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文娱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月也曾照我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今天正值冬至,小院的众人正忙活张罗着晚餐,一起过节。

“加水,少量多次,慢点倒。”

听到号令,陈墨把碗中的凉水缓缓倒入面粉中,许红豆则快速用筷子把面粉搅成絮状,再用手揉压成面团。

没办法,陈墨做菜有一手,但唯独没点亮面食这个技能,所以只能许红豆做主力,他打打下手。

这也是陈墨一直以来都觉得很神奇的一个点,好像北方的家庭都自带一个和面技能,不管是包饺子、做包子还是拉面条,随手就能和起面来。

陈墨一家虽然住在BJ,但却是实打实的南方血系,属实没有这面食基因。

南方人说起包饺子,下意识是想着去外面买饺子皮,少有会想着自己在家里来和面。

因为在南方人的潜意识里,“和面”应该是道很麻烦的工序。

只见,许红豆白皙的素手在盆里揉按几下,面很快成团,揉到最后“三光”,盆光手光面光。

揉完后,许红豆拿个小点的盆把面团盖上,拍拍手:“行了,让面醒一会儿再揉。”

“这个‘醒’的目的是干什么?”陈墨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许红豆哼哼两声,表情很是受用。

她可是知道,陈墨在厨艺上,向来是俯视她的姿态,以前不知道“取笑”过多少次她那手“老抽”手艺。

“醒面,是为了给面散劲。我们揉面就是在给面上劲,所以随着手揉面,面团是慢慢变硬的,这时候就得等一会儿,让面团散劲回软,我们再揉。三揉三醒,待会煮出来的饺子皮,透亮不破。”

许红豆回忆着刘桂琴教她时说的话,照瓢画葫芦,复述给陈墨听。

陈墨点了点头,“但我看有些不是还得加鸡蛋加生粉的吗,那又是为什么?”

“额你觉得呢?”许红豆反问一句。

陈墨想了想,“如果不是为了增添味道,那应该就是为了口感。面粉有分高筋低筋,我看你是用高筋面粉直接揉,什么都没加,那加东西的话,是为了改变面粉的筋性?”

许红豆面不改色地点头,“嗯,你这不是知道嘛。”

陈墨眨了眨眼,“我怎么觉得,你是在等着我自己找解释?”

许红豆斜睨一眼,“我是在让你自己思考,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自己的。”

“是吗?”陈墨眼神狐疑,“我想起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课堂上老师被问到不懂的问题,好像就是这么糊弄我们的。”

许红豆转身道:“该调馅了,别待会来不及包。”

陈墨眼里浮现笑意,促狭道:“你要不晚点回去找人问问?学东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不行啊,许老师。”

许红豆装没听见,对于曾经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家里养猫的人来说,现在这个只是小场面。

“陈老板,这边急需求助!”

灶台旁边的洗菜池,娜娜慌忙地看着要爬出来的螃蟹,不敢下手。

陈墨走过去,利落地抓起螃蟹,拆壳、去鳃、跺成四块。

“你这是准备做什么?”

“螃蟹炒年糕,我们江浙一带很有特色的一道菜。”

螃蟹处理好后,娜娜做起来就从容多了,只是手法还是有些许生疏。

特别是,陈墨看到她不要钱似地撒白糖的时候,眼皮直跳。

一勺,两勺,意犹未尽,再加半勺。

“这糖会不会加得有点多了?”陈墨委婉提醒道。

“不会,本帮菜就是偏甜口的。”

说着,娜娜犹觉未够,又加了半勺,“再来一点。”

陈墨砸吧嘴,光看他就已经觉得齁得慌了,“难怪你喜欢做甜品哈。”

隔壁另一个灶口,大麦有条不紊地翻炒着锅,模样看起来靠谱多了。

“大麦,你这是.糯米饭?”

陈墨伸头一看,锅里内容丰富。

大麦笑着介绍道:“我们湖南那边冬至会吃糯米饭,放些油渣子、红枣之类的,简单加胡椒粉和盐调味,但一定得炒出锅巴。待会你们尝尝看,很好吃的。”

“不过我这次放的是腊肉,前两天胡老师教小葫芦唱歌,晓春拿过来的。”

陈墨听着,不由点头,“自家熏的腊肉,好东西。”

云南这边,年底有杀年猪、熏做腊肉的习惯。

其中有名的,就是宣威的火腿了。

陈墨走出厨房区域,抓到游离在外偷闲的陈南星,“你在干嘛呢?”

陈南星拿个小杯,正美滋滋喝着什么,见陈墨过来,示意道:

“来一杯?娜娜家里从苏州寄来的桂花冬酿酒,听说这酒一年只在这段日子卖个十来天,过了就没有了。”

陈墨闻言,批判性地加入了,喝了一口,不禁点头,“冬至喝米酒,别有一番滋味。”

“是吧?”陈南星挑眉,“喝完酒,待会再喝上一碗我锅里炖的鸡汤,绝对浑身舒泰。”

陈墨笑道:“南京冬至喝鸡汤?”

“对啊,还有吃豆腐。”

陈南星说道:“冬至昼最短,夜最长,气阴寒,鸡汤可以祛寒,豆腐寓意清白。”

“待会等她们灶台空出来了,我再去炒个青菜豆腐,简单清淡。”

“嘿,你俩别只顾着自己偷喝呀,给我也来一口。”

院子里,胡有鱼坐在炭炉旁,翻烤着糍粑。

糍粑是阿桂婶下午拿过来的,大理有冬至吃糍粑的习俗。

陈墨给胡有鱼倒了一杯拿过去,顺便在旁边坐下,看有哪块烤好的,夹一块先尝。

这种热闹团聚的节日氛围,菜品在吃席的准备阶段时“偷吃”才最香的。

东西刚出锅,直接上手来一块,烫着嘴囫囵吞下,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至今,陈墨对老家印象最深、最幸福的记忆之一,就是在类似过年那样的节日里,家里一大家子人欢聚在一起,等菜摆满,正式坐下开席时,幼小的他摸着浑圆的肚皮,早已吃了个半饱。

“你怎么已经吃上了?来包饺子了。”

屋里,传来许红豆的呼唤。

“来了。”陈墨含糊应着,三两口把手中的糍粑吃完,拍拍手起身。

见此情景,胡有鱼会心笑了笑,小口地喝着杯中的冬酿酒,喝着,他不由抬头,看了眼二楼某个人去楼空的房间。

“哈喽,清雅。”

胡有鱼闻声蓦然转头望去,见屋里陈南星正拿着手机,对着视频里的人挥手打着招呼,随后把镜头转向厨房里的其他人。

苏清雅看着众人准备的菜色,顿时“幽怨”道:“哇,我走了以后,你们吃得这么好吗?”

陈墨正擀着皮,抬起头笑道:“那可不,谁叫你不多待两天。”

“哎呀,我没想到还有这活动,而且房间也到期了嘛,陈老板。”苏清雅开着玩笑。

“房间到期找老板娘啊,你说多住两天,她还好意思收你钱啊?”

陈墨眼神一个劲往旁边示意,许红豆白了一眼,懒得搭理某人,转头笑着问道:

“清雅,吃饺子了吗?还是你们那吃汤圆?”

苏清雅哂笑,“我们这儿不吃饺子和汤圆。”

“那你们吃什么?”娜娜从后面探出头。

“我们川渝这边,冬至吃羊肉。”

“哇,那不是少了你这道大菜。”大麦也踮脚出现。

苏清雅笑道:“等有机会,你们来成都,我请你们吃。”

许红豆打趣道:“不用等,我们俩过两天还真要去成都。”

陈墨挑挑眉,“到时候去找你摆龙阵。”

“真的?要得嘛。”

苏清雅爽朗应下,然后奇怪道:“诶,是不是还少了一个人?”

“哦,胡老师在那呢。”陈南星把手机镜头一转,对到院子里。

胡有鱼笑着扬了扬手,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视频那头便传来一道声音。

“幺儿,吃饭喽。”

“马上。”苏清雅回了一声,然后不好意思道,“我爸妈在喊我了。”

胡有鱼挥了挥手,“没事,那你快去吧,下次再聊。”

“嗯好,那我撤了。”

陈南星应道:“行,我们待会群里聊。”

结束视频,陈南星也加入了包饺子行列。

菜陆续做好上桌,饺子也包好下锅。最后,陈墨还做了道薄荷炸排骨收尾。

“来,大家冬至快乐,干杯!”

“干杯!”

众人动筷,边吃边聊。

谈笑间,很快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胡有鱼笑问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少了点什么?”

“什么?”

“聚餐喝酒,怎么能没有音乐呢?”

众人会意,鼓起了掌,“那就请胡老师给我们来一首。”

胡有鱼呼出口酒气,拿过旁边的吉他,介绍道:“这是我新写的一首歌。”

陈墨闻言,来了兴趣。

胡有鱼略带醉意地笑了笑,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轻轻拨扫和弦,开口唱道:

“五颜六色的花丛,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颜色,我爱天上的云朵,但我手脏不能将它触摸。”

曲风旋律轻快,歌词朴实简单,可却让人听出一种无奈落寞之感。

静夜月光皎皎,似要为心上人画眉,一道略带沙哑的歌声,从小院里回荡向孤寂的夜空:

“我爱这世间美貌的女子,可是她们却不是我的,我多么想你能变成,我永不凋零的花朵,但时间不会让你永远的停泊”

我当然知道,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确实照在我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