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二十一章 送货和指导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周家庄,给整个村子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周益民哼着小曲,正准备出门,突然,一个身影挡在了他面前。

周益民抬眼一看,原来是老支书,他微微一愣,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不过还是礼貌地问道:“老支书,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支书神色略显焦急,眉头微微皱着,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益民,这次得麻烦你帮个忙。志明临时有事要忙,村里需要有人开拖拉机去给其他村送饲料。你看……能帮这个忙不?”

老支书心里其实没底,毕竟这事儿来得突然,而且其他村的村长指名道姓要周益民送货,否则就不要。

他也是没办法,才匆匆赶来找周益民。

周益民一听,脸上的疑惑瞬间消散,笑着说:“我当是什么大事呢,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吧!”

听到周益民这么爽快地答应,老支书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说道:“好嘞,我这就安排人准备装车。”

此次要同时给六个村送货,数量可不少。

周益民把手中原本要拿出去的东西放好,转身朝停放拖拉机的地方走去。

那拖拉机停在一处角落,可能是一段时间没有打理过,拖拉机车身上都是灰尘,导致看起来,有点“破旧”的样子。

他熟练地爬上驾驶座,发动引擎,拖拉机发出“突突突”的声响,缓缓驶向村里的加工厂。

加工厂前,老支书早已带领一群年轻人等候在此。

周益民驾驶着拖拉机,临近时,一个帅气的甩尾,稳稳地将拖拉机停在了停车区。

周围的人都被这漂亮的操作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周益民开拖拉机竟有这般娴熟的技术。

老支书也愣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喊道:“还愣着干嘛?赶紧装车!”

年轻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行动起来,开始搬运饲料。

饲料包又大又沉,年轻人两人一组,费力地抬起饲料往拖拉机上放。

周益民也没闲着,他从驾驶座上下来,帮忙指挥着装车,让饲料摆放得更整齐、稳固。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忙碌,拖拉机上已经被饲料填得满满当当,几乎看不到车头后面的空间。

周益民再次坐上驾驶位,发动拖拉机,朝着第一个村子出发。

因为买方负责卸货,周家庄这边不需要派人跟车。

一路上,拖拉机扬起阵阵尘土,周益民迎着微风,感受着乡村道路的颠簸。

很快,周益民来到了第一家——陶家村。

陶村长早早就在村口等候,远远看到周益民驾驶着拖拉机过来,脸上立刻堆满笑容,急忙迎上前去。

他一边挥手,一边喊道:“益民,可算把你盼来了,真的是麻烦你了!”

周益民停好车,从驾驶座上跳下来,笑着回应:“陶村长,瞧您说的,这都不算事儿!对了,这些饲料放在哪里?”

陶村长这才反应过来,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连忙说道:“你看我这记性,差点误了事。益民,跟我往村里走。”

说着,便在前面带路。

周益民看着陶村长一路小跑的样子,有些不忍,说道:“陶村长,不然您上来给我指指路吧,这样您也省点力气。”

陶村长没想到周益民会这么说,心中一阵惊喜,能坐上拖拉机在村里转一圈,这可是件值得炫耀的事。他没有过多犹豫,立刻爬上了拖拉机。

在陶村长的指引下,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陶家村存放饲料的地方。周益民抬眼望去,只见那只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子,四周用木板随意围了一下,地面甚至都没有垫高。

他不禁皱了皱眉头,提醒道:“陶村长,你们这个存放点可有点问题啊。”

陶村长一听,神色立刻变得认真起来,连忙问道:“益民,你快说说,这个存放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他心里清楚,饲料可不便宜,而且是用来喂养村里牲畜的重要物资。

要是饲料出了问题,影响到牲畜,那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能提前预防自然是最好的。

周益民没有藏着掖着,诚恳地说:“陶村长,你们这个存放点,其他方面做得还行,就是有一点不足。这地面没有垫高,要是遇到下雨天或者天气潮湿,饲料很容易受潮甚至被雨水打湿。

一旦受潮,饲料就会结块。要是能及时发现,把结块的饲料处理了,倒也没什么。

但要是没及时处理,时间一长,饲料就容易发霉。

要是不小心把发霉的饲料喂给牲畜吃,牲畜很可能会生病甚至死亡。”

陶村长听着周益民的话,只觉得后背发凉,这么炎热的天气,额头上竟冒出一层冷汗。

他心里暗自庆幸,多亏周益民提醒,不然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村里牲畜出问题,他可没脸面对村民。

他激动地抓住周益民的手,说道:“益民,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一个存放点还有这么多讲究。”

他越发觉得指定周益民来送货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陶村长热情地邀请道:“益民,不如留下来吃顿饭吧?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这是应该的。”

周益民指了指拖拉机上满满的饲料,无奈地笑了笑:“陶村长,我也想留下来吃饭,可您看,我还有好几个村的饲料要送呢。这送完估计天都要黑了。”

陶村长仍不死心,劝说道:“剩下那几家晚点送也没事嘛。”

周益民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行啊,我答应了老支书,今天之内一定要把这些饲料都送到。”

陶村长见周益民如此坚持,也不好再强求,只好点头答应。

随后,陶村长安排了几个村民过来卸货。

周益民和陶村长站在一旁闲聊,一边看着村民们卸货。

等卸完货,周益民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大前门香烟,递给卸货的村民们,说道:“同志们,辛苦了,抽根烟解解乏。”

卸货的几个村民听到这话,都看向陶村长,没有村长的指示,他们可不敢随便收。

陶村长出声说道:“益民给你们,你们就收下吧。”

得到村长的许可,村民们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周益民手中接过香烟,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周益民和陶村长告别后,驾驶着拖拉机前往下一个村子。

等周益民离开,陶村长看着村民们美滋滋地抽着大前门香烟,嘴里不禁喃喃自语:“大前门就是不一样啊!”

村民们纷纷附和:“没错,没错!”

陶村长自己也有点想抽,平日里他大多抽的是自己用纸裹着烟丝自制的香烟,大前门这种香烟可稀罕得很。

他走上前,从村民手中拿过整包大香烟,说道:“不要抽太多烟,对身体不好。”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村民们看着村长离去的背影,回过神来,开始互相埋怨。

一个村民说:“你怎么不拿紧点,这么容易就让村长拿走了!”

另一个村民反驳道:“村长来拿,你敢不给吗?”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确实,他们谁也不敢违抗村长的意思。

周益民驾驶着拖拉机,继续奔赴下一个村子。

没一会儿,就到了第二个村子。

村口,村长正焦急地张望着,看到周益民的拖拉机,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大步迎了上来:“哎呀,益民,可把你盼来了,路上还顺利吧?”

周益民停好车,笑着回应:“顺利,村长,你们这存放饲料的地方在哪,我这就开过去。”

村长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跟周益民唠着村里的家常。

来到存放点,周益民仔细查看一番,发现虽然比陶家村的条件好些,但通风确实不佳。

他指着仓库的窗户,认真地对村长说:“村长,您看这窗户有点小,而且位置也不太合理,空气流通不畅。要是饲料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便不潮湿,也容易因为空气不新鲜产生异味,影响饲料质量。您可以在仓库两侧再开几个大窗户,这样通风就会好很多。”

村长一边听,一边点头,嘴里不停地说着:“益民啊,你这一看就是行家,我们之前都没注意到这些。多亏你提醒,这就安排人整改。”

卸货时,周益民和村民们一起动手,他一边搬饲料,一边和村民们分享周家庄的趣事,村民们听得哈哈大笑,卸货的疲惫也减轻了不少。

卸完货,周益民拿出香烟分给大家,村民们开心地接过,纷纷夸赞周益民人好。

到了第三个村子,村口一群孩子正在玩耍,拖拉机的轰鸣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拖拉机上的饲料。

村长从村子里快步走出来,看到周益民,满脸热情:“益民,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周益民和村长打过招呼,目光落在村子里的牲畜身上,发现不少牲畜都显得瘦弱。

和村长交流后,得知村里一直按照传统方式喂养,饲料配比也不太科学。

周益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牲畜的状态,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喂养时间要规律些,定时定量,这样牲畜消化吸收会更好。”

村长听得入神,连连点头,还让旁边的村民赶紧把这些建议记下来。

卸货过程中,周益民手把手教村民们如何更高效地搬运饲料,避免浪费和损坏。

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凑过来问东问西,周益民耐心地一一解答,还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果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拿着糖果,开心地跑开了。

来到第四个村子,周益民刚把拖拉机停下,村长就迎了上来,满脸笑容:“益民,就等你了,快把饲料卸到仓库那边。”

走进仓库,周益民发现里面光线昏暗,几乎看不清饲料的情况。

他皱着眉头对村长说:“村长,这仓库采光不行啊。饲料储存,光线很重要,得能及时发现有没有变质、生虫的情况。您可以在屋顶开几个天窗,再装几盏灯,这样就能保证光线充足了。”

村长听后,一拍脑门:“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益民,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卸货时,周益民和村民们聊起天,了解到村里在养殖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

他把周家庄在养殖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周益民都耐心解答。

卸完货,村长拉着周益民,非要他留下吃顿饭再走,周益民婉言谢绝,说还有任务在身,村长只好作罢,目送周益民离开。

第五个村子路途较远,周益民在路上花费了不少时间。

等赶到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李村长早早就在村口等候,看到周益民,连忙迎上前:“益民,可算把你盼来了,一路累坏了吧?”

周益民笑着摆摆手:“不累,李村长,赶紧把饲料卸了吧。”

这个村子的村长比较年轻,对周益民充满崇拜,一边走一边问了很多关于周家庄发展的问题。

周益民耐心地一一解答,还鼓励李村长要敢于尝试新方法,带领村子走向富裕。

卸货过程中,两人就村子未来的规划展开热烈讨论。

周益民结合这个村子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提出了一些发展特色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建议,李村长听得眼睛放光,对未来充满信心。

卸完货,李村长热情地邀请周益民去家里喝口水,周益民盛情难却,只好去喝了口水,便匆匆告别,继续赶往下一个村子。

终于,周益民来到了最后一个村子。

此时,天边已经泛起了晚霞,太阳即将落山。

村长看到周益民,激动地说:“益民,我们都等好久了。”

周益民笑着回应,然后开始指挥卸货。

卸完货后,村长拉着周益民,非要他喝口水再走。周益民盛情难却,只好喝了口水,便匆匆告别。

周益民驾驶着拖拉机,踏上了回周家庄的路。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只有拖拉机的大灯照亮前方的道路。

他虽然疲惫,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一天,他不仅完成了送货的任务,还帮助了其他村子解决了一些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