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九十四章 换旧书(补)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九十四章 换旧书(补)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像什么岗位的,周益民是不用,但村里一堆大侄子呢!

杨厂长决定,先厂里自己试一试,看能否搞出来。要是自己厂的人能做出来,那就不用麻烦周益民,不用欠那么多的人情。

当然了,即便是自己弄,创意始终也是周益民提供的,这得承认。

于是,他抽调了厂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将他们汇集在一起,研发一款新的拉面。

几位老师傅听完,面面相觑。

厂长,你开什么玩笑?

不用煮的面?可以直接干啃,或者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

他们活了那么多年,就从没有听过那样的面条。

这不是为难他们吗?

有点异想天开了吧?

“厂长,我们听都没听过呀!”其中一位老师傅忍不住说道。

“就是,怎么可能有那样的面条?谁家的面条不用煮就吃的?”

杨厂长虚压一下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开口道:“人家外国人能做出来,我们为什么做不出来?

而且,我听人说,我们古代就有这样的面。古人能做出来,我们现在比古人差吗?一次做不出来,那就多做几次。我还不信了。

这样,谁要是做出那样的速食面,厂里发100元的奖金……”

最后,杨厂长许诺了一堆的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管结果如何,大家听到这丰厚的奖励后,老师傅们已经心动,开始摩拳擦掌起来。

最主要的是,厂长说了,那种面外国人和古人都能做出来。既然如此,他们不可能比古人笨吧?

要是周益民得知他们的想法,肯定得笑出来。

什么勇气让你们有比古人聪明的错觉?

好多东西古人能做出来,而且还是那种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做出来的,现代人却连复制都复制不出来。

比如地动仪、木牛流马等等。

周益民回到四合院,就看到李友德正在收教材。

他也聪明,没有直接给钱,免得被人捉住痛脚,而是买了冰棍、汽水等吃的,让孩子们拿不用的教科书来换。

这时候的冰棍不贵,一两分钱就能买到一根。

“收这么多?”周益民诧异。

不是告诉你,每一种教科书十来本就够了吗?

李友德苦笑:“人家孩子都拿来了,能让人失望吗?”

好吧!也对,总不能让人家败兴而归。小孩子,不就是图那几口吃的吗?这要求也不过分。

周益民返回自己屋子,提着一袋糖,还有一袋瓜子出来。

跟李友德说道:“再给他们一把瓜子,两颗糖果。”

此话一出,可把那些孩子们高兴坏了。

李友德又接过几本教材,随便翻了下,主要看有没有缺页的。但他一看,前面写有字,后面崭新。

“伱不会把现在读着的都拿出来了吧?这可不行,拿回去。”李友德眼睛一瞪。

你小子这是要害我呀!

这要让你家长知道,还得了?不得找我算账?

周益民也无语,看来不想读书、不爱读书的学生,从古到今都有。以为把书本卖掉,就能不用去学校?

这让周益民想到后世一些学生,为了不做作业,特意将作业本放进灶里去烧,甚至故意丢失。最后,被人“抢救”回来,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眼前这小家伙的行为性质也差不多。

“自觉一点,现在还用着的,都拿回去。否则,被发现了,没有东西吃。”周益民跟这大一群小家伙说道。

好几个小家伙悄悄把一部分书本收回去。

不敢赌呀!

万一被发现,连他们的旧书都不能换,他们岂不是啥都没有?只能看着别人吃,那多难受?

周益民还有意外收获。

除了教科书,还有点学习资料等等。这些,都是周家庄小学所需要的。周家庄的学校太简陋,缺的东西很多,可不仅仅是教科书。

没多久,李友德就收了一大堆。他把这些旧书本搬到大鹏的屋子里,反正周益民也要带走的,没必要搬到中院去。

接着,从大鹏的屋子捧走一个西瓜。

这么大的西瓜,李友德想藏着掖着都不行。一路上,院里的住户都看到了。尤其是院里的小孩子,眼巴巴地看着。

周益民只好又拿出三个,前院、中院和后院分别给了一个。

“一大妈、二大妈,三大妈,你们都拿一个到院里分,大家都尝尝,朋友送的。”周益民动不动就把“朋友”挂在嘴上。

而四合院里的住户,没有一个人怀疑。

都知道周益民认识的朋友多,就连街道办的李主任都是他“亲戚”,人脉广。弄到几个西瓜,很合理。

“益民,谢谢你呀!”一大妈她们纷纷感谢。

西瓜可是稀缺货,尤其还是那么大的西瓜。

切小块一点,不仅孩子有份,连大人也能尝两口。

真甜,跟吃糖一样。

“这西瓜长得真好,你们看,这瓜皮真薄。”

“是呀!这瓜真红,也很甜。这种西瓜,恐怕一般人吃不到,益民的朋友真厉害。”

……

周益民心想,你们是没见过真正的梦中情瓜,皮薄得不像话,用手指一弹,就能裂开。

还记得,有外国人吃了中国的西瓜,质疑打过甜蜜素,因为他们国家的西瓜就没有那么甜的。

真的要把中国人笑死,几毛钱一斤的西瓜打甜蜜素?想啥呢?

想打甜蜜素,自己买回家去打。

旧书本有了,周益民考虑旧衣服的事。

讲真,对他来说,旧衣服比新衣服还要难搞。真的还不如直接在脑中商店买几卷布,让他们做一两身新衣服。

小孩子的一身衣服,用的布也不多。

旧衣服真的不好弄,人家旧的也不舍得扔,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不是一句空话。

不像后世,旧衣服一大堆,都不知道怎么处理。

据说,有些人把旧衣服捐出去,甚至跑到了非洲。

一些落后的国家,旧衣服很受欢迎。就算要钱,也非常便宜,对那些落后国家的人民来说,太划算了。

认真思虑一番,周益民有了决定,干脆买几卷布回去好了。

这章补回昨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