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九十三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李主任看了看自己丈夫和儿子,又看向周益民。

“什么机缘?”

就连赵振国的老婆都停止了摇孩子,朝这边看过来,满心好奇。作为妻子,谁不希望自己丈夫干一番大事业?

“一种国外热销的面,不需要煮,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如果振国的面条厂可以生产,用来出口,赚外汇,你说是不是机缘?”赵振国的父亲说道。

“啊!还有那样的面?”李主任惊讶。

吃了半辈子的面条,还真没怎么听说。

她也不是没有政治目光的人,如果真的能出口赚外汇,无论是儿子所在的面条厂,还是她儿子,地位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

目前,国家对外汇的需求,一般人简直无法想象。

明知道是吃亏的,只要能出口,都会选择出口赚外汇。

也是没办法的事。

自己国家能拿出手的东西实在太少。

然而,只有周益民清楚,咱们国家能拿出手的宝贝其实很多,但我们自己不当一回事而已。

就拿稀土来说,在我们重视之前,已经被贱卖了多少?根本无法计算。

“娘!我找人问过了,小日子那边这两年确实有一款这样的速食面卖得很火。”赵振国兴奋地说道。

当然了,出口小日子是不可能的,两国互相敌视,没有建交。

但吃面的国家也不止小日子呀!能出口的对象并非一两个。

“但关键是,你们厂能生产?”李主任捉住了重点。

世界上畅销的产品很多,我们能生产才行呀!

这时,周益民笑道:“我刚好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相关的记载,再改良一下,问题不大。其实,实验多几次,应该也不难搞出来,又不是什么高科技,需要技术攻关。”

李主任惊讶得无以复加。

没记错的话,当初周益民接受采访,介绍压水井发明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吧?都是从古籍上发现了相关记载。

看来,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很可惜,能发现的人少。

“益民,你是真的喜欢翻阅古籍呀!”她感叹。

周益民两手一摊:“有时候无聊没事干,就翻来看看,有用的信息记下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总会有些东西有用的吧?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能盲目地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

赵振国的父亲鼓掌:“益民说得没错!”

他也看不惯某些人,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只要是以前留下来的,都说是封建残余。

存在即是有理!

尤其是周益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句话,一旦登报,相信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看看周益民这两三次的发明,两次就是从古籍上找到了启发。

伱能说传统文化没有用吗?

“益民,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们厂指导一下,将生产工艺改进,尽快把速食面搞出来。”赵振国现在真的很想把周益民从钢铁厂挖走。

不过,他还算有自知之明,面条厂怎么可能比得上钢铁厂。

说难听点,他们的面条厂还不如钢铁厂下面的挂名小分厂。

“不急,我先试一下,过两天吧!”周益民没立即答应去,总得装装样子吧?

“好,那我们面条厂恭迎你大驾了。”

赵振国心情很不错。

但很快,他们两父子被李主任赶去炒菜。

这一顿也是丰盛,起码在当下算是比较丰盛的了。

一锅母鸡汤,一盘烤鸭,一碟腐竹炒肉片,还有个豆腐。

这是周益民穿越过来那么多天,第一次吃豆腐。

如此规格的饭局,普通老百姓过年都不一定吃得上。

在赵振国父子的盛情之下,周益民也喝了两三杯。吃饱喝足,又聊了一会,周益民告辞,表示下次再来吃饭。

在周益民离开后,赵振国马上回到面条厂,找厂长。

杨厂长跟他父亲相熟,他喊杨叔。就是又这层关系,才让他年纪轻轻便坐上车间主任的位置。

当然,他自己也有一定能力,否则也捧不起来。

赵振国跟杨厂长详细说了速食面的事。

杨厂长听后,人都傻了。

简直在听故事。

不用煮,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的面条,出口赚外汇?

这些听起来,好像都不怎么实际。

你认真的吗?

“你确认过了?”他忍不住询问。

“我问过了,确实有这么一款面条,在国外卖得很好。所以,我建议我们厂尝试一下。万一……”

杨厂长点头,他比赵振国更清楚其中的意义。

“你那表弟,靠谱吗?”杨厂长又问。

这可把赵振国都问愣住了。

“杨叔,不知你听过压水井和太阳灶没有。”

“知道呀!第一钢铁厂的新产品,听说是一个叫周益民的同志发明的。压水井我还见过,太阳灶暂时还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京城的大厂就那么几个,他怎么会没有关注到?

“我那表弟就是周益民。”赵振国镇定的说道。

杨厂长:“……”

随即,他有些激动,问道:“能把他劝来我们厂吗?我可以给他一个……”

他还没说完,赵振国就冷笑:“给个主任他做?杨叔,不是我打击你,也不是我灭自己厂的威风,人贵有自知之明呀!”

面条厂给个主任的位置周益民又怎么样,基本上到头了。

跟人家钢铁厂比,级别差太远了。人家在钢铁厂,上限比面条厂高不是一星半点。

“我请他过两天来我们厂指导,如果真的开发出速食面,杨叔你打算怎么回报我表弟?”赵振国开始给周益民谋福利。

白送创意和工艺给面条厂?

虽然他也是面条厂的人,但他也不允许那样的事情发生。他要敢这么做,首先不放过他的,是他在街道办当主任的老娘,绝对会发飙。

“这个嘛!”

杨厂长也琢磨起来。

岗位人家有,好像不需要,给钱吗?好像有点俗。粮票、酒票等各种票,估计人家也不缺,毕竟都给钢铁厂研发了两款产品,钢铁厂肯定给了这些奖励。

这么一想,人家好像什么都不缺呀!

这就有点头疼了。

如果周益民知道,恐怕得说:不,这些我都需要。

感谢书友20201009122654355兄弟的1100打赏!今天晚上出去了一下,回来晚了。这是第四更,还有一章要等明天才能补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