨着,还是得找周益民说道说道,再顺便商量下养鸡场的事儿。

他知道周益民肯定又在河边逍遥呢,便径直朝河边走去。

还没到跟前,老支书就瞧见周益民优哉游哉地坐在那儿。

一把大大的遮阳伞撑在旁边,把刺眼的阳光挡得严严实实。

周益民身旁的小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新鲜水果,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还有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老支书不禁摇头苦笑,心想这哪是来钓鱼,分明是来享受生活的,说他是在炫耀也不为过。

老支书也没跟周益民客气,大步走上前,伸手就从周益民手里夺过一根鱼竿。

周益民一看是老支书,没好气地说:“老支书,我送你一根鱼竿,你又不要,每次过来都抢我的。”

老支书满不在乎地回道:“你送的哪有你手里这根好用啊!”

周益民一时语塞,毕竟自己留的肯定是最好的,这一点他没法反驳。

他随即问道:“老支书,你这次过来,是不是又有啥事儿?”

老支书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益民,村里养鸡场的鸡可以出栏了,咱们是先联系钢铁厂,还是直接送过去?”

这个问题已经在他心里纠结了一整天,实在想不出个好主意,才来找周益民商量。

周益民听后,思索了片刻,说道:“还是叫他们过来吧!”

他觉得,贸贸然把鸡送过去不太妥当。

虽说肉在钢铁厂肯定是受欢迎的紧,可一声招呼都不打,突然拉过去那么多鸡,总感觉有点强迫人家的意思。

老支书听了,觉得周益民说得在理,还是先通知一声比较好。

要是钢铁厂的卡车没空,周家庄负责送货上门也没问题。

周益民起身,来到村里的电话旁,拨通了周大忠的电话。

这种好事,当然得先想着自己人。

周大忠接到电话,一听是周益民说养鸡场的鸡可以出栏了,立马兴奋起来,赶忙跑到王科长办公室,把周益民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王科长正为厂里肉食供应的事儿发愁呢,听到这个消息,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大忠,厂里的卡车最近都没空,你能让你们周家庄送一下过来吗?”

要是厂里的卡车有空,他也不会麻烦周家庄送货。

好在周家庄有辆拖拉机,要是等运输科忙完才有空去收鸡,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周大忠一口就答应下来:“好的,王科长。”

说完,便匆匆离开王科长办公室。此时还没到下班时间,周大忠归心似箭,他想着自己也有段时间没回周家庄了,便决定下班后先去买些东西,带回去给家人改善改善伙食。

虽说周家庄现在能吃饱,但要想吃好,还是有些困难。

下班后,周大忠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街道上。

他先去了趟供销社,买了些白糖、面粉,又买了几条肥皂和毛巾。

这些东西在村里可都是稀罕物,家里人肯定会喜欢。

买齐东西后,周大忠马不停蹄地朝着周家庄赶去。

还好,回到周家庄时,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

他回到家,简单跟家人打了个招呼,放下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老支书。

老支书看到周大忠回来,连忙问道:“大忠,钢铁厂那边咋说?”

周大忠把王科长的话告诉了老支书,老支书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好,我明天就安排去抓鸡。”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周家庄就热闹起来。

老支书站在村子中央,扯着嗓子喊道:“大伙都起来啦,去抓鸡啦!”

一时间,家家户户的门纷纷打开,村民们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

大家拿着各种工具,有编织袋、竹筐,还有绳子,朝着养鸡场走去。

来到养鸡场,一股刺鼻的鸡粪味扑面而来,那味道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皱起眉头。

但村民们顾不上这些,纷纷挽起袖子,眼神中透着一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鸡舍里,一群群鸡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四处乱窜,“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声音尖锐又嘈杂,仿佛在抗议这场不速之客的到来。

村民们迅速开始分组行动。

一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率先冲进鸡舍,他们就像勇猛的战士,准备攻克这座“鸡的堡垒”。

周志明就在这组中,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一只肥硕的大公鸡。

那只公鸡羽毛鲜艳,尾巴高高翘起,正试图找个角落躲起来。

周志明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像钳子一般猛地一扑。

那只公鸡反应也快,拼命扑腾着翅膀,一时间鸡毛乱飞,空气中弥漫着细小的绒毛。公

鸡还不停地用嘴啄周志明的手,尖锐的鸡嘴啄在手上,疼得周志明“哎哟”一声,但他咬着牙,愣是紧紧抓着公鸡不放。

他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坚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他也全然不顾。

好不容易把公鸡塞进编织袋,周志明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胜利的喜悦。

另一边,几个中年妇女则在鸡舍外负责接应。

她们手持竹筐,眼睛紧紧盯着鸡舍门口,一旦有鸡被赶出来,就迅速用竹筐去扣。

其中一位叫李婶的妇女,眼睛瞪得大大的,时刻准备着。

一只母鸡慌不择路地冲了出来,李婶眼疾手快,迅速将竹筐往下一扣,可那母鸡机灵得很,在竹筐即将扣住它的瞬间,猛地一转身,从旁边溜了出去。

李婶懊恼地拍了下大腿,喊道:“哎呀,这只鸡太滑溜了!”

但她并没有气馁,马上调整姿势,继续等待下一个机会。

还有一组村民采用围堵战术。

他们几个人围成一个半圆,慢慢朝着一群鸡靠近。这些鸡被吓得挤成一团,不停地在原地打转。村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靠近,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别怕,乖乖地跟我们走。”

当距离足够近时,大家同时伸手,试图将鸡抓住。但鸡群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有的从村民的腿缝间钻了过去,有的则飞到了一旁的矮墙上。

村民们并不灰心,重新调整策略,再次围了上去。

一时间,养鸡场里鸡飞狗跳,村民们的喊叫声、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劳动乐章。

有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身上沾满了泥土和鸡毛,但爬起来后,又继续投入到抓鸡的“战斗”中。

有人被鸡啄伤了手,简单包扎一下,便又拿起工具。

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看着一个个装满鸡的编织袋和竹筐逐渐增多,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忙活了两三个小时,村民们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沾着鸡毛,有的头发上还挂着鸡屎,样子十分狼狈。

但此刻,没有人在意这些,大家的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看着那一堆堆装满鸡的袋子和筐子,仿佛看到了周家庄美好的未来。

抓完鸡,紧接着就是装车。

在老支书的指挥下,村民们有序地进行着。有人把装满鸡的袋子和筐子抬到拖拉机旁,有人负责把它们搬到车上。

周志明站在拖拉机上,一边指挥着,一边帮忙把鸡摆放整齐。

由于鸡的数量较多,装车也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所有的鸡都装上车了,周志明拍了拍手,跳下车,准备出发。

周大忠也上了车,坐在周志明旁边。

老支书走上前,叮嘱道:“志明,大忠,路上小心点啊!”

周志明和周大忠点了点头,发动了拖拉机。

随着一阵“突突突”的声响,拖拉机缓缓驶出了周家庄,朝着钢铁厂开去。

钢铁厂离周家庄有一段距离,但周志明已经去过几次,就算没有周大忠指路,他也认识路。

一路上,拖拉机扬起阵阵尘土,路边的树木和田野飞快地向后退去。周志明和周大忠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终于,他们来到了钢铁厂。

门卫看到满车的鸡,顿时被震惊到了。再一看,原来是老熟人周大忠,便没有阻拦,直接让周志明把拖拉机开了进去。

他们来到仓库,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了。

这些人有的是仓管,有的是财务人员。大家看到鸡来了,纷纷围了过来,也不怕脏,有人直接站到拖拉机上,不停地把鸡往下搬。

下面的人则负责接住,然后登记入库。

由于鸡的数量比较多,登记入库花了不少时间。

此时已经是中午,周大忠看了看时间,估计还要忙一段时间,便对周志明说:“志明叔,你对比一下,看看是村里大饭堂好吃,还是我们厂里的饭堂好吃。”

周志明心里也有些好奇,便没有拒绝,跟着周大忠来到饭堂。

刚走进饭堂,就碰到了周大福。周大忠看到周大福,连忙喊道:“大福,这边!”

周大福听到声音,看到周志明和周大忠,连忙走了过去,问道:“志明叔,你怎么在这儿?”

周大忠回答:“还不是你们运输科没空,村里的鸡只能让志明叔送过来。估计还要登记一段时间,我就想着带志明叔过来吃饭。”

周大福听了,恍然大悟:“是啊!最近厂里有很多货要送,如果现在还在装货的话,我都没时间过来吃饭。”

三人找了个位置坐下,周志明看着这些饭菜,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他先尝了一口炒青菜,本以为会有浓郁的油香,可放进嘴里,却感觉干涩无味,青菜像是在清水中简单焯过,几乎没什么油水。

这与周家庄大饭堂做菜时的豪放用油量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周家庄的大饭堂,掌勺的师傅可舍得放油,炒出来的菜油光发亮,香气扑鼻。

哪怕是普通的青菜,在充足的油分滋润下,也变得格外可口,入口爽滑,满满的都是油香。

他不禁在心里摇了摇头,原本以为钢铁厂的饭堂饭菜会更丰盛美味,没想到在油水这方面,竟远远比不上周家庄的大饭堂。

周大忠和周大福一边吃饭,一边跟周志明聊天,介绍着厂里的情况。

周志明虽然嘴上应和着,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周家庄大饭堂那令人回味的饭菜。

吃完饭,他们回到仓库,发现登记工作还在进行。

又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将所有的鸡都登记好了。财务人员仔细核算后,告诉周志明,一共有三百八十二只鸡,一只三块钱,一共是一千一百四十六块钱。

周志明听到这个数字,不禁瞪大了眼睛,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

财务人员把钱递给周志明,周志明双手颤抖着接过,小心翼翼地把钱收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弄掉了。

他心里清楚,要是这钱丢了,自己都不知道要还多久才能还清。

收好钱后,周志明和周大忠告别了钢铁厂的众人,坐上拖拉机,踏上了回周家庄的路。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拖拉机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

周志明想着今天的经历,心里满是感慨。这一趟不仅把村里的鸡卖出去了,还见识了钢铁厂的饭堂,没有想到还不如村里的大饭堂,这个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毕竟钢铁厂的福利可是出了名的好,现在看来,跟周家庄来比的话,感觉也就这样吧!

更重要的是,手里拿着这么多钱,心里总感觉不踏实,还是感觉将钱送会周家庄吧!

要知道,这笔钱对于周家庄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