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文娱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月照沟渠

天高云淡,阳光被梧桐叶筛得细碎,在老旧的石板路上铺洒一层金色。

一辆电瓶车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穿梭,灰瓦白墙的白族民楼,雕花绘彩的木门窗棂,游客聚集的编织品店,深藏弄巷的咖啡书屋,热闹与幽静交织。

“呜呼~~”

迎面吹拂着风,后座的苏清雅发出一声畅意的呼喊。

胡有鱼瞥了眼后视镜,嘴角不由轻轻上扬。

苏清雅张手感受着风的形状,说道:“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儿的风,现在要走了,还是吹不腻。”

胡有鱼轻笑,“我知道,那时还是陈墨开着阿桂婶的电动三轮去接你的。”

苏清雅回想起来,也是会心一笑,“哦对,那时你也在,你要赶去驻唱,好像当时你就有邀请我,让我跟你到古城来玩。”

胡有鱼耸了耸肩,“是呀,当时你说改天,没想到一改就改到你要走的前一天。”

苏清雅莞尔,“那可不怪我,你这第一次见面就约人出去,大多数人都会婉拒的吧。”

“这样的吗?”

“当然,你这去驻唱的又是酒吧,万一你是酒托,要骗钱怎么办?”

胡有鱼眨了眨眼,“不应该是怕我骗感情吗?”

苏清雅一脸认真道:“骗感情那倒没事,但骗钱是真不行。”

胡有哑然,遗憾道:“那你不早说。”

苏清雅笑吟吟问道:“早说又怎么样?”

“早说.”胡有鱼故意顿了顿。

苏清雅嘴角挂着笑,饶有兴趣地等待下文。

“早说我就跟你解释清楚,我是正经职业,骗感情不好说,但绝不骗钱的。”

胡有鱼故作无奈表情,用玩笑着掩盖而过。

苏清雅似乎也没听出什么不对,只是点点头道:“我这不也得接触下来才能相信。”

胡有鱼自我感叹:“我这放荡不羁的气质确实总是让人误解,但其实我对感情很保守的。了解我的都知道,我看似招蜂引蝶的外表下,藏着颗专一的心。”

苏清雅噗呲一乐,“胡老师,其实我有听过你的一些事迹的。”

“啊?”胡有鱼心里顿时升起不妙之感。

苏清雅强忍着笑意道:“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地想招蜂引蝶,但似乎总是不那么顺利。”

“额哈哈,那只是我接触后觉得不合适而已”

胡有鱼尴尬地笑了笑,转移话题道:“逛这么久了,咱们去吃点东西吧。”

说完,胡有鱼便载着苏清雅,在“九街十八巷”的古城里七拐八拐,来到一条热闹的小吃街。

沿街有各种推车摊子,新鲜出炉的鲜花饼、量大实惠的老式面包、陶罐里煮沸的玫瑰牛奶、烤得焦黄的饵块,热气腾腾的糯米糕、酸辣爽口的舂鸡脚、现榨玉米汁、炸洋芋、烤红薯各种香味扑鼻而来。

两人停好车子,一路走逛下来,手上提了好几袋吃的。

然后,胡有鱼带着苏清雅,在一家烤豆腐的小店坐下。

店里不大,只有两个大烤炉,客人围着烤炉坐下,想吃什么自选,老板会用玉米粒计价,一颗玉米粒五毛钱。

苏清雅对这种计价方式感到新奇。

胡有鱼见状笑道:“包浆豆腐,之前有吃过吗?”

苏清雅点头,“之前来逛集市的时候买过一份,但没有像这种计价。”

“你尝尝这儿的包浆豆腐,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胡有鱼招呼着,给苏清雅夹了一块。

木炭文火慢烤下,鹅白的豆腐变得金黄,一口咬开,外皮香脆不焦,里面却是豆花的流质口感,配上云南的特色蘸水,酸辣鲜香,让人欲罢不能。

“嗯!”苏清雅尝了一口,眼睛一亮。

“好吃吧?”

“嗯,这蘸料里有折耳根,我喜欢。”

苏清雅连点头,“我之前吃包浆豆腐的时候,已经觉得很好吃了,但这儿的确实有哪不一样。”

正给烤网上的豆腐翻面的小店老板娘听到这话,笑着开口道:“我们家用的是石屏豆腐,外面大多的店和小摊用的是建水豆腐。”

苏清雅闻言,好奇道:“有什么区别吗?”

老板娘介绍道:“豆腐好不好,全凭石膏放得巧。我们云南的豆腐不同与其他地方,不是用卤水或石膏点豆腐,而是用我们这儿特有的酸浆,再加上我们这儿的水好,豆腐自然就好吃。”

“其中有名的,要属建水和石屏两地的豆腐。两者做法差不多,建水豆腐的名气比较大,但我个人觉得,石屏的要好吃一点。”

苏清雅回想道:“我记得之前好像还吃过一种黄豆腐,用来炒火腿也很好吃,那也是这种吗?”

“那是倘塘的黄豆腐,用姜黄火煮染色的。”

老板娘笑说道:“云南十八怪,豆腐麻绳拴着卖。”

苏清雅疑惑,“拴着卖?”

“倘塘豆腐用姜黄烧煮后,会用麻绳栓挂,更快晾干水份,防止变质。”老板娘很是健谈,“买的人选中其中一挂,主人家就用剪子剪下来,让人成串地带走。”

在石板镶砌而成的街道两边,随处可见金黄色的豆腐从瓦房檐口垂落下来,那是属于倘塘的独特风光。

不过没能说太久,老板娘就继续忙着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苏清雅好奇地问胡有鱼:“刚才老板娘说的云南十八怪是什么?”

“云南十八怪啊,是流传的关于云南当地的地理风貌和民风民俗的一种说法,有挺多个版本的。”

胡有鱼挑几个流传较广的,讲给苏清雅听。

什么“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耙耙叫饵块”、“蚂蚱能当下酒菜”、“四只竹鼠一麻袋”,这些都是讲当地特色美食的。

还有什么“四季衣服同穿戴”、“东边日出西边晒”、“三只蚊子一盘菜”,则是形容气候环境的。

云南地处高原亚热带,四季如春的同时,昼夜温差大,所以四季穿的衣服都差不多。而因多山地,天气常常是十里不同天,蚊虫多这点就不用多说了。

“还有什么‘姑娘喊老太’、‘背着娃娃谈恋爱’之类的民俗风情。”

苏清雅不解道:“前面那些到是简单易懂,最后这两个是为什么?”

胡有鱼笑着解释道:“这边的方言‘嬢’与‘娘’不分,所以姑娘两个字,说起来就成了‘姑’和‘孃’,可不就老太嘛。”

“至于‘背着孩子谈恋爱’,说的是以前一些少数民族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就是说结婚后,新娘还是继续住在自己家的,只有等生了孩子后,才会和老公一起回婆家住。”

苏清雅讶然笑道:“那这都不只先婚后恋,而是先生娃后恋爱?”

“那是以前包办婚姻的时候嘛,现在很少见了。”胡有鱼轻耸肩,“反正云南十八怪的说法,有些已经过时了,有些则是近几年新创。”

“像老板娘刚才说的‘豆腐麻绳拴着卖’,应该是当地为了宣传倘塘豆腐而打出的口号。”

“还有什么“湖泊称作海”和“石头长在云天外”,那种则是宣传洱海和石林的景区。”

苏清雅闻言了然。

两人吃完,胡有鱼便带着苏清雅去他驻唱的酒吧听歌。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回去路上,两人走在宁静的村道上。

苏清雅随口问道:“胡老师,你来这儿有多久了?”

胡有鱼想了想,“我啊,有两三年了吧。”

“一直在古城驻唱吗?”

胡有鱼点了点头,“喜欢这个,也只会这个。”

苏清雅轻点头,“难怪你对古城这么熟悉,各种小巷子都能让你绕出来。”

被胡有鱼载着在弄巷里兜转一下午,苏清雅重新领略到了一番别样的古城风光。

胡有鱼笑道:“我只是天天没事就喜欢骑个小摩托车到处乱窜而已。”

两人走到小院门口,苏清雅转过身,“总之,今天谢谢你了,我玩得很开心。”

胡有鱼看着眼前人,一如初次见面时的那身白裙,此刻月光都显得有些黯淡。

“那我们快进去吧。”

苏清雅笑笑,转身要去推门。

“清雅。”

“嗯?”

苏清雅回过身,不明所以地看向胡有鱼。

胡有鱼轻吐一口气,眼神认真道:“我喜欢你。”

苏清雅闻言一怔。

胡有鱼连忙补充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知道。”

苏清雅反应过来,弯了弯眉眼,轻声道:“好的,我收到了。”

胡有鱼有些语无伦次地解释道:“那个,我知道,我现在说这个好像有点轻率,你可能不相信,虽然我这人平时看起来好像有点不着调,但.”

“我相信。”

胡有鱼一愣,“啊?”

苏清雅认真回道:“我没有理由怀疑你的心意。”

“那”胡有鱼眼底不由浮现期待。

苏清雅抿了抿嘴,轻声道:“但我没法回应你的心意。”

胡有鱼下意识追问道:“为什么?”

苏清雅眨了眨眼,“难道告白不能拒绝吗?”

胡有鱼连忙摆手,“当然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苏清雅浅笑道:“不好意思,短期内,我没有谈恋爱的打算。”

胡有鱼试探着问道:“是因为上一段恋爱吗?”

“说实话,只是因为麻烦。”苏清雅洒脱地耸了耸肩,“但如果说是因为上段恋情的伤痛,这个理由你比较能接受的话,你也可以这么认为。”

胡有鱼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心情。

说是挫败吧,但又不是他个人原因被拒绝,听起来只是时间不对,并不是从此没希望,好像也不是那么伤心。

可人明天就要走了,这希望瞬间就渺茫了。

胡有鱼心里一团乱麻,等他回过神的时候,苏清雅已经进去了。

胡有鱼晃了晃脑子,心绪复杂地走进院子,他径直准备上楼,可余光突然扫到一个黑影,被吓了一跳。

“我去,你在这干嘛呢?”

明月夜里,陈墨坐那,不知从哪掏出了把二胡,轻闭着眼,用老生戏腔拉唱道:

“我本愿将心单单向月明,奈何那明月却只照沟渠,落花本有意愿随流水去,流水却无心恋落花痴意”

胡有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