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宋武功 > 第三十六章 苗训问策、大军封赏

天宋武功 第三十六章 苗训问策、大军封赏

作者:夏侯皓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支持正版,其他网站的都是盗版,《天宋武功》纵横首发,届时还要修改一番文章,请大家支持,为体验更好的阅读,所以建议读者支持正版。)

十月了,月落乌啼,时间已入深秋,霜满天。

开封,凉城客栈中,今日赵德昭请了假出来,打算住在客栈之中,那夜赵德昭和杨濛都未睡去。

老九道:“主上,刚从前线收线报来以及成都的密探道,公子安然无恙,又立下了功劳,而西北战事眼见快要结束了,周国的势头不减。而周国朝廷方面也收到蜀国的国书,要求周国罢兵。如今西北之大势尽在周国手中,相信不久就会有成就的。”

赵德昭当然知道历史的走向,他自信十足道:“九叔说得没错,估计过了这个月,周国就能攻下四州之地。”

后来果然不久,杨濛、赵德昭从长春堂的密报获知,西北四州皆已经回到大周的怀抱之中,而此番西北之站中义兄的表现不错,在征战之中,英勇无敌,而父亲赵匡胤也是功劳卓著。

这期间赵德昭忙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他打算再充实一下教育中的知识点,所以未曾注意到,不过西征之后,便是南征,历史上的南征南唐第一次征讨,相信立马就要开启了。

不过先一步广味集团也要向南边发展,这一点他和白孤城商量了一下,打算慢慢施行此事,而杨濛也觉得义子的这个想法不错,唐国国内正缺少像广味集团的酒楼,而广味集团若是能够在唐国江宁府扎根下来,背后还需要长春堂的支持。

周国最终收复了四州之地,不久之后,王景、向训等大军,赵匡胤等禁军班师回朝,终于回到了东京城。

大军得胜归来,早有当今天子、文武大臣候在御街之上,然后周围拉起了警戒,百姓纷纷驻足在街道旁,欢呼着,有些人家还在想若是自己的女儿能嫁给这些将士们,女儿的下半辈子就有依靠了,而且这些军官将士们可是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日后高升还说不定呢,所以那些未嫁女的门户都眼热地看着这些军官将士。

赵德昭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一早就候在御街之上,因为和当今天子熟识,而郭荣也对自己手下兄弟的儿子十分喜爱,所以让赵德昭伴驾在身边。

赵德昭非常荣幸,毕竟是臣子的家眷,又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郭荣哈哈大笑,随即说道没事儿的。赵德昭也就装出个没事儿人样子了。

而这时候赵德昭转过头,看见了上次在御街上遇到的老伯王朴,他朝着王朴挥了挥手,王朴站在后头,见到是上次那个孩童,他投以热切的眼神,然后点了点头,继续站在皇帝身后的大臣行列之中。

大军终于到达,赵德昭看见自己的爹爹,就朝他挥挥手,赵匡胤见到自己的孩子十分高兴,而孩子身边就是当今天子,他当即从马上下来,朝郭荣躬身道:“臣元朗参见陛下!”

“二哥儿免礼!”郭荣扶起赵匡胤。

“陛下,昭儿怎么会在御驾旁?”赵匡胤疑惑道。

郭荣笑道:“哈哈,你家小子一大早就出发到了御街,适才我看见了,就让他一起到我身边。”

郭荣又拍了拍赵匡胤的肩膀道:“二哥儿辛苦了,改日宫中宴会一定给二哥儿及众位将士接风洗尘,庆祝此次西征。”

“多谢大哥!”赵匡胤忽然调换称呼,改成以前的称呼了。

“这就对了,还是大哥爽快!”郭荣喜欢他手下的叫他昔日的称谓。

大军陆续到达京城,郭荣先让他们休息一天,第二日再论功行赏。

赵德昭和赵匡胤回了赵府,此刻赵弘殷见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望见他更加黑黝黝了,就笑道:“胤儿回来了,这次让昭儿那个小子再破费一下,今晚去酒楼庆祝一下。”

“爷爷,你啊!”

“好啊,爹爹。”赵德昭爽快地答应了。

这时候苗训知道赵匡胤回来了,就赶紧去见赵匡胤,在厅内正好见到赵家两父子在絮叨。

赵匡胤一见到苗训,就说道:“广义,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苗训哈哈大笑,道:“元朗兄别来无恙,我叨扰府上很长时间了,今日终于见到元朗兄了。”

“哈哈,晚上,广义一起去小儿的酒楼吃食去。”赵德昭高兴地说道,然后拍了拍苗训的肩膀。

“好。”

晚上一家人去了城南广味楼,上了饭桌。

赵家人就问了赵匡胤许多问题,然后杜氏很高兴自己生了这个儿子,如今夫君和儿子都身居高位,儿子西北归来后估计又要升官了。杜氏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不满足的还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和孙子了。

何况,天子家和赵家的关系也不错,起码他们赵家以后几十年绝对是大周的名家。

今日真是喜事啊,赵弘殷笑得跟盛开的菊花似的,几杯下肚,赵弘殷就扯起了朝廷的大计划。

赵弘殷卖弄道,事实上这些都是当时苗训给他透露过的,“胤儿啊,爹我觉得下一步,我大周应该攻去淮南。”

赵德昭听着这句话非常赞同,他拍着马屁,说道:“爷爷不愧是有谋有略的军事家。”

赵弘殷道:“岂敢岂敢啊,我这都是广义告诉我的。”

苗训道:“叔父取笑广义了,我那是拙见,我相信小郎君也有如此的见地的。”

苗训忽然间把话题抛给了赵德昭,他这是有意要考察一下赵德昭。而赵德昭自然都是知道的,他把《平边策》又说道了一遍。

听了他爷爷和苗训的谈论,赵德昭突然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又缓缓的说道:“此刻周国已经收回四州之地,然当今天子雄才大略,他是不会坐视天下干戈战火之中,刚刚即位就北上迎敌,圣明无比,远胜唐亡后的其他帝王,欲统一天下。统一天下,望闻问切,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大周要首先解决自己的威胁,大周位于中原腹地,北有辽国虎视眈眈,西南有蜀国,南边有唐国这三大国家,而周围又有小国林立,受着南北夹击的威胁。而国内节度使骄横跋扈,今年陛下就采取了许多措施,收回藩镇的任免权,集权于中央。”

赵德昭顿了顿,喝了一口茶,见到面前的各位都是一副表情,赵弘殷父子二人、苗训,以及其他赵家人此刻都没有说话,目瞪口呆地听着,而赵弘殷父子和苗训则是点了点头。

随即他继续,缓缓地说道:“高平之大捷后,汉国势力大减、辽国内乱,两国暂时不会南下,而蜀国此番四州之地皆已回归大周,而观蜀帝孟昶此人,即位之初,尚且励精图治,可是蜀中几十载未曾遭受战火,而孟昶此人认为蜀地已经安宁,就过起了安稳的日子。如今西北一战之后,蜀国丧土,实力大减,蜀国暂时也不会北上。而纵观南方,唐国实力尚在,仍旧是一劲敌,唐国占据江南富庶之地,昔年曾经灭亡楚闽,但百姓富足,实力尚在。”

那边赵匡胤父子似乎在沉思,苗训则哈哈大笑:“小兄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确实不错,将来必定是个人中龙凤。”

赵德昭不好意思地说道:“苗先生谬赞了!我们大周若是攻下江南之地,夺得了江南的产粮地段,届时就能一统天下。战争,靠的不仅仅是军队,更多是是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而淮南,鱼米之乡也。江南之地物阜民丰,若此番攻取唐国江北十四州,则大事可期,国库充盈,百姓归心,天下可一。”

面前之人皆叹道,面前之人还是个六岁稚子么,无况于妖孽乎?

不过赵家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赵匡义和赵匡美、月娘他们,还有苗训则是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孙当如赵德昭。魏武在世,武侯再生,恐怕都不是赵德昭的对手啊!”苗训忽然间吐槽了一番。

赵家人都为赵德昭而自豪,而赵德昭之事勉强一笑,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加长久之事情。

晚宴之后,一行人都回了赵府。

当夜苗训夜观天象,发现紫薇帝星已经位于开封上空,看来师傅预测的不错,就让我苗广义辅佐明君父子吧。

次日,钟鼓齐鸣,殿堂之上一片祥和,此为凯旋之乐。

朝廷之上,文武大臣分坐两旁,天子郭荣正身坐于龙椅之上,面色掩饰不住喜悦之情,随即道:“此番西征,多亏众位将军的浴血奋战,才能收回秦凤阶成四州,诸位之功,朕定当铭记,为大周国祚作出贡献。”

随即挥手,让内侍张德均缓缓念道:“陛下诏曰:天下纷乱,武人割据,中原动荡,秦凤成阶,先前被蜀国占领,今大周仁德,朕继承大统,欲西征秦地,收复故土。如今四州归国,今有将军王景向训等人,浴血奋战,更有禁军赵匡胤领军西征,战功赫赫,朕何吝赐爵拜官。”

“特加封王景为景镇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兼任太子太保。都监向训加封太保,昝居润提升为秦州刺史其余凤翔军各有封赏。”

王景、向训等几人谢恩领旨去了。

张德均清清嗓子继续念道:“原禁军赵匡胤,领军西北,功勋卓著,特提升赵匡胤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授正三品下的怀化将军。”

赵匡胤也领旨谢恩了。

郭荣又授赵玭为郢州刺史,算是对他举城投降和劝降的奖励。

而万松也升了一级,不过是在赵匡胤手下了。

西北之战,皆以封赏,大家热热闹闹地谢了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