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番外(四)第三章 英雄有泪③

女兵英姿 番外(四)第三章 英雄有泪③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半月后,徐庭松按常裕华的计划“叛逃”,并成功越境。从此,常站长就失去了他的音讯,时间长达两年半之久。

那几年正是二十和二十一世纪交替的时期。

M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如日中天。

所有人都不会怀疑――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依然是M国独霸全球的世纪。

反观中国,虽然经济上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整体的国力,尤其是科技和军事方面,都远远落后于M国。所以,就算自家大使馆都被人炸了,中国领导人也拿不出有效的反击手段,只能再一次屈辱地当了缩头乌龟。

更糟糕的是――外有强敌,内有蛀虫。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却也让一些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同时也在政府和军队内部滋生了严重的**现象。中国人的信仰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社会上宣扬中国崩溃论的人并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即使是最崇尚忠诚品德的国安和军队内部,都会频频发生高官叛逃事件,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光是99年一年,就有总装备部前技术司司长,前军工生产司处长,以及总参一名负责科技情报的重要官员,相继叛变出逃。

当时,上到国防部的军事战略专家,下到军区的师团级军官,都出现了叛国者。

他们泄漏的大量军事情报,使我政府和军方的对外战略,甚至详细的攻台作战部署,都尽在敌方掌握。

这让共和国在涉及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上十分被动,几乎一直被外人牵着鼻子走,窝囊极了。

2001年,还发生了一起性质特别严重的叛逃事件。

总参美洲大洋洲局局长,一名大校军官,在M国访问期间向CIA投诚。

这个美大局局长掌握着中国海外情报网络的大量机密。他的叛变使得中国在海外,尤其是在M国的情报网,遭到了严重破坏。

其中最可惜的是,四名已经打入M国海军情报部、并担任着重要高级职位的中国高级间谍,全部被CIA逮捕,其中一人很快在狱中被M军方杀害。

这些叛逃事件使中国最高领导层大为震怒,严令军队特别是情报系统内部,立刻进行整顿和清理。

不过,这种必要的补救措施,也不可避免地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并导致一些中下层军官也相继外逃或失踪。海外的情报人员,也有因为怕回国受到政治审查,干脆销声匿迹,永远脱离了组织。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军情局的士气一度十分低落。

不过,那也是一个“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年代。

常裕华就在清理运动中脱颖而出,被上级提拔到总部,专门负责重建海外情报网,并兼顾组织海外锄奸的行动。

当时,侥幸没有暴露身份的驻M情报人员,都按照总部的命令,暂停一切活动,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样一来,常裕华也难以从侧面打探徐庭松进入CIA后的消息。

他又见徐庭松迟迟没有按照约定的方法给“家里”来信,便忍不住猜想――小徐该不会也被国内的叛国潮弄得心灰意冷了,所以就自动冬眠,或是不想再为祖国卖命了?

常裕华倒是不认为――小徐已经变节,或是被CIA识破了。

因为他已经从CIA近两年在西南地区的间谍活动,得出了小徐成功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的判断。

显然,CIA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那个激光反导武器上了。

可那其实是一个已经“下马”的项目。

因为激光武器虽好,但是对科技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制造工艺的水平,要求太高了。国内研究者早就发现,这个项目相对于中国当时的军工水平,还是太超前了。

如果只是做一些研究性试验,倒没什么关系。如果要为此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非常划不来了。

所以,激光武器的研制计划,实际上早就在高层的讨论中秘密下马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放弃。只是从国防军工发展的战略全局角度考虑,大大减少了对这方面的投入,但也保留了相关的科技人员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便在将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能重启该计划。

由于我方的保密工作做得好,M、R等国不知内情,还一直煞费苦心地想打探中方激光武器的研制进展。

常裕华便将计就计,制造叛逃事件,让徐庭松给对方送去“真实的资料”,继续勾起对方的兴趣。

那些试验资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真实的,只在其中掺杂了不到百分之一的假数据。

要想编造出这么一份高真实度的假资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CIA请到的M国科学家,一定都是顶级的。他们很熟悉激光武器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研发程度,不是那么好骗的。

我方的试验资料,就要编得既比较“先进”,以保证吊起CIA的胃口;同时,又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让M国科学家挑不出毛病。

在常裕华的安排下,几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们,集思广益,“闭门造车”,终于捣鼓出一份符合他要求的资料。

专家院士们在一个关键数据上设置了陷阱。

它会让阅读试验数据的人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中国在这里运用了最新的超导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耗电耗能,所以大大推进了激光武器的研制进度,使大功率激光武器的实战化成为了可能。不过,这种超导技术还不够稳定,还需要做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加成熟。

为了配合整个计划,常裕华还在徐庭松“叛逃”后安排国内一位研究超导技术的著名专家,带着助手到激光武器研究基地进出了好几次。

当然,这场戏是演给CIA看的,让他们更加相信中国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

上当后的CIA,果然向我西南武器研究基地源源不断地派出特工,拼命想刺探那个核心超导技术的详情。

这种技术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常裕华也不担心CIA的行动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他反倒是抓住机会,和国安部门密切配合,清理并抓捕了一个又一个的潜伏特务。

也正因为他在西南的反谍斗争中屡建奇功,才被调往军情局总部,担当重任。

高层对常裕华的内部评语是:抓住几个小特务,只是干才。能让CIA决策部门搞错了侦察主方向,掩护了军方真正花大力气搞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才是难得的将帅之才!

这次情报斗争的技巧,和M国在冷战中用“星球大战”计划将红色帝国拉进军备竞赛的泥潭,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几年后,CIA终于发现了错误,但是我方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秘密部署了。

在这场暗战中,军情局总算是扳回一局。

不过,那都是后话。

回到二十一世纪初。

2001年,911事件爆发,国际政治格局从此发生重大变化。

工作越发繁忙的常裕华,却在这一年的圣诞节,收到了一张寄自加拿大的英文明信片贺卡。

徐庭松,这个失联两年半的人,终于给“家里”来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