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番外(四)第二章 英雄有泪②

女兵英姿 番外(四)第二章 英雄有泪②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常裕华当然知道徐庭松为什么会抗命,因为他妻子刚刚难产生下一个女孩。产妇的身体虚弱、奶水不足,小宝宝也饿得整天哇哇哭。

徐庭松自己是个孤儿,妻子那边也没什么亲人了,小两口只能请保姆来家中帮忙。

谁都知道,请保姆不难,难的是怎么才能请到一个既不会偷懒耍滑、又能够尽职尽责的好保姆!

徐庭松的人品倒是不错,找到了一名能干又靠谱的优质保姆。

但是,光是保姆的薪水,再加上妻女的吃穿用度,就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小家庭的月收入!(99年军队还没有大幅度涨工资)

幸好徐庭松一向节俭,工作快十年也有一点积蓄,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家庭财政。

常裕华作为小徐的顶头上司,明明知道他有这么具体的困难,还要安排他去当间谍,实在有点不近人情了!

更过分的是,他让徐庭松做的双面间谍,根本就是一个“死间”!

首先,徐庭松要想取得CIA的信任,就必须给他们送上一份厚礼。那就是M国最想得到的我最新激光武器试验的核心技术资料。

为了让整个行动更有可信度,徐庭松还得真的把这份资料偷到手。

在行动的过程中,他要故意将自己暴露给某位当值的同事,然后演出“狗急跳墙杀人灭口”的戏码――当然不是真的“灭口”,但至少也会让那个同事奄奄一息、重伤难愈。

这样不但坐实了徐庭松的叛变行径,也让他仓皇出逃的行动更合理了。

显然,徐庭松之后还得在CIA间谍的监视下,真实出演“亡命天涯”的戏码。

他必须想方设法摆脱国安、公安、部队等有关部门布下的天罗地网,最后被CIA的人接应出境。

问题是,徐庭松是“假叛变”,军警方面却是“真追杀”。

那些对他的叛国行径怒火中烧、恨之入骨的战友和同事们,为了追回国家的绝密情报,是绝不会对他心慈手软的。

常裕华,还有军情总局的一位负责人,虽然知道徐庭松的真实身份和真正使命,但他们会保守秘密,也把他当做叛国者,不会主动和他联系,更不会给他提供任何帮助。

也就是说,徐庭松不但要背负叛徒的骂名,还可能死于自己人的枪口之下。

就算他和CIA方面接上了头,能不能通过测谎设备和各种刑罚的考验,也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他熬刑不过,等着他的就是生不如死。

常裕华为何要让徐庭松这么艰难地打入CIA,具体任务到底是什么呢?

任务其实不多,只有两个。

一,将激光武器资料交付给M国,完成一次事关国运的战略欺诈任务。

二,取得CIA高层的充分信任,长期潜伏M国,伺机获取重要情报。

第一个任务,只要徐庭松把戏演得和真的一样,再熬过刑讯,也许还不算最难的。

第二个任务才麻烦。

因为它既没有规定明确的行动目标,也没有规定完成任务的限期,徐庭松“过去”后,就只能凭自己的判断,自主选择行动的策略,自由地开始间谍活动。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他身处全球最强力情报机构的心脏,孤军奋战,没有战友――这样的压力不要太大了!

总之,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是个步步惊心,有去无回的任务!

其实,制定这个计划,常裕华也冒着很大风险。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徐庭松的意志会那么坚定,CIA的刑讯手段可不是儿戏!

就算小徐以前知道的核心机密不多,真叛变后的损失也不太大,但他如果配合CIA发回来一些假情报,就够常裕华头疼一阵子的了。

退一步说,就算徐庭松的意志坚定,他在CIA又能走多远?能获得什么重要的情报?

常裕华对此也完全没底,好像只是抱着一种赌徒下注的心理,就把小徐撒了出去。

但是,哪怕这步闲棋永远都用不上,常裕华还是要布下这个局。

因为九十年代后期有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早已取代E国,成为M国在后冷战时期的目标靶子。

中国已经越来越不能“韬光养晦”了!

大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博弈!

但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连续发生了多起高层叛逃事件,不但导致大量国家机密严重泄漏,还让国安局和军情局在M国苦心经营多年的情报网受到了重创。

这直接导致中国在银河号、九六军演等大国博弈事件中,受尽了屈辱,吃尽了苦头。

常裕华是个天生的情报官员,也是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出于天性,也出于责任,他认为中国情报机构必须要采取行动了。

本来他还没有资格制定这么重大的一个行动计划。但是,这次M、R两国的间谍行动,恰好撞在了他的枪口上,徐庭松又有那么特殊的一个背景,常裕华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所以,不管徐庭松怎么拒绝,常站长都不想放弃这个计划。

他对小徐许下了金钱的奖赏,也承诺会好好照顾他的妻儿。另外,他更是常常给小徐讲解这个任务的意义。

徐庭松感受到了来自上级的压力,但他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因为他知道,如果答应了常裕华,他的妻儿就会成为“叛国者”的家属,会受到各种欺凌和歧视。

他可以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但要他就此牺牲病妻和幼女?

徐庭松觉得,自己做不到!

所以不管常裕华怎么施压,他都一直拒绝执行任务,并以各种理由拖时间。

如果事情能按照徐庭松当时的意愿发展,自然就不会有十七年后蒲英坐在任务室聆听前辈往事的这一幕了。

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

这一事件改变了很多人,特别是徐庭松。

一周之后,他找到常裕华,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务,愿意成为祖国布在海外的一个暗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